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舌下神经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舌下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预后及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4月至2004年7月发现的6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舌下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在早期用激素、抗生素、大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13例症状轻微改善,26例无明显变化,6例病情进展.随访59例,死亡22例,现生存26例.出现神经损伤后生存0.5~14年.结论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它的发生与照射剂量、照射体积、照射技术及分次剂量等因素有关,预防颈部纤维化可减少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4 6 9例鼻咽癌患者中 ,采用面颈联合野 36~ 4 0Gy后缩野改耳前野加鼻前野或耳后野 ,常规放疗 4 0 6例 ,中位剂量 70 (6 6~ 74 )Gy ,后程加速超分割 32例 ,中位剂量 76 (70~ 80 )Gy ,超分割 31例 ,剂量 76 8Gy。 结果 :18例发生放射性脑病病变部位 :颞叶 15例 ,双侧 4例 ,单侧 11例 ,脑桥 3例。潜伏期 :单程放射治疗中位潜伏期 33(2 2~ 77)个月 ;再程放射治疗中位潜伏期 8 5 (6~ 2 8)个月。全组随访率 10 0 % ,16例仍存活 ,2例死于放射性脑病。结论 :鼻咽癌放射性脑病与剂量及照射野设计有关。MRI为其重要的诊断方法 ,PET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方法之一。尽早进行激素、脱水、扩血管和脑细胞营养药等治疗可有一定效果 ,但对病情反复 ,且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尽早切除病灶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MRI表现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REP)的MRI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具有临床表现、MRI诊断、随诊观察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放射治疗后REP病人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EP的发生以颞叶最为常见,占所有检出病灶的90.7%。病变可累及双侧或单侧,其典型表现为:(1)指状水肿并局灶性脑坏死:T1WI为指状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T1WI+Gd-DTPA增强扫描可见位于颞叶底部的脑回状或不规则环形强化,强化灶的上界多在颅底线上1.5~3.0cm强化灶周围可见大片水肿,病灶大者(13.2%)可有占位效应。(2)囊性液化(脑软化):T1WI为边界清楚类圆形脑脊液样低信号,T2W沩高信号(1个症灶氏信号),T1WI+Gd-DTPA增强扫描无强化或囊壁有浅淡强化,病灶上界亦位于颞叶底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颞颌关节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iu Y  Chen M  Zhao C  Lu LX  Han F  Bao Y  Huang SM  Deng XW  Lu TX  Cui NJ 《癌症》2007,26(1):64-67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是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张口时门齿距缩小.严重的张口困难可影响进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量化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颞颌关节放射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2月,14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放疗总剂量63~77 Gy,分次剂量为每次2.27~2.80 Gy,总疗程时间31~86 天.放疗前及放疗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分别用直尺测量患者门齿距.结果:全组1、2、3年累积生存率为97.26%、94.83%、92.04%.颞颌关节平均剂量17.99~51.36 Gy.Ⅰ~Ⅱ级张口困难发生率4.73%,未观察到Ⅲ级和Ⅳ级颞颌关节损伤.结论:调强放疗技术使颞颌关节受照剂量显著下降,放疗后发生严重张口困难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引起颞叶放射性损伤(temporal lobe necrosis,TLN)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01-2008-06-3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88例接受IMRT根治性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发生TLN的情况,并分析了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诱导化疗、同时期化疗、辅助化疗、联合化疗、鼻咽照射总剂量、鼻咽照射分次剂量、后装治疗、糖尿病或高血压病、肝病、吸烟、颞叶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与TLN发生的关系,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TLN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了具有不同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累积无颞叶损伤生存情况。结果 288例患者中有33例(11.5%)出现TLN;576侧颞叶中有41例(7.1%)出现TLN。TLN潜伏时间为17-70个月,中位时间36个月。ROC曲线分析显示,本组患者颞叶最大剂量分界点为65.85Gy,颞叶平均剂量分界点为15.42Gy;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T分期、颞叶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是鼻咽癌放疗后TLN独立危险因素。T4、颞叶最大剂量≥65.85Gy及平均剂量≥15.42Gy的患者3年及5年累积无颞叶损伤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风险的患者,P均〈0.001。