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德立 《河南中医》2006,26(10):11-11
四逆散为《伤寒论》方,由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痢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其证源于外邪传经入里,阳气被遏,气机不得疏泄,以致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而见四肢不温。张璐玉说:“此证虽属少阴而实脾胃不和”;后世《伤寒论讲义》则认为“只要具有肝胃气滞证候,用本方化裁主治,均有较好疗效。”《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李中梓曰:“按少阴用药,有阴阳之分。如阴寒而四逆者,非姜、附不能疗。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湿,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  相似文献   

2.
四逆散临床应用王立忠,史家华河南省中医院(450002)“四逆散”,凡是由于肝气郁结发病而引起的一切病证,都可以本方为基础加减运用。本方系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一书所载。原方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四逆散是调和肝脾的祖方,后世疏肝诸方多从它演...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等四味药组成.药虽四味,配伍严谨.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和胃理脾,透邪之功.笔者临床依其功效,推衍变化,加减化裁治疗各种杂病,每获佳效.略有心得,不揣浅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四逆散新用     
四逆散新用陈瑞春(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四逆散;临床应用;胃脘痛;淋巴结肿;乳房小叶增生;肋间神经痛;睾丸鞘膜积液;慢生肠炎;腹痛;十二指肠溃疡;咳嗽;肝硬化《伤寒论》中的四逆散,是一首常用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有一些新的思路,写出来供...  相似文献   

6.
张培园 《光明中医》1995,(4):F004-F004
四逆散临床运用一得张培园南京下关中医院(210025)四逆散是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书中的一个方剂,其功用是调畅气机、燮理三焦,和解表里,疏肝理脾。我在临床应用此方加味治疗胆绞痛,肾绞痛效果十分明显,举例介绍如下:吴某,女,45岁,饮食业工人。19...  相似文献   

7.
段其昌导师效法于仲景而善用经方,通过对四逆散这一名方的组方与功效的研究,扩展了四逆散的作用机理,参合四逆散的现代研究,赋予了四逆散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9.
四逆散临床新用谭德福(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443003)四逆散见于《伤寒论》第318条。笔者临床应用时,并不囿于原方之“四逆”见证,但凡合于“肝郁气滞”这一根本病机者,不论其或然证之异,皆以四逆散化裁治疗,获效甚为满意。现举数例,以示一斑。腹痛案(结...  相似文献   

10.
11.
12.
邢元喜  吴郁文 《中成药》1994,16(8):49-49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蓬莱市人民医院(265600)邢元喜,吴郁文四逆散源自《伤寒论》,原为治疗少阴热化出现四逆证而设。由于具有疏肝理气作用,近代医家多用于肝气郁滞,肝脾不和之胃脘痛、胁痛、泄泻、下痢等病。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灵活变通,适当加味,治疗多种...  相似文献   

13.
<正>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和胃、透达郁阻之功,在此方基础上加以变创的方剂有十余首,为历代临床常用效方。笔者临床应用此方,每多效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俞承烈 《中医杂志》1993,34(12):749-751
四逆散是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载于《伤寒论》318条。本方主治症状颇为广泛,临床应用已远远超越了原著“四逆”之见症的范畴,并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已搜集到的近十年来有关期刊公开发表的本方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资料,作一回顾性综述。1 内科  相似文献   

15.
1 急性视神经乳突炎陈某 ,女 ,2 9岁 ,工人 ,1 995年 1 0月 1 8日初诊。患者于 8月 1 6日生一女孩 ,难产出血过多 ,致身体虚弱。且因丈夫不喜欢女孩 ,夫妻争吵 ,因而心情郁闷 ,于 9月 2 8日晨出现失明 ,经医院确诊为急性视神经乳突炎 ,用红霉素、地塞米松加入 5%葡萄糖溶液静脉点滴 ,口服维生素 B1、A,治疗 1周无明显效果。来我处诊治时患者面色痿黄发暗 ,眼球转动尚灵活 ,近距离仍辨不清手指数 ,眼球后疼痛 ,胸胁胀痛 ,叹息频作 ,舌质暗红 ,苔薄微黄 ,脉细而弦。证属肝郁气滞 ,血行不畅 ,脉络受阻。治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处方 :柴胡 1 5…  相似文献   

16.
原重庆市中医研究院内科主任医师王希知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辨证为核心,灵活运用四逆散。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多年,兹将王老采用四逆散治疗杂病的经验整理如下。1疏肝解郁、降逆止呃法治疗呃逆患者,女,60岁,1998年7月14日就诊。呃逆频作半月余,近1周加重,脘腹胀满,食后尤甚,情绪低落时呃逆加重,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呃逆。西医诊断:慢性胃炎。证属肝郁痰湿,胃气上逆。治以疏肝解郁化痰,和胃降逆止呃。处方:柴胡12g,白芍15g,枳壳15g,甘草9g,瓜蒌皮20g,半夏15g,地龙30g,降香10g,…  相似文献   

17.
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四逆散,原方载于《伤寒论》少阴篇,治疗“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此方由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四药组成,是疏肝法的代表方剂,临床应用广泛。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四逆散方出自《伤寒论》。方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而成。主治阳郁四逆 ,手足不温。功专透解郁热 ,疏肝理脾。凡阳郁于里 ,不能外达或气血郁滞而变生诸证者均可用之。笔者衍其方用于治疗抽搐、胃脘痛 ,疗效较好 ,与同道共鉴。1 抽搐厥逆案周某 ,女 ,2 8岁。 1996年 10月 11日初诊。既往有抽搐病史 ,近 2年 ,少有复发。 5天前 ,因与人争吵 ,闷闷不乐 ,情志不遂 ,于夜间抽搐 2次 ,家人按人中后缓解。发作时 ,四肢不自主抽动 ,手足不温 ,胸中拘紧不舒。发作后 ,身疲乏力 ,头晕气短 ,胸闷善叹息 ,面色无华 ,舌质淡、苔白 ,脉沉弦。证属阳郁…  相似文献   

20.
赵景梅 《陕西中医》1995,16(1):35-35
<正> 1 慢性胆囊炎 楚某,男,45岁,工人。1992年2月16日初诊。患者右上腹部疼痛半年。反复发作,B型超声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近10d病情加重,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嗳气,纳差。腹部胀满大便干,口苦心烦易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力。肝功正常,曾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