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单切面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传统异感法行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A组38例采用传统异感法行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38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单切面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患者VAS评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秀率高于A组(P0.05)。B组神经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A组。结论:超声引导下单切面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效果确切、安全,可以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颈丛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甲状腺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48例,随机均分成A、B两组.A组行双侧颈浅丛阻滞,15分钟后行静吸全麻;B组行静吸全麻.两组术中均吸入1%七氟醚,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记录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拔管时间,入手术室和拔管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术后2小时VAS疼痛评分.结果 A组瑞芬、丙泊酚用药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拔管时HR、MAP值显著降低,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结论 颈丛阻滞联合静吸全麻用于甲状腺腺瘤腔镜手术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拔管时间,拔管时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注射液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安全性及合适的剂量范围。方法60例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甲状腺肿瘤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麻醉前给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B组麻醉前静脉推注倍他乐克0.05mg/kg,C组麻醉前静脉推注倍他乐克0.10mg/kg,三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男女比例、外科情况、手术时间及ASA分级上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采用患侧颈深丛 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33%罗哌卡因,总用量30ml。分别记录入室、推药前,颈丛阻滞前,阻滞后0、5、10、15、30min,切甲状腺瘤时,和术毕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及术中、术后出现的与倍他乐克相关的并发症。结果A、B两组患者麻醉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增高,其中尤以A组较为明显(P<0.05),收缩压升高更为显著;C组麻醉后各时间点血压均无明显增加,较为平稳。A组麻醉后心率有显著增加(P<0.05),B组麻醉后心率轻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麻醉后心率相对平稳。结论在颈从阻滞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倍他乐克能够有效的防治心血管不良反应,剂量为0.10mg/kg时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针法颈神经阻滞和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分别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14例用一针法颈神经丛阻滞,B组34例用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术中辅助药追加比例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单纯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采用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具有易定位、好操作、麻醉效果好的优点,只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基层医院较理想的麻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电针刺激双侧“合谷”、“内关”穴对儿茶酚胺的干预效果。方法:①选取2005-05/2006-0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择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Doll’s法分为电针刺激 颈丛阻滞组、单纯颈丛阻滞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病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电针刺激 颈丛阻滞组患者分别于双侧“内关”、“合谷”穴皮肤消毒后刺入银针,直到有明显“得气”感觉,接上电刺激仪连续高频密波刺激(60Hz,1~2mA,20V),以能耐受无特殊不适为度,观察约10min后行双侧颈深丛阻滞。单纯颈丛阻滞组不给予电针刺激,只以同法行颈丛阻滞。③分别于麻醉前(t1)、双侧颈丛阻滞后5min(t2)、切开皮肤(t3)、剥离甲状腺(t4)、缝皮前(t5)、缝皮后5min(t6)各时间点记录两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手指血氧饱和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同时对患者术中疼痛程度(0分=无痛,10分=剧痛)及镇静与紧张程度(0分=轻松舒适,10分=紧张不适)进行评分。观察围术期并发症和毒副反应。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实验选取拟行择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住院患者60例,电针刺激 颈丛阻滞组有1例患者因冰冻切片为甲状腺癌需行扩大根治术改全身麻醉而剔除。①围术期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指标-儿茶酚胺检测结果:单纯颈丛阻滞组肾上腺素浓度在剥离甲状腺、缝皮前、缝皮后5min明显高于电针刺激 颈丛阻滞组(P<0.01),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于缝皮前、缝皮后5min明显高于电针刺激 颈丛阻滞组(P<0.05)。②围术期各项循环指标检测结果:术中平均动脉血压电针刺激 颈丛阻滞组比较稳定,而单纯颈丛阻滞组波动明显,于切开皮肤、剥离甲状腺、缝皮前明显升高(P<0.01);单纯颈丛阻滞组心率于切开皮肤、剥离甲状腺时间点明显高于电针刺激 颈丛阻滞组(P<0.01);两组手指血氧饱和度基本相似(P>0.05)。③术中疼痛程度评分、镇静与紧张程度评分结果:电针刺激 颈丛阻滞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评分、镇静与紧张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颈丛阻滞组(P<0.01)。④围术期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电针刺激 颈丛阻滞组明显低于单纯颈丛阻滞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较单纯颈丛阻滞效果更好,明显减轻心血管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对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I~II级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25例,颈丛神经阻滞复合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观察患者在切皮、分离甲状腺上极、峡部、下极时的MAP、SpO2、HR.结果 两组在分离甲状腺上极时MAP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分离下极和峡部时,A组MAP和HR明显高于B组(P<0.05).A组18例术中用了氟芬合剂,5例用了氯胺酮,两组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对甲状腺次全切手术,颈丛神经阻滞复合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同样是安全的.且麻醉效果优于单纯颈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7.
