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脂质体作为玻璃体内注射药物载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贡亦清  陈逖 《眼科》2003,12(6):364-367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能明显提高玻璃体内注射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主要应用于治疗眼内感染、预防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及基因转染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内注射氟康唑对眼内组织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玻璃体内注射氟康唑对眼内组织的毒性作用,探索眼内应用氟康唑的安全剂量。 方法 12只健康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5组右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射10、50、100、150、200 μg氟康唑。以检眼镜、视网膜电流图、光镜和电镜观察注药3、14 d后药物对视网膜的毒性。 结果 对照组及氟康唑10 ~150 μg组注药3、14 d后 视网膜各层细胞结构大致正常。200 μg组注药14 d后光镜及电镜均显示视网膜各层细胞呈明显变性改变。光镜显示外节空泡变性,外核层细胞核外移至内节,神经纤维层空泡变性,色素上皮增生。电镜显示双极细胞核周池扩张、核固缩,内丛状层神经突起肿胀、突触消失,色素上皮细胞空泡化改变、微绒毛消失。 结论 氟康唑玻璃体内注射的安全剂量以100~150 μg为宜。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139-212)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氟尿嘧啶脂质体玻璃体内注射对兔眼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探索其安全剂量范围。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右眼为实验眼,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其中氟尿嘧啶脂质体组,浓度分别为0.8 mg/0.1 mL,1.6 mg/0.1 mL,3.2 mg/0.1 mL,6.0 mg/0.1 mL;游离氟尿嘧啶组,浓度为1.6 mg/0.1 mL。左眼为对照眼,注射磷酸缓冲液0.1 mL。注药前后分别行双眼闪光及图形视网膜电图检查,求出双眼振幅平均值的比率(实验眼/对照眼)。注药后第28天摘除眼球行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氟尿嘧啶脂质体组浓度0.8 mg,1.6 mg,3.2 mg剂量组未见视网膜电图及光镜下异常.6.0 mg氟尿嘧啶脂质体组及1.6 mg游离氟尿嘧啶组均呈现视网膜电图及光镜下异常。透射电镜在3.2 mg剂量脂质体组即发现视网膜结构异常。结论脂质体作为氟尿嘧啶的缓释载体能降低其视网膜毒性作用,其玻璃体内注射的最大安全剂量不超过1.6 mg。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内药物注射治疗细菌性眼内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药物注射治疗细菌性眼内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细菌性眼内炎1989-1991年用传统常规方法治疗(Ⅱ组)45例与1997年3月-1999年3月用玻璃体内药物注射(Ⅰ组)联合传统常规方法治疗30例的结果对比。结果:Ⅰ组显效16.7%,有效率40%,Ⅱ组显效率2.2%,有效率11.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内药物注射联合传统常规治疗对治疗细菌性眼内炎有较好的效果。对广大基层医院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兔眼玻璃体内注入脂质体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水清  杨今祥 《眼科研究》1992,10(1):23-25,I004
应用离心、加温和冷藏试验证实自制脂质体具有较良好的稳定性。经眼压、眼底镜、裂隙灯、眼电生理、光镜和电镜等检查,表明这种脂质体能安全用于眼内,是较为理想的眼内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内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璃体内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依其载药方式和释药机制的特点,一般可分为库贮型和基质型这两类释药装置。前主要以生物惰性材料醋酸乙烯乙酯(EVA)和聚乙烯醇(PVA)包封制成,多属非蚀解型植入剂,其释药研究显示较好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后一般是用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及其共聚物聚乳糖酸(PLGA)模压制成,属生物蚀解型植入剂,实验研究显示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又有人将可蚀性材料聚乙酸内酯(PCL)制成多孔库贮型植入式释药装置,初步获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裂孔性和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手术复位后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造成手术失败和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各种抗增生药物是辅助玻璃体手术治疗PVR的有效途径,缓释系统的应用不但使药物在玻璃体腔内能以有效浓度缓慢持续发挥效应,而且实现了多种抗增生药物的联合应用,针对性地作用于PVR不同病理过程,大大提高了药物疗效,同时,也减少了抗增生药对眼内组织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反复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对黄斑水肿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和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患者46例46眼。每位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2 mg/0.05 mL,每月1次,连续注射3次。对比分析注药前1 d和注药后1个月、3个月、5个月患眼眼压、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角膜内皮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注药前1 d和注药后1个月、3个月、5个月患眼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38.85±31.87)μm、(536.02±30.87)μm、(535.43±31.48)μm、(536.46±32.5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前1 d和注药后1个月、3个月、5个月,患眼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前1 d和注药后1个月、3个月、5个月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678.72±421.72)个·mm-2、(2658.30±461.71)个·mm-2、(2661.96±407.26)个·mm-2、(2656.41±427.74)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1)。