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联会复合体的硝酸银染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会复合体是减数分裂前期Ⅰ出现的一种核内非永久性细胞器,与同源染色体联会、交换、重组、分离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研究联会复合体是通过减数分裂前期细胞连续超薄切片进行三维重组。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观察细胞数目有限,不仅不能用光镜观察,而且在一张超薄切片上不可能观察到一条完整的联会复合体,更谈不上一整套联会复合体。Counce和Meyer首次用微铺展技术,成功地把蝗虫初级精母细胞的一整套联会复合体铺展在载玻片上,运用磷钨酸染色方法在电镜下看到了联会复合体的三层结构[1]。1977年,  相似文献   

2.
非细胞体系核重构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博  翟中和 《解剖学报》1992,23(1):48-52
用电镜观察Lambda DNA与非洲爪蟾卵提取物在非细胞体系内的核重构,发现Lambda DNA首先诱导形成类染色质结构,膜泡、核孔复合体围绕这一结构组装成双层核膜,同时类染色质也随着核膜的装配,表现出从致密凝聚到呈现松散均匀分布的变化。有工作表明,在由染色质诱导的核重构过程中,或者是膜泡先与染色质结合,然后有核孔出现,或者是核孔物质先与染色质作用,膜泡通过结合核孔物质形成双层核膜。我们观察由外源DNA诱导的核重构过程,则发现膜泡与核孔复合体先分别独立地与类染色质结构相互作用,然后核孔复合体再镶嵌到双层核膜中。  相似文献   

