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手术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经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钻孔部位、引流管位置、术后颅内积气量、残留液及引流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36例患者中,单侧血肿177例,双侧血肿59例,共计295个血肿.复发27例,其中双侧血肿患者复发9例,单侧血肿患者复发18例.年龄、性别构成、酗酒、出血倾向、单双侧血肿、钻孔部位、引流管位置、术后颅内积气量和残留液与术后复发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术后复发率为9.2%(27/295).引流时间≥3 d患者复发率为3.5%(5/143),而引流时间<3d患者复发率为14.5%(22/1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60岁患者中,引流时间≥3 d患者术后复发率[3.4%(4/119)]显著低于引流时间<3d患者[16.2%(18/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龄<60岁患者中,引流时间≥3d患者及引流时间<3d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1/24)比9.8%(4/41),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的引流时间应延长至3d,而对较为年轻的患者则可缩短引流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促进绒毛膜羊膜炎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腹壁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妇产科住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352例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置负压引流管的时间分组:观察组自2013年3月-2018年3月,共190例;对照组自2008年3月-2013年2月,共162例;观察组,术中皮肤皮内缝合前,皮下组织不缝合,在脂肪底、筋膜上留置一次性乳胶负压引流管。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至引流物明显减少(10 ml/24 h)且查血常规+CRP (WBC计数10×109/L,N80%,CRP60 mg/L)和降钙素原(0.05 ng/ml)正常时拔出引流管;腹壁常规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全层间断缝合5针,未留置引流管,皮下放置乳胶引流条。研究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分级、疼痛程度、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均无甲级愈合病例,观察组患者切口乙级愈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切口不良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切口裂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部切口放置管负压引流能显著增加绒毛膜羊膜炎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有效减轻绒毛膜羊膜炎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能预防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中前后侧钻双孔进行冲洗、术后经后侧单孔外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 将133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70例),观察组改进钻单孔冲洗外引流手术的多个环节:术中前后侧钻双孔进行冲洗、术后经后侧单孔外引流,对照组仅钻单孔冲洗外引流,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症状改善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133例患者术后2d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38.6%(27/70)比88.9%(56/63)、(16.06±4.97)d比(21.43±3.81)d,P<0.01].结论 术中前后侧钻双孔进行冲洗、术后经后侧单孔外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方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Miles术后双引流法防治会阴切口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经右麦氏点和会阴切口中间骶前尾骨双引流法,在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后会阴切口感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将98例直肠癌行腹腔镜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1例,会阴切口缝合后,行经右麦氏点合并经会阴切口中间骶前尾骨引流;B组47例,会阴切口缝合后,引流管经会阴切口中间引出;若术后有发生会阴切口感染情况,A组需拔除经会阴切口中间引流管并行切口部分开放换药外,并保留经右麦氏点引流管进行冲洗;B组拔除经会阴切口中间引流管并行切口部分开放换药.结果 A组会阴切口感染率为17.6%,与B组的1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感染后,A组换药平均时间为(26.8±4.9)d;B组换药平均时间为(43.1±5.4)d,A组明显短于B组.结论 腹腔镜Miles术后联合经右麦氏点和经会阴切口中间骶前引流有利于盆腔创面的愈合;一旦会阴切口发生感染,拔除经会阴切口旁引流管,保持经右麦氏点骶前引流管进行主动引流,可加快会阴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标准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并带蒂颞深筋膜瓣硬脑膜修复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84例)采用标准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并带蒂颞深筋膜瓣硬脑膜修复术,对照组(84例)采用单纯标准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皮下积液、脑脊液漏、脑嵌顿、癫痫)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2/84)比14.3%(12/84)、10.7%(9/84)比47.6% (40/84)、4.8% (4/84)比17.9%(15/84)、6.0%(5/84)比22.6% (19/84)、7.1%(6/84)比28.6%(24/84)和15.5%(13/84)比46.4% (3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中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63/84)比35.7%(3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标准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并带蒂颞深筋膜瓣硬脑膜修复术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模型评价。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普外科和江苏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10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6例)和未感染组(7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10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引流管放置时间是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0.721+合并糖尿病×1.416+引流管放置时间×1.523;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8,95%CI为0.860~0.969,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0.77%。