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施汉章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邢国红 《新中医》2004,36(5):11-12
施汉章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内外合邪致湿热蕴阻,气机升降失常,败精留滞日久则化瘀生痰,病机以肾虚为本,湿热、痰瘀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治疗强调微观辨证,患病早期湿热蕴阻为主者治以清热利湿,中期湿热兼夹痰瘀者治以清热利湿化瘀,久病迁延脾肾两虚为主则治以益气固肾。并注重多途径给药,进行心理疏导,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神经纤维髓鞘脱失为主要病理特征,多归属中医"痿证""风痱""视瞻昏渺"等范畴,中医温病学中的许多理论观点对治疗此类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病因可包括"肺热叶焦""伏邪温病"以及"肾气热,骨枯髓减"等;病机方面,肝肾不足为本,三焦升降失司、瘀湿热诸邪内阻为标,故治疗应着重从补肾益精、滋补肝肾、通调三焦气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中医脾胃病包括"胃痞""胃脘痛""泛酸""呕吐""嘈杂"等,李振华、徐景藩、张镜人等当代中医名家认为脾胃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湿热、气滞、瘀热居多;常见病证有脾胃虚弱证、胃阴亏虚证、肝胃不和证、湿热中阻证、胃络瘀滞证等。在治疗时注重气机升降,强调补中益气、益阴生津、疏肝理脾、清热化湿、行气活血等治法的综合运用。当代中医名家的临证思想基本代表了中医药诊治脾胃病的权威,对如何总结与传承中医药诊治脾胃病的中医验方验案指明了方向,并对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升降散是清代杨栗山为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所设。其主要病机特点是外感邪热、火热内郁,举凡外邪束表、里有郁热或湿热内蕴者,均可随证加减化裁。薛师潜心研究,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系统常见病和疑难杂症,谨守三焦火郁、气机失畅之机,临床随证圆机活法,取效尤佳。  相似文献   

5.
<正>乙肝三降颗粒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药学家刘渡舟教授30多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结晶,是依据慢性乙型肝炎湿热毒邪阻滞,气机郁勃不舒,继而湿热毒邪侵及血分,血脉瘀阻,络脉涩滞,同时湿热阻遏中焦运化,脾胃失和,肝病传脾,脾胃虚弱的病机理论,由柴胡、黄芩、茜草、白术等组成,具有疏肝健脾、清利湿热、活血软坚之功效,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络脉瘀阻证。本实验对其毒理学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属中医“精浊”“淋证”的范畴。临床上出现单一证型较少,常见虚实夹杂而为病,出现本虚标实之病证。如湿热内蕴常伴瘀滞或肾虚,湿热是标,肾虚是本,瘀阻是病变中的进一步的病理变化。故清热利湿、理气活血、补肾健脾兼顾,因证而有所侧重,消中有补,不致克伐太过;补中有消,无虑助火滞湿。总之,其病机不外乎湿浊或湿热下注、肝郁气滞、肾虚、血瘀几个方面。但久病人肾而致虚,久病人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证论治前列腺炎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前列腺炎病因病机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病理因素为湿热、瘀血、痰浊。湿热毒邪蕴结下焦,侵犯精室、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形成湿热下注证;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精室形成气滞血瘀证;肾阴亏虚,相火亢盛,内蕴精室形成阴虚火旺证;肾阳虚损,温煦失职,气化功能失常形成肾阳虚衰证。结论:辨证论治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运用赵绍琴凉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玮 《河南中医》1999,19(1):34-35,40
赵绍琴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温病学家,他运用温病学理论治疗慢性肾炎,认为该病病机乃热入血分、络脉瘀阻所致,其病属实非虚,多热多瘀。在治疗上反对温补,主张以凉血化瘀为基本治则,并在临床中得到了验证。传统观点认为,慢性肾炎属于肾虚,临床用药多以补肾为首要,...  相似文献   

9.
从湿、毒、瘀谈糖尿病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6-17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除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外,严重时可发生多种并发症。长期以来,历代医家将其基本病机锁定为阴虚燥热,本虚标实之证。通过学习古代先贤及近现代医家治疗消渴的理论和经验,笔者认为"湿"、"毒"、"瘀"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湿邪为病痰湿内聚或湿热内蕴;毒邪内蕴,耗热伤阴;瘀血阻络,气不得通,血不得行。鉴于"湿"、"毒"、"瘀"对糖尿病的影响,故清利湿热、托里散毒、活血化瘀亦是防治糖尿病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疾病,属于中医学“肺胀”、“喘病”、“咳嗽”等范畴。由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不断增高,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对此作一概述。1 病因病机研究 孙氏认为本病多由肺系疾患日久或迁延失治,损伤正气,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致使气机郁滞,痰阻气道,痰瘀互结而为本虚标实之证。梁氏认为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属肺脾肾虚;标乃风痰瘀阻。洪氏认为痰瘀阻肺、气机不利为其基本病机。这已被近年来有关瘀血的研究结果所证实;而且“痰证”本身,一方面是气道炎症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多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93-794
蔡妙珊教授认为泌尿系结石病机多为脾肾气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为标,治疗常用清热利湿、通络、补虚三法,自拟金石芍苓汤,融三法于一方,疗效较好。同时结合针刺、穴位注射、总攻疗法及综合疗法等,缩短治疗周期,加快排石,促进中、大型结石的排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总结卢尚岭教授中风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阐述以此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及临证发挥。1987年卢老提出中风发病责在气机逆乱的病机理论,得到学术界认可;迄今,气机逆乱已被确认为是中风发病的基本病机。卢老倡导调理气机是急性中风证治的基本治则,创制大黄瓜蒌汤、调气息风饮等常用方。基于急性中风以气机升降逆乱为本、痰火瘀滞为标的病机认识,提出急性中风之风火痰瘀证治皆以调理气机为要。基于卢老经验,后学者提出,中风标实常见风火痰瘀,主要责之肝胃;本虚多见气虚、阴虚或气阴俱虚,发病责先后天之本受损,并提炼出邪实治在肝胃、正虚当补脾肾的中风基本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13.
