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定量检测38例乳腺癌患者和22例健康人血清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完整甲状旁腺素(iPTH)等相关生化指标,用SPECT核素骨扫描确定有无骨转移。结果骨转移组TPⅠNP、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骨转换生化指标TPⅠNP和β-CTx在乳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早期诊断实体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定量检测58例原发实体肿瘤患者和32例健康人血清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完整甲状旁腺素(iPTH)及碱性磷酸酶(ALP)等相关生化指标,用SPECT核素骨扫描确定有无骨转移。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骨转换标志物之间相关性。结果骨转移组TPⅠNP、β-CTx、iPTH、AL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骨转移组TPⅠNP、β-CTx、iPTH水平均高于无骨转移组(P<0.05)。TPⅠNP和β-CTx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453,P<0.01)。结论联合检测骨TPⅠNP和β-CTx在实体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查阅国内外近5年与骨代谢标志物和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性文献,从中梳理骨代谢标志物与RA的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早期骨代谢标志物敏感性高于放射学检查及一般的生化检查,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发现早期X线尚不能检测出的骨质破坏,这对于RA病人早期诊断及减少致残率都有重要意义。此外,病程发展过程中骨代谢指标与炎症的发展呈正相关,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医生可以据此对RA病人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调整,进而改善RA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骨密度相关性。方法选取骨质疏松症门诊收治的绝经女性160例,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组(n=90)、骨量减少组(n=30)和骨量正常组(n=40),比较三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结果相较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的Cathe K、TRAP、骨钙素、β-crosslaps和PⅠNP水平更高,同时和腰椎(L_(1~4))或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对骨代谢活动进行有效反映。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老龄化社会也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增加,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伴神经及微血管并发症,故导致骨质疏松(OP)患者骨折发生率增加~[2]。使用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BMD)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而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以反应骨代谢状况。本研究分析了80例住院男性T2DM患者OP的发病率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旨在探讨T2DM合并O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红斑狼疮患者骨质疏松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将确诊为骨质疏松的红斑狼疮病人分为高转换型组及低转化型组,组内再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监测其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复查骨转换标志物变化.结果 骨质疏松的狼疮患者,β-CTx治疗前、后分别为(0.784 ±0.168) ng/ml和(0.454±0.136) ng/ml,P1NP治疗前、后分别为(85.5±15.1) ng/ml和(45.3±12.9)ng/ml,抗骨质疏松治疗后骨转换标志物明显下降(P<0.05).结论 骨转换标志物在抗骨质疏松治疗后均有下降,其变化趋势与患者骨骼疼痛缓解趋势一致,其可作为监测骨质疏松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18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见5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对比5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诊断结果及特异性。结果 pro-BNP对心肌损伤疾病的诊断灵敏度高达100.00%高于Mb、CK-MB、c Tn I、Hcy(P<0.05);Mb出现时间、达峰时间均短于CK-MB、c Tn I(P<0.05);c Tn I恢复时间短于Mb、CK-MB(P<0.05)。结论 5种临床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且与其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临床可同时检测互补,以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利塞膦酸钠对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40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利塞膦酸钠给药5 mg.d-1,对照组等剂量给予安慰剂治疗。每位受试者在服药前及服药后12个月分别检测1次骨密度(BMD)、血生化指标及骨代谢标志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利塞膦酸钠能显著增加受试患者BMD,并显著降低血清骨钙素及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结论利塞膦酸钠可防止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丢失,降低骨转换、改善骨密度,是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的安全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相比于骨密度检测而言,骨转换标志物监测可更早地评估骨质疏松疗效,还可早期发现对于治疗无应答的患者。骨钙素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骨转换标志物,其含量可以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同时也反映了骨吸收和骨重构的情况。因此文章构建了一种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连接的双纳米金侧流免疫层析试纸条定量检测骨钙素的方法。骨钙素的检测限是0.1ng/mL,线性范围为0.1~200ng/mL,批内和批间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108.4%和99.3%~107.5%,相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3%~8.6%和4.9%~7.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低钠血症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钠.应用免疫法选择性测定肿瘤标志物.结果 本组60例,中度低钠血症51例,重度低钠血症9例,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5-3、CA19-9和PSA分别对原发性肝癌,大肠癌、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及胆管癌和前列腺癌具有特异性.4例未明确诊断者达到明确诊断.结论 血清钠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隐性肿瘤诊断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