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hipple术后胆肠、胰肠吻合口出血的胆道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道镜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肠、胰肠吻合口出血的疗效。方法 拔出胆肠吻合口内的引流管,经引流管窦道插入胆道镜确定出血部位,局部电凝、微波固化、喷洒复方五倍子液止血。结果 4例胆肠、6例胰肠吻合口出血止血成功,1例胰肠吻合口反复出血止血失败。结论 胆道镜是诊断治疗本病首选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胆道镜再清创治疗胰腺周围脓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胆道镜再清刨治疗急性胰腺炎术后胰腺周嗣脓肿的疗效.方法 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开腹行胰周脓肿清创引流术,术后运用胆道镜反复进行胰周脓肿再清创.结果 胰周脓肿清创引流术后利用胆道镜进行再清创,在清除胰周脓肿的同时还能降低对患者全身循环和代谢的干扰.结论 胰周脓肿清创引流术后胆道镜再清创治疗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周脓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5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胰周脓肿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穿刺引流,待窦道形成后,将窦道扩张,用胆道镜经窦道多次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结果:5例患者CT引导下穿刺置管均成功,每例患者经胆道镜脓腔清理2~6次,其中3例治愈;2例胰腺假性囊肿,经开腹行囊肿空肠吻合术治愈。无因穿刺、引流和胆道镜清理脓腔引发的并发症。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窦道扩张和胆道镜清理,多种微创方法结合是治疗胰周脓的常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胆道镜经引流窦道清创治疗胰周脓肿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81例开腹清创引流或超声引导穿刺引流未愈的胰周脓肿,胆道镜经引流窦道进入病灶内部,以活检钳和取石网钳取脓苔及坏死脱落组织,生理盐水灌洗脓腔,反复清创和持续引流,达到治愈。结果治愈76例,治愈率93.8%。4例因CT显示坏死区域靠近肠系膜血管或脾门部位改行开腹手术,1例因并发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76例治愈者接受胆道镜清创2—9次,平均5.1次,第一次镜下清创至治愈拔管时间25~132d,平均37d。胆道镜清创并发出血2例,肠漏1例,保守治愈。76例治愈患者随访3~38个月,其中〉12个月39例,无病灶残余。结论胆道镜完成对胰周脓肿病灶的清创,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胆道镜在胰腺周围脓肿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拓展微创技术在胰腺周围脓肿(简称胰周脓肿)中的应用,总结胆道镜治疗胰周脓肿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胰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超声介入穿刺置管,逐级扩张窦道,胆道镜清创,引流治疗,根据胰周坏死组织特点,充分利用胆道镜的灵活性,全方位多角度反复钳取、网取、负压吸引、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脓苔。结果全组36例施行B超介入穿刺置管引流,行单管穿刺置管3例,双管穿刺置管7例,三管穿刺置管及以上26例;胆道镜清创次数3~14次,平均5.6次。有6例患者经1~2次胆道镜清创后全身症状改善,血常规和体温恢复正常,饮食恢复,可带管出院。住院时间25~132d,平均76d。经胆道镜清创治愈33例,治愈率为91.7%(33/36);2例因胰周坏死组织范围较大,同时伴有腹腔内多处脓肿加行开腹清创引流,术后恢复较好,治愈出院;1例因并发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本组发生出血2例,肠外瘘3例。结论胆道镜对胰周脓肿清创方法简单、操作灵活、疗效可靠,改变了胰周脓肿只能手术引流的观点,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实现了"微创损伤控制"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介入超声置管引流后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介入超声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周脓肿患者40例为观察组,与35例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介入超声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周脓肿可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MODS和脓毒症的发生率(P<0.05).结论 介入超声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周脓肿,方法简单、安全,临床效果可靠,是治疗胰周脓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入超声联合胆道镜微创化治疗胰周脓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介入超声联合胆道镜建立治疗胰周脓肿微创化的模式。方法对52例确诊胰周脓肿患者实施介入超声穿刺置管引流,而后扩张窦道,胆道镜清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52例患者,50例经此方法治愈,治愈率96.2%,2例因穿刺引流效果欠佳改行开腹手术引流。50例患者平均治愈时间73 d,其中1例并发肠外瘘,2例并发出血,均经非手术治愈。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1年以上,无胰周坏死组织残留。结论介入超声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周脓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经皮窦道胆道镜联合肾镜辅助下清创、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坏死组织的方法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皮穿刺胆道镜联合肾镜辅助下清创、引流治疗的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及渗出的患者临床资料。置8 F引流导管引流1周后,用扩张器扩张窦道至26 F。用胆道镜联合肾镜经窦道对胰周坏死组织进行反复多次清创,直到感染组织通过引流彻底清除。结果 15例患者各接受胆道镜治疗1~4次,人均2.3次,单次清创引流的操作时间为24~45 min,平均(33.6±5.5)min。15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5.5±5.0)d,1例(6.7%)因脓肿复发行腹腔镜下假性囊肿-空肠内引流术,其余均未出现清除手术并发症。