3.
联会复合体(SC)分析是一种检测生殖细胞系染色体损伤的新方法。SCs——减数分裂二价体的轴,是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在形态上的表现。全玻片分散制备的哺乳动物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进行SC电镜和光镜分析表明,SC的结构变化反映了染色体重排引起的联会修饰。SC分析已用于评价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引起的染色体改变,但据目前所知,除了作者早些时候的研究之外,哺乳动物的SC分析还未用于评价染色体的化学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小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形成过程 ,研究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行为。方法 :用本室改进的微铺展 硝酸银染色技术制备小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样品 ,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同源染色体配对时 ,大多数是两个端粒开始接触 ,联会复合体似拉链一样扩展。有的在同源染色体内部区域的一点或多点同时开始配对 ,联会以扣纽扣方式进行。XY染色体配对仅限于部分区域。一个细胞内不同对染色体的联会不同步。同源染色体交叉在联会过程中形成 ,大多数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或多个交叉 ,但有的一个交叉也没有。结论 :大多数同源染色体以不同方式进行配对 ,交叉互换的数目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帕金森综合症模型脑的黑质、尾状核及中缝核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结果 上述核团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均发生病理性改变 :神经细胞核膜皱缩 ,核膜凹凸不整 ,并有局部断裂 ;线粒体变性 ,基质浓度降低及空泡化 ;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囊腔扩张变性 ;大量初级溶酶体及脂褐素集聚 ;出现了髓样体和多泡体等变性结构。结论 黑质、尾状核及中缝核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理性变化从而导致纹状体 黑质 纹状体锥体外路系环路功能障碍 ,是引发帕金森氏综合症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6.
北草蜥精子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北草蜥的精子形成过程。方法以2.5%戊二醛和1%锇酸双重固定,常规制作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北草蜥精子形成过程主要有核逐渐延长、染色质浓缩、顶体形成、线粒体逐步发达与融合、细胞质消除与鞭毛形成等。可分为4个时期:时期Ⅰ,精子细胞前顶体囊泡移至核膜时,核膜凹陷形成封闭的顶体囊泡,囊泡底部靠近核膜有一电子致密的顶体颗粒,在1个薄层有颗粒的胞质中形成顶体下颗粒,将顶体颗粒和核膜连接起来;时期Ⅱ,精子细胞顶体囊泡扁平,细胞核延长,染色质浓缩成短丝状的染色质纤维;时期Ⅲ,精子细胞核进一步延长,染色质纤维变粗变长,并沿核纵轴方向有序排列,近端中心粒及尾部开始出现;时期Ⅳ,Sertoli细胞质内纵行微管出现,至精子释放前消失,精子细胞顶体发育完全,终环形成,核内染色质纤维浓缩至最大限度,呈高电子致密度的均质状态。结论北草蜥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核及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在有鳞类蜥蜴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这篇纯属推测性的文章的目的在于:(1)引起对X 和Y 染色体联合区段的注意(决定于联会复合体);(2)强调联会可能与X 染色体短臂远侧端某些位点未能失活有关;(3)作出关于X 和Y 染色体间交换的某些假设;(4)试图解释X-连锁或Y-连锁遗传中某些例外;(5)最后提出与另外一些X-连锁基因有关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鸡疟原虫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圆锥体、致密内膜和膜下微管均没立即消失。随着虫体发育,滋养体逐渐增大,形状不规则,由单层表膜包绕,虫体一侧有胞口,胞口直径与食物泡大小并非有关,食物泡形状各异,其内有结晶状疟色素,细胞质内具有一个大的有嵴线粒体和球形体。细胞核分裂从细胞核变长开始,核膜两极出现染色体团块,两极之间形成纺锤体,核分裂时虫体内细胞器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线粒体断裂成多个,裂殖体多处表膜形成致密内膜和膜下微管,内膜覆盖区向含虫空泡凸出形成裂殖子芽,棒状体、细胞核、线粒体和球形体相继进入裂殖子芽中,最终形成多个裂殖子。裂殖子由表膜复合物包绕,顶端呈截状圆锥形突起,有极环,虫体内有棒状体、细胞核、线粒体和球状体等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与遗传重组的情况.方法 对7名汉族正常人(对照组)和7例汉族无精子症患者,包括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和5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进行睾丸组织精母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联会复合体蛋白3(synaptonemal complex protein 3,SCP3)抗体标记联会复合体,DNA修复蛋白(human mutL homologl,MLHl)抗体定位遗传重组位点.结果 OA组和NOA组偶线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分析粗线期精母细胞MLH1位点数目及分布情况,发现NOA组患者中每个细胞MLH1位点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常染色体上无MLH1位点的染色体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含有至少1条染色体臂上无MLH1位点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高.分析粗线期精母细胞中SCP3形态时发现,NOA患者中SCP3不完全联会的粗线期精母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精子症患者减数分裂过程有延迟现象;NOA患者精母细胞遗传重组MLH1位点的数目和分布出现异常,染色体联会不完全现象增加,这些异常事件可能与NOA患者精子发生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可育男性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重组.方法 应用铺展技术制备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以SCP3抗体、MLH1抗体和CREST抗血清孵育来显示联会复合体侧轴、重组位点和着丝点.结果 5例可育男性中,粗线期细胞的比例介于67%~78%;每个细胞中重组位点数平均为46.1±3.9,范围为34~61,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联会复合体上出现缺口(gap)或未配对区(split)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4.3%和2.9%.结论 可育男性的遗传重组频率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结合有限元和边界元的方法求解三维心电图逆问题。文中推导了描叙人类心电场的有限元模型和边界元模型,以及二者结合的形式,并在一个包含各向异性导电性肌肉层的三维人体模型下进行了心外膜电位的重构计算。其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对求解多层和包含各向异性媒质场域内的电磁场逆问题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2.
海绵质骨螺旋钉拔出试验之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评估螺旋钉设计优劣的简便方法之一为拔出试验。虽然比较用之海绵质骨试件可取自相同部位,自同一方向植入螺旋钉,并具有相同基准。然而因各处海绵质骨骼结构不尽相同,至今尚未有人探讨如使用不同之海绵质骨结构,例如近似等向性之杆状结构,或是板与杆组合之有强列方向排列者,对于螺旋钉拔出之最大力量有多大影响?采用牛股骨远端部位及牛颈椎C2~C6作为不同结构特性之试体。并各由两相互垂直之方向旋入螺旋钉,来做拔出试验。最后并建立一三维有限元素模型,用以研究螺纹周围之变形模式及其预测拔出最大力量的准确性。模型分析中以应变能密度准则作为破坏之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长治地区3-10个月120具正常胎尸肾腺内Cu,Zn,Fe,Mg,Cd,Mn的含量,结果经检验6种元素含量均随胎龄增长而减少。其中Cu,Zn差异非常显著,其余各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感染疟原虫斯氏按蚊血淋巴元素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从初羽化及吸正常鼠血或感染约氏症原虫(Phsmodiumyoeliiyoelii)鼠血后5、7、9d的斯氏按蚊(Anophelesstephensi)收集血淋巴,用ICAP-9000型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20种元素含量变化作比较分析。初羽化蚊与吸血(正常鼠血和感染疟原虫的鼠血)后5d的蚊相比,均有7种元素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种元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感染与未感染疟原虫的蚊血淋巴元素含量,显示吸血后5d有12种元素P<0.01.3种元素P<0.05;吸血后7d,7种元素P<0.01,1种元素P<0.05;吸血后9d,6种元素P<0.01,2种元素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蚊虫血淋巴元素含量与其营养代谢及发育有密切关系。提示疟原虫的寄生可影响蚊媒血淋巴元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初始密度对骨自优化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骨自优化理论在研究骨的生长机理,以及预测非正常情况下(如骨折后的修复,多孔覆盖植入物附近骨的生长过程等)骨的适应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受力与生长的关系。本文将骨自优化理论和有限元法结合起来,用计算机模拟了悬臂梁模型的密度分布及激励情况,得到了类似于工程中的杵架结构。重点讨论了参考激励值K固定时,初始均匀密度的变化对结构最终形状和质量的影响。并用骨痂吸收的实际例子再一次验证了初始均  相似文献   