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引流管放置时间,据此构建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具有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皮下引流管对于减少腹部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比较腹部外科手术后,放置皮下引流管组及未放置组之间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二期清创缝合率。结果皮下引流管组切口感染率为2.48%,较未放置皮下引流管组切口感染率为8.25%,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切口感染患者的二期清创缝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置皮下引流管可以降低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种切口缝合前处理方式对具有感染高危因素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中具有切口感染高危因素的病例资料共603例,按皮肤切口缝合前不同处理方式分为3组,A组:切口常规缝合组(221例),B组:切口放置皮片引流组(197例),C组: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组(185例);观察3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切口感染24例,术后感染率10.86%,B组切口感染13例,术后感染率6.60%,C组切口感染3例,术后感染率1.62%;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能预防具有感染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疗效满意,能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切口分类、引流管放置根数与胆结石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院内感染者58例为观察组,术后未发生院内感染者62例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饮酒、吸烟、病程)、手术情况(手术方法、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分类、引流管放置根数)及住院时间。分析切口分类、引流管放置根数与胆结石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年龄、饮酒、吸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方法、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分类、引流管放置根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切口分类、引流管放置根数等因素为胆结石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切口分类、引流管放置根数与胆结石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这些因素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3例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治疗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1、3、7d血肿量,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68.8%(22/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7%(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为3.1%(1/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3、7d血肿量[(11.10 ±3.47)、(9.83±3.07)、(3.55±1.18) ml]与术前[(46.18±15.39) ml]和对照组相同时间[(20.02±6.26)、(18.44±5.76)、(6.64±2.21) ml]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迟发性血肿、硬脑膜下积液、颅内感染发生率[15.6%(5/32)、15.6%(5/32)、9.4%(3/32)]显著低于对照组[45.2%(14/31)、41.9%(13/31)、29.0%(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脑膨出、脑梗死、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疗效肯定,具有安全、有效、预后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断夹闭引流法和持续负压引流法对腰椎内固定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372例腰椎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椎间植骨融合术、椎弓根钉内固定、腰椎后路1~2节段椎管减压术治疗,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2例和观察组19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持续负压引流法,观察组予以间断夹闭引流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引流量[(19.12±1.51)、(16.32±1.37)、(22.32±1.91)、(51.23±1.92)、(48.23±1.36)、(48.23±1.21)ml]、总引流量[(207.32±22.12)ml]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81.23±23.12)、(82.45±12.31)、(76.33±11.12)、(72.47±10.23)、(56.77±11.89)、(52.19±10.78)、(523.47±113.8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节段手术、2节段手术的引流量[(106.3±35.1)、(112.5±33.1)ml]均明显小于对照组[(371.2±119.6)、(415.3±156.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腰椎术后患者中实施间断夹闭引流,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引流血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扩张器置入术后留置注射器负压引流与负压引流瓶的感染关系.方法 对17例有>2处手术区域需要置入扩张器,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进行研究;对于同一患者,两处术区一处应用注射负压引流,另一处应用负压引流瓶,在手术后2、4、6 d以及拔管时在引流管自切口引出处皮肤、切口处引流管和引流管末端分别取样,送细菌培养.结果 注射器负压引流组与负压引流瓶组送检细菌培养标本各51例,阳性率分别为9.80%和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组引流管不同部位的细菌检出率:在4 d组,引流管自切口引出处皮肤有细菌检出,占9.09%,6 d组,引流管自切口引出处皮肤和引流管末端的细菌检出率均为33.33%,不同时间组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注射器负压引流与负压引流瓶相比,注射器负压引流更易引起引流管感染;留置负压引流时间过长,注射器负压引流及负压引流瓶均容易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留置引流管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组(对照组)和术后放置引流管组(观察组)各23例,对比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切口红肿发生率为34.78%,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0.43%,观察组切口红肿发生率为13.04%,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70%。