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光不正是人类共同的、最常见和最普遍的眼病,据资料统计,世界平均近视发生率为22 %,远视病人数目和近视相近,中国近视发生率为31%,是近视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人们一直以不懈的努力致力于探索屈光不正的矫正和治疗手段,不满足于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的非手术矫正.近年来,角膜屈光手术的成熟发展,其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屈光手术发展迅速,是目前眼科专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以PRK、LASIK为代表的角膜准分子屈光手术日益成熟,同时由于手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预测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拓宽了手术适应症,对近视、远视、散光甚至老花的治疗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角膜屈光手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的RGP矫正疗效。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接收治疗的111例因眼角膜屈光手术后发生圆锥角膜的患者进行随机抽取,从中选取了84例患者(164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要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84眼)。让实验组患者进行角膜屈光手术后佩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进行矫正。而对照组患者进行角膜屈光手术后佩戴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18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和角膜地图的改变情况。结果:经过18个月的矫正,实验组患者在佩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矫正后的角膜前表面的最陡平均曲率明显下降,并且患者的角膜地形图SRI、SAI、散光都明显减少,PVA提高了很多。而对照组患者在佩戴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后的角膜地形图无明显改善。结论:在临床上,角膜屈光手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眼科手术,通常情况下,在患者手术后都需要进行RGP的矫正,通过RGP的矫正能对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圆锥角膜有明显的改善,并且能保持患者角膜的前后表面最平平均曲率,是目前最有效矫正角膜屈光手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lasik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矫正近视最常见的屈光手术,使很多近视患者摘掉眼镜,即刻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被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所接受,为其带来了工作和生活的便利。因此,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包括基层医院开展角膜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佩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后调节反应的变化及两者的差异。方法青少年近视患者共76例,排除屈光参差、眼底疾患等因素后,根据患儿依从性及家长意愿,34例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42例患者佩戴单焦点框架眼镜。所有患者矫正残余屈光不正,用分光检影装置测定初次及戴镜1年后双眼的调节反应,并计算相应的调节滞后量。结果共74例完成该研究,初次测定两组调节反应、调节滞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佩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调节反应、调节滞后与初次无显著差异(P〉0.05),佩戴框架眼镜1年后调节反应、调节滞后与初次测定有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佩戴角膜塑形镜组调节反应大于框架眼镜组,调节滞后小于框架眼镜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眼佩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调节反应明显大于佩戴框架眼镜者,调节滞后明显小于佩戴框架眼镜者,在延缓近视进展方面,角膜塑形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双眼屈光度数不等又被称为屈光参差,屈光参差的发生与眼发育、眼外伤以及眼手术等因素有关,轻度双眼屈光参差可降低物体清晰度,从而增加患者视力疲劳发生率,青少年时期机体发育快,若该时期未行有效干预则双眼视力可不断降低,对于屈光参差大的患者可发展为弱视或斜视~([1,2])。本次研究为论证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意义,比较我院2017年1月至212月21例行角膜塑形镜矫正患者与21例框架眼镜治疗患者治疗6、12个月后裸眼视力、角膜曲率、角膜中央厚度以及屈光度等相关数值变化、患者对临床治疗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春霞  郭渊  赵晓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2007-2008
白内障手术是眼科复明手术,也是屈光手术.单纯晶体摘除后,通常视力不准,只能通过人工晶体植入术或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眼镜等光学矫正才能改善或恢复正常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时角膜切削的数学模型。方法:从近视及远视的屈光状态出发,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的原理、角膜曲率的变化对屈光率的影响,着重建立屈光性近视和远视矫正的精确数学模型,给出屈光程度与手术直径及角膜切削程度的曲线关系图,并以此植入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机,进行指导屈光手术。结果:统计某眼科中心163只术眼,81.6%的术眼1个月后的裸眼视力达到0.8以上。结论:根据数学模型和曲线关系图指导的手术达到了临床的要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国内近视眼手术矫正自20世纪90年代初流行的RK术,至目前的LASIK,已作为常规的近视眼矫正手段应用。越来越多不愿配戴眼镜的年轻人接受了这些手术。但这些屈光手术,无论采用何种高科技技术,均比不上普通眼镜安全、精确和个性化,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替代戴镜矫正。许多手术接受者或多或少存在屈光不正,尤其是高度近视者残存近视度更多,术后仍需配戴眼镜。由于屈光手术是通过改变角膜前表面曲率达到降低眼球总的折射力,术后角膜变形打破了“角膜与晶状体散光原有的互抵平衡”,使术后散光增加。其中RK术后因角膜视区直径仅3.0~3.5mm,明显干扰了验光师观察视网膜的反光影。所以,屈光手术后裸眼视力欠佳的配镜者,其验光配镜的难度更大,对眼科医师和验光师的技术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9.
