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outbreaks of rabies in humans transmitted by Desmodus rotundus in 2004 and 2005,in the northeast of the Brazilian State of Para, eastern Amazon basin, made this apriority area for studies on this zoonosis. Given thi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data on this phenomenon in an urban context, in order to assess the possiblecirculation of the classic rabies virus (RABV) among bat species in Capanema, a townin the Amazon basin. Bats were collected, in 2011, with mist nets during the wet anddry seasons. Samples of brain tissue and blood were collected for virological andserological survey, respectively. None of the 153 brain tissue samples analyzedtested positive for RABV infection, but 50.34% (95% CI: 45.67-55.01%) of the serumsamples analyzed were seropositive. Artibeus planirostris was the most commonspecies, with a high percentage of seropositive individuals (52.46%, 95% CI: 52.3152.60%). Statistically, equal proportions of seropositive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the rainy and dry seasons (c2 = 0.057, d.f. = 1, p = 0.88). Significantlyhigher proportions of males (55.96%, 95% CI: 48.96-62.96%) and adults (52.37%, 95%CI: 47.35-57.39%) were seropositive. While none of the brain tissue samples testedpositive for infection, the high proportion of seropositive specimens indicates thatRABV may be widespread in this urban area.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狂犬病固定毒人二倍体细胞适应株 (CTN - 1)作Vero细胞适应传代研究。显示CTN - 1株能较好适应Vero细胞 ,经 5代培养病毒滴度可达 7 5logLD5 0 /ml,且在 5~ 2 0代以内均稳定在 7 0logLD5 0 /ml左右 ,符合WHO对生产用毒种滴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 例临床狂犬病病例, 男性22 岁, 发病3 天出现三恐症状, 继而四肢撑于床上, 口中流涎, 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追述病史, 8 岁时曾被犬咬伤左臂, 留有疤痕, 当时未作处理, 以后未密切接触过犬或与犬类有关的食品和物品。为确诊长潜伏期的狂犬病, 采取一系列实验研究, 采集死者脑海马回, 应用单克隆抗体 ( Mc Ab) 作酶联免疫反应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 仅几小时即检测到病毒抗原, 达到快速诊断。为确证检测结果, 用细胞培养和动物接种分离病毒,获得病毒株, 并进一步鉴定。从而为长达14 年潜伏期的狂犬病病例找到了病原, 对防病措施的落实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狂犬病毒抗原刺激机体所产生的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抗病毒作用 ,我们利用小鼠进行试验。注射环磷酰胺 (Cy)的小鼠再接种狂犬疫苗和稀释液 ,然后将其脾细胞转移到 2 4小时前脑内接种 1或 10 0 0LD50 狂犬病毒标准攻击毒(CVS)的同系小鼠 ,结果表明小鼠的脾细胞不仅可以转递抗狂犬病毒攻击的能力 ,而且可以转移“早期死亡”现象 ;另一方面 ,注射Cy的小鼠接种狂犬病毒抗原 ,两周后用CVS攻击 ,结果发现接种狂犬病毒抗原的小鼠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但中和试验结果阐明这些小鼠体内没有产生中和抗体 ,从而说明狂犬病毒抗原刺激所产生的细胞免疫作用有一定抗狂犬病毒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改进和提高现行人用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灭活疫苗的纯度和保护效价。方法 将原代地鼠肾细胞 (PHKC)培养并收获的aG株狂犬病毒原液超滤浓缩 40~ 5 0倍 ,再经Sepharose 6FastFlow分子筛柱层析 ,收集完整的病毒颗粒 ,除菌、灭活、添加Al (OH) 3 佐剂制成纯化地鼠肾细胞狂犬病毒疫苗。结果 浓缩狂犬病毒经过柱层析纯化 ,抗原比活性较纯化前平均提高 2 9 5 4倍 ,纯化效果平均达到 96 1% ,疫苗效力平均达到 2 98IU/ml,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现行有关规程。结论 凝胶分子筛柱层析技术 ,是一种快捷而经济的改进现行狂犬疫苗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抗狂犬病毒核蛋白荧光标记抗体的制备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建立抗狂犬病毒(RV)核蛋白(NP)荧光标记抗体的制备方法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该试剂:1.