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跟踪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管理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2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n=60)和研究组(n=60)。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 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 另开展全程跟踪护理并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干预, 努力规范血液净化操作和血管通路管理, 并定期总结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两组均密切随访观察3个月, 观察血液透析效果, 重点比较两组血管通路再循环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护理干预前后尿素下降率(URR)、尿素清除指数(Kt/V)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研究组护理干预后URR、Kt/V明显升高, β2-MG水平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组间护理前后URR、Kt/V、β2-MG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血尿素氮再循环率(8.39±1.34)%、血肌酐再循环率(8.37±1.50)%分别低于常规组(9.25±...  相似文献   

2.
韦红 《全科护理》2021,19(35):4989-4992
目的:探究血管通路核心护理团队的建设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维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在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4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对照组病人行常规干预,对观察组病人行血管通路核心护理团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透析充分性、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透析后观察组病人尿素氮下降率(URR)及尿素清除指数(Kt/V)水平分别为(95.72±4.09)%及(91.53±4.28)%,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为(36.98±1.76)mg/L,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病人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45%,低于对照组的22.54%(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为(68.43±4.42)分,高于对照组的(57.34±4.21)分(P<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以血管通路核心护理团队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透析充分性,且能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HD)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选择2017年1~12月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基于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分别记录两组于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甲状腺旁激素(IPTH)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水平、钙磷代谢(CPM)情况、相关营养指标的达标率以及发生血管通路的并发症概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IPTH及β_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钙磷代谢情况以及相关的营养指标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D患者给予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可以对HD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组管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AVF)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MHD护理措施;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80例MHD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士主导下多学科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下降率(URR)、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动静脉内瘘MHD患者透析效果,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透析过程中给予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时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残余肾功能(RRF)和血压状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Kt/V,RRF,URR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运动干预可以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提升透析效果,改善透析低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液吸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26例重度皮肤瘙痒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均进行2周的基础治疗后,观察组进行血液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包括皮肤瘙痒程度、免疫活性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甲状旁腺素(PTH)清除率、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皮肤瘙痒程度明显缓解(P<0.05);观察组i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H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液吸附能有效清除PTH,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MHD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次/周、共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液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尿素清除指数(KT/V)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URR、KT/V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URR、KT/V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URR、KT/V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有效提高MHD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定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血流量、Kt/V值及尿素清除率 (URR)的定量分析 ,进一步探讨血流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80例。设定血液透析开始后在线血流量 ,根据血流量不同分为 3组 ,I组血流量 30 0ml/min ,Ⅱ组血流量 2 5 0ml/min ,Ⅲ组血流量2 0 0ml/min ,计算各组Kt/V值与尿素减少率 ,观察血流量与Kt/V值及尿素减少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3组之间Kt/V、URR比较P <0 .0 0 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血流量与Kt/V、URR之间呈正相关 (r1=0 .4 4 8,P <0 .0 0 1;r2 =0 .4 13,P <0 .0 0 1;)随着血流量从 30 0ml/min降到 2 0 0ml/min ,Kt/V、URR分别从(1.33± 0 .33)、(6 8.19± 8.86 ) %降到 (0 .99± 0 .31)、(5 8.5 9± 13.19) % ,分别降低 2 5 .5 6 %、14 .0 8%。结论 进一步从定量水平明确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量与Kt/V、URR密切相关 ,透析时保证足够的血流量是透析患者综合临床状况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门诊规律行HD的2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27例和对照组111例,HD期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血清甲状腺旁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钙磷代谢情况、相关营养指标的达标率及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血清iPTH和β_2-MG水平、钙磷代谢情况、相关营养指标的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HD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以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与动静脉内瘘(内瘘组)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差异,探讨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海军总医院肾脏病科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新建立导管组透析患者39例,新建立内瘘组透析患者40例,血管通路均使用3个月以上,随访36~48个月,观察2组透析患者入组年龄、最大血流量及观察终点前一月内每周红细胞生成素总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透析前实验室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以及观察期间2组感染、血栓、死亡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导管使用时间(21.5±7.7)月,内瘘使用时间(29.8±10.3)月,导管组与内瘘组患者比较,实验室检测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瘘组透析患者最大血流量、通路使用时间、Kt/V、URR、EF均显著高于导管组(均P<0.05),导管组感染率、血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内瘘组(均P<0.05)。