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890846 小儿高热谅厥60例临床分析/代云轩∥武汉医学杂志。-1988,12(4).-24860例高热惊厥(FC)患儿,男41,女19例。首次发作年龄2个月~6岁半占96%(58/60);发生在发热24小时以内者49例,占80.2%,11例发生在发热25小时~72小时之间,占  相似文献   

2.
980339青岛市市南区小儿高热惊厥的流行病学调查/舒志荣…//青岛医学院学报一1996,32(3)一253 小儿高热惊厥6 802例小儿中患过高热惊厥(FC)有355例。男199例,女156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尸<0.05)。单纯型300例,复杂型55例。发病原因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是急性胃肠炎。惊厥多发生在高热开始后12小时内,占高热惊厥的79 .7%,惊厥持续时间在10分钟以内占86.7%,但少数病人持续30分钟以上,即呈癫痈持续状态。90例有家族史,复发率49.0%,266例无家族史者复发率27 .6%,两者差异显著(尸<0.01)。共106例行脑电图检查,异常者31例(39.1…  相似文献   

3.
900858 高热惊厥214例临床分析/关承稔∥新疆医学院学报.-1989,12(4).-260~261 214例占儿科住院总人数的4.35%(214/4910)。男132例,女82例。好发年龄为>6个月~6岁(占93.5%)。首发年龄多为6月~4岁(89.9%)。首次发作多见149例(70.3%)。惊厥发作时体温39℃以上(74.6%)。发热至惊厥发生时间在24小时之内占91.4%。热病过程中惊厥次数为1次者188例(87.9%),一般  相似文献   

4.
901467 高热惊厥550例临床分析及抽样随访/蒋宝娣…//云南医学.-1990,11(1).-39~41患儿男324例,女266例。年龄2个月~10岁10个月,6月~3岁患病率占80.3%。550例FC 患儿均伴随于各种感染性疾病。94.68%的患儿惊厥时体温在38.5℃以上,最高42℃,3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热惊厥的争论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国家由于小儿健康情况明显改进,高热惊厥(简称FC)的发病率有所下降,1955年在世界卫生研究组会议上公布小儿FC的发病率是5~7%;到1969年该数字下降至2%  相似文献   

6.
本文316例小儿惊厥,男205例,女111例;新生儿63例占20.11%,<1岁83例占26.26%,~2岁141例占44.62%,~3岁69例占21.97%,~4岁21例占6.6%;颅外感染占55.05%,颅内感染、颅内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占14.25~16.73%;高热惊厥137例占43.35%;新生儿颅内出血38例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热惊厥的初发年龄与围产期异常、惊厥家族史的有无、临床症状、脑电图和预后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研究对象为1980年1月~1984年3月某医院儿科273例高热惊厥患儿。男:女为168:105(1.6:1),调查时的年龄是2岁~17岁(平均7.3岁)。结果①初发年龄:生后6个月~3岁占全部病例的90%,高峰在生后6~12月。②初发年龄与围产期异常:窒息、低出生体重儿、重症黄疸等的围产期异常共59例(21.6%),1岁以下者26例(44%),无围产期异常者共214例,其中1岁以下者75例(35%)。③初发年龄与惊厥家族史:273例中有高热惊厥和癫痛家族史者有147例(53.8%),其中癫痫家族史者12例(4.4%),高热惊厥家族史者135例(49.5%)。147例中1岁半以下者92例(62.6%);无家族史者126例,其中1岁半以下者65例(51.5%)。初发儿为女孩时,其母亲有高热惊厥既往史者显著的多(P<  相似文献   

8.
高热惊厥20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FC)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减少癫和智力低下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2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特征、与发热的关系、惊厥类型、基础疾病、治疗、惊厥发作次数及复发、家族史。结果202例中首次发作年龄6个月~5岁占90.1%,其中1~3岁占61.9%;79.2%首次发作体温≥38.5℃;多为阵挛性惊厥,96.5%惊厥持续<15 min。其基础疾病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大多预后良好,仅有少数转为癫。结论FC多发生于6个月~5岁患儿,预后多良好,其防治在于控制惊厥,积极降温,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9.
891408 高热惊厥336例分析/张振海…∥湖南医学。-1989,6(2)-81 此组占同期住院病儿的4.2%,占惊厥病儿的43.6%。男226例,女110例,年龄8天~10岁,多发于6个月~3岁者,春秋发病多见。原发病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感染(6例),新生儿感染1例。单纯组占73.5%,复杂组占26.5%。55.6%为全身阵挛性抽搐,28.8%为全身强直抽搐,3.8%为局限性抽搐。体温为38.5~39℃者95例,39.1~40℃为187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目的 调查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发病率,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调查方法,符合FC诊断者纳入观察对象;对确诊为FC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2~14岁1001名儿童中FC共38例,本组FC发病率为3.8%;城区发病率为4.65%,农村2.38%(yz=2.48P<0.05),城区患病明显高于农村;男童FC患病率2.73%,女童4.07%(yz=275.8lP<0.001);各年龄组患病率无差异;2.本组FC患儿排干硬条状成形便占74%,球形硬便占13%。82%患儿等待自行排便,多数家长未采用解除便秘措施;经常进行排便练习的患儿仅占5.26%;精神欠佳者占26%,腹痛者占21%,伴轻度营养障碍者60%,食欲欠佳及厌食占34%和21%,FC患儿很少进食水果及蔬菜者分别占42%及37%,喜甜食及肉食者为40%及53%。结论 1.本次调查小儿FC发病率为3.8%,城区高于农村,女童高于男童;2.FC患儿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受一定影响,应予以关注;3.FC患儿饮食结构有偏差。  相似文献   

