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2003~2004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03~2004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方法 按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2003年12月5~6日和2004年1月5~6日在广东省全省范围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逐级进行资料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 全省各地上报第一轮应接种对象2701029人,已接种2625039人,接种率为97.2%;第二轮应接种对象2769745人,已接种2693545人,接种率为97.2%。现场快速评估,第一轮共调查7947名对象,接种率为97.1%,上卡率为92.9%;第二轮共调查7539名对象,接种率为98.2%,上卡率为94.1%。结论 两轮强化免疫活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的目标。今后应继续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了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已取得的成果 ,进一步提高儿童对脊灰的免疫水平 ,龙岩市于 2 0 0 0年3月至 2 0 0 2年 12月开展了 6轮脊灰疫苗 (OPV)的查漏补服活动 ,并在每轮活动结束后对常住和外来流动儿童开展了接种率的快速调查。1 对象与方法根据《福建省 2 0 0 0年春季消灭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服活动方案》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2月开展 6轮活动。采取逐户上门搜索和在流动人口聚集地设立接种点的方式 ,对查出的接种OPV少于 3次的 0~ 4岁儿童 (目标儿童 ) ,重点是计划外生育和外来流动儿童 ,补服 1剂OPV。每轮查漏补…  相似文献   

3.
自 1993年以来 ,湖州市已连续开展了七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强化免疫活动 ,有效地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 2 0 0 0年 3月、4月 ,根据卫生部的部署和省卫生厅实施方案 ,开展了两轮“扫荡”式免疫活动。1 对象与方法1.1 服苗对象 湖州市区部分乡镇和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全县开展“扫荡”式免疫接种 ,市区其它乡镇开展查漏补种工作。服苗对象为 1995年 1月 1日至接种日期间出生的儿童。1.2 方法 按卫生部有关精神和浙江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实施方案 ,根据各地上报统计数据和市统计局人口资料分析接种率。2 结果2 .1…  相似文献   

4.
为了继续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有效地阻断脊髓灰质炎 (脊灰 )野病毒的传播 ,按照卫生部全国口服脊灰疫苗 (OPV)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 1999年 12月 5~ 6日和 2 0 0 0年1月 5~ 6日 ,在全疆范围对 0~ 4 7月龄儿童开展了第 7次OPV强化免疫活动 ,第 1轮实服苗儿童94 6 2 6 3人 ,第 2轮实服苗儿童 973473人 ;第 1、2轮报告接种率分别为 98 15 %和 98 5 2 %。在强化免疫活动期间 ,为了解各地实际服苗情况 ,自治区卫生厅组成 4个强化免疫督导组分别到各地进行督促检查。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卫生部组成督导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2006年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方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为保持无脊灰状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01~2006年连续开展了6次12轮OPV强化免疫活动,共投入OPV 1 505.4万人份,服苗10 754 932人次,每个年龄组每轮报告服苗率均>98%;为355 019名零剂次免疫儿童进行了接种,对建立免疫屏障起到了积极作用。结论通过OPV强化免疫活动,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维持了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聊城市 2 0 0 3 / 2 0 0 4年度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情况 ,为提高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所属 8个县 (市、区 )的城区及随机抽取的 2个乡镇进行快速随机调查 ,分析 5 70名 2 0 0 0年 1月 1日以来出生的儿童两轮脊灰疫苗接种情况。 [结果 ]全市第 1轮接种率为 92 6% ,第 2轮接种率为 91 2 % ;各县 (市、区 )第 1轮接种率为 75 7%~ 10 0 0 % ,第 2轮为 65 7%~ 10 0 0 %。两轮的 92人次未接种者中 ,72人次不知道要接种。 [结论 ]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在 90 %以上 ,但部分县 (市、区 )的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聊城市2003/2004年度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情况,为提高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所属8个县(市、区)的城区及随机抽取的2个乡镇进行快速随机调查,分析570名2000年1月1日以来出生的儿童两轮脊灰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全市第1轮接种率为92.6%,第2轮接种率为91.2%;各县(市、区)第1轮接种率为75.7%~100.0%,第2轮为65.7%~100.0%。两轮的92人次未接种者中,72人次不知道要接种。[结论]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在90%以上,但部分县(市、区)的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黔南州 1993~ 1999年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 ,开展了 7次 14轮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OPV)强化免疫活动 ,对巩固消灭脊灰成果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加快消灭脊灰的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总结经验 ,查找问题 ,指导今后的工作 ,本文对 7次强化免疫接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分析  (1)报告接种率 :1993年 12月~ 2 0 0 0年 1月在全州范围内对 4岁以下儿童共开展了 7次 14轮OPV强化免疫活动。累计服苗人数 35 30 0 37人次。平均报告接种率98 1%。 (2 )估计接种率 :以总人口和出生率推算目标儿童数 ,以实种儿童数 (第 2轮 ) …  相似文献   

9.