张晨霞 《中国医疗前沿》2012,(18):49+96-49,96
目的观察并探讨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矫正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09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特殊类型屈光不正患者16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7例佩戴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对照组82例通过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观察两组患者佩戴后的视力矫正情况,定期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度数增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配戴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的患者平均矫正视力,度数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佩戴期间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殊类型屈光不正患者佩戴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矫正视力优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且更加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因其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快、几乎不发生角膜混浊、术后不必长时间滴皮质激素、矫正屈光范围大和屈光回退少等优点受到广泛欢迎,是目前角膜屈光手术中理想的术式[1].随着 LASIK手术的普遍开展,其临床并发症也逐渐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2~5].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完整随访记录的LASIK治疗近视6 779例(13 172眼)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RGP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说价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矫正屈光不正以及减缓近视度数发展的效果。方法:对来我们诊验配RGP的33例患者(66只眼),分别于戴镜前、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戴镜视力检查。结果:RGP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框架眼镜(P〈0.05);能有效减缓近视发展(P〈0.01)。结论:RGP矫正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容易被接受的,并且明显优于框架眼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78-81+85
目的评估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行角膜塑形镜矫正前后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立体视功能。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因近视性屈光参差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并行角膜塑形镜矫正的近视患者48例。采用25项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调查(NEI-VFQ-25)中文版评估角膜塑形镜矫正前后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通过近立体视检查图本评估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矫正前、矫正3个月后的立体视锐度。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行角膜塑形镜矫正3个月后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包括总体视觉情况、精神健康状态、近距离工作、远距离工作、驾驶和周边视野的评分均较配戴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眼痛方面评分比矫正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一般健康状态、社交功能、社会角色限制、独立性和色觉方面矫正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行角膜塑形镜矫正3个月后的近立体视功能优于矫正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0,P0.01)。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改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的应用日益成熟,通过手术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来矫正眼的屈光不正称为角膜屈光手术,现以PRK、LASIK和LASEK为基础,已发展出多种可在临床应用的手术方案,该类手术在矫正屈光不正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但伴随着不同的角膜切削方式的不同,各种术式均有其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约占世界50%的人口需要各种形式的视力矫正[1],而角膜接触镜已成为临床屈光矫正方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矫正屈光不正效果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发展.近年在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范和指导下,国内的应用日趋普及.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眼科对屈光不正患者45例(86眼)给予配戴RGP.笔者将配戴规程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遗传等方面的改变,尤其是为满足现今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需求,近距离用眼时间延长,使双眼过度疲劳,导致近视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近视常用的矫正方法包括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和屈光手术,现在对屈光手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本文通过介绍近几年国内外主流的近视手术矫正方法及其临床疗效、并发症、适应人群范围等,并将其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一个近视矫正的手术方法认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门诊近视患者的特点.方法 收集本院眼科2005年至2013年眼科屈光手术患者的门诊病案资料,分析初次手术病例一般情况及历年变化.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9年间每年手术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且女性患者年龄偏大.除2006、2007、2010年女性患者倾向接受LASIK手术外,其他年份男女近视患者选择LASIK或PRK术式无统计学差异.各年份患者术前平均近视等效球镜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国女性患者更愿意接受角膜屈光手术,近2年选择PRK手术患者有明显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7.
邵利琴  杨亚波  冯蕾 《浙江医学》2009,31(3):336-337
角膜是主要的屈光成分之一,其屈光力占人眼屈光力的3/4。准分子激光手术是利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组织的消融作用,改变角膜前表面形态及屈光力,从而达到矫正全眼球屈光力的目的。全面深入研究和了解角膜形态及全眼球的屈光状态和视觉质量对于提高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Q值对于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引导效果在临床上已得到肯定,其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现对在我院行近视屈光手术的79例(158眼)患者的双眼Q值差异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我国已开展十多年,他的基本原理是用精密的微型角膜刀在角膜表面切开一个厚度约为0.16mm的角膜刀,再根据屈光度数,准分子激光在计算机控制下可以准确的切削角膜组织,角膜中央部分被削薄,对周围角膜组织无损伤,最后将瓣复位,改变角膜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而替代眼镜矫正近视。他是一种即安全稳定又有效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具有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推广,(LASIK)手术矫正不同程度近视及散光的满意疗效得到临床的不断证实,矫正近视的屈光范围从中、低度扩展到高度,治疗近视安全、有效,逐渐被广大医务人员及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所接受.现将我院近年来应用该手术治疗的12900例近视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佩戴角膜塑形镜方法和佩戴框架眼镜方法使用于近视青少年中对改善其屈光度和减少AC/A值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9月收入的74例近视青少年纳入指标统计资料,分组方法选择随机双盲方式,不同组别都归入37例,试验组选取佩戴角膜塑形镜方法,参比组选取佩戴框架眼镜方法,统计佩戴之前、佩戴3个月之后屈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