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抑郁发作中有无焦虑症状的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抑郁发作中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对47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和32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率高、疗效差且复发率较高.结论焦虑症状是抑郁发作病人自杀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焦虑症状可降低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率,提高抑郁发作的疗效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抑郁发作中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 对47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和32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 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率高、疗效差且复发率较高。结论 焦虑症状是抑郁发作病人自杀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焦虑症状可降低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的危险性,提高抑郁发作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有无自杀的抑郁症患者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35例住院抑郁症病人按有无自杀意念、自杀行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发现自杀行为的发生主要与早醒和妄想有关,实施自杀前大多有预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认知应对策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差异。方法:对14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评定。结果:有自杀意念抑郁症发作患者BDI总分、婚姻家庭应激及社会生活应激分及CERQ-C适应性策略与不适应性策略总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P<0.05或P<0.01)。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抑郁总分与工作学习应激、婚姻家庭应激、社会生活应激及CERQ-C不适应性策略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9,0.470,0.341,0.303,P<0.05或P<0.01);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抑郁总分仅与婚姻家庭应激呈显著正相关(r=0.361,P<0.01)。结论:有自杀意念较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经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存在更严重的抑郁情绪,较多地采用认知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公寓老年人群中抑郁症候群和自杀意念的关系. 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编自杀意念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2所老年公寓的22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和Spearman相关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抑郁症候群与是否发生自杀意念相关(r=0.437,P<0.0001),与自杀意念等级也相关(r=0.46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自杀意念发生的抑郁症状有:放弃了许多活动与兴趣(P=0.01,OR =4.19)、常感到孤立无援(P=0.00,OR =3.17)、觉得未来有希望(P=0.00,OR =0.19)、觉得现在活着很惬意(P=0.03,OR =0.31). 结论:公寓老年人群自杀意念发生和加重与抑郁症候群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cale for suicidal ideation,SSI)对155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评估有无自杀意念,并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患者进行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评估。结果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49.7%(77/155),有自杀未遂史的患者为17.4%(27/155)。相对于非汉族患者,汉族患者自杀意念更强(P0.05);相对于无自杀未遂史患者,有自杀未遂史患者自杀意念更强(P0.05);与无自杀意念组比较,有自杀意念患者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认知障碍因子分、阻滞因子分更高(P0.05)。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抑郁(β=0.22,P0.01)、自杀未遂史(β=0.41,P0.01)和疑病(β=-0.21,P0.01)对自杀意念具有直接预测作用,焦虑(β=0.08,P0.01)和疑病(β=0.07,P0.01)皆通过抑郁对自杀意念起间接作用。Bootstrap BC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抑郁在焦虑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疑病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有自杀未遂史和抑郁情绪严重程度是自杀意念主要的危险因素,在自杀预防工作中要多关注有自杀未遂史和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有无自杀意念的自伤行为的差异。方法 纳入北京市心 理援助热线于2002 年12 月—2008 年12 月接听的既往有自伤行为的来电。在通话中询问来电者自伤行 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按自杀意念的有无将来电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纳入研究的4 423 例 有自伤史的来电者中,2 731 例(61.7%)有自杀意念。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伤方法、目的及 是否到医院救治与自伤行为是否伴有自杀意念有关。女性[调整后风险比(AOR)=1.17]、自伤后到医院 就医(AOR=1.85)、选择坠落、服用治疗药物或其他毒物(AOR=1.77,1.48,1.71)的自伤行为更可能伴有自 杀意念;选择割腕或用绳子的方式(AOR=0.72)、以惩罚别人为目的(AOR=0.20)的自伤更不易有自杀意 念。结论 热线来电者有无自杀意念的自伤行为虽然在自伤特征和相关因素上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 相似之处。自杀预防措施中不应该忽视那些无明确自杀意念的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抑郁、自杀意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8例MDD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TC水平,并据此分为TC异常组和TC正常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入组的MDD患者中,44例(40. 7%)入TC异常组,64例入TC正常组; TC异常组HAMD-17总分及其中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因子分、以及SIOSS总分显著高于TC正常组(P均0. 01);以血清TC水平为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D中的焦虑/躯体化因子和SIOSS总分纳入方程(P 0. 05或P 0. 01)。结论:MDD患者血清TC水平越高,其焦虑/躯体化症状和自杀意念越重。  相似文献   

