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天士先生在《外感温热篇》第十条论湿温开始即说:“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吴即江苏,为水湿较盛之乡,故叶天士先生才有感叹“温邪害人最广”之语! 新加坡地处亚热带,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如果一星期不下雨则天气闷热,一旦下雨,就会看到路上有阵阵蒸气。正所谓“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人处在气交之间,正气稍有不足则湿温发作。其症状首  相似文献   

2.
湿温之名,始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将湿温列在外感热病之中。历代医学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有专著论述,这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温病大致可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温热病类,主要包括风温、春温、暑温、  相似文献   

3.
1 厨师   案1:李某,女16岁,学生。主诉:发热10天。体温最高达40℃,尤以午后为甚,发烧前啬啬恶寒,用百服宁可退热,但旋退旋起。某院实验室检查,排除伤寒、疟疾、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疾病。以静脉滴注青霉素、丁卡、洁霉素治疗无效。诊断为病毒性感冒。遂来中医门诊治疗。复查血常规正常。刻下:恶寒发热,T38.7℃,汗出不畅,头晕头痛,脘痞纳差, 肌肉关节酸痛,无咽痛、咳嗽、咳痰,二便调,舌苔白黄而腻,脉细滑数。体检无阳性体征。中医诊断:湿温。仿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加减。药用:藿香、佩兰、干荷叶各10g,白豆蔻、香薷各3g,杏仁、薏苡仁各30g,鸡苏散、茯苓、神曲各15g,青蒿、半夏、厚朴花各9g。3日后复诊,午后体温38℃左右,仍头晕身倦,纳少, 药已中鹄,再守前法,减藿香、佩兰半量,去香薷,加清水豆卷9g继化余湿,又进5剂,言药后微微汗出热退,神清身轻,唯纳谷不馨,口淡无味,舌苔薄白,继以六君子汤以善其后。  相似文献   

4.
《内经》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具体指出了人体内的水液最终将汇聚膀胱,故膀胱是水湿的汇聚之所及总出处,若人体的升降气化功能失常,则水液停滞为温。所以产生了“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杨宁 《西部中医药》1994,7(5):16-17
近年来,我们根据前人“治湿必须温”的原则,和万友生教授寒温统一的热病理论,在治疗急性外感热病时,对湿热为患,湿重于热,或湿热并重之湿温证中,一些湿热闭表,肺气不宣而兼见胸闷,喘急息促、咳嗽、鼻塞、音哑等证,或湿热郁遏三焦,肺失清肃而兼见小便赤涩不利,大便峻结不通等证的患者,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宣肺化湿药,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本文试举数例,以期抛砖引玉,就正贤达。  相似文献   

6.
陈某,男,40岁。初起病时延余诊治,证属湿温,绐予三仁汤加味治疗。服药后病情未减,病者改医治疗14天后,病势反加恶化,复来请余诊疗。证见:身壮热而夜甚,汗出热不退,口渴不欲饮,心烦不寐,神昏谵语,巩膜  相似文献   

7.
湿温是感受湿热邪气引起的病证,是夏、秋季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等为主要特征。其特点为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变部位在  相似文献   

8.
湿温证因湿与热合,如油入面,难分难解,不但缠绵时日,而且用燥用清,不易中的。易怀投鼠忌器之念而贻误戎机,或犯孟浪从事之举而变证丛生。正由于湿温有病程长、变证多、处理难的特点,因而有交流经验,互通体会之必要。欠妥处,尚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实习中遇到湿温病者不多,尤其经证实为肠伤寒的更少,仅碰到一例,经用中医药治疗虽不能控制其发热,但病程经过甚为顺利,患者自觉症状逐渐减轻,最后热退痊癒而出院。此固属一例很平常的病案,然而在今天学习祖国医学的高潮中,特别在中西医合作中,有其生动的一面。通过这个实践更可了解到祖国医学在临牀上的细致观察,并有其完整一套的辨证论治方法,因之不嫌简陋而介绍出来,如有不当之处,希同道加以指正。  相似文献   

10.
湿温是夏秋间常见的时令热性病,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肠伤寒。湿为粘腻之邪,热乃氤氲之气,湿与热合,交相为患,致成是证。在治疗方面:薜生白著《湿热病篇》,评论湿温的辩证施治,提出芳香苦温以宣湿,辛凉清宣以泄热,熄风通络以解痉,凉膈承气以通腑等法,为后世治疗湿温之滥觞。王旭高以栀豉宣泄表里,鸡苏分消上下,二陈和化中焦,法取轻灵。张聿青用流气化湿,以燥化湿之法,其意在“截”。吾江阴朱莘农学派,掌握身热不扬,形寒未罢,口淡不渴,脘痞不烦,尿少不畅,舌苔白  相似文献   

