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卢国盘  谢孝春 《四川中医》1993,11(10):22-23
敷脐疗法,简称“脐疗”是把新鲜的植物药捣烂或用干药研末加酒、蜜、醋等汁调和敷在脐部,或烫脐、灸脐、在脐部拔罐以治疗某些疾病的外治方法。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有用盐纳脐中、灸之治疗霍乱的记载,至清代吴师机的《理论骈文》收集脐疗验方达百余种之多,可谓集其大成。吴氏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  相似文献   

2.
脐疗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冰  陈以国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2):766-768
脐疗是指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填敷脐部 ,利用脐部皮肤结构有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和经穴刺激作用 ,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法。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 ,利用药物对脐的刺激 ,达到行气活血 ,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功能 ,治疗疾病的目的。脐疗以其简便易操作和疗效显著的特点近些年来在临床内、外、妇、儿各科广泛应用。1 儿 科脐疗法在儿科中因能最好地发挥其特色得到广泛的应用。程玉芳[1] 根据“外治之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这一理论 ,应用中药敷贴脐部治疗儿科部分疾病 ,每获良效。药用 :公丁香、桃…  相似文献   

3.
<正>脐疗是中医外治法的一大分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选取适合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于脐上,以药物的刺激达到治病的目的。中医脐疗历史悠久,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以辨证论治为指导,通过药物的刺激达到温经止痛、和胃健脾、平衡阴阳、防病保健的目的。《医学源流论》曰:"使药性从皮肤入腠理,通经贯络,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到了近现代,脐疗因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鼻内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鼻内给药治疗疾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几千年来,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给药方法,使之不仅用于治疗鼻科疾病,而且还广泛应用于全身性疾病和危急重症的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中医鼻内给药的作用机理,给药剂型和方法、临床应用等,以供临床研究时参考。一作用机理清代名医吴师机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因此,根据鼻腔的生理特点,鼻内  相似文献   

5.
吴师机《理渝骈文》云:“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则神奇变换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不穷。”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可应用临床各科,方法简便,收效迅捷。现就笔者临床应用本法于急诊方面的治疗概况举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前人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也就是说中医药之外治疗法是有特殊价值的一种独特疗法,且有治法简便、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等优点。倘适时用之,则疗效立竿见影。现介绍敷脐与敷涌泉穴疗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很早就有中药外治法治疗疾病的记载,如《礼记》中说“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说明头和身体的疾病可以通过沐浴即外治法来治疗,外治法和内治法治疗机制是一致的,只不过给药途径不同,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在所发现的92枚武威汉代医简中,  相似文献   

8.
苗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医学诊治方法,特别重视外治。苗医的外治法,在认识上遵循“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道理,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苗医的外治疗法种类很多,熏洗类为外治法中的一大类,能代表苗族医药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认为皮炎、湿疹类疾病病因多以湿、热、风、虫为主。如《理瀹骈文》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故外用药亦选用清热、除湿、祛风、杀虫之品。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大黄加减药物外用治疗皮炎、湿疹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牛淑平  朱长刚 《中医杂志》1998,39(12):759-759
1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吴师机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又说“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强调辨证也是外治疗法的前提和依据,只有明确病变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属性,抓住疾病的本质,把握病证的标本、轻重、缓急,才能正确施治,达到预期效果。如桂枝汤用于治疗伤寒中风;柴胡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贴敷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简便实用,特色鲜明,治疗效果肯定。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较为系统整理和分析归纳了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沿革、剂型制作、特点和优劣及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状况,以期让贴敷疗法更好地为临床服务,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2.
“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为五行之郁的治则之一 ,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将所治病案举述如下。1 头痛 (乙脑后遗症 )刘某 ,男 ,1 4岁。 1 998年 8月初诊。2月前因“剧烈头痛 ,高热不退”,在某医院检查诊为“乙脑”,经中西药物治疗 ,病情好转 ,但仍头痛 ,特邀余诊治。头痛以头顶及前额为著 ,呈持续性 ,不能正常上课 ,无汗。舌质红、苔白腻 ,脉濡数。追问其病史 ,住院期间因高热难退 ,曾持续应用冰帽行物理降温。此属湿热郁积 ,冰伏于外 ,逆壅而冲于脑之证。治宜化湿解郁 ,透泄郁火。处方 :柴胡 5 g,葛根 1 0 g,香…  相似文献   