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1.54±4.64)d,而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7.19±2.45)d,两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后留置引流管对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显著,且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 32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切口及引流管相关感染情况;对患者年龄、性别、手术部位、手术类型、疾病类型、术后有无引流管放置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 324例行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为1.59%(37/2 324),其中切口感染37例,31例浅部组织感染、6例深部组织感染;428例放置引流管患者术后22例发生引流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5.14%;术后引流管相关性感染中15例引流管病原菌定植、6例引流管创口感染、1例引流管部位深部组织感染;年龄、手术部位、Ⅲ类手术、恶性疾病、合并糖尿病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及引流管相关性感染率相对较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 将手术治疗的67例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术后缝合腹壁切口时皮下置自制带侧孔负压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7~10 d,引流量明显减少时拔除引流管;对照组30例术后常规缝合腹壁切口.结果 观察组37例中仅1例(2.7%)发生切口感染,无切口裂开者,切口愈合时间(9.36±2.18)d.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7例(23.3%),其中切口裂开3例(10.0%),切口愈合时间(12.25±4.06)d.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6,P<0.05);两组切口裂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6,P<0.05).结论 应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管行术后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能有效预防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术后切口放置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使用普通引流管,试验组52例患者,使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d引流量,对两组患者术后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平均换药次数减少、平均拆线、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试验组术后第2~4天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感染性腹腔手术切口防治中,使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不仅可取得良好效果,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加星形人工补片硬脑膜囊扩大成形术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对21例因各种原因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观察组),做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人工补片( neuropatch)相应裁制成星形,进行硬脑膜囊扩大成形术;与21例单纯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6、24、48、72 h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7/21)比14.29% (3/21),33.33%(7/21)比19.05%(4/21)、61.90%( 13/21)比28.57%(6/21)、61.90%(13/21)比38.10%(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发生率[分别为0、0、47.6%(1/21)]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29%(3/21)、14.29%( 3/21)、19.05%(4/21)](P<0.05),两组皮下或硬脑膜下积液、脑膨出、脑室穿通畸形、脑组织骨窗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分别为19.05%(4/21)、0、4.76%( 1/21)、0,对照组分别为23.81%(5/21)、9.52%(2/21)、9.52%(2/21)、4.76%( 1/21)](P> 0.05).术后随访6~ 12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疗效,观察组恢复良好率[85.71%( 18/21)]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 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重残率[23.81%(5/21)]明显高于观察组[9.52%(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能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加星形人工补片硬脑膜囊扩大成形术能够提高减压显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扩大冠状骨瓣减压和硬脑膜顺序剪开术对重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效果.方法 43例重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行扩大冠状骨瓣减压和硬脑膜顺序剪开术;对照组20例行常规冠状骨瓣减压和一次性硬脑膜剪开术.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膨出率[ 17.4%( 4/23)]明显低于对照组[55.0%( 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观察组恢复良好或中残17例(73.9%,17/23),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6例(26.1%,6/23),对照组分别为8例(40.0%,8/20)和12例 (60.0%,12/20),两组恢复良好及中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大冠状骨瓣减压和硬脑膜顺序剪开术的联合应用,在重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抢救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观察91例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切口术后愈合过程中切口表现与拆线时间及感染率,对照组48例为生理盐水切口冲洗组;引流组43例为生理盐水切口冲洗后,脂肪层下方放置引流管组,并与单纯性阑尾炎24例的切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置放引流管后,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9.30%)显著下降(对照组35.42%,P<0.01),术后愈合拆线时间(6.63±1.95)d较未置引流管组(10.58±5.53)d病例明显缩短(P<0.01),伤口表现正常,愈合过程顺利,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达到单纯性阑尾炎切口甲级愈合的时间水平.结论 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甲级愈合病例数量,且不延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急诊立体定向置管,择期血肿外引流治疗。方法选择血肿有扩大倾向或血肿占位明显、脑功能障碍者,入院后急诊立体定向血肿置管,在颅内压增高不能耐受和脑功能明显障碍时立即开放引流管行血肿外引流治疗;颅内压增高尚处代偿期的患者,延期行血肿外引流。结果本组45例术后按GOS分级恢复良好和轻残27例(60.0%),中残14 例(31.1%),重残1例(2.2%),死亡3例(6.7%)。术中病灶无再出血,术后出血灶少量再出血3 例。结论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急诊立体定向置管,择期血肿外引流,疗效好,术中术后出血灶再出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