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EVAR)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4年3月35例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行EVAR术患者资料,其中9例合并单侧髂内动脉瘤,1例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14例合并单侧髂总动脉瘤(直径18 mm),11例合并双侧髂总动脉瘤,所用腔内技术包括栓塞髂内动脉瘤后覆盖,髂内动脉瘤单纯覆盖,"喇叭口"支架,以及"三明治"技术重建一侧髂内动脉等。结果:所有腔内技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25±40)min,出血量(173±65)m L。术中发现内漏8例(22.9%),其中I型内漏4例(近端2例,远端2例)均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III型内漏1例,经扩张及部分加弹簧圈栓塞后内漏消失,II型内漏2例及IV型内漏1例,均未予处理。35例术后随访6~60个月,无动脉瘤破裂,2例术后6个月发现腹主动脉瘤体增大,造影确诊远端I型内漏,经弹簧圈栓塞后内漏消失,其余33例瘤体直径无增大。结论:对于合并髂动脉瘤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有效处理髂内动脉,然后根据髂总动脉直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合并双髂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8例接受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的腹主动脉瘤合并双髂总动脉瘤患者。其中6例双侧髂总动脉直径18~25 mm,选择合适口径的髂动脉分支支架完成传统EVAR;9例双侧髂总动脉直径≥25 mm,选择双侧髂外动脉作为锚定区完成EVAR,并行髂总动脉直径较大侧或合并髂内动脉瘤样变侧进行髂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术;3例双侧髂总动脉直径≥25 mm,选择双侧髂外动脉作为锚定区完成EVAR,并行三明治技术单侧髂内动重建。结果腔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20±35)min,出血量(100±40)ml。术中无即刻Ⅰ型内漏出现。1例双侧髂外动脉作为锚定区治疗患者术后发生臀肌缺血症状;3例三明治技术单侧髂内动重建患者中,1例髂内动脉Ⅱ型内漏发生,1例髂内动脉闭塞。术后随访3~32个月,平均10.3个月,无动脉瘤破裂,髂动脉直径无明显扩张。结论腹主动脉瘤合并双髂总动脉瘤患者根据髂总动脉直径选择合适的腔内治疗方法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重建髂内动脉与否术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由于腹主动脉退行性变而产生的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已成为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主要治疗方式,11%~12%的AAA合并双侧髂总动脉瘤(common iliac aneurysm,CIA)[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封闭髂内动脉后臀肌和下肢缺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EVAR术的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55.2±12.9)mm],累及髂总动脉52例(29.9%)。EVAR治疗方法包括置入分叉型覆膜支架169例(97.1%),单臂型5例(2.9%)。术中封闭单侧髂内动脉29例,封闭双侧髂内动脉10例。观察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患者臀肌和下肢发生缺血情况。结果行EVAR术的174例患者中,173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术中封闭单侧髂内动脉29例中有2例出现同侧臀肌轻度疼痛,行走疼痛加重,跛行距离100m,5例出现同侧下肢乏力,间歇性跛行100~200m;封闭双侧髂内动脉10例中有4例术后出现臀肌轻度疼痛,跛行距离200m,均采用扩血管、祛聚保守治疗后2~4周疼痛症状好转,间歇性跛行距离均大于500m,无臀肌坏死发生,无再行介入或外科干预治疗,随访期间跛行距离逐渐增加500~1000m,余未诉特殊不适。结论 EVAR术封闭髂内动脉后臀肌和下肢不同程度缺血,经保守扩血管和祛聚治疗可以缓解,但一定程度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封闭双侧髂内动脉或一侧均应宜慎重。  相似文献   

5.