结论 胆道镜联合肾镜清除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坏死组织可在局麻下操作,减少全麻及气腹的影响;该法简单易行,直视下操作,可避免出血及脏器损伤的发生,安全可靠;该法兼具清除坏死组织、冲洗、引流 的作用,并可多次清创,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并总结一种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的胰腺及胰周感染的新方法。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22例SAP继发的胰腺及胰周感染病人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3~5d后拔除引流管,采用扩皮器将其窦道适当扩开后,再放置一粗引流管进行引流。1周后,拔除粗引流管,应用胆道镜在感染灶内进行清创。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治疗22例病人,胰腺及胰周感染的坏死组织及积液均达到有效的引流或清创。其中,15例胰腺及胰周感染灶完全消失;4例因残余脓肿位于脾门或髂窝,胆道镜难以安全清创,于后期行开腹脓肿引流手术;3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择期施行囊肿空肠吻合。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并胆道镜清创治疗SAP继发的胰腺及胰周感染,方法简单、安全,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腹膜后脓肿引流治疗中应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 8例经手术或置管引流的效果欠佳的腹膜后脓肿患者,用胆道镜经引流管窦道反复进入脓腔进行清创及冲洗。结果1 8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1 7例治愈顺利拔管,1例患者因胰瘘6个月后行内引流手术治愈。结论腹膜后脓肿引流术后应用胆道镜辅助治疗,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肾镜及胆道镜双镜联合及置管持续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周脓肿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例并发胰腺周围脓肿实施经腹腔及腹膜后途径穿刺置管,经皮肾镜联合胆道镜行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及置管持续灌洗引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痊愈,无穿刺及手术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及置管持续灌洗引流治疗SAP并发胰周脓肿的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中选择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胆道镜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
方法:对于SAP已形成严重胰周感染的患者,在开腹手术清创、引流约1周后,拔除腹腔引流管,顺引流管窦道,插入胆道镜;应用胆道镜对感染灶内难以引流至体外的坏死组织及脓液进行反复冲洗及清除。
结果:通过术后反复、多次胆道镜清创,31例患者胰周感染的坏死组织及积液均得到有效的引流或清除。除1例于术后第18天因呼吸衰竭死亡外,余30例均痊愈出院。
结论:采用胆道镜对术后胰周感染灶进行反复、多次清创,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可靠,不失为治疗术后胰周感染病灶的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道镜经皮下空肠盲襻诊断和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价值. 方法从皮下空肠盲插入胆道镜,直视下对胰肠、胆肠吻合口漏涂抹生物胶或对吻合口出血喷涂止血药物. 结果 5例肠漏,3例胆漏和2例吻合出血均治愈.10例随访1~3年,未发现肿瘤复发,1例术后1年胆肠吻合口狭窄,胆道镜扩张吻合口狭窄治愈,余9例胰液、胆汁排泌通畅. 结论胆道镜经皮下空肠盲襻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进行诊治,对胰肠、胆肠吻合口进行远期直观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周脓肿治疗的新方法,创建微创治疗胰周脓肿理念,提高急性胰腺炎治愈率.方法 超声介入穿刺置管于脓肿内,采用Cook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窦道至24F,通过胆道镜在直视下清除坏死组织、脓苔、反复冲洗至脓肿治愈.结果 36例胰周脓肿经超声介入穿刺联合胆道镜清创,33例治愈,治愈率91.7%,并发出血2例,肠外瘘3例,病死1例.结论 超声介入穿刺置管联合胆道镜清创治疗胰周脓肿,减少患者创伤,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new method of parapancreatic abscess treatment and establish an idea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ologies for parapancreatic abscess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The patients had experienced percutaneous puncture and placed drainage tube under the ultrasound guidance first, then the sinus tract was expanded gradually to 24F perimeter by Cook's fascia expender. Finally, the necrotic tissue and pyogenic membrane was removed and repeatedly washed under guidance of choledochoscopy.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was 91.1 %(33/36). The complication incidence was 10.7% (hemorrage:2 cases, external intestinal fistula:3 cases, and fatal MOF: 1 case). Conclusions The viewpoint which parapancreatic abscess only can be cured by drainage operation can be changed by associating debridement by choledochoscope with percutaneous puncture drainage under the ultrasound guidance. It is a simple,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It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patients' damage, complication and mortality and accomplish the idea of damage control by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5.