1991年以来 ,无棣县在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常规免疫基础上 ,对 4岁以下儿童每年实行 2轮“扫荡”式强化免疫活动 ,这对提高脊髓灰质炎 (脊灰 )免疫覆盖率 ,阻断脊灰野毒株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儿童OPV免疫状况 ,评价免疫效果 ,2 0 0 2年 2月对无棣县部分 12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脊灰抗体水平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2年 2月 ,在无棣县城区和 5个乡镇的 5 2个村 ,在 1991年 1月 1日至 2 0 0 1年 12月 31日出生的儿童中 ,随机选取 2 6 2名儿童为调查对象 ,用微量采血管采手指末梢血 0 3ml,分离血清后置 - 2 0℃冷冻待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吉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的要求,集安市于2000年3月20日~25日,4月20日~25日开展了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扫荡式免疫活动。现将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0—4岁儿童,即1995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时出生的所有儿童,一律接种两次脊髓灰质炎疫苗,两次间隔时间为1个月。 1.2 接种方法 按吉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免疫活动实施方案执行。每轮活动结束后,进行快速接种率评价,全市抽90名儿童,随机抽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3~4个村,每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估算6月龄~3岁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PoliomyelitisAttenuatedLiveVaccine,OPV)接种率,评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输入脊灰疫情应急免疫活动的OPV实际接种率。方法利用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OPV3剂(OPV3)接种率和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Non-polioAcuteFlaccidParalysis,NPAFP)病例OPV3免疫史,建立6月龄~3岁儿童OPV3估算接种率线性回归方程,估算新疆输入脊灰疫情应急免疫后的OPV3接种率。结果 6月龄~3岁儿童调查OPV3接种率与NPAFP病例OPV3接种率两个变量间具有直线趋势,波松(Pearson)相关系数为0.782,P<0.001;回归方程表达式为Y=41.232+0.578X(F=143.632,P<0.001)。根据回归方程估算6月龄~3岁儿童OPV3接种率,在应急免疫前,全疆接种率<90%,南疆5个地区(州)(包括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估算接种率为73.34%~87.68%;5轮应急免疫后,6月龄~3岁儿童OPV3接种率>95%。西部地区部分省(自治区,下同)6月龄~3岁儿童OPV3估算接种率较低。结论该接种率回归方程模型可以用于估算以省为单位6月龄~3岁儿童OPV3接种率,为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新疆输入脊灰疫情发生前OPV3接种率较低,通过5轮应急免疫后OPV3接种率达到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 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 73例 ,分布在 1 1个盟 (市 ,下同 )的 4 2个旗 (县、区、市 ,下同 ) ,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 4 1 6 %。 <1 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1 6 2 / 1 0万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 93%,AFP病例麻痹后 75d内随访表送达率为 77%,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 2 0 0 3年全自治区口服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达 99 4%。 2 0 0 3/2 0 0 4年在 85个旗开展两轮OPV强化免疫活动 ,每轮报告接种率均 >95 %。为维持无脊灰状态 ,仍需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 ,保持高水平、高质量OPV常规免疫接种和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保山市流动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中的免疫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管理,调整相应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保山市所辖5个县区2004~2008年OPV强化免疫活动中流动儿童的监护人进行调查,在保山市隆阳区和腾冲县于规定服苗时间结束后1周内,在流动人口较多的车站、农贸市场、街道和集镇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2004~2008年的7轮OPV强化免疫活动中,合计调查0~4岁流动儿童22111人次,其中,持有儿童免疫接种证的占41.04%,OPV"零"剂次的占7.48%,由家长主动携带到固定接种点服苗的占4.14%;在调查地居住不足90d的占16.89%,居住时间≥90d的占83.11%,38.47%的人已在调查地公安机关登记。强化免疫快速评估合计抽查0~4岁儿童630人次,平均服苗率为91.75%,其中,流动儿童为68.97%,常住儿童为94.06%(P0.01)。[结论]保山市流动儿童OPV强化免疫接种率不高,儿童到公安机关登记者所占比例偏低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7—2008年福州市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2007年12月5—6日和2008年1月5—6日在福州市全市范围内对所有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4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开展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强化免疫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第1轮全市目标儿童应种数为261728名,实种240216人,接种率为91.8%。