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艳茜  邓高丕 《新中医》2020,52(21):193-194
正文:经间期出血是指在2 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流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特点是阴道流血发生在经间期,即氤氲之时,且量甚少,一般1~2 天即自止[1]。临床上常见患者阴道流血7 天方止,更有甚者2 周方止,影响日常生活,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崩漏、月经过多,甚至不孕可能。西医主要以补充雌激素治疗,但因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容易复发,患者常畏于治疗。邓高丕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教授、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邓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尤擅妇科痛症、月经病、血症、肿瘤等疾病的诊治。临床上治疗经间期出血多有良效,现将邓教授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1-2006年,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患者62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6~35岁,平均25岁;病程0.5~2a。均表现为在两次正常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阴道出血,血量少于月经量,常持续2~7d,可自止,有的伴有下腹部一侧胀痛,腰酸不适,带下增多,  相似文献   

3.
经间期出血是指在两次月经中间有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妇科检查见阴道内有少量流血,来自宫颈管;基础体温呈双相型;流血常发生在体温开始上升时。近年来,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湿热蕴结型经间期出血6例,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滋阴清热法治疗经间期出血32例--附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洁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7):288-288
经间期出血是指两次月经中间周期性阴道出血 ,是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 ,虽然出血量不多 ,但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 ,情绪受到影响 ,尤其对想怀孕者 ,影响其受孕时机。笔者近年来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经间期出血 3 2例 ,并与西药治疗 3 0例对照 ,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6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 ,且符合下列诊断标准 :两次月经中间期出现阴道流血 ,出血量少于正常月经量 ,一般持续 2~ 5天 ,并呈周期性发作 ;BBT呈双相 ,阴道出血常发生在体温开始上升时 ;妇检或 B超检查 :子宫附件未发现异常。年龄最小为 2 1岁 ,最大 3 8岁…  相似文献   

5.
<正>经间期出血临床特点为两次月经中间,约在周期的第12~16天出现规律性的少量阴道出血,出血持续数日,可伴有腰酸、少腹两侧或一侧胀痛、乳胀、白带增多[1]。1病因病机吴克明教授认为,经间期是月经净后,血海空虚、冲任衰少、经气由衰到盛之转折,由阴转阳之时,精血渐充。女  相似文献   

6.
止崩调冲法治疗青春期功血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淑华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1):665-666
自 1 997年 6月~ 1 999年 8月 ,笔者运用止崩调冲法 ,自拟益肾止崩汤和固本调冲汤加减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2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均系门诊患者 ,年龄 1 1~ 1 8岁 ,病程最长4年 ,最短 3个月 ,血红蛋白 70 g/L以下者 6例 ,70~ 90 g/L者 1 3例 ,90~ 1 1 0 g/L者 1 5例 ,1 1 0 g/L以上者 8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过频 ,经量过多或阴道不规则流血。 B超检查 :子宫大小正常 ,排除器质性病变。BPT测定无排卵。2 治疗方法出血期 ,以止血为主 ,自拟益肾止崩汤。女贞子1 0 g,旱莲草 1 2 g,川续断 1 0 …  相似文献   

7.
补肾养阴法治疗经间期出血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君 《四川中医》1999,17(1):47-47
在两次月经中间,即之时,有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称为经间期出血,现代医学称“排卵期出血”’。笔者在跟随李广文教授侍诊期间,运用补肾养阴法治疗本病3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5例均来自门诊病人,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35岁。病程在半年以内者23例,半年~1年者9例,1年以上者3例。诊断依据:①在两次月经中间期,出现阴道流血,出血量少于正常月经量,一般持续2~5天,并呈周期性发作。②测BBT呈双相,阴道流血常发生在体温开始上升时。2治疗方法以补肾养阴立法,处方:熟地、生地、女贞子、枸杞子各12g,旱莲…  相似文献   

8.
"经间期出血"一词最早见于《易经》,1982年全国第一次中医妇科学术交流大会上被正式命名。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2次月经之间,氤氲之时,发生周期性出血者。临床多见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出血量一般不多,持续1~7 d,可时有时无,常伴有腰  相似文献   