血管腔内动脉瘤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已广泛应用于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治疗,微创,安全,即使高危患者也可实施。然而,高达40%的患者因为瘤颈解剖、内脏动脉或血管通路问题不适合行标准EVAR手术[1,2]。2020年我们采用自制髂内动脉分支支架重建髂内动脉1例[3]。2021年7月,我院对1例腹主动脉瘤合并左髂总动脉纤细患者采用术中自制带左髂总动脉分支支架的覆膜支架行腔内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腹主动脉瘤累及髂总动脉是腹主动脉瘤病变的常见症状之一,其中以单侧髂总动脉较常见,而双侧髂总动脉同时受累较罕见。术中需栓塞髂内动脉以防止血液反流。由于髂内动脉承担臀肌、盆腔以及脊髓等组织的血液供应,所以同时栓塞双侧髂内动脉极可能出现严重臀肌、骶尾坏死等并发症。无锡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1例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总动脉病人,术中栓塞双侧髂内动脉后导致右侧臀肌大面积缺血坏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合并双髂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1月~2012年3月,126例腹主动脉瘤接受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aneurysmrepair,EVAR),其中33例合并双髂总动脉瘤(直径〉18mm)。27例双侧髂总动脉直径〉18-〈25mm,选择合适口径的髂腿移植物完成传统EVAR;6例因-侧髂总动脉直径≥25mm,选择该侧髂外动脉作为锚定区完成EVAR,并行髂内动脉栓塞术。结果所有腔内技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15±36)min,出血量(173±65)m1。术中发现即刻内漏7例(21.2%):I型内漏3例(近端1例,远端2例,均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1I型内漏1例,经扩张后内漏消失;II型内漏2例,Ⅳ型内漏1例,经随访瘤体直径未增大,未予处理。33例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15.3月,无动脉瘤破裂,无远端迟发型I型内漏发生,髂动脉直径无明显扩张。结论对于部分合并双髂动脉瘤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根据髂总动脉直径选择合适的腔内治疗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髂内分支支架的腔内隔绝技术在腹主动脉瘤伴双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例腹主动脉瘤合并双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腹主动脉瘤均为肾下型;髂动脉瘤仅累及髂总动脉8例,累及髂内动脉开口处2例。手术先置入带髂内分支的髂动脉带膜支架,再置入腹主动脉瘤的分叉型带膜支架。结果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死亡。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患者腹部搏动性肿块均消失,均未出现臀部、骶尾部坏死,无明显性功能障碍,1例出现臀部的轻度间歇性跛行。8例术后3个月行腹主、双髂动脉彩超检查,未见明显内瘘,移植的髂内分支支架血流通畅。3例术后6个月行腹主、双髂动脉CTA检查,未见Ⅰ型、Ⅲ型内瘘,髂内分支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带髂内分支支架的腔内隔绝技术在腹主动脉瘤伴双髂动脉瘤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有效地保留一侧髂内动脉,减少或避免因髂内动脉封闭而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对于主-髂动脉瘤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IIAA)的患者,髂动脉分支支架(IBD)是目前保留单侧髂内动脉(IIA)首选治疗方式,但商业化的IBD因个体化解剖差异而应用受限,难以满足所有患者情况,因此,本研究探讨IBD拓展应用保留单侧IIA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中采用不同方法拓展应用G-iliacTM IBD保留单侧IIA的3例主-髂动脉瘤合并双侧IIA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6~70岁;腹主动脉瘤(AAA)最大直径29~56 mm,保留侧IIA主干有效腔管径及扩张处最大直径分别为10~11 mm和17~20 mm。保留侧髂总动脉(CIA)及髂外动脉(EIA)直径分别为15~28 mm和13~18 mm,栓塞侧IIA主干扩张处最大直径25~37 mm。3例患者均接受EVAR,采用G-iliacTM IBD保留IIAA相对较小的一侧,弹簧圈栓塞IIAA较大一侧,技术成功率100%。保留单侧IIA拓展策略包括:将IIA桥接支架锚定于其主干相对健康管腔处,以及利用球扩式覆膜支架远端后扩放大特性,加强支架与扩张IIA远端密封性。围手术期无心梗、脑梗、出血及死亡等重大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保留侧IIA来源Ib型内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例出现肠系膜下动脉来源II型内漏,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随访无明显改变;1例术后随访期间出现栓塞侧IIA分支来源II型内漏,术后3个月内漏消失。均未出现臀肌跛行症状,无支架断裂、移位、血栓等支架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于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样扩张的主-髂动脉瘤患者,采用不同策略,拓展IBD应用以保留单侧IIA短期内可行、安全,其中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常规多普勒超声辅助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EVAR)的技术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例造影剂肾功能受损的腹主动脉瘤合并左侧髂总动脉瘤和左侧髂内动脉瘤患者,行无造影剂的术中常规超声辅助EVAR和左侧髂内动脉瘤栓塞术,总结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透视下借助常规超声辅助,主动脉支架释放成功,左侧髂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成功,腹主动脉瘤及左侧髂总动脉瘤隔绝成功。