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采取鼻道-窦口复合体CT三维重建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行鼻窦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8例,均对鼻道-窦口复合体开展CT三维重建,分析鼻-鼻窦炎的炎症分布状态以及鼻道-窦口复合体变异伴鼻窦炎情况。结果 108例患者中32.41%出现泡状鼻甲,11.11%出现反常中鼻甲,15.74%出现钩突肥厚,13.89%出现钩突内侧偏移,6.48%出现钩突外侧偏移,4.63%出现钩突气化,10.19%出现Haller气房,11.11%出现鼻丘气房,25.00%出现鼻中隔偏曲。鼻窦炎症分布在前组筛窦占87.04%,后组筛窦占37.04%,上颌窦口占69.44%,上颌窦占63.89%,额隐窝占21.30%,额窦占15.74%,蝶窦占9.26%。108例患者同时存在解剖变异和鼻窦炎总共95例。结论 鼻窦内镜术式中采取鼻道-窦口复合体CT三维重建,能清晰提供出相应位置变异情况和其引起的鼻窦炎,对临床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慢性额窦炎额窦引流系统CT解剖特征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额窦炎额窦引流系统CT解剖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螺旋CT作横断面扫描,然后经工作站作冠状和矢状面三维重建。结果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楚地显示钩突附着部位和类型,在:100侧钩突中,附着纸样板41侧(41%)、鼻丘后壁11侧(11%)、中鼻甲19侧(19%)、前颅底16侧(16%)、钩突分叉13侧(13%)。在额隐窝气房98侧中,终未气房28侧(28.6%)、鼻丘气房18侧(18.4%)、前筛气房18侧(18.4%)。额窦内气房98侧中,其中额气房22侧(22.4%)、眶上气房38侧(38.8%)、额窦中隔气房(M气房)16侧(32%)。发现不同类型的解剖变异与慢性炎症的关系。结论 慢性额窦炎额窦引流系统CT解剖特征的显示可为术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开展鼻内镜外科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学特点及规律,为鼻内镜鼻窦手术提供安全可靠的解剖标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方法鼻内镜下用专业手术器械模拟前筛、额窦、上颌窦的手术操作,解剖12例24侧外观无异常的成人尸头(男8例、女4例)标本,研究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鼻内镜解剖特征。结果星状裂是由筛泡的顶端及其向上伸出的角、钩突的顶端、中鼻甲的前顶端在额隐窝区域汇合形成的一个星状裂隙,上述结构围绕筛泡形成鼻道沟、钩突沟、筛泡沟,星状裂为三条沟的起始部。鼻道沟气房群(包括额窦)分布于前内侧,钩突沟气房群位于前外侧,居鼻道沟气房群的下后侧,筛泡沟气房群位于钩突沟气房群的后上侧。它们的开口恒定且互不相通,在星状裂所处位置相对固定。结论星状裂是前组鼻窦开放的关键区域。由于鼻窦结构的变异大,各气房气化程度不一,了解恒定的解剖标记及鼻窦分布的规律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正常人额隐窝区域气房的分布类型及测定各类型气房的出现率.方法 对于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24例正常人,用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鼻窦,然后在图像工作站上进行轴位重建(层厚0.6 mm,层距0.4 mm),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观察额隐窝气房的分布类型,并统计各类的出现率.结果 48侧额隐窝区域三维影像中,鼻丘气房出现率为92%.额气房出现率为54%,其中Ⅰ型29%,Ⅱ型10%,Ⅲ型15%,未见Ⅳ型额气房.额隐窝后组气房出现率为83.3%,其中眶上筛房出现率为35%,额泡气房出现率为15%,筛泡上气房出现率为33.3%.额窦间隔气房出现率为19%.同侧鼻丘气房与额隐窝后组气房的同时出现率为79.2%.结论 多层螺旋CT对分析复杂的额隐窝区域气房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观察额隐窝区域气房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观察额隐窝区域诸气房,为额窦开放术中准确判断额窦开口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100例无额窦和额隐窝区域病变的患者行头部螺旋CT扫描,应用MPR技术在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3个重组图像上连续观察额隐窝区域诸气房.