结论 T4、颞叶最大剂量≥65.85Gy和平均剂量≥15.42Gy是鼻咽癌IMRT后发生TL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颈髓损伤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青岛市肿瘤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出现放射性颈髓损伤(RICCI)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门诊随访的鼻咽癌放疗后经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未发现RICCI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感觉运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研究组患者感觉运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颈髓囊变的长度、横截面、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研究组B、C等级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D、E等级患者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可诱发RICCI,对患者的感觉运动、颈髓囊变的长度、横截面、体积均具有负面作用,加重患者的颈髓神经损伤,引起Frankle等级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咽癌IMRT发生放射性脑干损伤的发生率与照射剂量体积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13年单治疗组连续收治初治鼻咽癌患者258例,统计脑干单位体积剂量,分析IMRT出现放射性脑干损伤的发生率与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脑干放射性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模型分析。结果 2例T3期、3例T4期患者发生放射性脑干损伤。脑干放射性损伤的3、5年发生率分别为1.6%、2.4%。损伤潜伏期为9~58个月(中位数19个月)。全组患者、T3期、T4期患者脑干D1%中位数分别为54.24、54.31、61.29 Gy,5例损伤患者均>60 Gy;脑干Dmax中位数分别为59.22、59.45、66.37 Gy,5例损伤患者均>63 Gy。单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脑干损伤发生与其D1%、Dmax、D0.1 cm3、D0.5 cm3、D1.0 cm3显著相关(P=0.01、0.01、0.01、0.01、0.01)。当脑干D1%≤60 Gy、Dmax≤63 Gy、D0.1 cm3≤60 Gy、D0.5 cm3≤58 Gy和D1.0 cm3≤56 Gy时,发生放射性损伤概率可能较低(P=0.00、0.00、0.00、0.00、0.00)。结论 鼻咽癌IMRT后出现放射性脑干损伤发生率较低。严格控制脑干受量,对降低放射性脑干损伤发生、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腮腺功能损伤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不同设野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腮腺功能损伤分析。材料和方法:1997年1月至1998年5月,31例在我科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中,20例鼻咽行双耳前野放疗,11例行双耳前野加鼻前野放疗。全部患者放疗前和放疗结束时均接受腮腺放射性核素扫描,治疗过程中每周观察唾液pH值和患者口干感。结果:约7O%(22/31)患者唾液pH值先稍升高后迅速恢复原水平,全部患者均有明显口干。腮腺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患者左、右腮腺功能损伤程度有差异,似左侧为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按常规鼻咽双耳前野加鼻前野放疗和双耳前野放疗的腮腺摄取功能极度损伤率分别为4.5%(l/22)和27.5%(11/40);排泌功能极度损伤率分别为36.36%(8/22)和65.0%(26/40),两组相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为减少导致极度腮腺功能损伤,鼻咽癌放射治疗用双耳前野加鼻前野而少单用双耳前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脑损伤的临床特点、CT及MRI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51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男性患者36例,女性15例,颞叶损伤的中位潜伏期为3年,脑干损伤为1年8个月。本组颞叶型18例(35.3%),脑干型19例(37.3%),小脑型2例(3.9%),混合型12例(23.5%)。MRI主要表现为信号异常,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为高信号。35例早期用激素、大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者,对颞叶损伤的有效率75.0%,脑干损伤为59.1%。44例随访3个月~10年,20例在出现神经症状7个月~6年内死亡,其中死于脑损伤10例,肿瘤转移5例,自杀2例,鼻咽部大出血1例,死因不明2例。现生存25例,出现神经症状后生存3个月~10年,13例能生活自理,12例需人照顾。结论放射性脑损伤首选MRI检查;以颞叶损伤相比,脑干损伤潜伏期短,症状较重,治疗效果较差。放射性脑损伤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它的发生与照射剂量、照射体积及分次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放射后脑桥损伤的诊断防治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鼻咽癌多采用耳前野和鼻前野照射,脑桥位于放射野内,有可能引起放射性脑桥损伤,但有关文献报道很少。作者报道1998年10月至2000年3月门诊随访中发现的5例放射性脑桥损伤病例,初步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防治及相关因素。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为鼻咽癌首程放射治疗后脑桥损伤,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4~63岁。按1992年分期有2例为T1N1M0,1例为T2N0M0,1例为T2N2M0,1例为T3N0M0。4例采用6MVX射线照射,1例采用60Co照射。3例采用耳前野加鼻前野照射,2例面颈联合野、耳前野及鼻前野照射。2例常规分割放射71Gy,2例后加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记忆力下降与脑损伤之间关系,探索记忆力检测作为放射性脑损伤早期发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了24例放射治疗后长期生存的鼻咽癌患者的记忆力指数,同时进行脑的影像学观察来研究记忆力下降与脑形态损伤之间的相关性,并设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全组病人记忆商较正常人明显减退,其中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和图像自由回忆3个分项的得分下降最明显。记忆力的减退程度与脑损伤影像学表现的严重程度成正比:24例病人中记忆商>80分的15例病人CT或MRI检查均未发现脑萎缩和脑软化;65~80分的5例病人中2例脑萎缩;<65分的4例均发生了脑软化。另外,记忆力减退随放射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相关系数为-0.72(P<0.001)。结论放射治疗后长期生存的鼻咽癌患者记忆力下降与放射性脑损伤程度成正比,初步提示放射治疗后进行记忆力动态评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鼻咽癌病人的放射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常见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发生放射性脑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所伴发肿瘤复发及假性进展,亦是需要临床诊断和鉴别的关键问题。MRI尤其是功能MRI技术,为放射性脑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Tan XP  Zhao JQ  Liang BL  Xie BK  Zhong JL  Ye RX 《癌症》2004,23(11):1334-1337