注药前和注药后1个月、3个月、5个月相比,患眼六边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反复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短期内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中央角膜厚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月明  魏文斌  田蓓  朱晓青  刘妍  李辽青 《眼科》2009,18(5):356-358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玻璃体内注射对兔视网膜的毒性。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28只青紫蓝兔。方法将28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4组动物中的3组右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入剂量为0.1ml、0.2ml、0.4ml的纤维蛋白胶,盔白对照组右眼玻璃体内注入0.2ml生理盐水。注射后1天、7天、14天及28天行裂隙灯、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观察暗适应最大反应b波波幅,最后一次检查后取眼球行病理切片光镜检查,观察视网膜各层细胞形态、排列。主要指标实验动物眼术后KP、闪光,视网膜皱褶的发生情况,ERG暗适应最大反应b波波幅,视网膜病理切片光镜下各层细胞的形态、排列情况。结果实验组眼术后未观察到明显的KP、闪光等炎性反应证据,未观察到视网膜皱褶形成、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的证据,ERGb波幅较对照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病理切片光镜下视网膜各层细胞形态、排列未见异常。结论玻璃体内注射≤0.4ml的纤维蛋白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于洁  赵环宇  杨昆  杨勋  庞秀琴  张荷珍  何雷  王淑民 《眼科》2004,13(2):110-112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药时药液稀释后药物含量的准确性及推荐使用一种相对准确的药液稀释方法。方法:以盐酸普鲁卡因为抗生素替代物,用不同方法稀释药液,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度并计算药物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在一次性1ml注射器内稀释药液不易混匀,与使用微量移液器精确量取的方法比较,药物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在5ml注射器内稀释并混匀药液,再以1ml注射器抽取混合均匀的溶液,与使用微量移液器精确量取的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体积相对大的容器内稀释药液并充分混匀;使用一次性1ml注射器吸取药液能达到要求的准确度,操作时应精确抽取药物,保证剂量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者30例33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10 g·L-1Lucentis 0.05 mL,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区中心凹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和黄斑区1 mm直径平均体积(central macular volume,CMV),并分析患者治疗后3个月BCVA与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BCVA、DME类型、CRT和CMV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3眼治疗前后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CVA、CRT、CMV分别为(15.6±10.7)个字母数、(499.3±186.1)μm、(0.332±0.132)mm3。治疗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CVA分别是(21.7±13.7)个字母数、(25.2±14.2)个字母数、(30.7±12.9)个字母数、(30.2±14.5)个字母数,CRT分别为(407.4±176.5)μm、(303.8±94.4)μm、(231.7±43.3)μm、(244.9±66.6)μm,CMV分别为(0.278±0.161)mm3、(0.228±0.104)mm3、(0.205±0.089)mm3、(0.203±0.113)mm3。治疗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CVA、CRT、CMV均优于治疗前(均为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间比较,除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间BCVA、CRT、C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间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3个月BCVA与病程、治疗前BCVA、CRT和CMV的变化相关(均为P<0.05),与性别、年龄、DME类型不相关(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提高视力,且预后与治疗前BCVA、病程、治疗后黄斑水肿减轻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环孢霉素A微球兔眼玻璃体内注射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俊杰  尹卫靖  董珺  张强 《眼科研究》2002,20(2):109-113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的嵌段聚酯高分子化合物(ε-已丙酯-D,L-丙交酯嵌段共聚物)将环孢霉素A(CsA)包封制备成微球,兔眼玻璃体注射后对视网膜和视功能的毒性。方法 采用10只有色兔,玻璃体注射前行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及眼电生理检查(ERG)均正常。含有750μgCsA的5mg微球以注射用生理盐水混悬,在间接检眼镜观察下注射到每只兔的左眼玻璃体腔中部,同样剂量的空白微球注射到右眼对照眼玻璃体中央。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ERG检查。处死动物,摘取眼球对视网膜行组织学检查,并检查眼底至8周。结果 注射后1-2周时,平均的b波明显被抑制(P<0.05),最大的暗适应ERG抑制出现在第1周。实验眼与对照眼的b波振幅比率为49.5%。ERG值在第4周基本恢复正常。b波的潜伏值在暗适应条件下为正常。a波振幅值和潜伏值在暗适应条件下实验眼与对照眼没有明显差异。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眼与对照眼的视网膜在第6周时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可降解微球可以安全地将CsA传递至兔眼的后节段。  相似文献   

13.