申玲  孙明 《临床医学》2009,29(1):64-65
目的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择期ASAⅠ-Ⅱ级甲状腺腺瘤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罗哌卡因组32例和布比卡因组30例,分别采用0.375%罗哌卡因或0.375%布比卡因24ml行一针法双侧颈丛阻滞,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程度、镇痛持续时间及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相比,布比卡因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力血压、心率和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腺瘤手术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
传统颈浅神经丛阻滞法用于颈部手术镇痛效果满意,但因穿刺经常会出现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Horner综合征等并发症。2002年以来,临床麻醉学相继登载了两种新的颈浅神经丛阻滞法,麻醉效果满意,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为验证二者的临床效果,笔者同时应用两种颈浅神经丛阻滞法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阻滞,以评价两种改良颈浅神经丛阻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手术两种颈浅丛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颈浅丛阻滞方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4例,分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一点阻滞法(A组)27,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扇形阻滞法(B组)27例,应用VAS评分法评定麻醉效果并观察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中辅助药用量,并监测术中SBP、DBP、ECG、HR、SpO2及并发症。结果VAS评分、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中辅助药芬太尼使用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一点阻滞法较传统扇形阻滞法操作简便,阻滞完全,更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丙酚辅助颈丛阻滞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2 0例。采用单纯颈丛阻滞麻醉 ;B组 2 0例。采用颈丛阻滞麻醉 异丙酚。分别记录麻醉前 (T1)、麻醉后 10min(T2 )、麻醉后 4 5min(T3 )、麻醉后 90min(T4)、麻醉手术结束 (T5)各时间点的MAP、HR、RR、SPO2 值。结果 :①与麻醉前比较 ,HR及MAP在A组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 (P均 <0 .0 5 ) ,在B组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RR及SPO2 在A组、B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③A组HR、MAP与B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而RR及SPO2 在A组、B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异丙酚辅助颈丛阻滞麻醉患者安静、平稳、无痛苦 ,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行上肢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B超引导组(n=42)。对照组以盲探的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超引导组在B型超声仪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B超引导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均优于对照组,但麻醉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B超引导组不同臂丛神经的感觉阻滞完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盲探法相比,B超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操作时间虽然有所延长,然而麻醉效果佳,能够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比长托宁和东莨菪碱作为术前用药分别用于颈丛麻醉时对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颈丛麻醉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溶液组(A组,n=20)、东莨菪碱组(B组,n=20)、长托宁组(C组,n=20),麻醉前15 min A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1 ml,B组静脉注射东莨菪碱0.3 mg(1 ml),C组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1 ml)。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和一侧颈深丛神经阻滞,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15 min及麻醉后5、10、15、20 min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 A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SBP、DBP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大部分时间点HR、SBP、DBP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较麻醉前15 min均有差异(P〈0.05)。C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麻醉后各时间点HR、SBP、DBP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托宁能够有效地预防颈丛麻醉导致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较东莨菪碱更适合于作为颈丛麻醉的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将地佐辛5 mg与局部麻醉药(0.375%罗哌卡因20 mL+1%利多卡因15 mL+1∶20万肾上腺素1 mL)混合用于臂丛神经阻滞。B组于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联合局部麻醉药(同A组);C组仅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同A组。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后1 h及术后4、8、12、24、36、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术毕至术后VAS3分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低于B、C组(P0.05)。A、B组术后8 h时的VAS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2、24 h时的VAS明显低于B、C组(P0.05);3组麻醉后1 h及术后4、36、48 h时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效果确切,能够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对瑞芬太尼致甲状腺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拟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颈丛神经阻滞组(B组)、吗啡组(M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全麻诱导前30分钟3组分别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B组双侧颈浅丛各注入0.25%罗哌卡因10 ml,M组和C组注入0.9%生理盐水10 ml。术中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记录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拔管期间躁动和寒颤的发生情况,以及意识恢复后5分钟时的口述痛觉评分(VRS评分)。分别于术后1(T1)、2(T2)、4(T3)、8(T4)、12(T5)和24小时(T6)等时点,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静态和动态的疼痛程度。记录术后24小时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结果 M组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长于B组和C组(P〈0.05);C组意识恢复后5分钟时VRS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与C组比较,B组和M组T1~6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B组与M组各时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期间躁动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B组和M组(P〈0.05);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发生率M组明显高于C组和B组(P〈0.05)。结论颈丛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致甲状腺术后痛觉过敏,与吗啡静脉注射超前镇痛相比,副作用更少,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5.