16.
中子活化分析是对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目前国内尚未见其应用与牙周病组织的检测及研究.作者首次应用该种方法在大型及微型核反应堆中对正常人及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多元素的测定及分析,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人牙周组织内含有AI, Cu,Co、Ca、Fe、Zn,Mg.Na等20种元素,而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Al,Cu,Cr,Zn,Mg,Na等元素均显示高于正常人的趋向,尤以Cu,Cr,Mg三种微量元素明显高于正常人的含量均值,且有显著性差异.病变组织中有些相关元素含量比值出现失平衡,且Fe/Cu,K/Na比值于正常人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故提示牙周病的发生与组织中微量元素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测定与肿瘤关系密切的微量元素Zn、Cu、Mn、Cr和Se在口腔颌面部正常者与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含量共91例。结果表明微量元素Zn、Cu、Mn、Cr和Se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与其它部位肿瘤一样有明显变化。用模式识别方法以微量元素作为指标,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下颌骨的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对下颌骨进行应力分析研究。提出2种模型、3种牙齿负载条件和3种咀嚼肌力分布。有限元分析和光弹实验比较,两种结果较为一致,大应力集中在下颌角髁突区、磨牙后区和负载作用的齿冠上。  相似文献   

19.
改变力学环境后松质骨胞元结构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质骨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疏松、多孔,由针状、片状骨小梁组成多种胞体,其结构称为胞元结构。正常生理状态下,骨质的形成与吸收呈平衡态,骨结构稳定,当骨所处的力学环境发生变化时,骨的结构形态也随之变化。松质骨细观结构数值模拟变化的力学环境与骨结构的关系目前未见报道,本文是采用带有生理限定应力的自适应生理模型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在力学环境发生变化后用计算机预测松质骨胞元结构;定量的研究了松质骨胞元结构从一种优化平衡态到另一种平衡态与其力学环境的关系,模拟了松质骨胞元结构的变化与力学环境的适应性。把这种骨结构预测从宏观水平提高到细观水平。  相似文献   

20.
骨折愈合塑形的力学机理Ⅱ——骨自优化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骨自优化理论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 ,用计算机模拟骨折愈合塑形行为 ,从而定量地分析骨折愈合塑形的力学机理。结果表明 :骨折愈合塑形过程中 ,骨痂的不同类型和骨质疏松的不同层度皆可经过一定时间的塑形以适应受力环境而恢复到骨的正常状态 ;骨在力学环境下调整结构和密度来保持骨的最优结构 ;骨缺损的恢复在缺损处存在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密度临界值。本文证实了骨折愈合塑形过程是骨的结构形态对力学环境的最佳适应 ,从而定量的说明了力学环境是引起骨折愈合塑形的主要因素 ,该过程符合Wolff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