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焦作市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汽车维修(机修车间、钣金车间、喷漆车间)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并提出相关职业病防护建议。方法 2021年11月,通过职业卫生调查焦作市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维修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料的成分及用量,结合维修工艺,识别该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分析职业病防护措施。结果 该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20人,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电焊烟尘、砂轮磨尘、滑石粉尘、油漆粉尘、二甲苯、乙酸丁酯、苯乙烯、溶剂汽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锰及其化合物、噪声、紫外辐射、丁醇、异丙醇、戊烷、正己烷、正庚烷、甲醇和二氯甲烷等。该企业产生粉尘的车间主要为钣金车间、喷漆车间,本次共检测4个操作位,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要求。产生化学毒物的车间为钣金车间、机修车间、喷漆车间,本次共检测8个操作位,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要求。该企业工作场所钣金车间钣金岗位LEX,8 h为82.1 d B(A),洗车岗位L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荧光灯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为加强该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和保障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识别某荧光灯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因素,分析最大可预见后果的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并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温和汞最严重后果风险等级为6级,属最高,监测岗位汞浓度、温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是首要预防的风险因子;噪声最严重后果风险等级为3级,属中等,但监测岗位噪声强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为重点防护的风险因子。烤管、绷丝解丝、封口和排气注汞岗位最严重后果总体风险等级为5级,属最高,是职业危害风险控制的关键岗位。以上结果与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估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企业应加强高温、噪声、汞的职业病危害预防以及烤管、绷丝解丝、封口和排气注汞岗位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某汽车改装厂迁建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标准,对该项目在生产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进行检测、分析评价。结果有85.7%焊接岗位电焊烟尘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检测27个噪声作业岗位,噪声分级13个为0级、13个为Ⅰ级、1个为Ⅱ级;检测照度作业岗位18个,均不合格。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某汽车冲压模具铸件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对危害作业定量分级,评估其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定量分级法。结果矽尘、砂轮磨尘、氧化铁尘、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高温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标准的要求。后处理打磨修补操作员接触的噪声超标,检测结果为95.6 L_(ex,8 h)d B(A),其他噪声检测结果均合格。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级中高温作业属于中度危害作业(Ⅱ级),后处理打磨修补操作员噪声作业属于中度危害(II级),其他作业分级均为0级。结论该公司目前的防护措施可行,应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针对性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家卫生部发布卫通[2012]10号文,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Z/T 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本部分是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噪声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该标准于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GBZ/T 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预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并分析其关键控制点。方法通过经验法、类比分析法对某饮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紫外辐射、工频电磁场等。类比工程各工作场所或岗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氢、氢氧化钠、丁酮、活性炭粉尘的浓度及作业场所生产性热源的综合温度(WBGT指数)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强度为56.2~91.8 d B(A),超标率为21.4%。结论饮料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多,其中主要危害因素是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家具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厂40.0%噪声检测点8 h等效A声级不符合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强度最高为89.3dB(A),木粉尘、滑石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的检测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与职业有关的异常情况。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重点是噪声,应加强噪声的检测及防护。  相似文献   

8.
应用《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综合指数法对核工业某燃料元件生产线中的化学有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工人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满足国家卫生标准限值要求,但按照综合指数法得出氨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硝酸和氟化氢为中等风险。提示企业应根据岗位作业风险分级情况,重点加强脱氟蒸氨岗位的氨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识别大连某机床生产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产生原因,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做出综合评价。方法本次现状评价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分析和检查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类别为较重建设项目,该公司的选址、总体布局、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应急救援措施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但个人防护用品管理、职业健康监护不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二氧化氮、臭氧、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噪声、紫外辐射等。5个工作岗位的噪声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噪声的最高强度为89.2 dB(A);2个岗位的紫外辐射超过国家标准;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但应该加强个别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落实,完善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某板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确定,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岗位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和检查表分析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化学毒物(甲醛、氨、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等)、木粉尘、电焊烟尘、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但有1个作业岗位的木粉尘浓度和2个作业岗位的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整体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但个别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防尘设施和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和执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某新型蒸压粉煤灰砖厂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对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了解其用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法、定量分级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搅拌机、轮碾机等工作场所中粉尘作业分级结果为Ⅰ级,制砖机工作场所中粉尘作业分级结果为Ⅱ级,球磨机、轮碾机、制砖机等工作场所中噪声作业分级均为Ⅰ级。