罗伟生教授认为心下痞的病因常来自太阳证误下以后,里虚邪陷所致;但亦有饮食不节、肝胃不和、情志抑郁、中气不足、复感外邪等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心下痞证的发生。心下痞病机主要是脾胃气虚,中焦气机不利,气机壅滞,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罗伟生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临证时同病异治,分清寒热虚实错杂之偏盛。七方胃痛散为罗伟生教授从医30余年的临床经验方,治疗心下痞具有抑制炎症介质、修复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总结何任教授辨治肠癌的临床经验。治疗原则为"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症治之",临证分气阴两虚型、肾阴亏虚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不足型、湿热内蕴型等辨证论治,同时结合主症、兼症、兼夹症、变症进行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15-918
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在前列腺,前列腺为精室的一部分,本病与脾、肾、肝、心、肺及膀胱、睾丸、附睾等脏腑、器官相关,由湿热外邪侵袭下焦、蕴积膀胱;或脾失健运、湿浊内蕴下焦,郁结于精室;或肝气郁滞、败精郁滞精室;或肺肾气虚、水液停滞膀胱,进而影响到精室而发生精室瘀滞、增生。脾肾之虚是本,湿热外邪、湿浊、瘀毒阻滞精室是标,本虚标实贯穿本病的整个过程。治疗上选取多经的多个腧穴,针刺、刺血、拔罐、按摩等多种方法并用。针药结合、二便同调,可以提高和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6.
名方升降散具有升清降浊、通利三焦、调畅气机之效.国医大师薛伯寿临证活用升降散,不仅用于四季热病、温疫,也用于内伤杂病.本文结合案例介绍薛老针对不同病机,运用升降散与其他方剂合方施治经验,其辨证准确,用药精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探讨哈孝贤教授辨治痛经经验。认为肝气郁滞、血瘀内阻、寒湿凝滞、湿热下注、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等为其病因,主要由冲任二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滞于胞中所致;治疗以“寒者温而通之,热者清而通之,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攻而通之”为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①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②两病不同病况(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比较。方法:制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学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寒凝、痰湿、湿热、气虚、实热、血瘀等8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后得出气滞血瘀、气滞肾虚血瘀、肾虚血瘀、痰瘀互结、肾虚湿热瘀结、气滞寒凝血瘀等6种临床常见复合证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血瘀、气滞、气虚、寒凝、实热、痰湿、湿热等10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兼痰湿、肾虚寒凝血瘀、肾虚寒凝气滞、肾虚气滞血瘀和肾虚气滞等5个常见临床复合证型。②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不同病况比较,痛经分别为54.03%和88.71%;月经不调分别为18.55%和44.09%;不孕分别为31.45%和18.82%。结论: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证候分布复杂,临床上均以复合证型出现,两种疾病均以气滞肾虚血瘀为常见症候。②子宫腺肌病痛经及月经异常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比例较子宫腺肌病患者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总结马科教授辨治肝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马科教授认为,原发性肝癌为病,总因先天正气不足,后天感受外邪导致。致病因素有疫毒袭肝、情志不畅、气血瘀滞,或者后天气血化生不足,肝失所养致病。肝癌早期责之气机郁滞,中期湿热瘀血不散,晚期气血津液受损,诸脏皆受累,以肝肾为重。故肝癌早期宜调理气机,疏通经络。中期宜排解湿热,消散瘀血。晚期尤当补益肝肾,恢复正气。马科教授治肝总以疏法为主,兼以补法,扶正祛邪,防病传变,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唐汉钧教授治疗复杂性窦瘘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唐汉钧教授认为复杂性窦瘘其病机属本虚标实。治疗上需内外兼治。内治以清热败毒、活血祛瘀、益气养荣为基本治则,并注意按证型、病位、四时加减用药,且要顾护脾胃。外治分拔毒蚀管、提脓祛腐、化瘀生肌三阶段,有药捻疗法、置管冲洗疗法、拖线疗法、中药灌注疗法、垫棉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