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HDL-C、甘油三酯(TG)/HDL-C比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CHD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cy浓度与LDL-C、HDL-C、TC、TG水平,并分析Hcy与LDL-C/HDL-C、TC/HDL-C、TG/HDL-C比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Hcy、LDL-C、TC、TG水平升高,而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HD组血清LDL-C/HDL-C、TC/HDL-C、TG/HDL-C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Hcy与LDL-C/HDL-C(r=0.267 3,P0.01)、TC/HDL-C(r=0.277 1,P0.01)、TG/HDL-C(r=0.236 3,P0.01)比值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cy浓度和LDL-C、HDL-C、TC、TG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分析Hcy与LDL-C/HDL-C、TC/HDL-C、TG/HDL-C比值的相关性对于探讨CHD的发病机制及其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儿童肥胖与脂质代谢紊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与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肥胖病门诊7~18岁患儿283例,其中男性179例、女性104例。测量体重、身高、腰围及臀围,酶比色法测定空腹血清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283例患儿超重15例、肥胖268例。147例血脂水平异常,其中1项异常100例、2项异常34例、3项异常和4项全部异常分别为11和2例。TG升高131例、TC升高42例、HDL-C降低和LDL-C升高分别为20和17例。校正年龄和性别后,体质指数(BMI)仅与血清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3,P<0.05)。腰围不仅与血清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1),也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r=-0.14,P<0.05)。腰围与血脂紊乱的程度呈正相关(r=0.17,P<0.01)。以同龄同性别腰围95th百分位值为标准,将283例患儿分为腰围正常组和腰围异常组,则腰围异常组患儿血清TG显著增高(P<0.01),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肥胖儿童脂质代谢紊乱以血清TG和TC升高为主。与BMI相比,腰围与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更密切。同龄同性别腰围95th百分位值可作为诊断儿童腰围正常与否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肥胖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脂等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肥胖儿童及100例正常对照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标;血清瘦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肥胖儿童组血清瘦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血清瘦素与BMI、ALT、TG、LDL-C、APB、FINS、HOM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7,0.5840,.328,0.198,0.314,0.5230,.484,P值均<0.05);与HDL-C呈负相关(r=-0.151,P<0.05)。结论:瘦素作为一种脂肪因子,在儿童肥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诊治的5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纳入观察组,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临床指标、血脂指标、血清Hcy水平、空腹血糖(FPG)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观察组儿童血清Hcy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儿童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1.57±0.46)mmol/L、(4.67±1.68)mmol/L及(2.20±0.69)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6±0.31)mmol/L、(3.60±1.21)mmol/L及(1.59±0.4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05,t=3.678,t=5.334,均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42±0.27)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0.3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2,P0.05)。观察组儿童血清Hcy、FPG及HOMA-IR水平分别为(10.25±3.18)μmol/L、(5.17±1.46)mmol/L及(4.80±1.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2.04)μmol/L、(4.52±1.14)mmol/L及(3.39±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87,t=4.621,t=4.356,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Hcy水平与TG、TC、LDL-C、FPG及HOMA-IR呈正相关(r=0.554,P0.05;r=0.508,P0.05;r=0.704,P0.05;r=0.576,P0.05;r=0.627,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576,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Hcy水平升高、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且血清Hcy水平与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肥胖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肥胖儿童及100例正常对照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标;血清瘦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对肥胖儿童进行肝脏B超检查,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分别积分1、2、3分.结果:肥胖组瘦素、BMI、ALT、TG、LDL-C、TC、APB、FINS、HOMA-IR较对照组高(P<0.05),而HDL-C较对照组低P<0.05.100例肥胖儿童组中根据B超发现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 55例,与其余45例单纯肥胖儿童结果比较显示:NAFLD组瘦素、BMI、TG、ALT、FINS、HOMA-IR水平较高P<0.05,而HDL-C水平较低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瘦素和TG水平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瘦素和BMI与NAFLD评分独立相关(P值<0.05).结论:高瘦素水平是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监测血清瘦素水平有助于判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1)与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119例肥胖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肥胖症相关诊断标准分为单纯性肥胖组64例和代谢综合征组55例,另选取健康儿童60例为对照组,进行体质量指数、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HOMA-IR)稳态模型评估。结果 MS患儿显示出更高的转氨酶、TG、TC、LDL-C、ApoB/A-1、空腹胰岛素和HOMA-IR水平,但HDL-C低于单纯性肥胖(OB)组和对照组(P<0.05)。ApoB/A-1与ALT、AST、TG、TC和LDL-C的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5、0.268、0.354、0.493、0.585,P<0.01),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179,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ApoB/A-1比值及TG联合ApoB/A-1比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和0.916。结论 ApoB/A-1比值可以作为儿童、青少年MS较为简便、有效的参考指标,可能成为MS预防、诊治过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血脂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10 648人中,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按照性别、民族、年龄相差≤1岁,进行肥胖、超重、正常1∶1∶1配对,各321例,采用"全国青少年体质调研统一测量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测量,并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三组间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TC、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0.05),肥胖组明显高于正常组;随BMI的增加,血TG、TC异常率呈上升趋势,肥胖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0.05);控制性别、民族和年龄因素后,TG与BMI、腰围、臀围、腰高比值(WHtR)呈正相关(均P0.01或0.05),HDL-C与BMI、腰围、臀围、WHtR呈负相关(均P0.01或0.05);调整性别、民族、年龄因素后,随BMI的增加,高脂血症发病风险显著增加,肥胖组患高脂血症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93倍(95%CI为1.144~2.