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典型的右位心心电图表现具有以下特点:导联I及aVL导联中P、QRS、T波均向下(倒置);导联aVR中的各波视心脏额面向量环在肢体导联轴上的投影而改变,犹似正常心脏位置的规律;导联aVF的图形与正常心脏位置的aVF相同;自V1~V5,R波逐渐减小而S波逐渐相对增深,R/S逐渐减小犤1犦。临床上往往依据这些作为判定是否是右位心的标准。但笔者在临床上却遇到1例右位心患者,其心电图表现与上述右位心心电图表现不符,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时感心慌。胸廓对称,呼吸自如,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尖搏动在右锁骨中线内侧0.5cm第3肋间处,心界不…  相似文献   

2.
吴军  张燕燕 《广州医药》2006,37(1):79-80
患者女,53岁,居民.因心慌1 h入院.查体:T37℃,P78次/分,R20次/分,BP128/70 mmHg.发育正常,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侧1.5 cm处,心音听诊位于右侧,心率7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Ⅰ导联P波和T波倒置,QRS波以向下波为主,类似Ⅰ导联图形的倒影;Ⅱ导联相当于通常的Ⅲ导联,而Ⅲ导联相当于通常的Ⅱ导联;aVR导联相当于通常的aVL,而aVL导联相当于通常的aVR;V1~V5导联R波逐渐减小,S波逐渐相当增深,R/S比例逐渐减小,V4R,V5R分别相当于通常的V4,V5.胸部X线示:心影大部分位于右侧胸腔,心尖位于右胸,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胃泡都在右侧,右心房、腔静脉、肝脏和升主动脉在左侧.腹部超声示:肝、胆、胰、脾左右反应.超声心动图示:心脏位置与正常呈左右反位.符合镜像右位心诊断.  相似文献   