结果 100例共200侧中,186侧(93.0%)可见鼻丘气房.88侧(44.0%)可见额气房,其中Ⅰ型占51侧(58.0%),Ⅱ型占23侧(26.1%),Ⅲ型占14侧(15.9%).130侧(65.0%)可见筛泡上气房.23侧(11.5%)可见额筛泡气房.11侧(5.5%)可见眶上筛房.36侧(18.0%)可见额窦间隔气房.结论 运用多层螺旋CT的MPR技术可以多方位连续观察额隐窝区域诸气房,加深对该区域诸气房的理解,为内镜额窦开放术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其相关鼻窦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鼻-鼻窦内窥镜手术20例。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鼻窦炎症,以及其在鼻-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临床作用。结果 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82例(85.4%),其中泡状鼻甲29例(30.21%),反常中鼻甲9例(9.38%);钩突肥厚13例(13.54%),内侧偏移11例(11.46%),外侧偏移4例(4.17%),气化3例(3.13%);Haller气房8例(8.33%);鼻丘气房9例(9.38%)和鼻中隔偏曲24例(25%)。鼻窦炎症显示率为100%,病变分布:前组筛窦84例,后组筛窦36例,上颌窦开口处67例,上颌窦63例,额隐窝19例,额窦14例和蝶窦8例。20例鼻-鼻窦内窥镜手术所见与CT显示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以及其所致的鼻窦炎症,对鼻-鼻窦内窥镜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鼻副窦CT表现对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意义(附5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鼻窦CT表现并探讨对内窥镜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鼻窦炎的术前CT片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1)术前CT片可确定病变的程度和范围;(2)中鼻道及鼻窦解剖变异;中鼻甲气化11例,中鼻甲偏曲21例,钩突异常3例,Haller气房9例;(3)筛窦和蝶窦毗邻解剖变异;纸板缺如或破坏3例,视神经管突人后组筛窦1例,双侧颈内动脉与蝶窦毗邻4例。结论:鼻窦CT扫描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有肯定指导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1100例鼻咽癌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咽癌原发肿瘤的CT表现,探讨鼻咽癌原发肿瘤的侵犯规律。方法:分析1991年~2006年有完整临床及CT资料且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1100例,男807例,女293例,年龄11~85岁,平均年龄48岁。由二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科医生对CT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鼻咽癌原发肿瘤侵犯部位、范围,尤其是肿瘤与颅底及颈部诸间隙的关系。将所有资料输入SPSS11.5统计软件系统,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100例中,Ⅰ型(鼻咽腔内生长)336例(30.54%),Ⅱ型(邻近超腔生长)317例(28.82%),Ⅲ型(远腔生长)447例(40.64%)。445例侵犯颅底结构,占全部病例的40.45%。其中蝶窦侵犯比例最高,为330例(30%),其次分别为破裂孔293例(26.64%)、翼突276例(25.09%)、翼管268例(24.36%)、斜坡226例(20.55%)、翼腭窝205例(18.64%)、卵圆孔201例(18.27%)、棘孔195例(17.73%)、海绵窦154例(14%)、眶下裂147例(13.36%)、岩枕缝137例(12.45%)等。205例共228侧翼腭窝受侵,肿瘤经蝶腭孔侵入143例161侧(70.61%)。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后肿瘤侵及眶下裂144侧(63.16%)、经眶下裂侵及眶尖44侧(19.30%)、眶上裂28侧(12.28%)、海绵窦27侧(11.84%)、侵及圆孔91侧(39.91%)。结论:鼻咽与颅底贴邻,容易破坏颅底结构并经颅底孔道侵入颅内。蝶窦侵犯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破裂孔、翼突、翼管、斜坡、翼腭窝、卵圆孔、棘孔、海绵窦、眶下裂等。鼻咽癌容易侵犯翼腭窝,受侵后需注意观察肿瘤是否通过与其相连的管道结构向周围蔓延,尤其需注意翼腭窝受侵后通过眶下裂侵犯眶尖、眶上裂、海绵窦。  相似文献   

9.