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族儿童青少年的TC、LDL-C、HDL-C水平均高于汉族,TG水平均低于汉族(P0.05);而回族儿童青少年TC、LDL-C异常率明显高于汉族(P0.01)。结论肥胖显著增加了儿童青少年高脂血症的发病风险;回族儿童青少年TC、LDL-C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汉族,是否与民族遗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腹型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集45~60岁围绝经期妇女健康体检资料数据,以分层整群概率比率法抽样调查,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心血管危险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 051人,腹型肥胖555例(52.81%)。腹型肥胖组的BMI(t=17.12,P0.01),收缩压(SBP)(t=6.28,P0.01);舒张压(DBP)(t=6.30,P0.01);甘油三酯(TG)(t=3.69,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3.38,P=0.001);空腹血糖(FPG)(t=3.26,P=0.001);血尿酸(UA)(t=5.77,P0.01)及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t=5.83,P0.01)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腹型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P0.01)。随着腰围升高,BMI(r=0.44,P0.05);SBP(r=0.45,P0.05);DBP(r=0.44,P0.05);TG(r=0.11,P0.05);FPG(r=0.08,P0.05);UA(r=0.37,P0.05);AIP(r=0.12,P0.05)升高,HDL-C降低(r=-0.16,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SBP、BMI、UA、DBP升高,则腹型肥胖越严重。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腹型肥胖与DBP(β=0.031);UA(β=0.004)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β=-1.189)。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随着腰围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大,应将合理控制腰围作为围绝经期妇女慢性病保健的优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V与脂联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59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4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 I、ApoB,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poAV和脂联素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TG显著高于对照组[(1.79±1.28)mmol/L比(1.27±0.79)mmol/L],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1.17±0.25)mmol/L比(1.29±0.26)mmol/L],ApoAV显著低于对照组[(186.71±78.20)μg/L比(250.29±110.38)μg/L],脂联素亦显著低于对照组[(3.81±0.15)mg,L比(5.33±0.37)mg/L],P<0.05或<0.01.ApoAV与TG呈负相关 r=-0.208,P=0.040),与HDL-C(r=0.241,P=0.016)、脂联素(r=0.238,P=0.018)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ApoAV和脂联素水平降低,TG水平增高.ApoAV与脂联素共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湛江市城区67名肥胖儿童和70名正常体重儿童分别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肥胖组儿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的水平高于体重正常组儿童,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则低于体重正常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G,HDL-C,HDL-C3项指标异常率肥胖组较对照组高(P值均〈0.05);儿童肥胖度与血脂TC,LDL-C,ApoB呈正相关关系,而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在学龄期即可出现脂类代谢异常,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血红蛋白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北省某矿业集团在岗职业健康检查人群为研究对象。按血红蛋白(Hb)水平四分位数分为4组,以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其Hb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体质指数(BM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煤矿工人MS患病率17.73%,MS组Hb[(150.26±11.12)g/L],显著高于非MS组Hb[(144.64±12.3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Hb的水平与年龄、SBP、DBP、TC、TG、HDL-C、FPG、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最低四分位组到最高四分位组,随着Hb水平的上升,SBP、DBP、TC、TG、FPG、BMI各指标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通过Pearson分析,研究对象的Hb与TG、TC、FPG、SBP、DBP、BMI等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9、0.165、0.144、0.237、0.218、0.127,均P0.01),与HDL-C呈负相关(r值为-0.175,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后显示,Hb的升高与MS发病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β=0.123、0.185、0.122、0.130、-0.204、0.104)。结论煤矿工人Hb与MS及血压、血脂、血糖、BMI存在相关性,可为该人群MS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常BMI腹型肥胖人群高脂液体膳餐后脂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体质指数(BMI)腹型肥胖人群餐后脂代谢与正常体型人群的差异性。方法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的建议,以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腹型肥胖判断标准,将收集到的BMI在正常范围的111例志愿者分成体型正常组和腹型肥胖组,测定其空腹状态下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进食高脂负荷流质混合膳后,于0.5、1、2、4、6和8h测定以上指标。结果腹型肥胖组餐后TG水平高于体型正常组(P<0.05),HDL-C显著低于体型正常组(P<0.01)。两组人群餐后TC和ApoB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BMI腹型肥胖人群已经存在餐后脂代谢异常,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青少年血清瘦素水平与单纯性肥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青少年单纯性肥胖与血清瘦索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兰州市区及郊县998名青少年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青少年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指数(BMI)呈正相关(r=0.310,P<0.01).10岁~组偏胖女生和13岁~组偏胖男生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和偏瘦组(P<0.05).总体上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无关(r=0.030,P=0.374);但在13岁~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瘦索水平与年龄星负相关(r=-0.120,P=0.004).结论 瘦素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肥胖青少年中存在瘦素抵抗现象,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可以作为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肥胖儿童体质指数与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单纯肥胖儿童体质指数(BMI)与血脂的影响。方法 检测324名8~12岁单纯肥胖儿童的血脂,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BMI,同时使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他们的ApoE基因型。结果 E3/3是最常见的基因型,ApoE基因型分布为:E3/3 198人(61.1%),E3/4 36人(11.1%),E2/3 54人(16.7%),E4/4 36人(11.1%),未检测到E2/2和E2/4两种基因型。在ApoE 3组中,BMI与所有血脂指标呈明显相关。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载脂蛋白B(ApoB)外,其他血脂指标与BMI的相关性在其他ApoE组中则不尽相同。