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髓会穴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6个月60例门诊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分别针刺面瘫常规穴和面瘫常规穴加"髓会穴组",留针30 min,6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进行House-Brackmann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2.3%和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痊愈率34.8%和总有效率91.6%,且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面瘫后遗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应用面瘫常规穴加"髓会穴组"较单独应用面瘫常规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王超  刁利红 《中医药导报》2002,8(4):181-182
目的 :观察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15 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75例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 75例以针刺面部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配合少阳经穴加隔姜灸。结果 :治疗组 75例中治愈 38例 ,显效 2 6例 ,好转 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7.3% ,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针刺综合疗法对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通督正脊术配合常规针刺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周围性面瘫60例进行均衡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正脊术合并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之后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通督正脊术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单纯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刺患侧曲池、合谷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乳突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乳突部疼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患侧曲池、合谷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乳突部疼痛,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配合局部取穴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中治愈40例,显效16例,无效4例,治愈率6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0例中治愈23例,显效24例,无效13例,治愈率38.33%,总有效率78.33%。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患侧曲池、合谷配合耳尖放血能快速缓解周围性面瘫乳突部疼痛,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刘涛  季守贤 《中国针灸》2004,24(12):821-822
目的:观察远取穴位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在面部取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辨证结果,分别选取足三里、厉兑穴;对照组50例,单纯面部取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9.3%、显效率17.3%;对照组治愈率48.0%、显效率2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337,P<0.05).结论:远取足三里、厉兑可提高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廖迎春  赵子涛 《陕西中医》2012,33(7):887-888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取穴针刺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针刺取穴时辨寒热并施以补泻手法,针后激光照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辨寒热不施补泻手法,针后配合神经营养药Vit12针剂500ug肌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8%,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辨证论治取穴针刺并激光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一般针刺和神经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走罐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走罐配合针刺,取穴为患侧攒竹、晴明、阳白等,针毕行走罐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走罐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新穴和最佳配方。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常规取穴加水仓间和承仓间两个经验要穴,对照组按常规取穴,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3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6例,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效时间比较,第1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8%,第2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第3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位86.7%,两组比较,第1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个疗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面瘫,常规取穴加水仓间和承仓间较常规取穴疗效较好,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9.
陈琳 《河南中医》2014,34(2):335-336
目的:观察常规取穴配合"风椎穴"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方法:将92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加双侧风椎穴针灸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取穴针灸治疗,结果:两组NPQ评分、McGill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取穴配合"风椎穴"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3例予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对照组103例予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82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治愈63例,显效10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针刺蠡沟穴运动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刺蠡沟穴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57例,并与同期监测的重点病种的同型颈椎病65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运动针刺治疗组治愈率为52.63%,有效率为45.61%,总有效率为98.24%。常规针刺对照组治愈率为46.15%,有效率为50.77%,总有效率为96.92%。两组疗效经统计学R id i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运动针刺治疗组有与常规针刺对照组疗效同样好。而针刺蠡沟穴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有疗程要短,取穴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张建明 《山西中医》2011,27(3):27-27,29
目的:观察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通脱法治疗组62例和传统针刺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痊愈率和愈显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治疗组痊愈率、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条口穴配合运动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4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运动针、电针治疗,取阿是穴、条口、肩髃、肩髎、肩贞等穴;对照组68例单纯采用电针治疗,除条口穴外,取穴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2.97%,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治愈率为51.47%,总有效率为80.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条口穴配合运动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能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针配合条口透承山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方法。方法 2010年3月—2015年4月治疗120例肩周炎患者。治疗组60例采用温针刺穴位配合条口透承山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取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3.3%,好转43.4%,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48.3%,好转35.0%,总有效率83.3%。结论温针配合条口透承山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较好。温针配合条口透承山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提供了一种全面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75例以针刺面部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少阳经穴加隔姜灸。结果:治疗组75例中治愈38例,显效26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综合疗法对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单纯针刺治疗与急性期加刺络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本着急性期着重远端取穴,针刺面部穴采用浅刺法,留针时间短,禁止加电针;后期着重局部取穴留针时间长的原则,施以相同的取穴。但治疗组于急性期加取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10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0%和71.1%,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同时加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门诊面瘫患者分为2组:分期综合组根据病情变化给予分期综合治疗,常规组不分期,给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分期综合治疗组痊愈显效率95%,常规针刺治疗组痊愈显效率7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申脉穴、照海穴结合面部腧穴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4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按首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面部取穴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患侧申脉与照海穴,每10日为1个疗程,针刺5 d后休息2 d。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患者眼裂闭合不全的疗效。 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32/32);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28/3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P<0.0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P<0.05)。 结论针刺申脉穴、照海穴结合面部腧穴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眼睑闭合不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配合电针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和机理;方法:55例患者随机分为透穴刺法配合电针治疗仪治疗组30例和常规针刺法治疗组25例。常规针刺法治疗组采用常规进针刺入的方法,不使用电针治疗仪。透穴剌法配合电针治疗仪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法治疗组取穴基础上采用透穴刺法配合电针治疗仪。结果:常规刺法治疗组痊愈率为60%,透穴刺法配合电子针灸治疗仪治疗组痊愈率为90%。结论:采用针刺透穴刺法配合电子针灸治疗仪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0.
安贵霞  田玲玲 《河南中医》2014,34(1):134-136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取穴结合推拿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取穴结合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