结论导管组与内瘘组患者营养状况相当,均可达到充分透析,尽管导管组血液透析患者有更高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仍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诊断为ESRD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HFH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比较两组的透析充分性指标、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Kt/v、UR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较HD能显著提高ESRD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睡眠障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未合并无睡眠障碍;观察组50例,合并睡眠障碍.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MHD治疗的中重度SHPT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O2O(Online to Offline)管理模式对肾细胞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肾细胞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O2O管理模式。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两组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评分以及自我感受负担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屈服、面对和回避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面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回避和屈服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3、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3、6个月,两组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经济、情感和身体负担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MHD患者伴SHPT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西那卡塞治疗,观察组予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收集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血钙(Ca)、血磷(P)、钙磷乘积(Ca×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及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血磷、钙磷乘积、iPTH水平下降方面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MHD伴SHPT,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降低iPTH水平,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应用碳酸镧治疗的疗效以及对钙磷代谢、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的影响,为患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至12月1日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碳酸镧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效果,记录治疗前后钙磷代谢、钙化积分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变化,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血磷、CACs、iPTH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CR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血钙、血磷、iPTH、CACs水平及微炎症状态,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对非低钙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以及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低钙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低钙透析液(Ca~(2+)浓度为1.25 mmol/L),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液(Ca~(2+)浓度为1.50 mmol/L),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Ca、T-Ca×P显著下降,血清i PTH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T-Ca、T-Ca×P显著升高,血清i PTH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Ca、T-C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 PT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低钙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低钙透析液可以降低血清高钙负荷,改善甲状旁腺过度抑制状态与心血管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8.
王蓓  王铠 《中国血液净化》2012,11(5):252-255
目的 研究高通量透析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名MHD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low flux hemodialysis,LFHD)组,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HFHD组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分、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β.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三酰甘油(TG)及载脂蛋白CIII较LFHD组均有下降(均P<0.05),白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升高(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能改善MHD患者的营养及血脂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高通量透析器(FX60)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30例透析龄人于2年的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28~78岁,分别使用低通量和高通量透析器(FX60)透析1年,观察并比较血压、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脂、个段甲状旁腺激素、尿素清除指数(Kt/V)、血钙、磷、钙磷乘积和血B_2微球蛋白清消除率的变化.结果 低通最和高通量透析对小分子物质清除处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FX60透析器行高通量透析1年后,患者血红蛋白由(103.9±18.1)g/L升至(111.8±11.5)g/L,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由(525.2±695.6)pg/ml下降到(437.3±417.2)pg/ml,透析前平均动脉压自(106.1±7.5)mmHg(1mmHg=0.133kpa)下降到(104.5±7.3)mmHg,高密度脂蛋自由(0.91±0.27)mmol/L升至(1.02±0.2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低通量透析上述指标无明量变化.FX60透析器单次透析血B_2微球蛋自消除率为(35.9±3.8)%.结论 用FX60透析器行高通量透析有利于消除中分子物质,改善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高血压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在心肌梗死PC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行PCI术的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患者在PCI围术期采用针对性的全面优化护理模式,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对患者再灌注后血管动力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比较,评价优化护理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与射血分数(EF)水平比较,观察组LVEDD为(52.8±1.7)mm较对照组(54.2±1.6)mm降低趋势显著,观察组EF为(54.0±1.8)%,显著高于对照组(48.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0.30%;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通过统计术后患者填写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自评表、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判断患者生活及心理恢复状态。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SAS、SDS指数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的全方面强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身体及心理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