13.
鬼针草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小玲 《河南中医》2007,27(1):70-71
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又名一把草、盲肠草等,性味苦、平,无毒,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等的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产。因为草成熟后长满像针一样的刺,民间称它为婆婆针、鬼蒺藜、粘身草、钢叉针等。鬼针草始见于《本草拾遗》,书载该品可主治“蛇及蜘蛛咬”。另外《泉州本草》也有“消瘀、镇痛,敛金疮”的记载。《本草推除》:“为解热、解毒药,治咽喉肿痛、阑尾炎、肠炎下痢、反胃、贲门痉挛和食道扩张等症。”经现代研究发现鬼针草含生物碱,皂甙、黄酮甙、鞣质,茎叶含挥发油、鞣质、胆碱等。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良…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数码     
十八 《东方养生》2008,(3):36-37
自从《第三次浪潮》发表20年来,是否以家庭为中心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随着“家庭数码中心”的出现,关于理想社会的梦想,第一次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也许,比起城市数码中心来,家庭数码中心更具有时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纳日史称“摩梭”、“摩些”、“摩沙”,自称“纳”、“纳日”。在中国西南川滇交界的泸沽湖畔,居住着勤劳智慧的纳日族人,他们在与自然界和毒蛇猛兽的斗争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和生产生活方式,也积累了大量有别于其它民族医药的实践和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6.
几种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并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近5年来国内主要期刊对几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综述如下。 1 活血化瘀类 1.1 复方丹参注射液 它是一种传统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祛瘀、通络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该药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保护心肌缺血、缺氧、保护肝脏、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临床上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彭氏[1]总结100例,均为配制后静脉滴注,其不良反应表现为寒战伴高热者20例;寒战伴呕吐者15例;寒战伴头痛发热者25例;皮肤过敏者19例;心动过速者5例…  相似文献   

17.
桔梗性平味苦辛 ,具有开宣肺气 ,祛痰排脓之功。笔者依据古训 ,尽桔梗之才而用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现举 2例供同仁参考。疗泄痢 :泄痢一证多发常见 ,然新病易愈 ,久疾难除。临床所见 ,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慢性功能性腹泻等 ,往往反复发作 ,不易根治。近几年来凡遇此类病证 ,余每于辨证用药的基础上 ,伍以桔梗 ,疗效有明显提高。如治患者赵某 ,女 ,2 6岁 ,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 3年 ,久治未愈 ,就诊时据舌脉证辨为湿热内蕴 ,肝木乘脾 ,兼有气滞血瘀之泄泻 ,方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化裁 ,并重用桔梗。服药 1 0剂 ,症情明显好转 ,…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小柴胡汤治疗疾病的疗效,分析患者资料,采用小柴胡汤加减,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吴家瑜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46-2648
蒲公英价廉、用广、效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擅长于消散痈肿、疔疮。广泛用于热毒症。不但对痈疮毒、疔疖有显著疗效,而且对肝火目疾、湿热黄疸、郁热胃痛、湿热痢疾、热淋症、燥热便秘、痰火瘰疬,热痹腰痛等多种疾病,或配伍应用,或单独使用,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吴家瑜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46-2648
蒲公英价廉、用广、效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擅长于消散痈肿、疔疮。广泛用于热毒症。不但对痈疮毒、疔疖有显著疗效,而且对肝火目疾、湿热黄疸、郁热胃痛、湿热痢疾、热淋症、燥热便秘、痰火瘰疬,热痹腰痛等多种疾病,或配伍应用,或单独使用,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