9.
王青 《光明中医》2015,30(2):301-302
目的观察清肝止淋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清肝止淋汤加减,对照组28例,服用补佳乐,治疗后综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2例,未愈1例,治愈率92.50%,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未愈4例,治愈率57.13%,总有效率85.7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清肝止淋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青春期少女常见病之一,属中医“崩漏”范畴。历代医书记载少女崩漏的病例非常少,是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疑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多时少,或有短时间的停经,甚则发生子宫大量出血,流血时间往往连续两三周或两三个月不能自止。  相似文献   

11.
<正>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CSD),是妇科常见疾病,常导致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经间期阴道流血、性交后流血,甚至不孕、痛经等,憩室内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与宫腔内膜发育不同步的现象,亦可导致异常阴道流血。笔者采用中医结合宫腔镜微创手术治疗CSD,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2.
“经间期出血”一词最早见于《易经》,1982年全国第一次中医妇科学术交流大会上被正式命名。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2次月经之间,氤氲之时,发生周期性出血者。临床多见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出血量一般不多,持续1~7 d,可时有时无,常伴有腰酸,少腹作胀,带下量多等癌[1]。本病发生的时间,极易使育龄女性因出血而错过最佳受孕时机,最终导致不孕。如果对本病缺乏足够的重视不及时治疗,往往可导致出血时间延长甚至迁延至下次月经来潮,或出血量的增多。  相似文献   

13.
二至八正散治疗经间期出血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雯 《河北中医》2009,31(10):1492-1492
经间期出血是指2次月经中间,氤氲乐育之时出现的有规律的阴道出血,且呈周期性发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排卵期出血。临床上本病多见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由于本病发生的特殊时期,正处于氤氲之时,为促进受孕或控制生育的关键时刻,可致已婚妇女难以受孕。2005—01—2008—12,笔者应用自拟二至八正散治疗经间期出血56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鼻衄,即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轻者流血数滴自止,重者虽经用油纱填塞仍出血不止。笔者在临床中用针刺治疗鼻衄,多有即刻止血的作用。现将病案记载较全的39例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39岁患者多为年轻人。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最大为32岁,最小为13岁。有的鼻衄多年,时流时止,每因感冒和剧烈运动而复发。有的经中西药多次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5.
妇女在非行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止者,称崩漏[1],是妇科常见疑难重症之一.笔者2002年6月-2006年12月用自拟当归养血止漏汤治疗妇科崩漏症18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李玉香 《陕西中医》2012,33(7):932-932
<正>育龄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属"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范畴。运用中医辨证治疗,从根本上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其分型如下。1血热1.1肝郁化热证经乱无期,时淋漓时崩下或时来时止,血色暗,有块;胁肋胀痛或乳胀,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凉血调经方治疗肾阴虚血热型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肾阴虚血热型经间期出血67例子自拟补肾凉血调经方治疗3个月,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3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结论:补肾凉血调经方治疗肾阴虚血热型经间期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折利娜  夏阳 《四川中医》2011,(10):81-82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主诉为行经后1周左右出现阴道少量出血,量或多或少,颜色深红,持续1~5天,最长1周为主要症状的患者30例,中医辨证以阳盛实热证为主,运用清经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结论:运用中药治疗经间期出血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经间期出血又称排卵期出血,指妇女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中间排卵期前后,发生周期性的出血者,量或多或少,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一般不超过7d,常伴有腰酸,少腹作胀,带下量多等症状。笔者于2013年8月~2014年10月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口服仙子益真、仙芪益真胶囊周期序贯疗法治疗肾虚型经间期出血45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年龄18~45岁,共90例符合肾虚型经间期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  相似文献   

20.
邹学创 《陕西中医》2000,21(5):221-212
<正> 治疗方法 自拟止崩通漏汤药物组成:黄芪、何首乌、杭白芍、地黄、山药、阿胶、川续断、海螵蛸、茜草、三七、龙骨、牡蛎。加减:血热加女贞子、旱莲草;血瘀加山楂、鸡内金。用法:每日1剂,水煎,留渣再煎,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2周。治疗期停服其他中西止血药。若治疗1周病情加重,改为其它疗法,则列为无效。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流血停止,月经周期、经量、经期,基本恢复正常,并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更年期妇女血止经绝。好转:流血停止,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或经量较前减少1/2以上,经期有所缩短。无效:初次服药流血停止,不久复发,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