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牙玻璃离子??(牙合)垦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打开咬合的机制及临床使用要点.方法:选择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实验组15例采用后牙玻璃离子??(牙合)垫加固定矫治器,对照组15名采用上颌前牙平面导板加固定矫治器.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患者矫治前后的变化.结果:X线头影测量结果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ANS-Me(mm)、N-Me(mm)、S-Go(mm)、U6-PP(mm)、L6-MP(mm)、U1/SN(°)、L1/MP(°)增大,而U1-PP(mm)、U1/L1(°)、Overbite(mm)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前后面高增加,上下后牙伸长,上前牙压低,上下前牙唇倾.两组相比,除U1/SN、L1/MP、U1/L1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后牙玻璃离子牙舒婆配合固定矫治器是治疗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牙合]中的作用机制、效果及适应证。方法:选择50例应用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前牙反[牙合],其中乳牙期8例,混合期23例,恒牙期19例;另50例采用固定性矫治器治疗的前牙反[牙合],其中乳牙期5例,混合期15例,恒牙期30例。对两种矫治器各选择20个常用测量项目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对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牙合]后,通过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析,前牙反[牙合]不但有牙性改变,而且骨骼改变也较明显。而固定性矫治器在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析,牙性改变较大,骨骼几乎没有改变。结论:功能性矫治器适用乳牙期、混合牙期、恒牙早期的骨性、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固定矫治器配合口内口外III类牵引装置适用于混合期、恒牙期、早期不严重的牙性、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对于成人严重的骨性前牙反[牙合]的病例,正畸与口腔颌面外科联合治疗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口周肌功能训练配合上牙合垫矫治器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年7月-2021年1月广州市荔湾区口腔医院临床就诊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单一上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周 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矫治时间,以及1年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观察组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周肌功能训练 配合上牙合垫矫治器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疗效确切,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成人Angle Ⅲ前牙反(牙合)非手术治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lance,TBA)联合方丝弓技术矫治成人hngleⅢ前牙反[牙合],为成人前牙反[牙合]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矫治成人患者15例,进行临床表现及相关硬组织测量。结果:固定反式TBA戴用4个月后下颌明显后退。所有患者在未拔牙的情况下前牙反[牙合]均得到有效治疗,磨牙及尖牙均达到Ⅰ类关系。但上颌仅为牙及牙槽的代偿性变化。结论:下颌前突的成人患者应用改良固定反式TBA后,下颌明显后退,下颌的变化较上颌大。同时联合方丝弓技术较其它掩饰性治疗的疗程明显缩短,对成人的治疗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FR-Ⅲ型功能调节器治疗乳牙期和替牙期功能性和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和治疗体会。方法:选择乳牙期和替牙期功能性和轻度骨性Ⅲ类患儿38例,采用FR-Ⅲ型功能调节器治疗,分别于矫治器前、矫治后拍摄正中牙合位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38例患儿经FR-Ⅲ型功能调节器治疗后,反牙合解除,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为中性关系,面型由治疗前的轻凹面型转变为直面型,侧貌形态满意。X线头影测量显示治疗后SNA角、ANB角、wit’s值增大,U1-L1中切牙角减小。结论:FR-Ⅲ型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时,促进了上颌的发育,相对抑制了下颌骨的生长,比较有效地协调了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且使软组织面型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应用排齐辅弓合并双颌"2x 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面型的影响.方法:选择12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采用"2×4"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对术前及术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对比和总结.结果:12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均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术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排齐辅弓合并双颌"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为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提供了一种快捷实用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并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15例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应用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矫治后面型改善明显、前牙反得到纠正、磨牙及尖牙关系中性、咬合关系良好。SNA角平均增大4.23°,SNB角无明显变化,覆盖平均增加5.52mm。结论:快速扩弓联合前方前牵引矫治器,可快速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是纠正恒牙期骨性Ⅲ类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李春龙  沈宏瑜 《中国美容医学》2013,(23):2322-2323,2343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器对骨性III类错[牙合] 矫治的作用效果。方法:对13例骨性反牙合患者采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头影X线测量结果。结果:13名骨性反牙合患者矫治后的侧面外观改善,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以及后牙中性关系重新建立。治疗前后SNA和ANB角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器可以促进上颌骨同时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调整上下颌骨位置关系,对骨性III类错牙合的早期治疗有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潘锡红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8):1160-1162
目的:探讨在混合牙列期既能矫治轻、中度上颌后缩导致的Ⅲ类错[牙合],又可防止下前牙产生不必要的舌向移动的方法。方法:采用2×4矫治器,上颌加用Nance腭托,进行上颌前牵引,口内使用Ⅲ类牵引。在下前牙达到预定的位置后,更换下颌弓丝,弓丝上于双侧下第一恒磨牙带环颊面管前方弯阻挡曲,防止下前牙在挂Ⅲ类牵引时继续舌向移动。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前牙反牙合解除。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与治疗前相比,矫治后SNA角、S-Ptm距、A-Ptm距、ANB角明显增加,U6-Ptm距增大;治疗还引起前牙唇倾度的变化,但与第二次头颅侧位片相比较,治疗结束时L1-Mp角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矫治轻、中度上颌后缩的混合牙列期Ⅲ类错[牙合]时,上颌前牵引加Ⅲ类牵引是有效的方法;于下第一恒磨牙带环颊面管前方弯制阻挡曲,可防止下前牙过度舌向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2×4"简化固定矫治器与(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方法:本文对20例8至14岁前牙反(牙合)儿童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矫治方法,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定位片及模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使用固定矫治器组,即"2×4"技术多用唇弓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组,同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矫治特点,适应证.结论:提出对反覆(牙合)过大者,用活动矫治器较省时,对反覆盖过大者用固定矫治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1.
