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丰台区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病原谱和流行特征,为本地区细菌性腹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1年4-12月丰台区4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675份,按照WS287-2008、WS/T9-1996、GB17012-1997和WS289-2008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非O1、O139群霍乱弧菌4种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并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从收集到的675份标本中共分离到196株致病菌,阳性率为29.04%。阳性菌中居首位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占40.31%(39/196),其次为志贺菌,占18.37%(36/196)。检出的志贺菌以宋内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份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组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丰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应有针对性的主动加强监测,尤其是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2.
2010年北京市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Huang F  Deng Y  Qu M  Liu GR  Liu Y  Zhang X  Li J  Yan HQ  Gao ZY  Liu BW  Li XT  Li XY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9):820-824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市感染性腹泻致病菌的病原构成、流行特征及主要致病菌的血清型分布。方法 收集2010年4—12月期间北京监测哨点的肠道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2118份,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的方法对其进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并对其时间分布、感染者年龄分布及血清型别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在2118份标本中,共分离到478株菌,检出率为22.6%。其中志贺菌位居阳性检出菌的首位,占40.8%( 195/478),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分别占23.8%(114/478)、19.0%(91/478)和4.8%(23/478)。肠道致病菌的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20 ~ 39岁的成年组,其中30 ~39岁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27.2%(92/338)。不同病原菌的人群年龄分布不同。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季节性,7-10月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23.5%( 114/486)、32.8%(176/536)、36.1% (90/249)、25.9%(29/112),其余月份检出率<16.O%。检出的志贺菌以宋内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占83.1%(162/195);副溶血性弧菌以O3∶K6为优势血清型,占63.2% (72/114)。沙门菌以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分别占13.2%( 12/91)、12.1%(11/91)。肠致泻性大肠杆菌以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2种菌群为主,分别占69.6%( 16/23)、30.4%(7/23)。结论北京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等。其中志贺菌和沙门菌血清型构成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丰台区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本地区细菌性腹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4-10月丰台区2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87-2008、WS 271-2007和WS 289-2008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检测,按美国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444份腹泻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140株致病菌,阳性率为31.53%。病原菌中副溶血性弧菌居首位,占55.71%,其次为沙门菌,占21.43%。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分别为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宋内志贺菌、山夫登堡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多数检出菌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敏感性较高,志贺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结论丰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主,各种病原菌耐药性不同,应加强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某城区2011—2013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分布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特征,为感染溯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区域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 179份,对其培养分离的致病菌进行血清分型及PFGE分析。结果 1 179份标本,共培养肠道病原菌330株,其中检出居前4位的肠道致病菌依次为志贺菌属93株(28.18%)、沙门菌属69株(20.91%)、副溶血性弧菌44株(13.33%)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株(3.33%)。18株宋内志贺菌PFGE分为8个型别,聚类相似度接近88%;69株沙门菌属细菌分为18个血清型,共41种PFGE型别,其中山夫登堡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具有明显的优势带型;23株副溶血性弧菌PFGE型别较为分散。结论 3年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的血清型和PFGE带型分布较为广泛,应注意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的PFGE优势菌型,警惕其引发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鄞州区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原菌谱与流行特征,积累感染性腹泻疾病的本底资料,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感染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从499份标本中检出10种病原菌共51株,检出率为10.22%,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最多(54.90%,28/51),其次是沙门菌(9.80%,5/51)、溶藻弧菌(7.84%,4/51)、变形杆菌(7.84%,4/51)。6月-9月是病原菌检出高峰,副溶血性弧菌在20岁~39岁组和40岁~59岁组中分布较多,检出率分别为9.49%和11.57%。检出条件致病菌16株,占31.37%。结论鄞州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呈夏季、秋季高发,青壮年为主,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流行株的特征;病后即就诊能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条件性致病菌检出概率较高,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海产品检测和重点人群的饮食安全宣传教育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构成情况,为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集宝安区2013年5月-2015年4月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分离、鉴定,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检测标本3 373份,共分离菌株441株,检出率13.07%,其中沙门菌的检出居首位,占61.45%,主要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占31.73%。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占19.95%,主要血清型为O3∶K6,占81.82%。沙门菌感染在5岁儿童中多发,检出高峰在5月-10月,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在20岁~39岁人群中多发,检出高峰在6月-9月。