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早期诊断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1N1病毒核酸阳性患者血清中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rebsVondenLungen-6,KL-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8(IL-8)的含量;X线检测患者肺部影像学的改变。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KL-6,SP-D,TGFβ1和IL-8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0.040,P=0.000;F=352.102,P=0.000;F=369.974,P=0.000;F=333.707,P=0.014);与轻症者比较,重症患者KL-6的升高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结果证实,KL-6升高明显的重症患者双肺呈典型的炎症性变化。结论 KL-6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甲型H1N1病毒感染患者肺损伤及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1月22日消息:法国布列塔尼大区阿莫尔滨海省政府21日宣布,该省一个饲养场的火鸡被确诊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省政府在一份公报中说,法国食品卫生安全署的一个实验室确认,在上述饲养场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过感染该病毒的火鸡除了产卵异常以外,没有出现其他症状。相关机构已对饲养场实施隔离,如果没有发现新的病例,它将在7天后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西安市区不同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及时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选取市内两个区,选定5个年龄组的15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采血.国家疾控中心统一用血凝抑制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效价1:40判为阳性.[结果]实际共调查1508人,其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9.3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5.29,6~15与16~24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男性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χ2=6.90,P<0.05).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2.90%,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22.78%(χ2=168.01,P<0.001).[结论]我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到3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显著提高人群的保护率.接种疫苗对于防控可能造成新的暴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白山市不同时期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水平;了解本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卫生部2009年相关要求,分别于2010年1、3月在白山市抽取5个县(市、区)的人口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两次横断面共调查1 000人。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采集血清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统一使用血凝抑制(HI)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随时间推移白山市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阳性率有所下降。5个年龄组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第1次调查=60.501,P<0.001;χ2第2次调查=14.299,P<0.005)。6~15和16~24岁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阳性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老年人抗体水平较低,学生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人群,有疫苗接种史人群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无疫苗接种史人群(χ2第1次调查=93.698,P<0.001;χ2第2次调查=63.803,P<0.001)。结论本市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加强疫苗接种,尤其是老年人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安徽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我省甲型H1N1流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全国部分省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个案登记表",在淮北地区、江淮之间和江南地区11个市抽样调查。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率29.41%,略高于同期全国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率(23.00%)平均水平。结论安徽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率较低,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接种甲流疫苗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病例临床特征、抗体变化规律及病原学检测等多角度分析一起由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与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利用RT-PCR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进行流感病毒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45例流感样病例中,确诊40例,其中22例为甲型H1N1流感、12例为季节性H3N2型流感、6例为H1N1和H3N2病毒混合感染.不同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列比对分析显示,混合病毒感染和单一病毒感染者的甲型H1N1和季节性H3N2病毒基因序列没有差异.同时分析表明,所有流感病例的病毒株均对金刚烷胺耐药,对奥司他韦(达菲)有效.患者的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表明,暴发由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结论 这是一起由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疫情,甲型H1N1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较H3N2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血清角蛋白19片段(CYRFRA21-1)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对肺癌中的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其他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对可疑肺癌而无法获得病理诊断的患者,CYRFRA21-1有助于鉴别肺鳞癌和其他类型癌症;在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和转移检测方面,CYRFRA21-1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底,甲型H1N1流感(当时称为猪流感)首先在墨西哥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出现,并引起传播.5月,WHO将这种新型流感病毒命名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novelH1N1 influenza),6月11日正式将警戒级别提升至6级,即宣布流感大流行已经发生.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新病原的风险评估是实验室从事该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时,能够使实验室人员和公众得以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口岸卫生控制》2009,14(5):17-17
美国农业部10月19日发表声明说,明尼苏达州已有一头猪被证实感染了目前人际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是美国首次发现猪感染这种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州市城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5大城区采集不同年龄的、没有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人群血清样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结果本次共调查1 326人,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300例,阳性率为22.6%。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5~14和15~24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2.9%(138/420)和31.6%(81/256)。30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阳性者中,有96例(占32.0%)没有出现过流感样症状。结论学龄人群和年轻人群是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大的感染群体。在感染人群里,有一定比例的人是没有出现流感样症状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C57BL/6J(B6)和DBA/2J(D2)亲本品系小鼠流感感染后相关表型及杂交子代BXD小鼠肺脏转录本数据的系统性分析进行基因筛选,以找到在流感病毒感染中发挥作用的候选基因。方法 共选取41个BXD小鼠及亲本品系B6和D2的雌性小鼠,在8~12周龄之间给予流感病毒甲型鼠肺适应株(H1N1,PR8M)得到相关表型及基因表达量数据,对基因表达量进行聚类分析及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构建模块特征值与小鼠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经表达数量性状座位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合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小鼠基因组信息学(MGI)、国际小鼠表型联合会(IMPC)三个基因数据库中的信息分析筛选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候选功能基因及确定该基因的遗传调控方式;最后将挑选出的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聚类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将24 219个基因分为23个模块;通过模块与表型的相关性分析,发现MEred、MEgreen、MEmagenta模块与感染密切相关,将其作为核心模块;对核心模块基因通过KEGG和MP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流感病毒相关基因显著参与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多个...  相似文献   

12.