在ApoE2组中,BMI与TG呈明显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 I无明显相关;在ApoE 4组中,BMI与HDL-C,ApoA I明显相关,而与TG无明显相关。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对单纯肥胖儿童BMI与血脂的关系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中心型肥胖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依据苏州工业园区2014年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随机抽取某社区2 000名居民,选取其中健康自然绝经12个月以上的女性323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采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根据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腰围≥85 cm诊断为中心型肥胖,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中TG、TC、HDL-C和LDL-C的水平诊断血脂异常。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型肥胖与血脂异常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该绝经女性人群中心型肥胖占13.6%(44/323),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9.7%(96/323),中心型肥胖组血脂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组(43.2%vs 27.6%,P=0.036)。腰围水平与TG及LDL-C呈正相关(TG:r=0.28,P<0.01;LDL-C:r=0.20,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型肥胖组患血脂异常的OR值为2.07(95%CI 1.04~4.13,P=0.039),其中中心型肥胖组TG升高和HDL-C降低的OR值分别为3.81(95%CI1.69~8.60,P=0.001)和3.19(95%CI 1.36~7.52,P=0.008)。结论中心型肥胖是绝经女性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等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以探讨检测上述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92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n=46)、Ⅲ级(n=108)、Ⅳ级(n=38)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人员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3个亚组间血清Hcy、UA、TC、TG、HDL-C、LDL-C、Lp(a)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Hcy、UA、TC、TG、HDL-C、LDL-C、Lp(a)水平与NYHA分级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体检人员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Hcy、UA、Lp(a)水平升高,TC、TG、HDL-C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血清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个亚组患者血清Hcy、UA、TC、TG、HDL-C、Lp(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血清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Hcy、UA、Lp(a)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TC、TG、HDL-C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P0.05),LDL-C与NYHA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UA、TC、TG、HDL-C、Lp(a)水平均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恶化而变化,可作为患者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血清水平检测对指导早期干预治疗以降低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脂质代谢关系。方法:58例绝经后妇女CHD患者作为观察组,58例绝经后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性激素相关指标(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E/T)及脂质代谢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HDL-C/LDL-C、HDL-C/TC)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E2、HDL-C、E/T、HDL-C/LDL-C、HDL-C/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C、TG、LDL-C、Apo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观察组患者E2、E/T与TC、TG、LDL-C、ApoB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CHD患者血脂异常与性激素下降密切相关,且共同参与CH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了解青少年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高尿酸血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哈尔滨市城区1 640名10 ~ 18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并测定血尿酸(S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等.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23.0% (377/1 640),男生为29.7% (242/816),女生为16.4% (135/824),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x2=40.80,P<0.05).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糖、低HDL-C以及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0.101,2.829,24.602,P值均<0.05).FPG,TG,HDL-C,超重或肥胖以及血压异常组的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其正常组(t值分别为4.003,7.422,5.369,13.340,5.753,P值均<0.05).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TG、体质量指数(BM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2,0.127,0.176,0.232,0.441,P值均<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r=-0.238,P<0.05).将研究对象按SUA水平四分位间距分成4组,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高,SBP,DBP,FPG,TG,BMI水平随之升高,而HDL-C水平随之降低(P值均<0.05).结论 10 ~18岁青少年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存在密切相关性,防治高尿酸血症应从儿童青少年开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正常孕妇及妊高征患者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蛋白(a)水平。结果妊高征组血清TG(P<0.01)、ApoB(P<0.01)、LDL-C(P<0.05)及LP(a)(P<0.05)较正常孕妇显著升高,ApoAI、HDL-C则显著降低(P<0.05),TC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轻、中、重妊高征患者之间,ApoAI(P<0.05)及HDL-C(P<0.01)依次降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LDL-C(P<0.01)及LP(a)(P<0.01)依次升高,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TG、TC和ApoB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脂代谢异常可能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SOC)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血脂水平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单纯性肥胖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各50例,应用常规生化检验方法检测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用ELISA法测定IGF-Ⅰ水平。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IGF-Ⅰ、TG、TG、LDL-C及Apo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ApoA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F-Ⅰ的浓度与血脂TC、TG、LDL-C及ApoB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HDL-C、ApoAI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IGF-Ⅰ浓度的改变与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代谢紊乱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