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分布及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分布、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透析充分性、透析龄、贫血情况、心功能状况、血清蛋白与感染发生的关系及其感染部位、病原体、基础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93例感染患者(41.15%),共发生感染121例次(53.54%),感染者平均发生感染1.3次。感染部位主要依次为肺部(45.45%)、上呼吸道(21.49%)、皮肤软组织(14.87%)、泌尿道(9.92%)和胃肠道(7.44%)。≥60岁组、透析不充分组、透析龄≥1年组、重度贫血组、心衰组及低清蛋白血症组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应的<60岁组、透析充分组、透析龄<1年组、非重度贫血组、无心衰组及清蛋白正常组(均P<0.005)。基础疾病中以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感染率高(P<0.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很高,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龄长、重度贫血、心功能不全及低清蛋白血症为其感染的高危因素;充分透析,改善贫血和营养状况,纠正和防止心功能不全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近年来180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部位、病原体、原发病因及营养状况进行总结。结果感染组86例次患者共感染113例次,感染部位依次为肺部(36.9%)、泌尿系(21.6%)和静脉导管(11.8%);进行细菌培养50例次,阳性38例次,病原学以革兰阴性杆菌(占60.3%)常见;感染组中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患者的年龄和自费比率却明显高于非感染组;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18.3%、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为8.7%。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较高,原发病中尤以糖尿病及SLE患者感染多见,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剖析维持血液透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筛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实施的诊治的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血红蛋白、透析前尿素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合并症等,分析血液透析发生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对比发现,感染发生部位以肺部多见其次是泌尿系感染,透析时间长的患者,高龄的患者感染的机会要高,感染的患者在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红蛋白,肌酐,血浆蛋白等指标比较高,合并症贫血的患者发生感染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透析的维持治疗中,发生感染主要是肺部感染常见,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其中年龄大,低蛋白血症,贫血合并症等是感染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5,(12):47-49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51例MHD患者住院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反应蛋白(CR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等指标,分析感染原因及易感因素。结果 51例MHD患者中有19例患者因感染住院,共感染34例次,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部,占因感染住院的55.9%。年龄大、CRP高、AOPP高、低白蛋白、贫血等因素是患者较易感染的诱因,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感染。结论在对MHD患者的管理中,需重视营养状况的评估,同时注意体内炎症和氧化指标的监测,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医院接受MHD的137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肾病(DN)、透析龄、心功能不全(HF)及PICC等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7例MHD患者中共有5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0.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8.2%,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和PICC相关感染,分别占21.8%、16.4%和14.5%;单因素分析显示,MHD患者年龄≥60岁、有贫血、低蛋白血症、DN、HF及应用PICC、透析龄≥1年与发生医院感染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低蛋白血症、贫血、DN和应用PICC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血透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的培训和教育,规范管理,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病历资料,对肺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尿素下降率及血透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尿素下降率,肺部感染组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均P<0.01);患者原发病、血透频率与肺部感染有关,透析频率低者肺部感染率低于透析频率高者(P<0.05)。结论积极改善贫血及营养状况,充分透析,控制原发病,加强血透室环境管理,是减少血透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78例与非感染组38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感染的特点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感染78例,感染率为67.24%,感染部位以肺部、泌尿道、静脉导管为主,分别占46.15%、35.90%、17.95%;共分离出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76.47%,革兰阳性菌16株占23.53%;易于发生感染的肾病类型依次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以及狼疮性肾炎;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的年龄、C-反应蛋白含量均升高明显,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则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概率较高,原发病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患者为多,高龄、严重贫血、营养状况差者为易感人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血液净化室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的100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0例和未感染组60例,观察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影像学指标等临床资料,以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40例患者确诊后均给予留取痰标本行细菌学检测,细菌培养阳性19例,阳性率为47.50%;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较为多见,前3位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菌,分别占26.32%、15.79%、10.53%;高龄、糖尿病、中重度贫血、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以及心胸比例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据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纠正贫血、补充营养,尽量充分透析以及降低心脏容量负荷,以降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时诱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并对感染病原学特征进行研究;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临床资料、血透、血红蛋白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0例,感染率为23.81%;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69.49%,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8株占30.5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年龄、透析时间、血清清蛋白、营养不良、空腹血糖、住院时间及容量负荷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应根据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胆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26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调查病原菌分布情况,总结患者胆结石并胆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 226例胆结石患者中发生胆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的有119例,感染发生率为52.65%。119例胆汁培养基结果呈阳性患者中共分离出137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94株)为主,占比68.