3.
例1,男性,患者,58岁,心电图示:PⅠ.avl倒置,QRS波主波向下;V1~V6R波渐低而S波渐深,R/S比值渐小;各导联QRS时间宽达0.14s,SⅠ.Ⅱavl,V3~V6及RavR均粗钝。左右上肢电极互换并加做V3R-V6R导联,呈现典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型,据此诊断为右位心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儿童右心室发育情况及电学变化规律,我们分析了84例正常儿童V1、V3R~V9R八个右胸导联的P波、QRS波、T波ST及R/S比值。结果显示R/S比值随年龄增长而减小,其它数值无年龄差别。表明:左室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占优势,但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肺心胶囊对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光电6511单导心电图机,治疗组及对照组(桂龙咳喘宁)分别于治疗前后各测一次12静息心电图,观察其额面平均电轴,V1R/S、V5R/S、肺性P波,肢导低电压,右束肢传导阻滞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额面平均电轴≥90°、V5R/S≤1,右束肢传导阻滞三项指标其消失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V1R/S≥1,肺性P波;肢导低电压三项指标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心胶囊对CCP患者异常心电图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2):1041-1042
3 QRS波振幅对心肌梗死的判断 3.1 V1、V2、V3导联的QRS波振幅增高正常时上述导联的QRS主波应向下,如果主波向上,最常见的是右束支传导阻滞,但右束支阻滞的形态呈双R波,即R波和R'波(兔耳状),此外还有Ⅰ导联S波顿挫模糊等,应该不难鉴别。除外右束支阻滞后,如果该组导联仍有QRS主波向上,此时的R波被称为梗死型R波,常提示后壁心肌梗死,此时应加做V7、V8、V9导联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右胸导联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将对47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重点观察右胸V1、V2导联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右胸导联中Rv1-0.04秒者33例(70.2%),Rv2=0.04者47例(100%),V1R/S〉1者22例(46.8%),V2R/S〉1者43例(91.5%);ST段凹面向上型或水平型下移≥0.05my者17例(36.2%);T波高尖者25例(53.2%)。结论右胸导联V1V2R波增高增宽、ST段下移及T波高尖等特征性改变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及时加做后壁导联,可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V1-2导联与后背导联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90例急性正后壁心梗V1-2及背部导联QRS波形态进行统计分析并与50例正常组作对照。结果:RV1≥0.55mv,RV2≥1.5mv,R/S≥1,R≥0.04s为诊断急性正后壁心梗的敏感指标,以V7Q/R>1/4,V8Q/R>1/2,V9Q/R>1,Q≥0.04s为后壁病理Q波诊断指标,可加大后壁心梗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 ,3 7岁 ,因发作性心慌 1小时入院 既往无任何心脏病史。体检 :T3 6 8℃ ,P2 2 0次 /分 ,R2 4次 /分 ,Bp10 0 /60mmHg ,一般情况较好 ,口唇无紫绀 ,颈静脉无充盈 ,双肺无干湿性罗音 ,心界无扩大 ,心率 2 2 0次 /分 ,律齐 ,未闻及杂音及心音分裂 肝脾未及 ,双下肢无水肿 ,常规心电图示 :P波与QRS波无关 ,呈完全性房室分离 ,QRS波时间 0 11秒 ,avL导联呈rS型 ,电轴右偏 14 1° ,V1导联呈qR型 ,V4 V6导联R/S <1,S波宽钝。心电图诊断“右束支阻滞型室速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缓慢静注心律平 10 0mg ,2 0分钟后转为窦性心律 ,…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2岁半,因咳嗽、气喘3d~4d入院。体检;体温36.6℃,心率130次/min,呼吸60次/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肺闻及散在低调的喘鸣音及密集中小水泡音,律齐,心前区闻及Ⅱ级~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及。胸片示:心影增大,心尖圆钝。B超诊断:室间隔及室壁增厚。血清心肌酶增高。临床诊断: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30次/min,心电轴右偏,P-R间期0.1is,QRS时间0.06s,Ⅰ、Ⅱ、Ⅴs导联P波高尖,aVR深倒,大于0.25mV,PV1呈正负双向,ⅢaVFV5ST段水平性下降,ⅢaVFV5T波倒置,QT间期0.28S,V1呈R型,Vs呈rs型,RV1+SV5=3.3mV。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心肌缺血,右房增大。右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2导联心电图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对3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研究组)和26例非肺动脉高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右心房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心指数(cI)、肺血管阻力(PV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导联S波、V1导联R波、V5导联S波、aVR导联R波振幅、V1导联PdS比值、Rv1+Sv5、II导联P波振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Rs电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右偏,Ⅱ导联P波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导联S波振幅〉0.21mV、QRS电轴〉87。诊断肺动脉高压的价值较高(敏感性分别为89%、86%,特异性分别为81%、92%)。另外,Rv1+Sv5〉0.76mV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敏感性84%、特异性83%)。QRS电轴与血液动力学参数相关性较高,其中与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心指数(C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71、-0.54。结论:12导联心电图对肺动脉高压具有高度敏感性,可利用于早期临床诊断,I导联S波振幅〉0.21mV、QRS电轴〉87°、Rv1+Sv5〉0.76mV等右心室肥大征象时应考虑到肺动脉高压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SPAMI)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SPAMI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右胸导联和V7~V9观察分析,重点观察右胸V1、V2导联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单纯SPAMI者2例,SPAMI合并下壁梗死者16例、右心室梗死者5例、侧壁梗死4例、广泛前壁梗死1例;V1、V2导联R波增高者17例;STV1、V2下移0.5—0.1mV者15例,等电位者3例,T波直立高耸17例。结论右胸前导联V1、V2R波增高增宽,ST段下移及T波直立高耸等特征性改变对SPAM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及时加做后壁导联,可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冯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406-406
患者男性,50岁。既往有冠心病史。主因胸闷、心悸就诊。体检:Bp19.7/12kPa(148/90mmHg),心界扩大,心率平均为42bpm。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距不等,最小PP间距0.97s,最大PP间距2.06s,P—R间期固定为0.26s,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达0.20a,电轴左偏-76&;#176;。I、aVL导联呈qRs型(qⅠ为胚胎型),Ⅱ、Ⅲ、aVF导联呈rS型,SⅢ〉SⅡ,aVR导联呈QR型,RaVR为0.9mV,R/S〉1,V1导联呈qR型,R波宽顿切迹,振幅高达1.4mV,V4~V6导联呈RS型,SV5深达1.5mV。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ECG)特征。方法: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10例病人入院后皆行心电监测3-7天,观察ECG动态变化,同时查心肌酶谱。结果:认为右胸前导联V1,V2,出现高R波,S-T段下段与T波高耸对称,且排除引起RI皮增高的其他原因,同时背部导联V7,V8,V9出现病理性Q波及QRS综合波,S-T段,T波进行性演变者,综合临床症状和心肌酶谱分析便可诊断。结论:尽管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能显示梗死部位,冠脉造影更是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有力佐证。但ECG检查结合病史和酶谱分析,仍不失其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诊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R波递增不良(PRWP)是一个常见的心电图描述术语,指正常的R波振幅随胸导联依次增高的特点消失,即RV2相似文献   