结论现场检测法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相结合,能够更科学地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做出综合评价,为企业职业卫生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实验室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识别。结果该厂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紫外辐射、激光、化学毒物。各类化学毒物的检测合格率为100%,粉尘浓度超标率为55.6%,噪声强度超标率为53.8%,紫外辐射检测了1个岗位为超标,激光检测了1个岗位为合格,工频电场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职业健康检查发现2名接触噪声作业劳动者听力异常。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机抛、湿式抛光、砂光、喷砂为粉尘关键控制点;铣床、打磨、喷砂、机抛、清洗线为噪声关键控制点;强酸强碱加料点为化学毒物关键控制点;治具维修烧焊岗位为紫外辐射关键控制点。该企业需加强和重视关键控制点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河南地区油库及部分加油站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现场采样,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进行选点和布点.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在油库和加油站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盐酸、汽油和噪声等.部分岗位噪声值达88.2 dB(A),汽油浓度达146 mg/m3,苯浓度达8.3 mg/m3.结论 噪声和苯是油库和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某黑色金属铸造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分析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及职业病危害分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工频电场、臭氧、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粉尘、电焊烟尘、矽尘、木粉尘、砂轮磨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丁醇、硫酸、甲醛、苯酚、二氧化硫、天然气、丙烷。2014年检测结果中铸钢车间CO_2保护焊岗位、碳刨岗位、打磨岗位电焊烟尘CTWA浓度分别为5.3、4.1和4.2 mg/m~3,打磨岗位、碳刨岗位噪声8 h等效声级分别为92.1和100.8 d B(A),CO_2保护焊岗位、熔炼岗位高温分别为30.5和34.1℃,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铸钢车间CO_2保护焊作业岗位(电焊烟尘、高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打磨作业岗位(砂轮磨尘、噪声)、碳刨作业岗位(氧化铁粉尘、高温、噪声)、熔炼作业岗位(高温)、浇注操作岗位(高温)确定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企业应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并将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新加坡化学物质半定量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新加坡风险评估法)评估起重机制造企业各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探索起重机制造行业的职业风险评估与管理模式。方法选择某起重机制造企业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运用新加坡风险评估法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我国现行的作业分级标准和职业接触限值进行比较。结果起重机制造企业存在苯、甲苯、二甲苯、锰及其化合物、丁醇、乙酸丁酯、电焊烟尘、矽尘、砂轮磨尘和噪声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新加坡风险评估法分析显示该企业各化学物质接触岗位中,高风险等级占3.28%、中等风险等级占8.20%、低风险等级占55.74%、可忽略风险等级占32.78%;其中铸造生产线浸涂、结构件生产线机器焊接、结构件生产线配重、铸造生产线制芯、砂混炼、落砂岗位为中高风险岗位。而应用国家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评定仅反映轻度危害占1.64%,而相对无害作业占98.36%。两种方法对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作业风险评估结果存在差别(P0.05)。结论新加坡风险评估法能较好地识别和评估劳动者工作场所化学物质暴露风险水平,但不能对企业的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作出风险评估,可考虑与国家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并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价某天然气产能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和定量分级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化学物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均为0级;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其他工作场所噪声作业分级均为0级。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某贵金属冶炼厂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水平,为该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MLSP)方法对某贵金属冶炼厂重点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与现场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结果进行比对与验证。结果 MLSP方法评估马弗炉巡检岗位的综合风险为5级(高),敲料和马弗炉进出料岗位的综合风险为4级(中等),浆化釜、分银釜、分金釜、分金压滤、分银压滤、银铸锭和金电解等岗位综合风险为3级(低),与现场检测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一致。结论 MLSP方法可用于贵金属冶炼厂的噪声、高温、粉尘和化学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8.
王丹  王静  刘创建 《职业与健康》2013,(19):2468-2471
目的识别、分析某石油专用管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评价其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企业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健康和改进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法、现场调查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检测法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和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苯、甲苯、二甲苯、铬、噪声、高温、紫外辐射和x射线。经检测,1个电焊岗位的电焊烟尘浓度超标,其他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40个岗位的噪声检测结果中有23个岗位噪声强度超标,超标率为57.5%,其中超过90dB(A)的岗位达11个。结论该企业噪声危害较为严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仍需改进。因此,结合该企业现有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指导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深圳市某公司摄像头(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明确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有害因素、紫外辐射、激光辐射、X射线。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检测了16个岗位,其中甲醇2个岗位超标,合格率为87.5%;紫外辐射检测11个岗位,9个岗位超标,合格率为18.18%;激光辐射检测9个岗位,合格率为100%;X射线检测4个岗位,合格率为100%。该项目不存在噪声作业;有生产性热源,但不存在高温作业;工频电场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得到落实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可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沙井街道某电镀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法、职业卫生检测、定量分级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企业进行现状评价。结果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硫酸、氰化氢、可溶性镍化物、二氧化氮、二氯甲烷、噪声和高温。化学有害因素检测浓度结果均符合职业卫生限值要求。噪声检测结果显示,电镀车间电镀线超声清洗工位为86.9~88.5 dB(A),超出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其危害等级为I级。高温检测结果显示,烘干房烘干工位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为29.5℃,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危害等级为I级。电镀线超声清洗、烘干房烘干工位为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结论该企业的表面处理工艺属于金属制造业,其建设项目危害风险程度分类为职业病危害较重。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完善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尤其是加强对噪声、高温超标岗位的职业危害防护,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