从RV感染的细胞中提纯RV核糖核蛋白(RNP)作抗原,免疫动物然后制备荧光标记抗体;2.直接用本室原制备的4株抗RV NP的单克隆抗体混合进行标记。结果 制备的试剂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经与法国巴斯德诊断用品公司的相应产品进行比较,所得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特别是用后一种方法制备的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疫联合干扰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IFN+2-2-1程序和2-2-1程序应用的可行性,探讨IFN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IFN+2-2-1程序;于0、7、14天分别注射5.0、5.0、2.5IU PHKCV,于0天同时加注20万IUα-IFN;2-2-1程序;于0、7、14天分别注射5.0、5.0、2.5IUPHKCV;对照:应用WHO推荐的常规程序。结果 ①3种程序免疫后的GMT;7天时分别为1.71、1.57、1.21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疾病。RABV主要由5个功能蛋白组成,各个蛋白在致病性方面均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狂犬病病毒各个功能蛋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加深对于RABV致病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毒街毒抗原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本实验采用抗狂大病毒糖蛋白及核蛋白单抗包被、以抗狂犬病毒核蛋白单抗酶结合物作抗体夹心法(SEIA),检测21份接种了可疑狂犬病街毒的小鼠脑组织悬液,并与小鼠颅内接种法(MIT)比较,结果表明SEIA阳性者17份,滴度范围为1:100~1:1280,这17汾样品经MIT检测亦为阳性,二者符合率达100%,其中2份样品由于病毒量少,要经盲传后,接种小鼠才发病,而用SEIA检测一开始即呈阳性,且随着传代病毒量的增加而SEIA检测滴度也上升。表明SEIA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狂犬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狂犬病病毒(RV)及犬瘟热病毒(CDV)共同感染Vero细胞及混合感染对产毒量的影响,比较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方法将单独培养的RV、CDV及RV-CDV混合培养物进行连续10倍稀释后同步接种Vero细胞,37℃5%CO2培养5d,分别以直接免疫荧光(DFA)、RT-PCR及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的半数细胞感染量,并对各病毒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RV和CDV可同时感染Vero细胞,并在其中增殖。CDV单独感染Vero细胞的TCID50为10-5.8/0.05ml,RV和CDV混合感染Vero细胞的TCID50为10-5.5/0.05ml。DFA、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阳性的RV-CDV感染最大稀释度分别为10-6、10-5和10-6。结论混合培养对RV和CDV的感染滴度及产毒量影响很小。免疫荧光灶检测与RT-PCR及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的敏感性相当。犬瘟热-狂犬病毒联合疫苗的病毒滴度检测可不经中和其中的一个病毒直接将联合疫苗接种Vero细胞,然后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检测。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毒在不同细胞培养中持续感染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在犬病毒CVS株鼠脑感染BSR,BHK和MNA细胞,建立了不同的持续感染狂犬病毒的细胞株(PIRVC)实验表明,不同的PIRVC均经历了一个急性感染期和一个慢性感染期,在急性感染期,释放到上清的病毒滴度经过了一段高振幅的周期性上下波动后,大量细胞脱落,由少数贴壁细胞生长成片,从而进入一个慢性感染期,这一时期释放到上清病毒滴度的波动幅度急剧下降直至丧失,同时对PIRVC急性期病毒增殖特性进行了动态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查5例死于狂犬病的人脑神经根、脊髓后根神经节,结果显示在嗅束(4/4)、视交叉(3/3)、动眼神经根(1/1)、迷走神经根(1/3)的神经细胞胞浆内和每个节段的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节细胞胞浆内有狂犬病毒抗原,而神经纤维阴性。结果表明狂犬病毒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脊髓后根和脑神经根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我国不同地区动物中狂犬病毒带毒率并分析糖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方法 El.ISA、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586份采集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犬、猫,蝙蝠和野鼠脑标本和16份犬唾液中狂犬病街毒,阳性标本乳鼠颅内接种.并测序.结果 ELISA、免疫荧光法均在犬脑中分离到10株狂犬病街毒,其中贵州省113份犬脑中分离到2株病毒,湖南省62份犬脑中分离到2株病毒,武汉市70份犬脑中分离到2株病毒,江苏省85份犬脑中分离到4株病毒,沈阳市69份犬脑中未分离到狂犬病毒;79份猫脑、100份蝙蝠脑及8份鼠脑中未检出狂犬病街毒,16份犬唾液标本未检出狂犬病毒.在贵州省和武汉市,冬季采集的112份犬脑末检出狂犬病毒.春夏季采集的40份犬脑中,4份阳性.分离的10株狂犬病毒阳性株颅内接种乳鼠后.均发病死亡.所有分离株均属狂犬病毒基因1型,可分为4个亚组.结论 同一地区的狂犬病毒分离株以及相邻省份的狂犬病毒分离株的同源性十分接近,动物样本采集时间与狂犬病毒阳检率有关.