11.
湿为六淫之一,为有形、重滞、弥漫的阴寒之邪。湿为长夏主气,五行分属土,因土旺于四季,故湿不受季节之限制,在一年四季均有温邪的存在。如冬季可病“寒湿”,春季可病“风湿”,夏季可病“湿热”,季夏、孟秋之月可病“暑湿”。由此可知,湿邪为病相当广泛,但究其病因不越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类,其外因多与季节主气有关,一年之中湿之主气为长夏,此时阴雨绵绵,当然湿病多发,加之暑气未消、湿热相混则病湿温。因此,凡对由湿邪引起的外感类病证的治疗,多参照湿温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通腑泄热法治疗伤寒(湿温)56例体会汤归春浙江省余杭市中医院(311100)主题词伤寒(中医)/中医药疗法治则通里泻热我们自1995年以来,应用通腑泄热法治疗伤寒56例,疗效迅捷,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1...  相似文献   

13.
湿温     
湿温主证湿温胸闷不饥渴,恶寒头疼身重疼,舌白面黄午后热,脉弦细濡三仁清,杏苡白叩仁通草,滑石朴半竹叶称,误汗昏聋瞑不语,下之洞泻润病增。 [注释]43条:“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  相似文献   

14.
15.
王道成 《陕西中医》2009,30(11):1568-1568
男性不育症是指由于某一种或多种疾病,干扰影响了男性生殖的某个或几个环节,而导致的男性生殖障碍综合症,其病因十分复杂,既有器质性原因,又有功能性因素。中医认为:男子以精为本,女子以血为本。男性不育症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精,如同妇科临证重在调经一样。而精气血同出一源,同补一流,其生理关系至为密切,因此治精不言气血肾,非其治也,不育症的病因虽然复杂,  相似文献   

16.
金峰 《中医研究》1996,9(6):35-36
苦辛通降法临床运用体会江苏225235江都市丁沟镇医院金峰主题词栀子/治疗应用,附子/治疗应用苦辛通降法就是将苦寒与辛温两类不同性味与功用的药物复合配伍,以达到通降(开泄)的目的。此法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治法。笔者以案例为据,将临床上应用此法...  相似文献   

17.
因夏天暑热,阴雨潮湿,湿温发热证较多见,多数病因不明,而称为无名热证,责于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中药用清热解毒银花连翘类疗效也不理想.笔者每遇此证常选用黄芩滑石汤加味治疗,收效颇佳,现浅谈体会如下.黄芩滑石汤乃吴鞠通方,《温病条辨》中焦篇63条曰:“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黄岑滑石汤主之.”组方:黄芩9g,滑石9g,茯苓皮9g,大腹皮6g,白蔻仁3g,通草3g,猪苓9g,水六杯煎取二杯,渣再煎一杯分温3服.随证加减:高热不退,汗出热不解者为热重于湿,加黄连、青蒿各10g;低热日久不愈者为湿重于热,加苍术、石菖蒲、淡豆豉各10g;腹胀厌食,恶心呕吐者加陈皮、清半夏各10g;大便干酌  相似文献   

18.
温热学说古医籍早有论述。明、清以来有了进一步发展,因此对湿温病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本人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对此病的有关汗、热症型等问题有粗浅的认识,特提出几点体会: 一、有关汗的问题:湿温初期,发热有轻度形寒时,用芳香化浊兼以达表,得汗之后,形寒渐罢,但须微微有汗,不可过汗,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外感部门的湿温病,根据临床证候与脉舌等各方面表现,基本包涵现代医学伤寒等病。祖国医学对这类病症的诊治,经过若干年来的实践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规律,以指导临床。由于湿温病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以及流行等特点,因此,如何掌握诊疗要点进行辨证论治,这是我们医工亟待研究,不断总结,加以提高的问题。兹就个人管见简述如下: 诊疗要点一、病情:临床诊断,首先要辨别症候的“湿”、“热”两者,孰轻孰重。重点掌握在手,然后进行处理。湿重者,舌苔的表现,大  相似文献   

20.
湿温发热     
李某,男,51岁,2008年7月20日初诊。因“两次鼻中隔术后,反复发热3个月”,于2008年6月23日人住重庆某三甲医院,7月9日行第3次鼻中隔术,病检为炎性肉芽组织及少许坏死组织中散在不典型细胞,另见灶性鳞状细胞增生。发热不退,疑为肿瘤并准备到成都华西医科大学作进一步筛查。自行转请中医试治。反复发热3个月余,下午加重,体温在39℃左右,伴鼻阻不通,有黄色稠涕,手心特别热,面色红赤,口干多饮,无汗,尿多,纳差,舌质红苔白厚,脉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