9.
背景 自杀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自杀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可能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存在差异,有必要进一步研究NLR与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LR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探寻自杀的生物学指标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3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报告存在自杀意念,将患者分为两组。从病历中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出院诊断以及入院第二天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分和血液学检验数据(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测定NLR预测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最佳临界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536例患者中,无自杀意念者429例(80.04%),有自杀意念者107例(19.96%)。与无自杀意念组相比,有自杀意念组HAMD-17评分更高[(25.28±8.86)分vs.(2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PBD)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与SLC6A4基因甲基化 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的 43 例 PBD 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估患者的自杀意念,将总分≥ 12 分且掩饰因子得分< 4 分的患者纳入有自杀意念组(n=29),将总分< 12 分的患者纳入无自杀意念组 (n=14)。采用 Methprimer 软件对SLC6A4基因启动子区进行甲基化岛预测和甲基化引物设计,将提取好 的DNA经亚硫酸盐转化后进行PCR扩增和焦磷酸盐测序,确定甲基化的CpG位点和甲基化率。比较两组 患者SLC6A4基因不同位点甲基化的差异,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基因甲基化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 结果 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SLC6A4基因甲基化的位点包括 CpG1、CpG2.3、CpG4、 CpG5.6位点。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患者CpG1、CpG2.3、CpG4位点的基因甲基化率比较[48.28% (14/29)比 8/14、96.55%(28/29)比 14/14、20.69%(6/29)比 6/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297、0.494、2.306; P> 0.05)。有自杀意念组患者的 CpG5.6 位点基因甲基化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68.97%(20/29)比 5/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289,P<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BD 抑郁发作患者的 SIOSS 得分与 SLC6A4基因甲基化CpG1位点、CpG2.3位点、CpG4位点不存在相关性(r=-0.244、-0.210、-0.281;P>0.05); 与甲基化 CpG5.6 位点呈正相关(r=0.312,P< 0.05)。结论 PBD 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意念与SLC6A4基 因甲基化 CpG5.6 位点有关,为明确其自杀意念的发生原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常具有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等表现,研究发现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与自杀未遂或者自杀意念有关[1],也有研究发现MDD患者的自杀意念与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2]。有研究推测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引起神经细胞膜的微粘度及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受体和转运体功能改变[3-4],导致5-HT水平或者活性降低,但由于缺乏直接测量中枢5-HT水平或者活性的方法,血清血脂水平与中枢5-HT水平或活性的关系仍不清楚。强度依赖的听觉诱发电位(loud-  相似文献   

12.
13.
对有无嫉妒妄想的两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于1993年5月~1998年4月住院,符合CCMD-2-R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316例,其中有嫉妒妄想者67例,占21.2%为研究组,无嫉妒妄想者249...  相似文献   

14.
有无自杀行为的抑郁症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无自杀行为的抑郁症临床对照观察沈鑫华,陈加美从本院男女各二个病区1991~1994年期间出院病例中,随机选择符合CCMD-2抑郁症诊断标准的215例进行分析。其中男97例,女118例。有自杀行为者62例(28.8%)简称自杀组,无自杀行为者153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为临床降低其自杀意念、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阶段调查法,以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1135例MD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DD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1135例MDD患者中,有688例(60.62%)存在自杀意念,有自杀意念者PHQ-9评分高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8±5.02)分vs.(11.07±4.61)分,t=10.497,P<0.01]。有自杀意念者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SSRS总评分均低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以自杀意念为因变量,以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PHQ-9评分为自变量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0.286+0.026X1-0.035X2-0.063X3+0.128X4,其中主观支持和抑郁均对自杀意念有预测作用(B=-0.035、0.128,P<0.05或0.01)。结论存在抑郁症状及缺乏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可能是MDD患者出现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 招募66例住院抑郁症患者,根据Beck自杀意念量表将其分为有自杀意念组(40例),无自杀意念组(26例),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Beck绝望量表、生存理由量表中文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1)有自杀意念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焦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有自杀意念组患者对未来的感觉、对未来的期望因子评分和总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组患者(P<0.05),两组动机的丧失因子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有自杀意念组患者的生存和应对信念、对子女的考虑、对社会排斥的恐惧、道德反对因子评分和总分显著低于无自杀意念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4)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存和应对信念是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在临床中可以尝试通过帮助患者寻找生存和应对信念,找到生活的意义,来应对绝望的感觉,从而对自杀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进口与国产马普替林治疗抑郁发作的临床对照苏州市广济医院(215008)杨小男宣妙珍北京益民制药厂缪正平为了解进口和国产马普替林(Maprotiline,Lu-diomil)抗抑郁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情况,对我院1991年6月~1995年10月期间应用进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患者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有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早;②女性多见;③具有“精力过盛”性人格;④一级亲属中有双相障碍的家族史;⑤症状多为非典型抑郁发作或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结论:如首次抑郁发作的症状符合以上特点,则可能以后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应使用足量心境稳定剂,谨慎使用抗抑郁剂,以免转为躁狂发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伴酒滥用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方法 对 86例伴酒滥用的精神分裂症和 80例无酒滥用的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前者以已婚男性、性格内向者为多 ,且文化程度较低 ,临床症状以听幻觉、嫉妒妄想、思想迟缓、思维散漫、记忆障碍、情绪不稳、易激惹、自伤自杀突出 ,且病程长、用药剂量小、住院时间长。结论 酒滥用和无酒滥用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居民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情况,为制定自杀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大连市11个区县共调查5062人。应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量表(CIDI3.0)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IV),计算不同人群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检出率。结果1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分别为3.93%、1.10%和0.50%。2共病者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检出率分别为42.42%和21.21%,单一疾病患者检出率分别为24.32%和13.51%,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检出率为10.61%。不同精神疾病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连地区自杀问题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患两种以上精神疾病者和单一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