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妊娠期妇女HBV血清标志物模式、HBV DNA载量、ALT、AST与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之间的关系,评估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参加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项目的657例HBsAg阳性母亲及662例新生儿(含5对双胞胎)为研究对象,检测孕妇的HBV血清标志物、HBV ...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sAg携带患肝癌的危险性比HBsAg阴性高217倍。HBV基因组主要包括四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其中C区编码HBcAg及HBeAg,其调控序列位于前C区及C基因启动子(CP)。HBV前C/CP区变异可以通过阻止或减少HBeAg合成和分泌来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近年来研究表明,HBV基因变异与肝癌病程有关H0。为深入了解HBV的致癌机制,我们收集浙江省HBsAg阳性肝癌患血清,测定HBV前C/CP区核苷酸序列,以探明乙肝相关性肝癌患HBV前C/CP基因区变异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之间的关系,以评价其在乙肝诊疗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512例HBsAg阳性标本进行Pre—S1Ag和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在512例HBsAg阳性血清中,Pre—SlAg的阳性率为64.06%。Pre—slag与HBeAg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相符率为86.63%。结论作为反映HBV感染和复制的指标,Pre—S1Ag较HBeAg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70.9,P<0.01);HBV-DNA与preS1-Ag一致性比较(Kappa=0.780)较好;HBV-DNA与HBeAg一致性比较(Kappa=0.316)较差.结论 HBV preS1-Ag与HBV-DNA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preS1-Ag可作为判断HBV感染与复制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BCP)与HBVDNA关系。方法(1)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2)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1)HBVBCP变异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为70.0%(14/20),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的阳性率37.8%(59/156)(P=0.008)。(2)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HBVDNA含量(107.6414±1.3398拷贝/ml)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的HBVDNA含量(106.7672±1.7669拷贝/ml)(P=0.034)。结论HBVBCP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且血清HBVDNA复制水平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也起到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常用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验来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但是有时会遇到一些异常血清学标志,例如,血清中HB-sAg与抗-HBs共存;HBsAg阴性但HBVDNA阳性;HBeAg阴性但HBVDNA阳性或抗-HBe与HBVDNA同时阳性;单一HB...  相似文献   

7.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肝功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乙肝患者肝功能情况,寻找在慢性乙肝检测中较为敏感的指标.方法 以HBsAg( )患者HBeAg( )和HBeAg(-)两组共84例为对象,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ν-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10项生化指标及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并以体检肝功能无异常、乙肝两对半检测均阴性者35例为对照.结果 HBeAg( )组ALT、AST、CHE、GGT、T-BIL、TP、ALB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组T-BIL、TP、ALB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 )组ALT、AST、CHE、GGT指标与HBeA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T检测在:HBeAg( )组和HBeAg(-)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AST、CHE、GGT与HBsAg( )伴HBeAg( )者肝细胞损害存在一定关系,它们在慢性乙肝检测中是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基因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分为A~H 8种不同的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地理分布、临床转归、抗病毒治疗反应及基因变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对HBV基因型与其P、前C、C等区变异的发生频率、发生形式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BV基因型与HBV-DNA水平及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基因型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532例HBV-DNA阳性感染者分别检测HBV病毒基因型、HBV-DNA、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 532例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60.2%,其次为B型31.6%,B、C混合型6.0%,未分型2.3%例;C基因型HBV-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6.41±1.15和91.3%,明显高于B型5.88±1.30和83.3%,P<0.01 ;C基因型患者的ALT、AST及TBIL均高于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基因型ALB 28.68±4.32显著低于B基因型30.55±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HBV-DNA水平显著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HBeAg阳性率较B基因型高,C基因型对肝脏损害较B基因型重,并与HBV载量及HBeAg系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张笑言 《智慧健康》2023,(16):121-124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学标志物(HBV-M)定量、血清乙肝病毒(HBV-DNA)载量与老年慢性乙肝病人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2021年4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名慢性乙肝老年病人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HBV-DNA含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M定量,即检测病人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前白蛋白(PA)以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大三阳组HBV-DNA定量值平均为(64568.45±4329.52)copy/mL,小三阳组为(20230.23±3419.19)copy/mL,HBcAg+HBcAb阳性组为(15673.54±2108.98)copy/mL,大三阳组的HBV-DNA定量明显高于小三阳组和HBcAg+HBcAb阳性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三阳组和HBcAg+HBcAb阳性组对比区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LT、PA、AST水平对比中,ALT和AST水平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及HBcAg+HBcAb阳性组从高到低,而PA水平则由低到高,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HBV-D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 BC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病毒含量(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碱基G→A联合突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HBVBCP变异阳性组、阴性组间对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及HBV DNA复制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P变异阳性组的血清IL-10(80.96±30.86vs72.11±24.19 mg/L)I、L-12(41.33±15.10vs35.98±14.47 mg/L)、TNF-α(56.04±27.05vs38.01±10.49 mg/L)、IFN-γ(19.81±12.29vs16.55±8.99mg/L)和HBV DNA(108.2478±0.9826vs105.8876±1.4822拷贝/ml)的水平明显高于BCP变异阴性组。