胆道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改变了胆道术后残余结石需要行多次手术的弊端,已经成为治疗术后残余结石的理想途径和首选方法[1-3].但是,如不慎致窦道内胆道引流管滑脱,可导致窦道闭塞[4].此时如不能及时再通窦道,则需要进一步行ERCP或手术治疗,很大程度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2001年7月至2012年5月我院对23例胆道引流管滑脱致窦道闭塞的患者进行了X线监控下导丝引导的气囊扩张窦道再通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介入超声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周脓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周脓肿是急性胰腺炎后期的常见并发症,其治疗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针对胰周脓肿,目前主要为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我科2000年12月—2010年10月以介入超声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治疗胰周脓肿2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胆道镜取石术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胆道镜取石术中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与治疗对策。方法总结7年间施行的1379例术后胆道镜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回顾性分析165例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结果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一般不良反应107例,经控制胆道镜检时的注水量和流速可以缓解;寒战、发热25例,需T管通畅引流和应用抗生素治疗;胆道出血11例,5例自行停止,5例经胆道镜注入凝血酶后止血,1例经静脉应用止血药后停止;窦道未完全形成或穿孔导致胆瘘3例,1例成功再放入T管,2例住院手术行T管引流术;胆道镜T管窦道不能进入19例,12例经导丝置管、逐步换管扩张后再行胆道镜手术,7例窦道近侧胆总管侧完全封闭。结论胆道镜用于取除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安全,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非罕见,需重视胆道出血、胆瘘等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月-2009年9月我院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脓肿腔放置引流管、胆道镜经新建窦道或手术引流管窦道清理腹腔局限性脓肿32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微创技术手段建立胰周坏死感染引流和清创的一体化治疗模式,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共对17例患者施行介入超声穿刺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其中男性13例,女性4例.采用超声引导对胰周坏死感染经皮穿刺引流;以Cook筋膜扩张器(8~30 F)对穿刺窦道由细到粗逐级扩张,并将穿刺引流管(6~8 F)更换为较大口径引流管(22~24F),改善引流效果;胆道镜经扩张成型窦道进入病灶内部,直视下完成坏死组织的清创;通过持续有效引流和反复清创促进愈合.结果 本组17例患者,15例采用此方法治愈,治愈率88.2%,2例因技术原因中转开腹手术;15例患者平均治愈时间73 d,平均住院时间57 d;并发窦道和腹腔出血各1例,消化道瘘2例,均经非手术治愈;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健在,无胰周感染坏死残留或复发.结论 介入超声穿刺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在达到胰周坏死感染目标化治疗的同时,实现了"损伤控制"的现代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胆囊穿刺双通道植管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5例8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35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双通道植管胆囊冲洗、减压、持续引流,6~8周后,行胆道镜经窦道保胆取石。所有患者超声引导穿刺植管均一次性成功,1例发生穿刺后出血,经对症处理止血成功;1例因植管窦道形成不佳改行胆囊切除术,余34例均成功保胆取石(34/35);随访4~24个月,结石复发1例(1/34)。 结论:双通道胆囊穿刺植管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高龄高危胆囊结石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