1994~ 2 0 0 0年 ,我院在鼻内镜下行窦口鼻道疏通术治疗中鼻甲及中鼻道息肉样变、息肉、筛泡、钩突肥大等引起的慢性鼻窦炎 4 2 8例 (640侧 ) ,经随访 1年以上 ,有效率 83 2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4 2 8例 (640侧 )中 ,男 2 60例 (378侧 ) ,女 168例 (2 62侧 ) ;年龄 12~ 72岁。鼻阻 4 10例 ,流脓涕 389例 ,头昏、头痛 32 8例 ,嗅觉减退 65例 ,鼻出血 5例。鼻内镜下检查 :中鼻道息肉 35 4例 ,中鼻甲肥大息肉样变 369侧 ,筛泡钩突肥大、变形 81侧 ,鼻中隔高位偏曲 2 1例 ,下鼻甲肥大 165例。CT鼻窦冠状位扫描示 ,窦口鼻道复合体…  相似文献   

10.
中鼻道息肉与中鼻甲高度关系的CT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鼻道息肉与中鼻甲高度的关系,以及鼻腔喷布麻黄碱后CT冠状面扫描诊断中鼻道息肉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疑有鼻窦炎、鼻息肉且手术病理(40例)、鼻腔镜(62例)及CT检查资料完整的102例。CT检查前双侧鼻腔喷布1%麻黄碱并嘱病人仰卧,头呈过伸位5min 以上。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行鼻腔与鼻窦轴面与冠状面CT扫描,层厚2mm,高分辨率重建,分别观察鼻腔黏膜收缩情况与中鼻道软组织肿物(息肉)。将中鼻甲与半月裂的关系分为裂上型(中鼻甲下缘高于半月裂),裂口型(中鼻甲下盏与半月裂位于同一水平),裂下型(中鼻甲下缘低于半月裂),测量并统计裂下型中鼻甲彪月型水平至鼻甲下缘的长度,并与中鼻道息肉发生情况对照。结果:102例中CT扫描鼻腔黏膜收缩满意、尚满意、病变显示清楚者98例;鼻腔黏膜收缩差者4例。102例中47例71侧CT诊断为中鼻道息肉,并经手术和(或)临床证实。102例204侧中中鼻甲为裂上型18侧,发生中鼻道息肉11侧(61.1%);裂口型38侧,发生中鼻道息肉28侧(73.7%);裂下型148侧,发生中鼻道息肉32侧(21.6%),明显少于列上型和裂口型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值均<0.01)。结论:鼻腔喷布麻黄碱后CT冠状面扫描简单易行,可很好显示鼻腔内占位,尤其是鼻炎鼻腔黏膜肿胀时的鼻黏膜息肉。中鼻甲发育小、下缘高者中鼻道息肉发生率增高,可能与中鼻道暴露,易受吸入气体冲击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蔡军  郑玲  周长圣  李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592-1594
目的:研究额气房在额隐窝的发生率及其与慢性额窦炎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两年间因慢性鼻窦炎住院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多层螺旋CT资料,利用SYNEO CT Workplace Valla图形工作站行多平面鼻窦CT重建,观察额气房发生率,测量额窦峡部的前后径和面积。结果:额隐窝额气房发生率为25.3%,其中无前期手术史组为28.7%,有前期手术史组为21.0%,34.6%的患者有单侧或者双侧的额气房,Ⅰ型额气房(16.0%)最常见。额窦炎的存在与额窦峡部的前后径和面积在有额气房和没有额气房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结论:额气房是额隐窝比较常见的气房,额气房与高额窦炎发病率并不相关,额窦峡部的前后径和面积与额窦炎的发病率也不相关。尽管额隐窝的解剖变异在慢性额窦炎中起一定作用,但粘膜炎症进程是更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颌面部病变侵犯中颅窝底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CT横断和冠状面检查显示有中颅窝底破坏的颌面部病变50例,所有病变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 CT显示中颅窝底破坏方式可分为4型:Ⅰ型:颅底骨质吸收,又分为Ⅰa(颅底骨外板吸收,内板未受侵,18例)和Ⅰb(颅底骨内板受侵,13例);Ⅱ型:颅底的孔、管扩大(6例);Ⅲ型:颅底骨质硬化(2例);Ⅳ型:Ⅰ和Ⅱ型(11例)并存。50例中,CT显示颅底破坏的常见结构为翼突(36例)、蝶骨大翼(31例)、蝶骨体/窦(26例)、翼管(23例)、卵圆孔(26例)及圆孔(23例)。