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预防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效果。方法: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未发生癫痫的患者共计287例,随机分为预防组143例、对照组144例。预防组入院后即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未出现癫痫发作前不使用抗癫痫药物,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结果:预防组癫痫总发生率9·79%,对照组癫痫总发生率20·8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预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非手术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松飞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730-2731
目的探讨采取非手术方法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16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知情同意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均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如降颅压、止血、解痉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病区经过培训的护士给予指导并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舒适度相关的心理、生理指标,主要包括腰酸背痛、头痛、失眠、便秘等。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随访6个月,干预组死亡O例、植物生存1例、重度致残1例、中度致残2例、良好8例、治愈72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4例、4例、6例、7例、60例,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6,P〈0.05)。干预组术后出现腰酸背痛、便秘、失眠等症状分别有7例、14例、9例,对照组分别有2l例、29例、2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13.7、12.5,均P〈0.01);干预组工作满意度(99.1%)明显高于对照组(80.3%)(x2=20.1,P〈0.01)。结论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及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典型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表现为劈裂样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随着CT的普及应用,不难做出正确诊断。但老年患者常常缺乏典型表现,CT、脑脊液(CSF)出现阴性结果,也易延误诊断。现将5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13-515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癫痫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总结丙戊酸钠预防性治疗自发性SAH后癫痫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自发性SAH入院时未发生癫痫的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治疗组入院后即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未出现癫痫发作前不使用抗癫痫药物,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结果:预防治疗组癫痫总发病率9.79%,对照组癫痫总发病率20.8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丙戊酸钠对自发性SAH后癫痫发作的预防治疗效果良好。将SAH的一般护理和癫痫的特殊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盛巍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05-105
目的分析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积水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急性脑积水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术后复查头颅CT,5~7d后闭关观察1~3d;对术后慢性脑积水,临床症状和头颅CT无改善表现,3周至半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 2周时复查头颅CT,脑室双侧额角最大宽度与该层面颅内最大横径之比均〈0.3。随访6个月~5年,均恢复良好。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积水是临床上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如能积极治疗预后佳。  相似文献   

6.
7.
杨佳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42-343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片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全方位护理,80例患者,其中显效56例,占70.00%;有效20例,占25.00%;无效4例,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通过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率,还可直接影响到患者治愈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通过对6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68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19例,无变化4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朝艳  杨卓 《江西医药》2008,43(5):436-438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对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病例58例(94.8%),CT诊断阳性率为94.8%。不典型病例3例(5.2%),SAH内科治疗死亡11例,总死亡率18.9%,再出血发生率13.8%,再出血后病死率87.5%。结论CT在诊断方法快速、安全、阳性率较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表现不典型的SAH应及早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对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6例的CT检查资料。结果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CT检查,在脑挫伤、脑底部及椎动脉破裂、双侧皮质静脉破裂、出血界限明显、出血位置脑基底部、存在凝血块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CT对出血部位、血液分布、血液形状、是否存在病变组织、破裂血管等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较好的区分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1.
1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D-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3D-DS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常规2D-DSA检查后,再进行3D-DSA技术重建,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常规正侧位脑血管造影检出动脉瘤30例38枚,经3D图象处理后共检出动脉瘤33例46枚,检出率提高17.4%;同时发现AVM 3例,烟雾病4例.结论 3D-DSA在脑动脉瘤等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常规DSA相比,病变检出率较高,能提供更为丰富、准确、快捷的信息,较理想的显示了颅内病变与周边血管之间的关系,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因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CSFC)变化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关系.方法 对72例原发性SAH病人分别行233例次腰穿及CSFC检查,对急性期、吸收期、修复期,腰穿的新鲜脑脊液进行离心、制片、染色、镜检进行分类.结果 原发性SAH后各期的变化为急性期69例次,吸收期78例次,修复期86例次,并列表进行分析.60岁以下组死亡率6.9%,60岁以上组为35.7%,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颅压高经治疗不见好转者有9例死亡.结论 通过对原发性SAH的CSFC变化观察,对其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出血时间以及再出血的确认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终板造瘘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资料为某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88例,均为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其中40例行单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则同时施行终板造瘘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转归良好率6...  相似文献   

15.
王义兰 《中国药业》2014,(11):97-99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结合综合护理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行尼莫地平结合综合护理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0例行尼莫地平结合基础护理治疗。治疗组42例行尼莫地平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0%和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结合综合护理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备大鼠SAH模型,腹腔注射给药,于SAH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8 h后处死大鼠,测定脑含水量、伊文斯兰含量,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的活性,Real-time PCR检测MMP-9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尼氏染色检测脑中存活的神经元。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熊果酸给药可明显降低MMP-9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脑含水量和伊文斯兰含量;改善SAH后脑内神经元减少的状况。与阳性对照(强力霉素)组比较,2组之间对MMP-9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熊果酸可缓解SAH后的早期脑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脑中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益友  项方羽  胡金加 《中国药房》2009,(14):1096-1097
目的: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与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160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Ⅰ、Ⅱ、Ⅲ,各40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脱水、激素及促神经功能恢复药等常规治疗;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Ⅰ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Ⅱ给予硫酸镁、治疗组Ⅲ联合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和硫酸镁,均12h1次,连用14d。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3、7、14d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观察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在CVS发生、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的变化、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预后方面,治疗组Ⅲ与对照组、治疗组Ⅰ、治疗组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与硫酸镁联合应用不仅能降低CVS的发生率,而且能减轻CVS的严重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李毅  肖顺武  任光阳  王培  李刚 《中国药业》2008,17(11):56-57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26例术后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盐酸法舒地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有积极疗效,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