术中超声显示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Ⅱ型内漏,右侧髂支Ⅰb型内漏。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0 min,术中出血量为20 m L。术后1周常规彩超显示,右侧髂支Ⅰb型内漏消失,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Ⅱ型内漏仍然存在,于术后1周顺利出院。等待后续随访结果。结论常规超声辅助EVAR治疗解剖条件良好的腹主动脉瘤时,能清楚显示近远端锚定区域以及内漏情况,尤其适合存在碘造影剂禁忌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髂动脉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AAA)行腔内隔绝术时髂动脉的处理方式。方法:2004年7月至2010年11月共对43例瘤体累及单侧或双侧髂动脉分叉的AAA行腔内隔绝术,其中单侧髂动脉分叉受累27例,双侧髂动脉分叉受累16例。根据髂动脉病变情况,分别采取髂内动脉单纯覆盖、髂内动脉栓塞后覆盖、髂动脉外环结扎、一侧髂内动脉重建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操作成功,手术结束时无Ⅰ型内漏存在。术后出现臀部间歇性跛行6例(14.0%),便血1例(2.3%),无病例发生臀部或会阴部皮肤坏死、肠坏死及死亡。结论:术中避免同时封闭双侧髂内动脉,尽量保留一侧髂内动脉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Zhang CL  Cai HB  Yang B  Jin H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0):907-10; discussion 911-3
目的 探讨对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中特殊远端锚定区的评估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EVAR治疗的66例复杂远端锚定区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21例,年龄53~87岁,平均62岁.本组Ⅰ型及ⅡA型病例共20例,其中髂总或髂外动脉>50%狭窄10例,髂总或髂外动脉严重扭曲者6例,合并以上情况者4例;双髂总合并髂内动脉瘤46例(单侧32例,双侧14例).支架血管移植物采用Medtronic 46例,COOK 14例,Microport 4例,Lifetech 2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90 min,术中移植物明显短缩22例(33.3%),Ⅱ型内漏18例(18/66,27.3%),Ⅲ型内漏5例(7.6%),髂支>50%的狭窄2例(3.0%),同时合并Ⅱ、Ⅲ型内漏5例(7.6%),同时合并髂支狭窄及Ⅲ型内漏4例(6.1%).本组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期间内移植物向远端移位2例(3.0%),移位均<10 mm,髂支再狭窄(>50%)2例,Ⅱ型内漏自行消失18例(18/23,78.3%),Ⅲ型内漏0例;死亡2例.结论 复杂远端锚定区增加了EVAR并发症发生率.熟悉移植物特性,合理应用处理策略,可提高EVAR技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肾下型腹主动脉瘤(IAAA)行腔内隔绝术后,盆腔直肠缺血的防治经验。方法:1997年3月至2006年7月共对72例瘤体延及单侧及双侧髂动脉分叉的IAAA实施了腔内隔绝术,其中包括单侧髂动脉分叉受累者32例,双侧髂动脉分叉受累者40例。针对髂总动脉不同的病变情况,采取保留健侧髂内动脉、一侧髂内动脉重建、髂总动脉外绑扎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即时操作成功71例(98.6%),手术结束时无Ⅰ型内漏存在。术后出现臀、股部疼痛5例(6.9%),便血3例(4.2%),未发生臀、股部和结、直肠坏死。结论:术中应尽可能保留一侧髂内动脉,避免同时封闭双侧髂内动脉,是避免臀部、直肠缺血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B  Liu CW  Zheng YH  Li YJ  Wu JD  Wu WW  Ye W  Song XJ  Zeng R  Chen YX  Shao J  Chen Y  Ni L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0):878-882
目的 评估应用多种腔内技术治疗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38例腹主动脉瘤患者接受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其中9例患者为高危复杂性腹主动脉瘤.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6~87岁,平均67岁.其中2例近肾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近肾腹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合并双髂总动脉瘤及左侧髂内动脉瘤,1例EVAR术后右髂内动脉瘤.所采用的腔内技术包括:主动脉支架开窗技术和扇形技术2例,烟囱技术5例,球囊辅助下髂内动脉瘤腔内治疗1例和球囊辅助反转支架技术1例.结果 所有腔内技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支架释放后即刻发现内漏4例,其中1例患者为Ⅰ型和Ⅲ型内漏,经大动脉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2例Ⅰ型内漏,其中1例行弹簧栓栓塞成功,另1例行近端裸支架成功.1例Ⅱ型内漏,经随访瘤腔直径未增大,未处理.随访4~79个月,平均25.9个月.无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瘤体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随访过程中7例患者的靶血管(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髂内动脉)均保持通畅.1例髂内动脉重建支架术后18个月血栓形成,但无盆腔缺血等症状.结论 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选择合适的腔内技术可以增加EVAR术的成功率,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赵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12):1516-1524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中髂内动脉的疏与堵的问题,是长期伴随EVAR发展过程的焦点问题。