武汉地区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普通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变化,及时掌握武汉市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评估、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按照时间间隔(1个月)分次采集4个年龄组普通人群的血清共2106份,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人群抗体水平。结果共调查2106人,甲流抗体总阳性率为18.14%,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7.00%,女性为19.48%。经过卡方检验,不同采集时间、不同年龄组、是否接种甲流疫苗人群间的甲流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市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普通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平均在18%以上,但是抗体水平仍然较低;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说明甲流疫苗的接种对人群具有明显的保护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单、高通量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受体结合多突变位点的方法,以分析其基因变异的情况。方法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分离病毒,用RT-PCR扩增H1N1病毒血凝素基因中的HA1片段,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血凝素基因含有受体结合位点的序列,分别设计一套生物素标记的PCR引物和测序引物,运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含H1N1病毒受体结合位点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同时分析青岛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株的受体结合位点基因特征。结果建立了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多突变检测方法,实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1基因受体结合位点的高通量检测。青岛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受体结合位点204、239氨基酸序列还没有发生变异。结论本方法可准确、高通量、快速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1基因受体结合位点突变,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监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在北美被发现,并通过人际间传播引起了世界大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经济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不断发生变异,文章主要综述近年来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遗传性、抗原性、致病性、致死性、耐药性以及糖基化位点等),以提高人们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可能导致的流感大流行的警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早期血清中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并探讨其与流行特征、临床诊疗间的关系。方法采集2009年沈阳地区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感染早期标本并分组。应用real-time PCR方法确认阳性患者,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甲型H1N1流感重症组与同期病毒性重症肺炎对照组(非甲型H1N1流感)相比,IFN-γ和IL-10分泌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TNF-α分泌水平略有增高,IL-6分泌水平略有降低,但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IL-10、IL-6、TNF-α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不能产生高水平IFN-γ和IL-10,导致病毒清除障碍,抗炎机制建立较慢。TNF-α和IL-6仅作为此类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期免疫反应,对疾病鉴别无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膜人工氧合法(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8年2月于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ARDS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比较ECMO支持治疗前6h、ECMO治疗后2h及24h的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压、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FiO_2)]。统计ECMO治疗期间及撤离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临床转归。比较ECMO治疗前后机械通气参数设置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存活出院分为存活组16例和死亡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ECMO相关指标。结果 ECMO治疗后患者的心率、PaCO_2、FiO_2低于治疗前6h,平均压、pH值、PaO_2高于治疗前(P<0.001)。ECMO治疗后的呼吸道峰压、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均低于治疗前,呼吸频率高于治疗前6h(P<0.001)。28例患者接受ECMO治疗后,21例患者成功脱离ECMO,其中16例存活出院,存活率57.14%。存活组患者年龄,ECMO前有创正压通气时间,ECMO距发病时间分别为(30.53±3.12)岁,(22.51±2.62)h,(11.23±1.03)h,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O作为体外生命支持的一种手段,可满足甲型H1N1流感合并ARDS时的气体交换需要,能改善患者的氧合与通气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中药体外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防治流感的体外效果。方法采用鸡红细胞凝集实验以及MTT法观察三种常见的代表性预防流感的方药("扶正"预防类-玉屏风制剂;祛邪预防类-银翘散制剂;外用芳香辟秽类制剂-冰香散)对流感病毒A/FM/1/47(H1N1)鼠肺适应株的预防作用。结果冰香散在最小无毒浓度15.6μg/ml时对流感病毒A/FM/1/47(H1N1)鼠肺适应株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银翘散和玉屏风散仅在毒性浓度下对流感有预防作用,无毒浓度下均不能抑制病毒。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在0.25~2 mg/ml浓度内均有较好的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冰香散提前加药,冰香散对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9μg/ml,治疗指数(TI)为3.28;冰香散与病毒同时加药,冰香散挥发油对流感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的IC50为9.56μg/ml,TI为2.02。而先加流感病毒吸附后再加冰香散,则未能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治疗指数TI小于0.05。结论冰香散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有预防作用。玉屏风散制剂和银翘散制剂仅在毒性浓度下对流感有预防作用,无毒浓度下均不能抑制病毒。其防治流感病毒的作用可能通过体内免疫机制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刘国超  胡靖 《现代保健》2009,(31):153-154
甲型H1N1流感是传染性较强的传染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生部列为乙类甲型传染病。根据相关新闻报道该病毒已传染多个国家和地区,尤以美国、日本传染病例最多。我们国家目前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111例,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患者的配合已相继康复出院。当前我们国家卫生战线全体医务人员仍处于严密有序的防控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核酸试纸条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方法根据2009年公布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理的引物建立环介导恒温扩增体系,并在体系中加入含生物素的标记探针;在恒温下扩增45 min后产物与醋酸纤维棉片结合进行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显色反应,利用该方法检测76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咽部分泌物,同时采用卫生部公布的合格试剂盒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76例确诊患者咽部分泌物经核酸试纸条检测全阳性,经对比试剂盒检测103拷贝/ml的标本进行10倍稀释后采用核酸试纸条检测结果仍能测出。结论核酸试纸条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更适合于临床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9年5-12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结果,探讨流感大流行时期甲型H1N1流感病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12月27日,共采集101 852份咽拭子样本,北京市传染病网络实验室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101 852份检测样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9843份,总阳性率为9.66%,其中5-6月阳性率为2.85%,7-8月阳性率为3.32%,9-10月阳性率为8.35%,11月阳性率为29.67%,12月阳性率为24.33%.可疑病例排查阳性率为8.40%,病例密切接触者阳性率为4.75%,门诊流感样病例(ILI)阳性率为11.46%,聚集性发热病例及其他病例阳性率为7.33%.年龄分布以5~14岁和15~24岁年龄段为主,男女性别构成比为1.5:1.结论 北京市2009年5-11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呈持续上升,12月呈下降趋势,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