比较关节镜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48 h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4月-2018年6月侧卧位下行肩关节镜择期手术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在全身麻醉后肩关节镜引导下用0.2%罗哌卡因20 ml行肩胛上神经阻滞,B组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用0.2%罗哌卡因20 ml行肌间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和48 h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 h内非甾体类止痛药用量、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48 h镇痛满意度。结果 A组和B组患者术后2、4、8、12、24和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1(0.0,1.0)和1(0.0,2.0)分、1(1.0,1.5)和1(1.0,2.0)分、(2.52±1.48)和(3.80±2.60)分、(3.32±1.55)和(4.68±2.30)分、(2.60±1.35)和(3.56±1.39)分、(2.28±0.94)和(2.92±1.96)分;两组术后2、4和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8、12和24 h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使用量分别为(62.00±38.94)和(92.00±49.3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哌替啶使用率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8 h内A组患肢麻木感发生率为0.00%(0/25),B组术后均有麻木感,48 h内麻木感逐渐消失;两组术后48 h镇痛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关节镜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与常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前者应用于肩关节镜术后8、12和24 h镇痛效果较好,副作用小,有利于早期康复,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0~55岁;体质量50~80kg;ASAⅠ级。随机分为2组各20例。Ⅰ组(全麻组)常规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全凭静脉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分别以0.25~2、100~200μg·kg-1·min-1行恒速输注。Ⅱ组(颈丛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组)行单侧颈深丛及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后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剂量分别为0.05~0.1μg·kg-1·min-1和1mg·kg-1·h-1,保持患者清醒镇静且手术无痛。记录麻醉前即刻(T0)、气管插管/颈丛阻滞后(T1)、手术前即刻(T2)、分离甲状腺期(T3)及气管导管拔出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术后4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舒适评分(B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MAP在T1、T4期较平稳(P均<0.05),T0、T2、T3期2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Ⅰ组相比,Ⅱ组HR各时点均较平稳(P均<0.05),BIS值各时点均较高(P均<0.05)。术后4hVAS评分Ⅰ组略高于Ⅱ组,BCS评分Ⅰ组略低于Ⅱ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行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腰椎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45例,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45例。记录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术后0、4、8、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并发症。 结果2组术中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少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P<0.05)。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术后0、4、8、12 h VAS评分明显小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P均<0.05)。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患者无术后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发生。 结论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腰椎内固定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艾司洛尔持续静脉输注与单次注射在预防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择期行甲状腺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注组、静注+微泵组两组,每组20例。在颈丛阻滞完成后给予药物静脉注射:静注组艾司洛尔1mg/kg,静注+微泵组先静注0.5mg/kg,随即根据心率(控制心率在:60~90次/min)以50~200ug·kg^-1·min^-1的速度泵注艾司络尔。分别记录颈丛阻滞前、阻滞后即时、5、10、20、3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观察麻醉效果。结果静注+微泵组在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状态(SBP、DBP、HR、RPP)保持相对稳定。两组颈丛阻滞即刻的HR、RPP均较阻滞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23、9.42、7.62、6.86,P均〈0.05);两组颈丛阻滞后5min的HR、RPP均比阻滞即刻时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56、8.72、10.36、4.59,P均〈0.05)。阻滞后20min,静注组SBP、DBP、HR比静注+微泵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20、10.20、8.65,P均〈0.05)。结论颈丛阻滞前预防性使用艾司洛尔,可以有效的抑制阻滞导致的心血管副作用,微泵持续注射比单次注射艾司洛尔效果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间沟阻滞法、腋路臂丛阻滞法和肌间沟及腋路臂丛联合阻滞3种不同方法在同时涉及上肢尺、桡神经支配区域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1年7月多根手指外伤且外伤范围涉及拇指与小指需进行清创缝合的6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采用肌间沟阻滞法、B组采用腋路臂丛阻滞法、C组采用肌间沟和腋路臂丛联合阻滞法。麻醉完成20 min后采用针刺法检验麻醉效果,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麻醉完成20 min后,C组在尺神经支配区域的麻醉效果优于A组,在桡神经支配区域的麻醉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VAS评价疼痛程度,A组与C组尺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93,P〈0.05);B组与C组桡侧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7626,P〈0.05);A组与C组的桡侧、B组与C组的尺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t=0.1833,t=0.4727,P均〉0.05)。结论肌间沟及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在上肢手术,尤其是同时涉及尺、桡神经支配区域的手术中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辅助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分别予D组输注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啶0.4μ/kg(5min内)后,以0.4μg.kg-1.h-1维持,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C组静脉注入氟芬合剂2ml。记录两组患者颈丛阻滞前(T0)、颈丛阻滞后10min(TI)、手术开始后5min(T2)、30min(T3)、分离腺体(T4)和切除腺体(T5)等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A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视觉模拟评分(VSA)评价术中疼痛程度,Ramsay评分评价镇静程度,同时记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D组T0、T1、T2、T3、T4、T5时MAP、HR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08、5.03、4.60、6.54、5.56;8.78、7.95、9.61、7.84、8.15,P均<0.05);VAS评分、Ramsay评分明显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20、2.23、8.75、10.12;14.63、6.24、10.20、9.46,P均<0.05);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右旋美托咪啶辅助颈丛阻滞行甲状腺切手术,可使患者达到充分的镇静、镇痛作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还可预防颈丛神经阻滞后心血管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