其中常住儿童197057人,接种率93.7%;流动儿童64671人,接种率85.9%。第2轮全市目标儿童应种数为279921人,实种256872人,接种率为91.8%;其中常住儿童为206172人,接种率93.3%;流动儿童为73749人,接种率87.4%。该工作结束后,省、市、区分别进行了快速评估,第1轮共调查目标儿童1081人,接种率93.4%;第2轮共调查目标儿童1471人,接种率91.0%。结论2轮强化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0.0%以上强化免疫的目标,但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2004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四川省2004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情况,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对四川省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及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免疫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共报告<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349例,发病率1.89/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0.54%,粪便标本及时送检率96.23%,随访表及时送达率88.54%。OPV3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98.20%,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97.70%。2004/2005年度部分地区开展OPV强化免疫活动,第1轮常住儿童接种率96.65%,流动儿童接种率95.37%;第2轮常住儿童接种率97.12%,流动儿童为95.70%。结论为保持无脊灰,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提高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率和OPV常规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承德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德市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方案》以及实施细则,从1993年12月起,每年对0~47月龄儿童进行1次2轮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现将登记报告的接种率评价如下。1 强化免疫登记接种率 见表1。表1 承德市OPV强化免疫登记?..  相似文献   

17.
宜昌市自1993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对0~47月龄儿童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了七次十四轮强化免疫日活动及查漏补服活动,为了解宜昌市近年来儿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水平,于2010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对1 ~ 13岁3个年龄组共计507人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18.
西藏自治区2001年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西藏自治区按照统一时间、统一接种对象,统一技术标准,完成了2001年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为总结经验,指导今后工作,现对OPV强化免疫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200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天津市2 0 0 3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工作。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天津市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了17例AFP病例,按照病例分类标准,全部为脊灰排除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 2 7/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10 0 % ,其它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2 0 0 3年全市常规免疫共接种口服脊灰疫苗(OPV) 2 93714人次,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达99 .2 3% ,对全市2 15 6名儿童调查OPV接种率为98 .5 8%。2 0 0 3年12月5~10日和2 0 0 4年1月5~10日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城乡结合部及常规免疫薄弱地区开展以流动儿童为主的查漏补种活动,共调查流动儿童175 30人,查出≥12月龄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儿童4 36 4人,占调查流动儿童的2 4 . 9% ,两轮共补服OPV 2 4 6 70人份。两轮质量评估共调查3189名儿童,除3人拒服外,未发现漏种儿童。结论 天津市仍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维持青海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青海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17例AFP病例,按照病毒学分类标准,全部为脊灰排除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4%。其它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指标。2003/2004年在全省开展了1次两轮口服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第1轮报告接种率96.73%,第2轮报告接种率96.99%,并对1 024名儿童进行了OPV强化免疫的快速评估调查,服苗率为90.58%。结论青海省继续维持无脊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