背景与目的: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是磁共振成像的一个新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无创性地研究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现象,本文旨在用DTI定量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常规MR表现正常者双侧颞叶脑白质区域的水分子扩散特性,探讨DTI在放射性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鼻咽癌放疗后常规MR表现正常者和21例健康正常人均作DTI,在双侧颞叶脑白质区域测量各向同性显著扩散系数(isotropic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iso)值和各向异性指数值。结果:(1)鼻咽癌放疗组ADCiso犤(631.30±27.83)×10-6mm2/s犦与正常对照组ADCiso犤(651.76±39.10)×10-6mm2/s)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鼻咽癌放疗组各向异性指数值均下降,分别为:FA(fractionalanisotropy)值=0.405,RA(relativeanisotropy)值=0.355,1-VR(1minusvolumeratio)值=0.192,与正常对照组对应的各向异性指数值(FA值=0.463,RA值=0.418,1-VR值=0.25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R检查中用各向异性指数值能更好地描述水分子的扩散特性,在评价鼻咽癌放疗后双侧颞叶的白质改变方面比ADCiso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不同放射治疗方式致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u Y  Chen SB  Cai CQ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7):432-434
目的评价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损伤状况。方法常规分割(CF)组175例,总量70Gy;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LCAF)组63例,先用CF照射36—40Gy,再用LCAF照射35~40Gy,总量75Gy;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组142例,处方剂量72Gy。放射治疗期间观察急性放射性腮腺炎发生情况,2年后测定腮腺静止性分泌功能。结果IMRT组的腮腺受照射剂量远远低于其他两组。CF组、LCAF组和IMRT组急性放射性腮腺炎发生率分别为23.4%、41.3%和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CF组、LCAF组和IMRT组腮腺分泌功能下降率分别为81.7%、81.0%和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对鼻咽癌患者的腮腺功能损伤程度不同,IMRT有利于覆盖肿瘤靶区,并使邻近敏感器官获得有效分割,使腮腺功能得到较好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MRI和IMRT的鼻咽癌鼻窦侵犯在鼻咽癌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10年基于MRI诊断的接受IMRT的119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资料。根据AJCC第7版分期重新分期。鼻窦侵犯分为伴有鼻窦侵犯T3、T4期。Kaplan-Meier法计算LRFS、DMFS、OS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及T分期各亚组局部复发风险比。结果 鼻窦侵犯率为14.2%。鼻窦侵犯不是影响鼻咽癌OS、LRFS、DMFS的因素(P=0.677、0.485、0.211)。T2期、伴鼻窦侵犯T3期及不伴鼻窦侵犯T3期局部复发风险比接近(HR=1.927、2.030、2.283)。LRFS、OS曲线在T2期、伴鼻窦侵犯T3期及不伴鼻窦侵犯T3期接近(P>0.05),与伴鼻窦侵犯T4期及不伴鼻窦侵犯T4期明显分开(P<0.05)。结论 鼻窦侵犯不是IMRT鼻咽癌OS、LRFS和DMFS的预后因素,但伴鼻窦侵犯的T3期OS、LRFS与T2、T3期相似,预后较T4期好。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多参数成像方法,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在鼻咽癌(NPC)的诊断、分期、放疗照射野设计及疗效评估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近几年发展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能提供细胞水平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反应肿瘤细胞构成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在NPC病变的发现、颈部淋巴结及全身转移和疗效评估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根治放疗后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评价鼻咽癌根治放疗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 A组(Ⅰ~Ⅱ期,38例)和B组(Ⅲ~Ⅳ期,122例)均首先接受根治放疗,其后A组治疗组(20例)和B组治疗组(64例)接受辅助化疗(LV+5-Fu+DDP)4个疗程。结果 A组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 vs88.9%和77.8% vs 75%(P>0.05),B组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 vs63.8%和50.0% vs 37.8%(P>0.05)。B组中,放射治疗后达到CR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为82.4% vs 76.7%和46.4% vs 52.7%(P>0.05),非CR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为80% vs 50%和54.2% vs 14.3%(P<0.05)。结论 对于根治性放疗后局部仍有残留的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辅助化疗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I发现的颅神经侵犯在鼻咽癌分期中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7年间基于MRI诊断的816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资料。T4期颅神经组定义为MRI上伴有颅神经侵犯但体检无颅神经麻痹且无其他T4期解剖结构侵犯者,余T4期患者定义为T4期其他组。临床分期中Ⅳa期颅神经组定义为T4期颅神经组N0~2期,余Ⅳa期患者定义为Ⅳa期其他组。比较T分期、临床分期各亚组疗后生存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用Logrank法检验。
结果 随访率为94.1%。鼻咽癌颅神经侵犯率为38.5%。T分期中T2、T3、T4期颅神经组的无局部复发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以及疾病相关生存曲线重合,但与T4期其他组能拉开。临床分期中Ⅳa期颅神经组5年疾病相关生存率与Ⅲ期的相似(χ2=0.18,P=0.674),而与Ⅱ、Ⅳa期其他组不同(χ2=5.86、7.23,P=0.015、0.007)。
结论 MRI诊断颅神经侵犯的T4期、Ⅳa期患者,若无合并其他T4期解剖结构受累则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与T2、T3期相似,疾病相关生存率与Ⅲ期相似,预后较T4期其他组及Ⅳa期其他组好;若将这部分患者归为T4期、Ⅳa期将导致患者接受适合于Ⅳ期病例的治疗方案从而引起过度治疗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