50例中,除5例为病变直接侵犯中颅窝底外,其余45例均是自凳面深部间隙侵犯中颅窝底,这些间隙分别是:颞下间隙(31例)、翼腭窝(34例)和咽旁间隙(11例)。CT上显示有颅内结构(海绵窦、大脑颞叶/脑膜和垂体)受侵者25例,其中表现为Ⅰa型3例,Ⅰb型12例,Ⅱ型4例,Ⅲ型1例和Ⅳ型5例。结论 骨吸收是颌面部病变侵犯中颅窝底的主要CT表现。颌面深部间隙是颌面部病变破坏中颅窝底的主要途径。 颌面部病变的颅内侵犯与颅底内板吸收和中颅窝底孔、管的受侵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眶上裂沟通眼眶-中颅窝的脑膜瘤手术的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7-01至2012-05采用眶-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72例通过眶上裂沟通眼眶-中颅窝底的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类肿瘤颅底重建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颅底硬脑膜及骨缺损修补效果满意,肿瘤全切率为90.3%.术后无脑脊液漏、局部脑膨出、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皮下积液12例.结论 对于该类颅眶沟通性脑膜瘤行眶-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颅底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轴位和冠状位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区域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变异显示能力及差异。方法:利用32例健康体检者和23例因非鼻及副鼻窦疾病而行头颈部CT扫描者,常规扫描后进行轴位和冠状位标准重建,分别对比观察OMC区域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变异及显示能力。结果:轴位和冠状位重建图像对双侧额窦开口、中鼻甲和中鼻道的显示能力无明显差异。但轴位图像在显示筛漏斗、前中组筛窦、上颌窦开口及钩突等的显示能力明显较冠状位差。结论:对OMC区域的正常结构和变异的显示冠状位明显优于轴位,冠状位重建可以代替冠状位扫描,以消除冠状位扫描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相似文献   

15.
顾明  蒋锐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3):326-32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多层面重建技术对鼻副窦炎诊断价值。方法:52例鼻副窦炎患者作了64层CT容积扫描,并以H30s重建参数为1 mm层厚轴位图像,并再行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MPR重建,观察鼻副窦炎的病变范围及窦口鼻道复体的显示情况。结果:52例中,在MPR冠状位重建时,均显示钩突、筛窦漏、半月裂、筛泡及中鼻甲等OMC的结构,40例鼻副窦炎病变者均存在OMC结构的变异,包括中鼻甲反向弯曲(15%)、气化(40%),钩突肥大(20%)、偏移(20%),筛泡过度气化(15%),鼻丘过度气化(2%),Haller气房(0.5%)等。结论:MSCT的MPR重建技术克服了常规CT扫描的缺点并可以清晰方便显示OMC,为鼻副窦炎及其原因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炎鼻窦炎的CT表现及分型(附9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慢性鼻炎鼻窦炎CT表现及分型。方法 收集 93例经临床证实为慢性鼻炎鼻窦炎病人的CT影像资料。结果 慢性鼻炎鼻窦炎分为 6型 :(1 )漏斗型 ,占 1 7% ;(2 )鼻道窦口复合体型 ,占 2 8% ;(3)蝶筛隐窝型 ,占 6 % ;(4)鼻腔鼻窦息肉型 ,占 1 8% ;(5)特发型 ,占 1 4 % ;(6)混合型 ,占 1 6 %。结论 慢性鼻炎鼻窦炎的CT分型对指导鼻内镜手术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窦口鼻道复合体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腔侧壁在筛窦区的解剖结构重叠、复杂,变异多样。