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以来,我科采用X线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4~12岁,平均6.2岁;左侧38例,右侧18例.伸直尺偏型35例,伸直桡偏型11例,屈曲尺偏型9例,屈曲桡偏型1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2例,桡神经损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1~6 d.  相似文献   

2.
自1979年1月至1989年1月,我们采用拔伸折顶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新鲜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62例,其中男84例,女78例,年龄1~12岁,平均4.5岁。伤后就诊时间半小时至7天,平均20小时。8小时内者49例占30.2%。左侧98例,右侧64例。尺偏型60例,桡偏型94例,髁间型6例,粉碎型2例。合并肱动脉受压12例;合并桡神经损伤10例,尺神经损伤4例。本组手法复位后解剖复位112例占69.1%;接  相似文献   

3.
本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6-13岁,平均8岁;左侧18例,右侧24例;伸直型31例,屈曲型11例;尺偏型12例,桡偏型3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尺神经挫伤3例,合并Colles骨折2例。从受伤至开始手术时间1~10d,平均6d,术前均进行过1-3次手法复位失败(其中15例入院前曾请民间医生复位过)。  相似文献   

4.
矫枉过正治疗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宏政  杨茂清 《中国骨伤》2006,19(9):516-518
目的:评定桡偏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213例(男183例,女30例;年龄1~15岁,平均6.4岁),伸直型211例,屈曲型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达桡偏约10°,配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周去除内外固定,4~6周肘关节功能恢复,随访2~5年,参照Flynn标准,自拟评价标准,本组优132例,良77例,可4例,优良率达98.1%。结论:矫枉过正配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与固定操作简便,患肢功能恢复好,可有效预防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5.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病率高而且经常有合并症发生,致使多次复位、神经损伤、手术探查及预后不佳等的发生率比任何其他部位的肢体骨折都高。自1995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20例,有效的解决了并发症多的问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0例中,男201例,女119例,年龄2~12岁,平均6.2岁。均为有移位骨折,其中伸直型(伸直尺偏型和伸直桡偏型)肱骨髁上骨折304例,屈曲型髁上骨折16例,其中有较小开放伤口的开放性骨折9例,合并桡神经损伤13例,正中神经损伤3例,尺神经损伤3例,本组未选择严重开放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需立即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就诊时间最短30 min,最长7 d。1.2治疗方法:本组病例一般采用氯胺酮全麻,较大患儿能配合治疗的选择臂丛阻滞麻醉。麻醉成功后患儿平卧,开放骨折病例先行清创后按闭合骨折处理,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完全移位伸直型髁上骨折的手法复位:透视下观察骨折尺偏或桡偏情况,助手固定上臂,术者一手将肘部轻微过伸并轻拉骨折远端,另一手拇指推肱骨内上髁或外上髁纠正骨折侧方移位后,伸直尺偏型前臂置旋前位,伸直桡偏型...  相似文献   

6.
肱骨髁上骨折是10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骨折,若处理不当,易引起神经、血管并发症,后遗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内翻畸形。我院自1988年~1992年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12岁,均为闭合性骨折;伸直型23例,其中伴尺侧移位15例,桡侧移位3例;屈曲型7例。术前经多次手法复位失败,骨折部高度肿胀,手部皮温略低于对侧21例;手法复位后外固定期间肿胀加重,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皮温低于健侧,手部触痛迟钝,被迫解除外固定,骨折再次移位9例。伤后24小时内手术8例,2~5天手术9例,8~11天手术10例,11~16天手术2例,16~21天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治疗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3年6月治疗的398例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男207例,女191例;年龄1.3~14.0岁,平均7.5岁;伸直尺偏型372例,伸直桡偏型10例,屈曲型16例.桡动脉搏动缺失25例,较对侧减弱40例;正中神经损伤27例,桡神经损伤18例,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同时受累12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 h内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C型臂X线机监测下闭合复位满意后,分别在内、外髁部位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屈肘60°~ 90°位石膏托固定2周,主动功能锻炼,3周去除内固定,开始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按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 360例患者术后达解剖复位,38例复位后有轻度桡偏,肱骨前倾角略减小.桡动脉搏动恢复,术后3~24周(平均6周)神经损伤恢复.286例患者术后获6~ 27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4例出现轻度肘内翻,但无需手术矫形.按照Flynn临床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80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 结论 充分麻醉下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可有效治疗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95年6月至1998年11月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在5岁以下13例,6至10岁42例,11岁以上13例;伸直型46例(其中桡偏12例,尺偏22例),屈曲型9例,粉碎性3例。开放性骨折3例,伴有桡神经损伤3例,出现早期骨筋膜室综合症1例。所有病例均为新鲜骨折,受伤时间在3h到2d之内,均为手法复位失败患者。二、手术方法 采用肘外侧切口,分离肱肌,暴露骨折端,清除血肿及断面软组织,助手对抗牵引、术者先矫正侧方移位和旋转移位然后拇指和其余四指提按骨折远近端矫正前后移位…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 1997年起 ,我们采用中医整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配合中药治疗严重移位性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2 0例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中男 14例 ,女 6例。年龄 3~ 12岁。骨折伸直型 18例 ,屈曲型 2例 ,属于Halmbey[1] 分型的Ⅳ度 ,即骨折断端不接触。其中 5例曾在外院或本院门诊整复后夹板或石膏托固定失败 ,2例经尺骨鹰嘴骨牵引 1周未复位 ,3例经Dun lop′s牵引未复位 ,4例有张力性水泡 ,1例伴有桡神经损伤体征。 2 0例中无血管损伤 ,手术时间为伤后 12小时~ 9天。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40例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伸直型)完全骨折治疗经验。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40例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伸直型)完全骨折患者,男32例,女8例;年龄4~13岁,平均9岁;左腕11例,右腕29例。8例患儿行麻醉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2例患儿均在门诊手法整复。常规术后第1、3、7d,2周、4周、6周、8周摄X线片,8周后每个月复查X线片至6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Gartland and Welley评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40例经6~12个月随访,骨折均达骨性愈合,两侧桡骨等长,下尺桡关系正常,掌倾角尺偏角正常,克氏针固定均未出现针道感染。Gartland and Welley评分结果,优38例,良2例。结论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伸直型)完全骨折治疗首选手法整复,但决不能按成人Colles骨折的复位手法整复,牵引不能复位重叠移位骨块,整复失败后,就需要行麻醉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