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手术,观察不同手术治疗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研究组和观察组,研究组有患者41例采用介入疗法,参照组有患者41例使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结果:(1)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75.60%,参照组治疗优良率为56.0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突上鼓室填塞及纳吸绵应用在中耳胆脂瘤手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单侧胆脂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开放式手术后行乳突上鼓室填塞及纳吸绵应用,对照组行单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比两组术后渗液量、堵塞感、纯音听阈和鼓室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渗液量评分≤2分的人数比例和气骨导差≤20 d B的人数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在术后堵塞感评分≤2分和出现B型曲线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乳突上鼓室填塞及纳吸绵应用可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年龄是影响颅内动静脉畸形(an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患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儿童患者的手术预后优于成人患者。但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观点,认为儿童患者的治愈率低,死亡率更高。原因可能与其总结病例较早(1980年)或者手术病例的选择有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儿童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期望对这一年龄段的AVM患儿加深认识,有助于对该类患儿的诊治。  相似文献   

4.
栾立明  曲元明  韩韬  董勇 《山东医药》2002,42(16):10-11
132例动脉瘤患者 (均经CT及DSA检查证实 ,动脉瘤单发 1 1 8例 ,2个 1 2例 ,3个 2例 )均施行择期显微手术 ,其中采用术中单夹夹闭瘤颈 1 2 1个 ,双夹夹闭瘤颈 7例 ,行动脉瘤加固 4例。术后 86例患者恢复正常工作 ,轻残 2 5例 ,重残 1 4例 ,死亡 7例。术中出血者 1 3例。术后再出血者 2例 ,大片脑梗死者 1 2例 ,脑积水者2 5例。认为动脉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采用多项技术、多种手段进行治疗。首选方法应该为择期手术夹闭 ,术中操作一定要细致、轻柔。对于易破动脉瘤 ,应在甘露醇保护下施行控制性降压麻醉 ,可明显减少出血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患者预后的术前因素,并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临床要点。方法选取2010—2013年江西省人民医院同一动脉瘤显微手术组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有无高血压、不同手术时机及Hunt-Hess分级患者预后效果。结果≤60岁、有高血压、Hunt-Hess分级≤Ⅲ级患者的预后效果分别优于>60岁、无高血压及Hunt-Hess分级>Ⅲ级患者(P<0.05);不同手术时机患者预后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优于中期手术(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手术时机及Hunt-Hess分级是影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患者预后的常见因素,重视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充分降颅压是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临床要点。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栓塞和显微手术联合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直接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是当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两种主要方法。这两种方法不是对立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治疗所有的动脉瘤。当直接手术瘤颈夹闭不全时,可以采用血管内栓塞其残余部分;对病病情重、手术困难者可先行栓塞,上实栓塞不完全时再夹闭瘤颈。目前认为,血和内栓塞和显微手术的联合应用是一种处理复杂病例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神经导航在脑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脑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完成67例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并对其平均注册误差,术中病灶的精确定位,正常结构的保护及手术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7例平均注册误差为(1.1±0.4)mm,术中病灶定位准确,全切除47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准确定位和切除病灶,保护神经功能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9例。结果术后3个月~2年随访,1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优4例,中残14例,重残1例,无植物生存。结论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显微直接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是当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两种主要方法。这两种方法不是对立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治疗所有的动脉瘤。当直接手术瘤颈夹闭不全时,可以采用血管内栓塞其残余部分;对于病情重、手术困难者可先行栓塞,如证实栓塞不完全时再夹闭瘤颈。目前认为,血管内栓塞和显微手术的联合应用是一种处理复杂病例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鼻内镜经蝶窦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垂体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手术,观察组采用鼻内镜经蝶窦手术,分析两组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肿瘤全切率的差异,比较术后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 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老年大型桥小脑角(CPA)脑膜瘤的效果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汇总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老年大型CPA脑膜瘤患者(肿瘤体积在影像学上≥4 cm)40例,对手术情况及患者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手术对肿瘤的全切率以及术后患者恢复和神经保留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33例术中全切肿瘤,达到SimpsonⅡ级切除,全切率达到82.5%;4例达到次全切除,3例患者切除不足50%.死亡2例。6例患者面瘫症状无明显好转,4例患者出现听力障碍加重。结论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日益进步,老年大型CPA脑膜瘤手术切除满意度明显提高,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神经导航系统能将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和术中手术部位的实际位置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紧密联系起来,准确显示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及病灶三维空间位置与毗邻关系,为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提供可靠保证.2004年8月~2006年8月,我院在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对16例大脑半球囊性病变患者施行显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5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显微外科技术的开展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直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5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费昶  刘军 《山东医药》1997,37(4):7-8
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的26例,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5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治愈19例,病残6例,死亡1例,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入路及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60岁以上早期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或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疗效。结果开颅手术组(n=38)术后迟发性有症状性血管痉挛8例;术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死亡4例,其中2例因脑血管痉挛,2例因肺部感染;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恢复良好28例,较差6例,死亡4例。血管内栓塞组(n=24)迟发性有症状性血管痉挛和脑梗死6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死亡患者2例,其中1例为脑梗死、脑水肿,另1例为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较差3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应根据患者Hunt-Hess分级生理状况、动脉瘤的特征及患者和(或)病人意愿为依据,争取早期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或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s)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 ,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为首发症状 ,重者可出现血肿而发生脑疝 ,部分因瘤体压迫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80 %的动脉瘤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 ,即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约有 1/ 5动脉瘤为多发。动脉瘤多数呈囊性 ,少数动脉瘤基地较宽 ,称宽颈动脉瘤 ,部分动脉瘤为梭状。动脉瘤破裂出血常致患者残废或死亡 ,幸存者仍可再出血。颅内动脉瘤如能及时确诊、合理治疗 ,绝大部分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因此主张积极外科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配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08~2015-09收治的92例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行神经介入配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血管内治疗配合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对照组为3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介入配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症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满意,可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也称海绵状血管畸形,缺乏明显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属于良性血管错构瘤,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8%~15%.海绵状血管瘤多位于脑实质内,而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多位于海绵窦区,通常侵入鞍底海绵窦.由于其部位特殊,血供丰富,手术切除困难,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海绵窦血管瘤多主张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收治3例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并将其全部切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5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5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直视手术。经翼点入路,以Mayfied三头钉头架固定头部,取自耳屏前方、颧弓上缘至中线发际内作弧形切口。根据需要充分显露载瘤动脉后,再解剖瘤颈。结果 54例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成功,以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评分为好的患者48例,差者3例,死亡3例。结论 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路径最短,视野角度最大,是手术治疗大脑动脉环动脉瘤的经典入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单纯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33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所有病人通过复查头颅CT证实,11例(33.3%)脑室内血肿完全清除,19例(57.6%)脑室内血肿大部分清除,3例(9.1%)脑室内血肿部分清除。33例病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14分(10.21分±1.24分),与术后2周(12.34分±0.99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7.71,P<0.0001)。其中,27例(81.8%)随访2个月,脑室内血肿均完全吸收且脑室系统形态结构正常,无一例发生脑积水,15例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12例临床症状、体征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症及后遗症相对较少,病人恢复较快,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