结论HBV BCP变异可导致血清IL-10I、L-12、TNF-α、IFN-γ和病毒复制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肝孕妇血清标志物模式、HBV-DNA载量及肝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孕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的监控和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11月在我院产检的767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模式、肝功能指标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HBVDNA载量进行研究,探讨三者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孕妇HBV-DNA阳性率及病毒载量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ALT升高程度与HBV-DNA载量具有一定相关性(r=0.255,χ^2=80.150,P=0.000);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间HBV-DNA阳性率、ALT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V-M、HBV-DNA与肝功能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大三阳孕妇中高病毒载量比例高,应加强乙肝孕妇孕期各项指标的监测,必要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出现的组合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出现的模式分为7组A组191例,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俗称大三阳);B组328例,为HBsAg、HBe-Ab、HBcAb阳性(俗称小三阳);C组26例,为HBsAg、HBeAg阳性;D组54例,为HBsAg、HBcAb阳性;E组35例,HBsAb、HBeAb、HBcAb阳性;F组11例,为HBsAb、HBcAb阳性;G组10例,为HBcAb阳性。结果各组HBVDNA>1.00ⅹ103拷贝/ml的阳性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98.95%(189/191);B组46.34%(152/328);C组100%(26/26);D组57.41%(31/54);E组20.00%(7/35);F组18.18%(2/11);G组20.00%(2/10)。A组、C组与B、D、E、F、G组间HBVDNA阳性增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组间比较有些差异有显著性,有些差异无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正确合理地分析HBV血清学指标出现的类型,与HBVDNA的联合动态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了PCR法检测血清HBVDNA与ELISA法检测HBsAg、HBeAg的结果。用血清加热-PCR法检测HBV549bp特异DNA片段,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NBeAg。133份食品从业人员体检血清样品中.57份HBsAg(-),其中未检出HBVDNA;60份HBsAg(+)、HBeAg(-),其中检出8份HBVDNA(+),HBVDNA检出率为13.3%;16份HBsAg(+)、HBeAg(+),其中检出15份HBVDNA(+),HBVDNA检出率为93.8%。PCR法检测HBVDNA能更直接地反映HBV传染性。结果初步提示正常人体检中.仅凭HBsAg(+)、HDeAg(-)确定其无传染性是不够充分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妇女口服避孕药对肝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抗HBc—IgM阴性的育龄妇女作为观察对象,非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口服低剂量复合避孕药,一组不应用激素类避孕措施,随访观察半年。共159例妇女完成了随访观察,服药组78例,对照组81例。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肝炎的症状和体征,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取血检查GPT、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个月检查时,服药组有1例GPT值高于正常,第6个月检查时正常。根据初步观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口服避孕药对肝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但是仍有必要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并且在人群中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群中HBcAg、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检出情况及三者关系,分析它们在乙型肝炎病人中存在的原因及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乙肝病毒传染性及诊断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 460例标本的血清标志物,同时对其中133例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421例HBsAg阳性中HBcAg阳性率为86.94%,98例HBeAg阳性中HBcAg阳性率为65.31%.在同时检测HBcAg和HBV DNA的133例各种感染模式中,HBcAg与HBV DNA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cAg与具有病毒活动性复制意义的指标HBV DNA有良好的一致性.HBcAg与HBV DNA可以反映HBV感染与复制,尤其可反映HRsAg阴性或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仍存在的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表达与肝细胞内HBsAg和HBcAg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定量PCR技术检测 17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HBVDNA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其肝细胞内HBsAg及HBcAg含量。结果 ⑴慢乙肝患者不论血清HBVDNA是否阳性 ,肝细胞内均可检出HBsAg ;但HBVDNA载量低者 ,肝细胞内HBsAg含量较低 (P <0 0 5 )。血清HBVDNA阴性者 ,HBcAg无一例检出。⑵血清HBVDNA载量越高 ,患者肝细胞内HBcAg的阳性率明显升高 (P <0 0 5 )。⑶肝组织炎症G2期以上的慢乙肝患者血清HBVDNA阳性较阴性的多 (P <0 0 5 ) ,但并不与HBVDNA载量高低相伴随 (P >0 0 5 )。而G2期以上的慢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cAg的阳性率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慢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表达与肝细胞内HBsAg和HBcAg表达密切相关。肝细胞内HBsAg的表达是筛查HBV感染的敏感指标 ,HBcAg是评价HBVDNA复制程度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PCRmnh-ELISA法对HBV DNA YMDD变异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249例服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肝患者,男187例,女62例,其中HBeAg阳性198例,阴性59例,采用PCRmnh-ELISA法进行YMDD变异株检测,并进行了肝功能及HBV DNA的随访。结果249例患者中,43例YMDD变异阳性,阳性率为17.3%,其中YVDD变异33例,YIDD变异10例。YMDD变株阳性结果中,29例ALT水平呈现反复现象,占阳性结果中的67.4%,34例患者HBV DNA反跳,占阳性结果中的79.1%。结论HBV DNA YMDD变异是拉米夫定产生耐药,使病情反复的主要原因,变异的主要形式可能是YVDD,变异的发生率与E抗原阳性率无关,与治疗前的HBV D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YMDD变异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立文  刘玉兰 《职业与健康》2005,21(8):1188-1189
目的研究HBV-DNA P基因变异在乙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63例乙肝患者采用PCR法检测HBV-DNA P基因的变异.结果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之间差异显著(χ2=10.52,P<0.01).前者YIDD、YVDD和其他变异分别为21.13%、4.93%、8.45%.后者为9.62%、1.9%、3.85%.结论PCR是检测基因突变的高效方法之一,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HBV-DNA位点变异对判断疾病的稳定与进展及病情转归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