11.
高热惊厥与血钙关系初探:附10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记载,3/1000的高热惊厥(FC)可并发低血钙和低血糖,为深入观察FC与血钙的关系,根据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病学专题讨论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对1990~1991年我科101例FC患儿,进行了血钙测定,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热惊厥(FC)是儿科的常见急症,患病率为3~5%,占5岁以下小儿惊厥的50%左右。其复发率为35%,严重的FC可引起癲痫、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神经系统后遗症。为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预防其复发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国外使用安定(DZP)栓剂或糖浆短程间歇用药,使FC复发的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仅对此药的临  相似文献   

13.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疾病,5岁以下小儿的发病率约为2~3%,甚至有的作者提出,约5~8%的小儿有高热惊厥。除了发病数较高之外,高热惊厥对小儿的危害性也渐被重视。过去曾将高热惊厥比作成人发热前的寒战,认为无关紧要。后来证明,惊厥本身可造成缺氧性脑损伤,同时也发现,高热惊厥与癫痫的关系甚为密切,因而高热惊厥已被广泛重视,目前,基于较长期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对于高热惊厥的临床分型、诊断标准、预后、与癫痫的联系、及其对脑组  相似文献   

14.
101例高热惊厥患儿的转归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FC)的转归。方法 对101例FC随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1例FC患儿首发中有83.17%在3岁以下,男多于女,26.73%患儿有惊厥家族史;复发率为34.65%,癫痫发生率为1.98%;智力低下为0.99%。结论 FC的远期预后良好,若无特殊情况不需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15.
1985年3月8日~1985年5月1日,我们在贵州省独山县基长区1万布依族村民中进行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高热惊厥(FC)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来源及方法本次调查是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牵头,贵阳医学院主持进行的。以独山县基长、狮山、玉屏三个乡1万布依族人口为调查样本。调查时间定为1984年1月1日零时~1984年12月31日24时。实查人口10122人,占应查人口(10133人)的99.9%。采取回顾性调查方式,面见率为91.8%。调查内容包括全部神经系统疾病,其中高热惊厥(FC)233例,占全部神经系统病例的38.6%。本次调查采用“终生患病率”,即在规定时点以  相似文献   

16.
小儿惊厥1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以利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21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78例(64.5%),癫(间)15例(12.4%),低钙性惊厥3例(2.5%),颅内出血3例(2.5%),颅内感染22例(18.2%).发病年龄以1~3岁比例最高,为47例,占38.8%;其次是1个月~1岁42例,占34.7%;3~6岁22例,占18.2%;6~10岁10例,占8.3%.全年均有发病.结论 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颅内感染次之,以1~3岁婴幼儿易发生惊厥.  相似文献   

17.
012854小儿热性惊厥335例脑电图分析/叶强华//四川医学一2001,22(1)一80 335例小儿热性惊厥(FC)中异常脑电图(EEG)135例,其中轻、中、重度异常分别是54、69、12例,有病波发放81例。分析显示婴幼儿。高热儿易发生惊厥,FC发作次数越多,EEG异常率越高,痛波出现的比率越高。认为:>3岁儿如热度不高,多次惊厥,结合EEG改变和遗传学特点,提示移行为癫摘的可能性大。表2参1(何燕) 012855利多卡因治疗小儿惊厥19例体会/倪亚男//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2000,4(6)一513 以利多卡因首次1.5一Zm岁掩,加5%一10%葡萄糖液稀释为lmg/耐静注2一3而n,如有不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1994年7月~1996月6月住院治疗的惊厥患儿188例,现就其病因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22例,女66例。年龄:新生儿21例,1个月~6个月肥例,6个月~1岁34例,1岁~3岁28例,3岁以上23例。二、惊厥原因高热惊厥56例,占28.8%;低钙惊脏49例,占26.2%;化  相似文献   

19.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属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临床表现是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h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抽风的严重程度并不与体温成正比,应及时进行抢救并加强护理。现将我科对2004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5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热性惊厥预后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简称FC)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5%,在小儿发作性疾病中,FC约占30%。现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