李琦琰  庞秀琴  于洁 《眼科》2006,15(2):132-135
目的探讨眼内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早期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对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因性眼内炎疗效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外因性眼内炎患者94例(94眼)。方法全部患者均在确诊眼内炎后不同时间行常规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其中46眼在发现眼内炎后先行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在注药后3-14天(平均5.6天)行玻璃体切除术(Ⅰ组),其余48眼则直接行玻璃体切除术(Ⅱ组)。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 观察患者的视力等术后情况。主要指标视力。结果 94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0),其中Ⅰ组治疗有效率优于Ⅱ组 (P=0.029),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明确眼内炎后7日内即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者无论其术前是否行玻璃体注药术,治疗的有效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692),但在7天以上者则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尽早行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外因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对于不能尽早施术者,在手术前及时行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后行玻璃体切除治疗细菌性眼内炎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细菌性眼内炎先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后行玻璃体切除的23例(1组)与玻璃体切除同时注药的28例(Ⅱ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相似,但显效率Ⅰ组为47.8%,Ⅱ组为17.9%;炎症控制所需的时间I组为10.3天,Ⅱ组为13.6天。均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是I组的3.3倍。 结论:玻璃体内先注射药物后切除治疗细菌性眼内炎,可增加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提高眼内炎的治疗效果。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31-133)  相似文献   

15.
细菌性眼内炎系眼内严重感染。一般局部和全身用药疗效差,抗生素直接玻璃体腔内注射可达到较高治疗浓度,有效治疗眼内炎。抗生素的选择和剂量确定应严格掌握。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后眼内毒副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姜黄素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后的眼内毒副作用。方法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一眼为实验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射0.05mg/0.1ml、0.1mg,0.1ml、0.2mg,0.1ml姜黄素及0.5‰的DMSO 0.1ml;对侧眼为对照眼,在玻璃体内注射0.1ml生理盐水注射后于第1、第3、第7、第14天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和视网膜电图检查:在第3、第7、第14天分别摘取2只眼球做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0.2mg组在注药后第3天和第7天,实验眼暗适应视网膜电图a波振幅分别为(129±9)μV和(131±11)μV,与对照眼的(145+13)μV和(146+11)μV相比显著降低(P〈0.01);实验眼b渡振幅分别为(259±9)μV和(257±7)μV,与对照眼的(283±13)μ V和(276+8)μV相比显著降低(P〈0.01)。第14天时a波和b波振幅又恢复正常,其余各组各时间段,实验眼a波和b波振幅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段常规眼部检查和视网膜组织学栓查正常。结论 姜黄素玻璃体内注射0.2mg以下剂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于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17例(31眼)ROP患儿,在48h内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注射后无反应者,重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或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术后1d、1个月内每周随访观察复诊。结果 所有治疗眼中,单纯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27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4眼。28眼进行了一次治疗,3眼经过了二次注射治疗;4眼进行补充视网膜激光治疗。所有的ROP治疗均有效,随访期内未见有复发病例。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ROP的治疗效果可靠,尤其对于病情严重、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患儿,其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经药物无法控制眼压并伴有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6例(16眼),均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0.5mg(0.05mL),于玻璃体内注药后5~7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部分晶状体混浊者行晶状体切除术,术后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内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诊,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结果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标准对数视力)为3.18±0.4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3.17±0.36、3.62±0.29、3.88±0.37、3.9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14,P=0.000);术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眼压为(47.39±7.05)mmHg(1kPa=7.5mmH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28.79±4.35)mmHg、(21.76±3.36)mmHg、(19.97±3.30)mmHg、(18.61±3.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000,P=0.00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者14眼,提高不明显者2眼;眼压完全控制者14眼,眼压再次出现轻度升高者2眼。玻璃体内注药后5~7d,15眼虹膜及前房新生血管完全消失,1眼虹膜表面残留少许新生血管。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小梁切除术及术后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控制眼压并能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药物注射治疗晚期化脓性眼内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旭  钟国庆 《眼科学报》1992,8(4):165-168,164
本文报告运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限内药物注射治疗晚期化脓性眼内炎60例60眼,其中外伤感染43例,术后感染12例,不明原因5例.随访1/2~5年,保存眼球者57例,保存率为95%,其中视力达0.05以上者34例,占总数的57%,视力达0.4~1.0者17例,占28%。本文评价了本疗法的优点,认为它是目前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最有效方法.文章还讨论了手术的时机和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以及作者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复方脂质体玻璃体内注射以延长两种药物的半衰期。方法大白兔随机分4组,正常眼2组和眼内炎眼2组均分别注射复方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结果丁卡在正常眼复方脂质体的半衰期较游离药物延长1.8倍,在眼内炎眼延长3.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