结论沙门菌是辖区内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在低龄儿童中高发,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在中青年人群中高发,应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顺义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构成、流行特征及主要致病菌的血清型分布,为本地区感染性腹泻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顺义区2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的方法 进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66份标本中共分离到71株致病菌,检出率为19.13%,阳性率居首位的是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占47.89%,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分别占26.76%和25.35%。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以产毒大肠埃希氏菌(ETEC)为主,沙门氏菌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和山夫登堡沙门氏菌为主要流行血清型。检出率以6-10月份较高,青年组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结论 顺义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以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为主,应在高发季节有针对性的加强主动监测,有效防控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我省城镇居民的主要腹泻病原菌 ,为建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 ,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方法〕采集监测点腹泻门诊腹泻患者粪便 (或肛拭 )标本 ,分离沙门菌、志贺菌、霍乱、肠出血性大肠O157∶H7及副溶血性弧菌 5种病原菌。〔结果〕15 70份标本共分离各类病原菌 2 2 3株 (14 .65 % ) ,其中 ,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最高 ,占总检出率的 85 .65 % ,志贺菌、沙门菌的检出率分别为 3 .14 %和 0 .45 % ,霍乱、肠出血性大肠O157∶H7未检出 ;女性患者病原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 (P <0 .0 1) ;60 .0 9%的患者年龄集中在 2 0~ 40岁 (P <0 .0 0 1) :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的血清型主要为O3 血清型。〔结论〕我省城镇居民主要致泻病原菌为副溶血性弧菌且仍为O3 血清型 ,患者主要为中青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医院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1 937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937例粪便标本中阳性病例376例,阳性率为19.41%,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0株占29.26%,副溶血性弧菌83株占22.07%,沙门菌119株占31.65%,志贺菌64株占17.02%;<10岁患者无病原菌检出,21~30岁、41~50岁及51~60岁患者阳性检出率均≥15%,其余年龄组检出率均较低;1、2、11和12月病原菌检出率较低,而6~8月检出率较高,6月份检出231例,7月份检出493例,8月份检出462例;64株志贺菌中宋内志贺菌49株占76.56%,其余为F2a(12.50%)、F4c(7.81%)、F2b(3.13%);83株副溶血性弧菌以O3:K6型为主,共60株占72.29%,其余血清型较分散;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分别占65.45%和34.55%;沙门菌血清型分布中肠炎39株占32.77%,鼠伤寒28株占23.53%,猪霍乱21株占17.65%。结论感染性病原菌主要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志贺菌为主,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应加强优势病原型别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东区感染性腹泻病原构成情况及流行季节性特点。方法对全区所有腹泻门诊肛拭子或粪便样品采用直接划线分离、增菌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等方法,检测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肠道致病菌,对其中的61份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35份腹泻样品病原菌检出率为11.9%(40/33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占85.0%(34/40),志贺菌占7.50%(3/40)。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血清型为O3群,占73.5%(25/34),未检出霍乱弧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61份检测轮状和诺如病毒核酸样品,病毒核酸阳性27例,检出率44.3%(27/61),其中诺如病毒Ⅱ型阳性63.0%(17/27),轮状病毒核酸A组型阳占33.3%(9/27)。结论江东区夏秋季散发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在冬秋春季腹泻样品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分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县2014年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流行病学特征和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监测医院肠道门诊的感染性腹泻患者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患者的肛拭标本进行细菌分离检测,用K-B法对检出的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14年监测点医院共监测到腹泻标本108例,检出病原菌株13例,检出率为12.04%。检出的主要致病菌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46.15%,6/13)、副溶血性弧菌(30.77%,4/13)、沙门菌(15.38%,2/13)、空肠弯曲菌(7.69%,1/1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各菌属对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2014年崇明县监测医院腹泻患者中的病原菌以致泻性大肠杆菌为主,夏秋季节是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各种病原菌耐药性不同,应加强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0年-2014年北京市儿童感染性腹泻中病原菌构成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肠道门诊监测系统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的方法对其进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等多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和分析。结果北京市2010年-2014年腹泻患儿粪便中共分离肠道致病菌679株,其中DEC位居所有检出菌的首位,占22.09%;其次是沙门菌、志贺菌,分别占19.88%和18.56%。腹泻患儿肠道致病菌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1岁~3岁幼儿,男女比例为1.12∶1。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季节性,夏、秋季为高峰。检出的DEC以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为主,占52.67%。沙门菌共分为34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为主,占32.59%。志贺菌以宋内志贺菌为主,占80.95%。结论北京市腹泻患儿病原菌感染以幼儿为主,男性多见,夏、秋季高发,病原菌谱以DEC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近年秦皇岛食源性腹泻病原菌流行规律,为其诊断和应对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7—2021年哨点医院腹泻标本进行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对优势菌进行血清分型及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秦皇岛市2017—2021年3种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16.8%(146株),其中沙门菌为4.8%、副溶血性弧菌为9.0%、致泻大肠埃希菌为3.0%;3种食源性致病菌和副溶血性弧菌2019年检出最高(36.2%和31.5%)、第3季度检出最高(27.4%和17.5%)、50~64岁检出最高(31.1%和19.4%),沙门菌于<5岁组检出率最高(16.3%);沙门菌D群检出最多(47.6%),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共占69.0%。副溶血性弧菌O3群检出最多(48.7%),O3:K6型占41.0%。45株副溶血性弧菌分38种带型,各带型相似度39.8%~100.0%。