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 throm bom odulin,TM)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三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抽取血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量其血浆 TM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 TM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5 )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间患者血浆 TM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但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血浆可溶性 TM水平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和范围的良好标志 ,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兰烨  张鑫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127-312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及时治疗可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1]).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合贝爽静脉点滴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98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患者心绞痛症状变化及血脂、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2.3%,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27%-91%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梗死前心绞痛病史[1].梗死前心肌缺血的发生可限制心肌梗死时心肌损伤坏死的面积[2].本文将156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分为有梗死前心绞痛和无梗死前心绞痛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1年-2009年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并除外再梗死的156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31例,女25例,年龄28岁-79岁,平均62岁.有梗死前心绞痛(A组)77例,入院前有典型心绞痛反复发作史或心电图检查有缺血型ST和T波改变;无梗死前心绞痛(B组)79例,入院前无心绞痛史及心电图呈缺血型改变史.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l)间的一种不稳定的临床状态,可迅速进展为AMI,甚至猝死.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及时有效的治疗心绞痛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极为重要.我们对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临床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以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稳定型心绞痛、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伴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组可危及生命的综合征,常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起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扩张冠状动脉,抑制微血栓形成正确处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键.近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地尔硫(艹卓)(合贝爽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他汀类药物的长期应用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我院自2001年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电风暴是指24h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2次并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综合征[1].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遗传性心脏病(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患者.冠心病一般以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为两大临床表现,而以电风暴为初发表现的无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少见,值得临床高度重视,本文报告1例.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且严重的心绞痛类型,若不及时、有效地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要求临床医生要尽快控制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复方注射液对90例不稳定类型心绞痛病人进行治疗并作对照机观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心血管为首的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综合征,究其原因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从而导致心肌暂时缺氧、缺血所引起的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心绞痛综合征,该病急性期极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以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他汀类药物为主.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2].本文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LMWH治疗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50例,并与常规治疗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50例进行对照,观察临床症状和静息心电图的缓解程度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例数).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和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和74.00%,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率和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44.00%,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16.00%,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在治疗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 ,由于其病情变化多端 ,可逆转为稳定性心绞痛 ,也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3月应用小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满意 ,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依据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 WHO临床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9(1) :75 .],选择临床症状 ,心电图检查 (发作时 ST 段下移0 .1m V或 T…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采用常规治疗加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状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多变,能可逆性地转化为稳定型心绞痛,但也可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生粹死,是冠心病进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因此倍受临床重视。然其中不少病人转归不好,固然与患者的病情较重有关,但亦与临床治疗的不到位或措施不当有关。现根据我院的收治病例,结合文献报道,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失败的原因分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以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为主,常见的有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  相似文献   

16.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诱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花 《山东医药》2008,48(7):23-23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由于它容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TM),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猝死(SD),倍受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患者的诱因及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2002年~2004年间,动态心电图监测到20例典型心绞痛及8例变异型心绞痛,并对其进行随访.8例变异型心绞痛有2例猝死,4例发生心肌梗死.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典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在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均有所不同,下面以2个典型病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从而用于指导治疗.结果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既往多有糖尿病及心绞痛病史,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弥漫,有侧支循环建立;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易合并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表现,冠脉病变多为单支,两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易发生于糖尿病患者,既往有反复心绞痛发作病史,冠脉病变多为多支,多有丰富侧支循环,但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36例病人,在常规治疗无禁忌情况下,给倍他乐克每次6.25 mg~12.5 mg,口服,每日2次,观察疗效,并与前期本病病人未用倍他乐克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服用倍他乐克后心绞痛消失,显效率为80%,总有效率达100%,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口服倍他乐治疗具有抗心绞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属于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近年来,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