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南阳地区黄牛狂犬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鼠脑传代,从具有神经症状的病牛脑组织中分离获得5株病毒,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呈典型弹状病毒样粒子。用抗狂犬病毒CVS(狂大病毒1型代表株)免疫血清作ELISA检测及小鼠中和试验,证明分离株病毒为狂大病毒。用狂犬病相关病毒Lagos bat(狂犬病毒2型)、Mokola(狂犬病毒3型)和Duvenhage(狂犬病毒4型)免疫血清对分离株病毒作交叉中和试验,结果发现分离株病毒与Duvenhage有较密切的抗原联系,而与Lagos bat及Mokola病毒没有抗原联系。用自制狂犬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作夹心间接ELISA检测分离株病毒的感染鼠脑均呈阳性反应,5株病毒与CVS及其互相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认为,由河南省黄牛分离的病毒为狂犬病毒。  相似文献   

16.
狂犬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快速检测法。方法根据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构建pMD-N重组质粒,建立荧光定量RT-PCR绝对定量标准品,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利用10倍稀释法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并与普通RT-PCR法进行比较;作重复性和特异性检验后进行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构建了绝对定量的参照质粒,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8。狂犬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反应的灵敏度为10个TCID_(50);5种非狂犬病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狂犬病病毒的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RFFIT和MNT检测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RFFIT和MNT两种方法检测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的相关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比较。方法用MNT和RFFIT两种方法来检测已免疫的人血清52份,未免疫的人血清40份。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检测已免疫血清的一致性是88.5%,其相关性是r=0.886,MN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4.9%,100%;RFFI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100%,89.0%。MNT和RFFIT重复检测一个样品的变异系数(CV)分别是62.3%、13.3%。结论RFFIT与MNT的相关性较好,RFFIT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均比MNT好,因此,RFFIT在大多数需要检测RV中和抗体的情况下可替代MNT。  相似文献   

18.
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对狗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的两株重组痘苗病毒对狗口服、划痕和肌肉注射三种途径的免疫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口服免疫未见抗体阳转,而划痕和肌注免疫在第七天就能诱导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滴度达642。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脚掌注射免疫小鼠,亦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亚洲和美洲的并殖吸虫的螺类宿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评述涉及全球(非洲除外)的并殖吸虫螺类宿主。58种螺的名录中有67%螺报道于中国。多属圆口螺科(pomatiopsidae)的圆口螺亚科(Pomatiopsinae)的洱海螺族(Erhaiini)或拟钉螺亚科(Triculinae)。文中对一些名称和概念上的问题作了澄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狂犬病毒核蛋白(NP)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出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用于狂犬病的检测及诊断。方法应用RT-PCR方法扩增ERA株狂犬病毒NP基因后克隆到PCR2.1TA载体,转化OneShortTMTOP10感受态细胞构建TA克隆载体,并与pFastBacTM1转座质粒载体分别用KpnΙ和NotΙ双酶切,用T4连接酶连接,构建pFast ERA-NP重组转座质粒,经双酶切、PCR扩增及插入序列方向鉴定后,转化到DH10BacTME.coli感受态细胞,经三抗培养基筛选和PCR扩增鉴定后获得重组Bacmid质粒,将重组Bacmid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制备重组杆状病毒毒液,并继续扩增重组杆状病毒,以第三代毒液感染Sf9昆虫细胞,96h收获细胞,用直接免疫荧光(DFA)、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构建了含有ERA NP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出了具有免疫原性的狂犬病毒核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