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气管内给药对大鼠气管黏膜及肺组织可能造成的损伤及修复情况.方法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经气管穿刺注射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和丁胺卡那霉素,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气道上皮的超微结构变化,并观察大鼠细支气管黏膜和肺泡上皮细胞的病理改变.结果 局部使用上述3种药物2h后,气管黏膜纤毛细胞排列紊乱、水肿.24h后生理盐水和利多卡因组大鼠气管黏膜损害程度及损害面积明显减轻,48~72 h后基本恢复正常,而丁胺卡那霉素组则到72 h后才开始逐渐恢复.三组大鼠注射药物48h后细支气管出现上皮细胞水肿、排列紊乱,细支气管及肺泡组织周围炎细胞浸润明显,72 h后逐渐恢复.结论 气管内局部使用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和丁胺卡那霉素,均可造成大鼠气管黏膜和肺泡组织的急性损伤,以丁胺卡那霉素最为明显,但损伤均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2.
减轻气道吸痰对动物呼吸道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减轻气道吸痰对动物呼吸道黏膜损伤的方法.方法 将44只灰毛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组)4只、手术组(S组)10只、手术 吸痰组(T组)10只、手术 盐水组(Y组)10只、手术 盐水 吸痰组(X组)10只.使用常规方法对气管切开后的家兔进行气管吸痰,在手术后7d和14d取其气管黏膜,使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将各组黏膜损伤情况进行分级后并加以对比发现,在各时间段内,各组呼吸道感染及受损严重程度排列如下T组>S组>X组>Y组>N组;除N组和Y组外,其余各组均表现为吸痰时间越长,感染、黏膜受损程度越重.结论 足量补液对气管黏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气道吸痰对动物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液体石蜡油用于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中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01-2010-12在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行气管切开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分析2组的气道黏膜损伤、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在气道黏膜损伤、痰痂形成、肺部感染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体石蜡油是一种油剂,不溶于水,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防止水分丧失,润滑黏膜,维持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正常组织结构,阻隔微生物侵蚀,增强肺顺应性,从而降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D大鼠气管黏膜下层注射硬化剂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6只)、对照组(24只)和硬化剂组(24只),后两组按第1、3、5和7天4个时间点各6只。正常组不作处理,对照组仅用空针刺激气管黏膜下层,硬化剂组用1%乙氧硬化醇0.05 ml气管黏膜下注射,分别在第1、3、5和7天取标本作VEGF免疫组化染色,用Image Pro 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积分光密度.并在电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变化。结果:(1)硬化剂组在4个时间点的VEGF积分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硬化剂组内,第3天明显高于第1天,第3和第5天无明显差异,而第5天又高于第7天。(2)电镜下硬化剂组成纤维细胞从第3天开始明显增多,并有胶原纤维形成,第5天达到高峰,胶原纤维变致密,并出现弹力纤维,至第7天成纤维细胞开始破碎、分解。结论:硬化剂能够明显促进SD大鼠气管黏膜下层VEGF的表达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作用高峰时间在第3~5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定期变换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对减少气道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每日进行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变换。两组患者均在插管第5天、第10天行气管镜检查明确气道黏膜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第5天、第10天气道黏膜损伤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气管插管脱出及插管过深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通过定期变化气管插管套囊位置能有效减少气道黏膜损伤,且不增加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溶液喉头和声门下喷雾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应用在开颅手术中抑制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者9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患者。A组患者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行咽喉黏膜喷雾表面麻醉、然后用喉麻管给予生理盐水2 ml进行声门下喷雾、气管导管前部涂上水溶明胶进行气管插管;B组患者在2%的利多卡因咽喉黏膜表麻之后,用喉麻管给予2%利多卡因溶液2 ml进行声门下喷雾、气管导管前部涂上水溶明胶进行气管插管;C组患者在2%的利多卡因咽喉黏膜表面麻醉之后,用喉麻管给予2%利多卡因2 ml进行声门下喷雾、气管导管前部涂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 g后进行气管插管,术中行机械通气。记录气管插管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3 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3 min(T4)以及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同时采集静脉血测各时点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皮质醇(CORT)的含量。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及拔管后24 h咽喉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各时点患者HR、SBP、DBP的变化以及静脉血AD、NE、CORT的含量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且苏醒期躁动及拔管后24 h患者咽喉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三种表面麻醉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对导管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口腔颌面外科因先天性、外伤、或其他因素导致畸形而引起全麻气管插管困难,在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较为常见。良好的气道表面麻醉是保证插管成功的关键,并能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既往常规用盐酸利多卡因作黏膜局部麻醉,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利多卡因较盐酸利多卡因具有潜伏期更短、麻醉效果强等优点,现比较在利用BTII盲探装置经鼻气管插管中1.73%碳酸利多卡因和2%盐酸利多卡因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的效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麻醉前利多卡因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35~55岁,需行腹腔镜胆囊摘除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分别在诱导后给予普通生理盐水4mL或2%利多卡因4mL对舌根部、咽喉部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苏醒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及VAS评分、苏醒期躁动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麻醉苏醒期SBP、DBP及HR显著降低(P<0.05),术后VAS评分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麻醉前利多卡因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可提高腹腔镜胆囊摘除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吸痰技术(tracheostomy suction)指对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患者实施的涵盖支气管卫生学管理、机械通气和机械吸引气管内分泌物的综合技术,是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组织有效供氧的重要手段[1].气管切开人工气道建立后,由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和过滤作用的消失,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可能干燥、黏稠,甚至黏附在人工气道内径表面,使患者对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能力下降[2-4].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吸痰是气管切开术后的重要护理措施,而导管的反复插入,容易刺激气道黏膜而产生出血、溃疡,使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等并发症和临床风险增加.不必要的吸痰可增加风险发生的几率,但若不及时吸痰,则可发生痰液堵塞,会使肺通气量降低,影响通气效果[5-7].尤其对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咳嗽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呼吸道阻塞和肺内感染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较高[8].同时,由于人工气道直接开口于颈部环状软骨下,气道长期处于开放状态,增加了气道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机及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因各种严重病因实施气管切开的病人,呼吸道的护理至关重要。需及时或定时进行气道湿化、翻身叩背、分泌物的吸引,其中分泌物的吸引是关键。但清醒病人很难接受气管内吸痰,病人因气管黏膜的敏感性可在吸痰时出现一系列较强烈的不适反应,如面红、用力摇头、甚至用手推开操作者的手以示抵抗;同时心电图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如果不深入气道吸痰,易导致气道内分泌物不能彻底有效清除,即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为解决这一矛盾,对清醒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采取吸痰前气管内滴注利多卡因的方法,以减轻吸痰对气管黏膜的刺激,达到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及控制呼吸道感染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性护理实施现状,探讨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性护理方法及发展方向。[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4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一般资料、自我护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性别、职业、婚姻状态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以家人照顾为主,自我护理状况不理想。[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我国尚属初步实施阶段,临床医护工作者应积极倡导实施,鼓励家属参与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