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燕华  李新宇  雷辉  康莉 《中国医药》2013,8(7):947-94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生存期≥5年患者肝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肝移植术后生存期≥5年的102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PTDM组与非PTDM组,比较2组基本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PTDM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 102例患者PTDM患病率为34.1% (35/102),移植前糖尿病患病率为17.1% (17/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2,P<0.05).PTDM组术前BMI值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TG者占比均明显高于非PTDM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26.2±3.2) kg/m2比(23.3±2.1)kg/m2,肥胖:34.3%(12/35)比11.9% (8/67),高血压:48.6% (17/35)比4.5% (3/67),糖尿病:34.3%(12/35)比7.5% (5/67),高TG.11.4% (4/35)比1.5%(1/67),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DM的独立风险因素有:术前BMI[比值比(OR)=1.31,95%置信区间(CI):1.085~1.585,P=0.005]和术前糖尿病(OR=1.49,95%CI=1.33 ~1.66,P=0.000).结论 PTDM患病率高于移植术前糖尿病患病率,其独立的危险因素为术前BMI和术前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谢春梅  耿翠红  彭利琴 《河北医药》2012,34(19):2967-2968
糖尿病前期又称糖尿病调节受损(IGR),这些人血糖已升至正常水平以上。他们在空腹血糖(IFG)和(或)糖耐量试验中,服糖后2h血糖(IGT)高于正常,但还没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1]。这些患者无多饮、多尿及体重下降现象,且体重指数(BMI)>28kg/m2(BMI=18.5~23.9kg/m2为正常,BMI=24~27.9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1])。本研究旨在探讨饮食治疗配合规律运动对患者的血糖和体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老年 2型糖尿病体脂状态及其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诊治的 1 0 8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正常体重组 (BMI≥ 2 2 .9kg/ m2 ) 34例 ,超重 /肥胖组 (BMI≥ 2 3kg/ m2 ) 74例 ,进行总体脂、局部体脂、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筛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结果 超重 /肥胖组较正常体重组在年龄、病程、BMI、FAT% ,FBS、Hb Alc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增加 (P<0 .0 5)。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对糖尿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肥胖现象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使糖尿病的多个慢性并发症未得到满意的控制 ,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健康管理 ,有计划地实施干预策略 ,是防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胖和非肥胖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炎症机制及其合并冠心病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70例(BMI≥25 kg/m2)和非肥胖组70例(BMI 25 kg/m2);正常肥胖组30例;正常非肥胖组30例。其中肥胖组中有38例并发冠心病,非肥胖组中有21例并发冠心病。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1β、IL-6值。结果:TNF-αI、L-6水平在2型糖尿病肥胖组不同程度的高于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合并冠心病后升高更为显著;IL-1β水平只有在合并冠心病后才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可能有共同的慢性亚临床炎症起源,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合并冠心病后炎症因子表达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组100例,分为糖尿病非肥胖组[体重指数(BMI)<25kg/m2)]与肥胖组(BMI≥25kg/m2),计算BMI、腰臀围比值(WHR),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人血清瘦素,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原(P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睾酮。胰岛素敏感性以HOMA模型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评价。对照组:健康人60名与糖尿病组相匹配,分组和观察指标也相同。结果山西地区人血清瘦素正常值女性为(7.6±3.6)μg/L,男性为(2.1±1.0)μg/L;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肥胖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重、BMI、FINS、PI、HOMA-R、FFA显著相关,男性瘦素水平与男性睾酮呈显著负相关。肥胖者多数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不敏感者较胰岛素敏感者瘦素水平增高。多元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性别、BMI、FINS、HOMA-R是瘦素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水平与非糖尿病无明显差异,瘦素水平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并对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代谢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琳  薛耀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84-1685
目的通过观察肥胖和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了解其代谢紊乱的特征和程度。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两组肥胖组40例(BMI≥25kg/m2)和非肥胖组38例(BMI<25kg/m2)。测定血压、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BUA)、24h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率(UAER)等指标。结果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FINS[(38.98±3.75)mU/L]、TG[(3.96±1.38)mmol/L]、LDL-C[(3.95±0.43)mmol/L]、BUA[(366.92±141.25)μmol/L]及24hUAER[(71.82±46.24)mg/24h]均明显升高、HDL-C[(1.12±0.26)mmol/L]明显降低,与非肥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FBG、HbA1c、TC在两组的相差不大(P>0.05)。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紊乱;BMI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多种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肥胖越严重,所引起的代谢紊乱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及并发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胖和非肥胖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炎症机制及其合并冠心病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比较是否具有不同的发病基础。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60例(BMI≥25kg/m2)和非肥胖组60例(BMI<25kg/m2)。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它们的血清hsCRP值。结果:肥胖组hsCRP水平较非肥胖组明显升高(1.73±1.27mg/L vs 1.21±0.91mg/L,P=0.03);合并冠心病的肥胖伴T2DM患者hsCRP水平比单纯肥胖伴T2DM患者升高更明显(1.99±1.48mg/L vs 1.55±1.12mg/L,P=0.04)。结论:糖代谢异常与冠脉疾病可能有共同的慢性亚临床炎症起源,炎症的水平对预测肥胖伴T2DM及合并大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肥胖是全球的高发病之一,易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将BMI≥40kg/m2或BMI≥35kg/m2的同时合并危及生命的心、肺疾病或严重糖尿病,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者定义为病态性肥胖。  相似文献   

9.
肖海鹏 《药品评价》2011,8(7):12-14
2005年,全球约14亿成人处于超重状态,其中至少4亿属于肥胖人群;预计到2015年,上述数据可分别增加到23亿和7亿.如同全球的趋势一样,中国的肥胖患病率正在增加.2002年的国家营养和健康调查显示:14.7%的中国人超重(体质指数[BMI]≥25kg/m<'2>),且另有2.6%的人属于肥胖(BMI≥30kg/m<'2>).通过控制食物摄取和体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当身体中脂肪储存减少时,人们食欲和食量都会增加,直到能量存储得到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空军在职干部人群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以及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围比(WHR)以及个人嗜好、锻炼等的关系。方法根据155院体检中心2006-05-07对驻地空军某部队20~55岁在职干部共3 028人进行BMI、WC、WHR及血压测量,同时进行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病肥胖组的年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而且随着BMI的增加,WC和WHR亦随之增加。在BMI 24~28kg/m~2和BMI>28kg/m~2的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BMI<24 kg/m~2的人群(P= 0.001);在WC≥85cm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WC<85cm的人群(P=0.001)。是否经常锻炼对血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BMI及WC是患高血压病的重要相关因素,空军在职干部高血压与超重、腹部肥胖及缺乏体育锻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