16.
陆珊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116-1116
目的探讨加做V5导联下一肋间(V5)导联,V6导联下一肋间(V6)导联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125例经确诊左心室肥大患者加做V5、V6导联,以R波电压V5'/V5〉1和(或)R波电压V6'/V6〉1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大诊断标准,与常规心电图导联诊断左心室肥大作一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本文两种标准诊断左心室肥大分别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做V5'、V6导联,可以提高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R波电压V5'/V5〉1和(或)R波电压V6'/V6〉1对左心室肥大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心慌、胸闷27年余,加重5小时于1999年1月3日入院。查体T36.8℃,P90次/分,R22次/分,11/8.8kPa,双肺底散在湿性罗音,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心电图检查可见V+、V5导联ST段抬高0.2mv,Ⅱ、Ⅲ、aVF导联可见病理性Q波,V,、V8、V,导联也可见病理性Q波,时限均>0.04秒,深度>1/4R波,胸部X片示右肺感染、血化验结果示肝肾功能、血糖均无明显  相似文献   

18.
例1 男性,62岁,临床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心律不齐。心电图:Ⅱ和V1导联记录,P-P间歇相等0.08S,P-R间期0.12S基本节律为窦性,GPS综合技为0.08S,心率88次/minⅡ导联R2、4、9、V1导联R3、5、7提前出现,P’渡重叠在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上,联律间期0.41S代偿问题不完全,为房性早搏二联律。  相似文献   

19.
患儿 ,男 ,5岁 ,自幼易感冒 ,紫绀 ,活动后加剧 ,喜蹲踞。查体 :口唇发绀 ,杵状指 (趾 ) ,胸骨右缘 2~ 4肋间闻及 4 / 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P2 减弱 ,Sa O2 77%。胸片示肺血少 ,右位心。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在右侧胸腔 ,且心房、心室与正常呈镜像位置 ,右室肥厚 ,室间隔缺损 15 m m,主动脉骑跨 4 5 % ,右室流出道狭窄 ,肺动脉瓣环内径 13m m,腹部 B超示左位肝 ,右位脾、胃。心电图 : 导联 P波和 T波倒置 ,QRS波主波向上 ,a VR导联主波向下 ,a VL 导联主波向上 ,胸导联中 V3、V2 、V3R、 V4 R、V5RR波递增。呈不典型右位心图形。  …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健康大学生右胸及左背部导联心电图P波特点及P波相关参数的正常标准。方法采集233例健康大学生常规12导联、V3R~6R和V7~9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的各项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右胸导联以直立和正负双相P波为多,V1至V3R~6R直立P波出现率逐渐减少,正负双相P波出现率逐渐增多;左背部导联几乎均为直立P波,少数为负正双相(V7~9导联负正双相P波出现率逐渐增多)。P波电压以V1导联最高(0.054±0.022)mV,P波时间以V2导联最宽(0.072±0.016)s,V3R~6R和V7~9导联P波电压逐渐降低、P波时间逐渐缩短。右胸导联双相P波的终末电势(ptf)以V2导联最大(-0.007±0.005)mm.s,由V1、V3R~6R导联ptf绝对值逐渐减小;左背部导联ptf值以V7导联最高(0.017±0.02)mm.s,V7~9逐渐降低。双峰P波左背部导联多于右胸导联,但出现率最高为V2导联(27.8%),峰距以V1导联最宽(0.035±0.011)s。结论右胸及左背部导联心电图P波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及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