鼻窦窦口鼻道区即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 O M C),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筛漏斗、钩突、筛泡、半月裂、中鼻道、中鼻甲及其基板、前中组筛窦开口、额窦开口以及上颌窦裂口和上颌窦通道等结构。该区与前组鼻窦炎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有密切关系,即使轻微病变,也会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出现较重的临床症状。经内镜手术若不熟悉该处解剖结构与变异,则手术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X线平片对这些结构无法满意显示,CT具有很高的对比分辨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探讨缩鼻黏膜药物在慢性鼻炎鼻窦炎性病变CT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31例临床疑有鼻炎鼻窦炎患者均经CT冠状位扫描,层厚、层距5mm。首次扫描后,如鼻腔或鼻道有实变,在实变侧鼻孔滴入1%麻黄碱滴鼻液3-4滴,体位引流、擤出鼻涕。再行鼻窦扫描,体位、参数同前。CT表现按照改良法分为6型:Ⅰ型漏斗型,Ⅱ型鼻道窦口复合体型,Ⅲ型蝶筛隐窝型,Ⅳ型息肉型,Ⅴ型特发型,Ⅵ型混合型。结果31例中CT表现为:Ⅰ型、Ⅲ型、Ⅴ型各3例,Ⅱ型8例,Ⅳ型5例,Ⅵ型4例。慢性鼻炎5例,伴有中下鼻甲肥大12例,鼻中隔偏曲9例,上颌窦黏膜下囊肿、右侧筛窦黏液囊肿、霉菌性上颌窦炎各2例。使用滴鼻液前,20例鼻腔或鼻道有分泌物影响观察。使用滴鼻液后,鼻腔、鼻甲黏膜收缩,分泌物排出,可明确判定有无息肉存在。2例用药前后扫捕分型改变。9例用药前后扫描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慢性鼻炎鼻窦炎性病变CT扫描前给予缩鼻黏膜药物,使分泌物排出、黏膜收缩,有助于息肉的显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息肉发生部位及其与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鼻息肉107例(214侧)。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观察分析鼻甲、鼻道、鼻窦等部位息肉发生情况,以及鼻息肉发生部位与OMC、病变分型分期的关系。结果:本组107例(214侧)中,在下鼻甲、下鼻道、中鼻甲、中鼻道等15个部位,发现鼻息肉共计635点,其中最多为中鼻甲、筛窦、中鼻道、钩突、上颌窦、筛泡等6处共559点,占88.0%。鼻息肉发生部位主要位于OMC,占90.2%;非OMC鼻息肉占9.8%;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中鼻甲、筛窦、中鼻道、钩突、上颌窦、筛泡等6个鼻息肉主要发生部位,其所属病变分型分期情况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相关程度低(V=0.107)。分布于多个不同部位的鼻息肉,其所属病变分型分期情况比较,亦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相关程度低(V=0.114)。结论:鼻息肉以OMC为核心发生,且二者相互影响,其发生部位与分型分期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颈椎由7个椎体及6个椎间盘构成:除第一颈椎外所有的颈椎骨都分为椎体和附件两部分。附件包括椎板,椎弓,横突,棘突和小关节突。椎骨之间由椎间盘和小关节连接:另外,椎骨前面的前纵韧带以及椎体后方的后纵韧带,棘间韧带,自颅底一直延伸至骶尾部,还有黄韧带等结构加固了颈椎的稳定性,第一颈推为寰椎,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及两个侧块组成。第二颈椎为枢椎。第2-6颈椎椎体的横突有孔,即横突孔,内有椎动脉通过。颈椎椎体上缘之侧后方有棘状突起,称为钩突,椎体下缘侧后方成斜坡状。下一椎体的钩突与上一椎体的斜坡构成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这一结构为颈椎所特有,在脊椎胸腰段均不存在,钩椎关节能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脱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