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存在外周血管病的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及常规治疗,并行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术前、术后行下肢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肢供血改善,伤口愈合。观察3个月,均未出现狭窄。结论下肢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糖尿病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DSA下行双下肢血管造影,参照泛大西洋协作组共识(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股·动脉的分级标准,符合其中的A、B级;按照Wagner分级3级以下,共62例糖尿病足患者,在每一级中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介入治疗组32例和传统治疗组30例。介入治疗组根据血管状况采取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传统治疗组给予静脉改善微循环、口服抗凝等药物治疗。观察溃疡处颜色、肉芽生长情况、溃疡深度变化,观察足部感觉变化和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测定踝臂指数(ABI)和经皮氧分压(TcPO2)。结果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恢复有效率为87.5%,传统治疗组有效率为60%,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BI和TcPO2。结论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髂静脉支架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Cokke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30例Cokke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导管溶栓后给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腔内支架置入;合并下肢静脉高压12例,直接给予腔内支架置入;下肢水肿3例及足靴区慢性溃疡2例,行PTA+腔内支架置入。统计记录手术前后支架两端压力差,患侧下肢与健侧周径差,观察手术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术后定期门诊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血管通畅率,随访1年,观察远期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共植入支架49枚,手术成功率93.33%;手术效果优10例,良10例,中6例,差4例,有效率86.67%;术中均未出现支架断裂、移位、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支架两端压力差,大腿和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均显著缩小[(6.51±3.62) cmH2O vs (1.52±0.73) cmH2O、(6.62±3.51) cm vs (1.85±0.95) cm、(4.25±2.05) cm vs (1.25±0.68) cm,均P<0.05]。术后随访显示术后1、6、12个月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8.25%、91.05%、86.24%,支架闭塞发生率6.67%,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10.00%。结论:髂静脉支架治疗Cokket综合征近远期效果可靠,且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糖尿病足病患者分别行动脉旁路术、膝下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7例糖尿病足病患者静息痛完全缓解,9例截趾术后伤口愈合,6例仍有间歇性跛行,5例血运重建术无效后行膝下截肢;患者术后ABI 0.62±0.04较术前ABI 0.42±0.048显著增高(P<0.05)。结论通过行动脉旁路术、PTA和自体干细胞移植术等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背景:由于支架置入治疗股浅动脉疾病的晚期临床失败率高,故首选经皮经管腔血管成形术进行血管内治疗,支架仅在血管成形术效果欠佳的情况下推荐使用。评价直接置入自扩张镍钛合金支架的解剖学和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可辅助支架置入的经皮经管腔血管成形术。方法:因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出现重度跛行或慢性肢体缺血的104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直接支架置入(51例患者)或血管成形术(53例患者)。分别在6个月和12个月时评估再狭窄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支架组和血管成形术组的治疗节段平均长度(x±s)分别为132±71m m和127±55m m。血管成形术组53例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94例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铁中心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L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观察各指标水平情况、出血事件发生率(BR)、再狭窄发生率(RR)、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踝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ABI)以及预后血管支架通畅情况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D-D水平为(0.56±0.1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0.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R分别为8.51%、10.64%,RR分别为12.77%、3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MT、MLD及A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MLD以及ABI分别为(1.08±0.23)mm、(4.78±0.76)mm及(0.77±0.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6±0.25)mm、(4.12±0.33)mm及(80.49±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个月血管支架通畅率为65.96%,低于观察组的8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对LASO患者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减少出血事件和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暨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13例经皮血管内球囊成形术,6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6月血管造影复查。结果19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者下肢动脉血供均得到良好改善,通过控制血糖、局部换药等治疗措施,糖尿病足部溃疡愈合较快,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血管阻塞部位及程度,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满意,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进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其治疗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结果 80例患者成功植入80枚支架,技术成功率100%;放入支架前椎动脉狭窄率为(76.67±4.03)%,放入支架后椎动脉狭窄率为(13.70±1.88)%;80例患者最长随访7年,最短随访2年,失访1例,2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3.75%.58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1例临床症状缓解,1例临床症状加重,总有效率98.75%.结论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是一种非常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血栓消融术配合小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方法配合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及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共60条肢体在内科综合治疗如抗感染、扩血管、改善循环、抗凝的前提下行超声血栓消融术与小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结果:47例60条患肢术中下肢动脉通畅率达93.3%;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测定的下肢动脉MRI、超声、踝/肱指数(ABI)、下肢皮肤温度以及肢体凉、麻、痛,皮肤苍白或发绀的缺血状况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足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合并足坏疽的患者,在传统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将先进的超声血栓消融技术与小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的手段相结合,可以使闭塞的大血管再通,明显改善血供,为糖尿病足坏疽的治愈提供良好的血液循环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分析支架成形术在治疗肾动脉阻塞性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患者 30例 ,均患有严重高血压或伴肾功能不全 ,造影证实有肾动脉阻塞性病变而后进行了支架置放术 (PTRAS)。病变血管共 38支 ,置入支架 34枚 ,选择支架以Palmaz及其新型支架为主 (2 8枚 )。术后观察病人血压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技术成功率 10 0 % (回弹率 <30 % )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 6~ 15个月 (平均 10士 4个月 ) ,显示临床治愈 6例 (2 0 % ) ,改善 18例 (6 0 % ) ,无效 6例 (2 0 % ) ,临床总有效率 80 %。收缩压由术前平均 2 7.12± 3.0 9kPa降至术后随访平均18.6 2± 3.12kPa ,舒张压由术前平均 17.73± 1.92kPa降为术后平均 11.12± 2 .4 3kPa (P <0 .0 1) ,服用降压药物剂量或种类明显减少。术后血肌酐保持平稳者 2 7例 (90 % ) ,明显下降者 3例 (10 % )。结论 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阻塞性疾病 ,临床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