笔者复习了数十篇国外文献,总结和分析了从百年前至今对髂内动脉的系统的解剖学研究、非血管外科手术过程中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腹主动脉与髂动脉开放手术中对髂内动脉实施结扎或栓塞、EVAR术中各种栓塞髂内动脉方式的临床后果、导致盆腔缺血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最终认为,EVAR术中,维持髂内动脉通畅是必要的,并对没有维持通畅的条件而必须栓塞髂内动脉,操作时如何防止或减少盆腔脏器缺血、具体实施技巧、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81岁,“体检发现腹主动脉瘤1周”2014年5月21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52/87 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可扪及.CTA示:肾动脉下型腹主动脉瘤,累及右侧髂总动脉和双侧髂内动脉;右侧髂总起始部明显扭曲,横断面CT可见双影征(图1).完善术前检查后,局麻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术中见:瘤颈直径28 mm,瘤颈长22.5 mm,瘤体最大直径80 mm,右侧髂总动脉最大直径40 mm,累及右侧髂总动脉分叉部,左侧髂总动脉直径15 mm,右侧髂内动脉最大直径35 mm,左侧髂内动脉最大直径19 mm.术中切开双侧股动脉行支架植入,封闭右侧髂内动脉,保留左侧髂内动脉(图2).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行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的17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合并总髂动脉瘤(common iliac artery aneurysms,CI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了髂动脉分支支架技术(iliac branch device,IBD,n=3)、喇叭形支架技术(bell-bottom technique,BBT,n=10)和髂外、髂内动脉搭桥技术(n=4)。三种方法均取得较好的技术成功率和近期效果。本研究显示根据腹主、髂总和髂内动脉具体情况,选择IBD、BBT和自体血管移植等技术,均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臀肌跛行、内漏、内脏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2012年2月使用分支型覆膜支架成功治疗1例腹主动脉瘤同时伴有双侧髂动脉瘤病例。术后1个月复查,动脉瘤隔绝良好,腹主动脉和双髂动脉瘤腔内均形成血栓,无内漏发生,支架形态位置良好,左侧髂内动脉血流通畅。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由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逐步成为腹主动脉瘤的一线治疗方法,虽然目前已有各种微创腔内器具和介入技术运用于髂内动脉(IIA)的保留,但临床上需封闭IIA的情况仍不少见,而一旦封闭IIA,尤其进行双侧IIA栓塞的患者,可能出现臀肌缺血、肠道缺血、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同时,部分IIA侧支建立良好患者行双侧IIA封闭后无明显封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研究探讨分析EVAR中封闭单侧或双侧IIA后,臀肌、肠道、生殖器缺血等并发症情况及其与侧支代偿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7月—202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EVAR的1 902例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术前、术中、术后影像学资料,筛选出426例行IIA封闭的患者(62例行双侧IIA封闭,264例行单侧IIA封闭),并进行并发症相关症状电话随访。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患者臀肌缺血、肠道缺血、性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情况,根据术中及术后影像观察侧支代偿情况,并分析侧支建立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426例患者中,73例(17.1%)出现臀肌缺血症状,7例(1.6%)出现肠道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探讨1例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静脉瘘患者的诊断过程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于2019年12月收治并在术前进行MDT讨论的1例累及髂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合并左髂动静脉瘘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诊疗经过及MDT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结果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难治性心功能衰竭,收治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后行CT血管造影(CTA)后诊断为累及髂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合并左髂动静脉瘘,经MDT讨论后行腹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EVAR),术后造影显示腹主动脉瘤瘤腔及左髂动静脉瘘瘘口完全封闭,术后患者心功能衰竭症状迅速缓解。整个手术顺利,手术用时约120 min,术中出血量约100 mL。术后第7天患者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CTA及彩超,见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内漏,左髂动脉假性动脉瘤消失。继续随访。结论对于难治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如果合并下肢肿胀时,要考虑到大血管动静脉瘘可能,应全面收集病史和查体,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避免造成漏诊或误诊。同时,与传统外科手术对比,EVAR是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静脉瘘的一种可靠、微创及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