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ACS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检查和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分为三组:ACS组(Ⅰ组,n=37)、ACS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度以下夜间低氧血症组(Ⅱ组,n=36)、ACS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度以上夜间低氧血症亚组(Ⅲ组,n=37).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各组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量进行分析,并以Gensini积分比较不同组间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三组在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患者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颈动脉斑块数明显增多(P<0.01);Ⅲ组比Ⅱ组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总斑块数、软斑块数显著增多(P<0.01),混合斑块数、硬斑块数也明显增多(P<0.05);Ⅱ组和Ⅲ组中颈动脉IMT及斑块数量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成负相关;Ⅱ组与Ⅰ组Gensini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结论 夜间低氧血症对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嗜睡发生率及其程度,及与夜间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184例符合入选条件,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的受检者分为OSAHS组及非OSAHS组,PSG检查前行Epworth嗜睡评分(ESS)问卷调查,根据AHI将OSAHS组分为轻、中、重度组,分析OSAHS组及非OSAHS组ESS评分及轻、中、重度OSAHS患者ESS评分的差异,并将ESS评分与夜间血氧饱和度等各项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HS患者嗜睡发生率远高于非OSAHS患者(χ2=29.821,P<0.05)。OSAHS越严重,夜间最低血氧、夜间平均血氧值越低;重度组夜间血氧低于90%时间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嗜睡组的AHI、ESS评分、夜间血氧低于90%时间均高于非嗜睡组,夜间最低血氧低于非嗜睡组。直线相关分析提示OSAHS患者的ESS评分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血氧低于90%的时间及颈围、腰围、BMI、AHI相关,但在控制了颈围、腰围、BMI、AHI等因素的偏相关分析显示ESS评分与夜间血氧饱和度相关不强。结论ESS对OSAHS患者的初筛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虽然OSAHS患者日间嗜睡与夜间低氧血症有一定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强,因引起夜间低氧血症因素众多,不能单独以ESS推测和评价OSAHS患者夜间低氧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或住院并有打鼾、白天嗜睡症状的145例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HS组和非OSAHS组,检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ASI)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OSAHS组体质量指数及血压较非OSAHS组增高,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ASI及IMT高于非OSAHS组,OSAHS组血压增高者ASI及IMT高于OSAHS组血压正常者及非OSAHS组血压增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中,经多元回归分析,血压、AHI是ASI及IMT的危险因素。结论 OSAHS与颈动脉硬化有明显关系,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S)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对19例OS、25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PSG)检查,结果:OS组SaO2L、深睡眠%(S3+4)显著低于COPD组(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90%累计时间%(SLT90%)、<80%累计时间%(SLT80%)、浅睡眠%(S1+2)显著高于COPD组(P<0.05)。OS组SLT90%、S1+2显著高于OSAS组(P<0.05),睡眠效率显著低于OSAS组(P<0.05)。结论: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睡眠结构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是一种睡眠期疾病 ,由于反复发生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 ,临床上常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 ,也是冠心病、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关于OSA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律变化的影响 ,国外进行了一些研究。我们对OSA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呼吸暂停后心率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 ,分析夜间低氧血症对室性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化的影响 ,为预防OSAS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门诊和住院疑诊为OSAS的病人 ,行多导睡…  相似文献   

6.