结论 应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谱的构成和流行特征,监测病原谱变迁趋势,为本地区感染腹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2014年龙岗区两家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按照卫生行业标准WS 287—2008、WS 271—2007和WS 289—2008进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检测和诺如病毒等4种病毒核酸检测;对病原谱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血清型别构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 707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 361株致病菌,阳性率为20.29%;病原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631份标本病毒核酸阳性,以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结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引起深圳市龙岗区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病原谱已发生变迁,应主动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腹泻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为该地区细菌性腹泻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18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某哨点医院肠道门诊38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罗诺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检测,并对病原菌的月份分布、致病人群及病例混合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380份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89株,检出率为49.74%;其中检出最多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9.05%和17.99%;进一步的血清分群发现,检出的沙门菌中主要为肠炎沙门菌,DEC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占42.31%(11/26),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占38.46%(10/26),副溶血性弧菌以血清型为O3∶K6(占69.57%,16/23)多见;不同年龄段的病原菌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在6-9月病原菌的检出率(>50%)较高。 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DEC、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细菌性腹泻在夏季有明显的高峰,且不同菌种的检出月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感染性腹泻病人中致病菌构成和耐药性,为防控腹泻病提供依据.方法:致病菌检测采用直接分离与增菌分离相结合的方法;细菌鉴定采用生化筛检和API等,鉴定到种、群;致病菌血清分型采用血清凝集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耐药基因检测采用PCR法.结果:9 256份标本检出8类16种3 473株病原菌,检出率为37.52%,以副溶血性弧菌最多,沙门菌次之,气单胞菌第三,且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分型发现副溶血性弧菌的O∶3群、沙门菌的甲型副伤寒、志贺菌的福氏志贺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19为各病原菌的优势菌,检出了福氏1C等志贺菌新亚型;药敏试验显示致病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但有45株为多重耐药菌,其中气单胞菌23株、志贺菌8株、致泻性大肠杆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变形杆菌2株、沙门菌1株,占总菌数的2.45%,检出了bla-TEM、sull和aacc等3种耐药基因.结论:宁波地区腹泻食源性致病菌构成复杂,副溶血性弧菌是最主要的流行病原菌;检出福氏C型志贺菌提示其血清型可能或正在转换,需加强对志贺菌变迁的监测,以预防疾病的暴发;致病性不强的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检出率较高,应引起关注;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有2.45%的病原菌为ESBL,涉及多个菌属,说明耐药菌产生的复杂性,采取合理用药是关键,以减少耐药菌的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腹泻患者的病原谱情况,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房山区2家二级医院收集未用抗生素的腹泻患者肛拭子和粪便标本,进行志贺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共收集377例腹泻患者的标本,其中男性217例,女性160例;20~39岁患者占56.23%。检出肠道致病菌58株,检出率为15.38%。其中副溶血弧菌24株(41.38%);致泻性大肠杆菌19株(32.76%),包括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12株,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5株,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2株;沙门菌14株(24.2%),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检出肠道腹泻病毒42株(11.14%),其中诺如病毒GII型最多,30株。职业分布居于前3位的为:干部职员30例(31.25%),学生11例(11.46%),家务及待业11例(11.46%)。腹泻致病菌检出时间主要分布于夏秋季,检出高峰为6—9月。腹泻病毒检出高峰为3—5月。结论房山区腹泻患者病原菌种类多,应在继续加强监测的同时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本院急性传染性腹泻致病菌类型、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2018年本院肠道门诊就诊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进行9种常见致病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致病菌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结果 1 564份标本中,共检测出阳性致病菌641株,检出率为41.00%,不同菌属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25.40%、志贺菌属6.60%、大肠埃希菌4.70%、沙门菌4.20%。其中,副溶血性弧菌、ETEC、EHEC感染主要分布于20岁~40岁青壮年,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ETEC感染男性多于女性,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ETEC的时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分布在8月-9月,沙门菌主要分布在6月-8月,ETEC主要分布在7月-8月;各肠道致病菌对8种抗菌药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阿米卡星95.30%、头孢噻肟89.76%、庆大霉素76.98%、头孢唑啉68.91%、环丙沙星55.79%、复方新诺明55.19%、诺氟沙星33.97%、氨苄西林21.54%。结论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以弧菌为主,好发于20岁~40岁青壮年男性,集中在6月-9月,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余姚市2015年-2017年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肠道门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市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方法 采集食源性疾病患者的大便或肛试子标本进行增菌、分离、鉴定、血清分型,最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5年-2017年共检验标本932份,检出肠道致病菌260株,检出率为27. 90%,其中沙门菌178株,占68. 46%,副溶血性弧菌72株,占27. 69%;沙门菌血清型以鼠伤寒和斯坦利为主;副溶血性弧菌以O3群为主。结论 引起本市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主要是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学分型范围广,对青霉素类、利福霉素类和磺胺类耐药性较强,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哨点医院采集门诊未使用抗生素腹泻监测患者的大便样本、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进行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阳性菌株进行复核和分析。结果共检测863份标本,分离出163株致病菌,分离率为18.89%,检测出沙门菌(SM)、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副溶血弧菌(VP)、志贺菌(SH)、类志贺邻单胞菌。阳性菌株中以SM感染为主(80株),占49.08%;其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1株),占37.42%。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是高峰。SM是辖区内引起婴幼儿腹泻最主要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的SM的优势血清型分别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结论光明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主要以SM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应加强主动监测,做好腹泻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