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肝胆手术史、既往ERCP操作、肝硬化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均为诱发胆结石并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高龄、有既往肝胆手术史和既往ERCP操作、肝硬化、免疫功能低下均会造成胆结石患者合并胆道感染,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对策,可明显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黄奖昌 《医疗装备》2022,(22):51-5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留取所有新生儿的血液标本及气管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析新生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总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55例新生儿中,发生肺部感染68例(占7.95%),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26.32%),革兰阴性菌56株(占73.68%);采用多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营养不良、剖宫产、住院时间≥7 d、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是导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导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发生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其发生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营养不良、分娩方式、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母乳喂养、机械通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以及药物敏感性,以期在临床干预时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3例,对可疑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取相应部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123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222例次,感染率30.89%、例次感染率90.24%;共分离出174株病原菌,检出标本以痰液为主占55.75%,其次为血液、尿液及粪便,分别占30.46%、10.34%及3.45%;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9.00%,对阿莫西林、一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亦普遍耐药,对二、三代头孢和磺胺类药物较为敏感,对亚胺培南和氨基苷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3.10%,对红霉素、阿莫西林、一二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物以及林可霉素普遍耐药,但是对三代头孢菌素、利福平、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而敏感性较高。结论不同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不同,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也不同,在临床工作中一旦发现感染征象,应及时给予全面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10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血液/分泌物培养,分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0例MHD患者中,15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15.00%;患者年龄及BMI(体质量指数)与感染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占67.39%,革兰阴性菌15株占32.61%;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等耐药率较高,均>50.00%,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庆大霉素等耐药率较高>30.00%,肠球菌属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及环丙沙星等耐药率较高,均>60.00%,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等耐药率均为0,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而对哌拉西林及头孢呋辛酯的耐药率较高。检出菌株中鲍氏不动杆菌对10类抗菌药物耐药,而铜绿假单胞菌对12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M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存在多药耐药现象,提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治疗需要以药敏检查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降低该类患者医院感染率提供指导。方法对1997年7月-2014年3月41例尿毒症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器对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与细菌鉴定,并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方法进行抗菌药敏试验,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例尿毒症MHD患者共发生52例次肺部感染,痰液培养阳性39例,共检出41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3株占56.10%,革兰阳性菌14株占34.15%,真菌4株占9.75%;检出的革兰阴性菌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40.00%,革兰阳性菌对三代头孢、喹诺酮类和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50.00%,真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0。结论尿毒症MHD患者的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且对常用抗菌药耐药率高,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神经内科2 096例脑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64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7.8%,感染331例次,例次感染率15.8%;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41.4%;检出病原菌1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1.8%,革兰阳性菌占20.6%,真菌占27.6%;年龄>70岁、入住ICU、手术、意识模糊、营养状态差、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出血、气管切开等因素是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很高,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临床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186例患者的病案资料,细菌培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从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186株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22.0%、肺炎克雷伯菌占15.1%、铜绿假单胞菌占10.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6.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6%、粪肠球菌占5.9%等,均为多药耐药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为60.9%;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侵入性诊疗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年龄大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与控制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检测及导致感染的因素分析,统计出病原菌种类及导致发生手术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防手术感染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手术室接受手术的3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手术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导致该类感染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8例手术患者发生感染66例,感染率为20.12%,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占95.4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3.18%,表皮葡萄球菌占34.09%,另外还有少部分的厌氧芽胞杆菌以及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室级别、手术用品无菌管理的影响、手卫生的影响、手术中人员流动大均为导致医院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大对手术室环境及手术用具的灭菌消毒工作,控制手术中人员流动性以及手卫生,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化疗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探讨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肿瘤化疗后预防感染对策,控制肿瘤化疗后患者的感染。方法选择2011-2013年肿瘤化疗患者768例,利用BACTECTM9000全自动培养系统分离培养病原菌,采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研究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768例肿瘤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6例,感染率为11.20%;感染患者病原菌检出革兰阳性菌36株占39.13%,革兰阴性菌56株占60.87%;年龄大、住院时间长、进行手术、合并有其他疾病、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是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医护人员应采取措施控制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75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医院感染情况,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对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5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有9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6.57%,共发生感染114次,以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为主,分别占42.98%和28.95%,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假丝酵母为主要病原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时间、血肌酐(sCr)水平、合并糖尿病是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相关因素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师应给予密切的监控和合理的干预,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