姜涛  李宪华  华娜  李锐 《中国医刊》2021,(2):196-200
目的 评价存在多阻塞平面的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重度低氧血症患者行Ⅰ期上气道重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存在多阻塞平面的重度OSAHS...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H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院内治疗结局的影响,评估其对ACS患者院内心源性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在153例ACS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GRACE风险评分,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对患者是否患有SAHS进行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SAHS组和未患SAHS组,记录并分析SAHS对ACS患者院内心源性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SAHS组院内心源性死亡率为15.6%,高于未患SAHS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提示,SAHS是院内心源性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95%CI:1.2~7.8,P<0.05)。GRACE评分联合SAH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95%CI:0.812~0.901,P<0.05),优于单独GRACE评分或SAHS。结论 SAHS是院内心源性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SAHS检测对ACS患者院内心源性死亡事件的预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S)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对19例OS、25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PSG)检查.结果OS组SaO2L、深睡眠%(S3+4)显著低于COPD组(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90%累计时间%(SLT90%)、<80%累计时间%(SLT80%)、浅睡眠%(S1+2)显著高于COPD组(P<0.05).OS组SLT90%、S1+2显著高于OSAS组(P<0.05),睡眠效率显著低于OSAS组(P<0.05).结论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睡眠结构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强化降脂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方法 98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并随机分为常规降脂治疗组(A组,n=48,予辛伐他汀20 mg/d)和强化降脂治疗组(B组,n=50,予辛伐他汀40 mg/d),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结果 B组治疗12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TC、TG、LDL及hs-CRP下降较A组更显著(P〈0.005), CIMT降低较A组更显著(P〈0.01),颈动脉斑块2、3级显著减少(P〈0.01).结论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强化降脂治疗可显著降低CIMT,并可明显消退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68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4组:非冠状动脉 (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组62例,冠心病组106例,其中单支病变组45例,双支病变组38例,三支病变组23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及班块.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及冠心病各亚组间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冠心病组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P<0.05) ,冠心病各亚组间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 (P<0.05) .②颈动脉斑块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 (60.4%) 和特异性 (88.7%) 均较高.③颈动脉IMT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均呈正相关 (P<0.05) .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均呈正相关 (P<0.05) ,以斑块积分相关性更强.结论 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密切联系,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及斑块可间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病变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4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稳定性心绞痛(22例)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者(18例)为对照,测定其hs-CRP水平。观察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1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不稳定性斑块的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冠心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斑块形成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有助于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检测和诊断;颈动脉IMT、斑块形成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郑向清  谢英  梅霞  李正恭  张源 《重庆医学》2008,37(4):404-40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54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41例,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管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记录斑块数目,并半定量估计其严重程度。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按血管狭窄累及主要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结果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颈动脉IMT值增加,冠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分级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级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可间接预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7年间西南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诊为冠心病入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者20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 按Gensini评分标准分为冠脉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及严重病变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测定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并进行斑块积分,计算斑块发生例/率.结果 冠脉病变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较无病变组明显增大,且随着冠脉病变情况加重而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轻度病变组和无病变组的颈总动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冠脉病变加重,冠脉严重病变组的颈总动脉内径较冠脉轻度病变组和无病变组明显增大.结论 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冠心病的68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探测双侧颈总动脉前后壁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检测有无斑块及斑块数目,并与冠脉造影结果相比较,观察其颈动脉粥样病变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冠脉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颈动脉斑块检出阳性结果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2.86%,特异性为75.76%。结论:颈动脉超声可以预测冠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对冠心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可作为临床对冠心病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9例,同时应用超声技术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研究对象血糖、血脂等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血糖、男性别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呈负相关.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早期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前瞻性地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且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予以评估,可作为监测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的一项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粥样斑块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痛)的关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痛组(A组,20例)、合并冠心痛心肌缺血组(B组,38例)及合并冠心痛,心肌梗死组(C组,15例)。各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井观察粥样斑块特征,计算斑块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1)IMT、斑块积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高于A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斑块检出率B、C组均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C组软斑和渍疡斑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IMT及斑块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特征,既可以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并与临床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研究军事飞行人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患病率及飞行人员MS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arteryintima—mediathickness,CAIMT)的关系。方法对1032名平均年龄23~51(33.32±8.47)岁的现役军事飞行人员依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的标准进行MS的评估,粗算患病率;并从中随机选取MS组32人,非MS组32人,进行CAIMT的研究。结果粗算现役军事飞行人员MS患病率为4.84%;关于CAIMT的研究,MS组CAIMT值明显高于非MS组俨〈0.05),CAIMT≥0.9mm组与CAIMT〈0.9mm组在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与CAIMT增厚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现役军事飞行人员MS患病率粗算为4.84%;MS与CAIMT关系密切,腰围为本研究人群CA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经多导睡眠初筛仪检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本院就诊,经多导睡眠初筛仪检测AHI<5次/h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对象性别比、年龄、血压、BMI、TC分布差异显著性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颈动脉IMT的差异。再分别对HOMA-IR及颈动脉IMT与AHI、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的总时间、夜间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SpO2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并分别以HOMA-IR及颈动脉IMT为因变量,以年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AHI、夜间最低SpO2、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的总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SAHS组患者的HOMA-IR及颈动脉IMT明显增高(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及HOMA-IR均与AHI、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的总时间呈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pO2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IMT的因素依次是夜间最低SpO2、AHI、年龄、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的总时间。影响HOMA-IR的因素依次是夜间最低SpO2、BMI、AHI、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的总时间。[结论]OSAHS是引起颈动脉硬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改善OSAHS患者的低氧血症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胰岛素抵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