玻璃离子垫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牙玻璃离子垫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打开咬合的机制及临床使用要点。方法:选择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30例,实验组15例采用后牙玻璃离子垫加固定矫治器,对照组15名采用上颌前牙平面导板加固定矫治器。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患者矫治前后的变化。结果:X线头影测量结果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ANS-Me(mm)、N-Me(mm)、S-Go(mm)、U6-PP(mm)、L6-MP(mm)、U1/SN(°)、L1/MP(°)增大,而U1-PP(mm)、U1/L1(°)、Overbite(mm)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前后面高增加,上下后牙伸长,上前牙压低,上下前牙唇倾。两组相比,除U1/SN、L1/MP、U1/L1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后牙玻璃离子垫配合固定矫治器是治疗氏Ⅱ类2分类错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耀祖  邹敏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8):1294-1295
目的:分析粘结式垫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乳前牙反病例采用粘结式垫进行矫治,观察矫治效果。结果:20例病例采用粘结式树脂垫矫治方法全部解除反,疗程1~5个月,平均疗程3个月。结论:粘结式垫矫治乳前牙反,上齿槽变得丰满,A点前移,ANB角增大,反纠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2×4”简化固定矫治器与垫式活动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方法:本文对20例8至14岁前牙反儿童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矫治方法,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定位片及模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使用固定矫治器组,即“2×4”技术多用唇弓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垫式活动矫治器组,同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矫治特点,适应证。结论:提出对反覆过大者,用活动矫治器较省时,对反覆盖过大者用固定矫治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方丝弓技术治疗成人AngleIH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方丝弓技术矫治成人前牙反[牙合]18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软组织测量进行分析,评价其临床矫治效果。结果下颌软组织的变化十分明显,较快改善了侧貌外形。上颌前牙适度的唇倾也对软组织侧貌改善起了一定的作用。随访病例最长的3年,无复发。结论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方丝弓技术,可快速有效矫治成人前牙反[牙合],对下颌软组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莫如昌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9):1270-1272
目的:探讨早期矫治反畸形并观察其恒牙列萌出及咬合稳定的关系。方法:选择替牙期反患者50例,应用单一或联合方法矫治,并随访进入成年阶段,观察患者在此期间的牙齿排列及咬合关系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良好的咬合关系,且保持咬合的稳定性。结论:通过早期矫治,主要是在替牙期进行的适当治疗,不仅能使反(尤其是骨性反)的恒牙列在牙弓内正常萌出,而且还能获得长时间的稳定,大大减少复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加平面导板对前牙外伤固定治疗的效果,以便为前牙外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10例上前牙外伤患者,应用固定矫治器固定外伤前牙,平面导板解除咬He创伤,时间3个月-10个月,结果:10例患者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固定矫治器加平面导板治疗前牙外伤是可靠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双阻板矫治器联合肌激动器矫治下颌后缩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双阻板矫治器(twin block appliance,TBA)联合肌激动器矫治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下颌后缩的骨性Ⅱ类Ⅰ分类错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例,分别采用TBA联合肌激动器和传统的TBA矫治方法进行矫治。患者均在治疗的开始、第1期结束时和第2期结束时摄取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用McNamara分析法进行各参数的测量分析。结果两组在矫治的第1期皆能有效改善面型,下颌后缩得到纠正,前牙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在矫治的第2期,TBA联合肌激动器矫治组后牙建良好,并能维持第1期达到的前牙正常咬合关系;传统的TBA矫治组在后牙建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维持前牙正常咬合关系,下前牙向后移动,下颌向后向上回复。结论TBA联合肌激动器矫治下颌后缩畸形,较传统的TBA矫治器矫治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