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广州地区35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情况,为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4年广州地区35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品种、用药频度、购药金额均逐年增加,总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94%和13.64%,注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6.93%和35.56%;口服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25%和10.34%。结论:广州地区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用药量逐年快速增长。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南京地区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为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运用药物经济学的金额分析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精神病药总的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逐年上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17%和8.68%,典型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63%和-9.98%。南京地区使用的抗精神病药是以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喹硫平为主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建议相关部门调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价格及医保政策,惠及更多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长江流域6城市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长江流域6城市156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品种、购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2003年156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购药金额、DDDs和限定日费用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08%、2.16%和19.50%,特别是高限定日费用的注射用药物增长速度较快,其用药金额和DDDs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3.22%和33.59%,而口服喹诺酮类药物相应的增长率仅为8.57%和-0.88%,左氧氟沙星位于购药金额的第1位,占喹诺酮类药物总金额的48.22%,其DDDs占喹诺酮类药物总DDDs的25.66%。结论:喹诺酮类药物的市场将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门诊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至2007年3852315张门诊处方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应用密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DDDs,DDDc,AUD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0.06%,2.43%和8.85%。其中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AUD年平均增长率为81.21%,增长最快;第3代头孢菌素的AUD几年均排位第一并逐年上升,与2003年相比,2007年其DDDs和AUD分别上升了484.84%和185.90%,而DDDc下降了50.71%。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AUD最大,第4代头孢类菌素类药物的AUD年平均增长最快,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进一步规范管理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和预测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DDDs)及日用药金额(DDC)分析法,对我院2001~2003年口服降糖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口服降糖药用药总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9.59%,DDDs年平均增长率为21.82%,DDC年平均增长率为1.17%,其中进口品种增幅最大,合资品种次之,国产品种最小。结论 口服降糖药是一类具有发展前景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院调血脂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9-2011年调血脂药的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他汀类药物的使用金额连续3年占年总用药金额的95.00%以上。其中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片的用药金额、DDDs每年以较快速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1.59%,85.69%;洛伐他汀胶囊(俊宁)的用药金额、DDDs则逐年下降,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1.91%和-37.59%;辛伐他汀分散片(辛可)DDDs年平均增长率为-25.12%。结论:该院近3年来的调血脂药应用稳定,使用合理,他汀类药物在该院调血脂药的使用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焦虑症治疗药物的发展趋势。方法对2002-2006年州大学第二医院12种抗精神障碍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其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精神障碍类药物用量逐年增长,其中抗抑郁症和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增幅较大,与2002年相比,2006年用药金额分别增长了45.28%和73.14%。结论DDDs排序变化表明,疗效好且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将逐渐取代传统药物而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2—2006年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阳敏 《中国药业》2008,17(1):42-43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6年该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DDDs和DDDc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74%,7.72%,6.52%;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居用药金额首位,且年均增长率为23.09%;5年来头孢菌素DDDs值前10位排序变化不大,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及复方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的DDDs较高。结论该院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控制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袁欣  林衍生 《中国药业》2007,16(11):34-36
目的 了解医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03—2005年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采用药物利用研究指标对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 与上年相比,2004年和2005年医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总销售金额增长率分别为23.14%和12.68%,年平均增长率为17.902。3年中日均费用居首位的均为甲基强的松龙针,门诊处方中居首位的为醋酸泼尼松片。结论 该院2003—2005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总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方法:调查重庆市18家医院在2001年~2003年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组成、剂型、规格、药品名称、生产厂商、用药金额等,分析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在2001、2002、2003年的用药金额分别为2229、2937、4119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6.41%;3年中与舒巴坦、克拉维酸、他唑巴坦的复合制剂金额分别为6280、2276、729万元,占该类药物总金额的67.64%、24.51%、7.85%,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20%、35.93%、94.50%。结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用药量逐年快速增长,预计其市场需求量还会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11.
我院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勇  赵欣欣  赵辉  毛志峰  邱天健  姚伟  姚毅 《中国药房》2010,(11):1037-1039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及其排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呈逐年增长态势,尤其是祛瘀剂、肿瘤用药两大类。其中,祛瘀剂的用药金额占每年中药注射剂总金额比例分别为57.3%、59.4%和55.9%。用药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同步性较差。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安全性再评价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2001年~2004年广州市35家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利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广州市部分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对2001年~2004年广州市35家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DDDs均逐年增加,总的用药金额和DDDs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18%和10.41%;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金额最高,增长速度最快;口服用、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品种均逐年增加,二者用药金额和DDDs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63%、14.29%和9.41%、12.82%。结论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霖  于芝颖  李玉珍 《中国药房》2008,(36):2860-2862
目的:评估我院2003~2005年中药注射剂的利用状况。方法: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3~2005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及DDDs逐年增长,心脑血管类药物应用频率最高。单品种DDDs排序中血栓通注射液3年内均稳居首位;单品种用药金额排序中灯盏细辛注射液后2年占据首位。结论: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广泛、应用量增长迅速,应重视用药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郑利光  牛桂田 《中国药房》2009,(26):2020-2022
目的:了解我院口腔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05~2007年的药品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腔门诊用药品种基本稳定,用药金额排序列前4位的分别为中成药、抗微生物药、麻醉药和各科用药,占3年总用药金额的92.4%;用药金额排序列前15位的药品占总用药金额的79.7%,除抗微生物药外,其它3类药使用频率均较高;口腔黏膜病用药在用药金额中占主导地位,且大部分为中成药。结论:我院口腔门诊用药结构基本符合口腔疾病的药物治疗规律,制药企业应多研发治疗口腔黏膜病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中成药的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取我院2005~2009年中成药的年消耗金额和用量,对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5~2009年中成药的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排序前15位药品的消耗金额过于集中,对中成药总消耗状况有重要影响;注射剂型增加趋势更明显,且其金额与DDDs的排序比值均小于1。结论:价廉且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药品监管中应重视DDDs排序,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05~2009年我院口服心脑血管类中成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心脑血管类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2005~2009年我院口服心脑血管类中成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进行分析。结果:5年中我院口服心脑血管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增加,尤以活血通脉剂增长最快,单品种以银杏叶片稳居前列,血塞通软胶囊为增长最快的品种。结论:中成药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前景广阔,制药企业应抓住国家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的契机,研发简、便、廉、验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应用逐年增加,其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4.82%和25.34%,DDDs年增长率分别为12.05%和26.30%;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DDDs在各年度排序位居首位;痰热清注射剂的DDDs增长最快,2012年位居首位,参麦注射剂与苦碟子注射剂各年度DDDs均位于前3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DDC较高,其中以康莱特注射剂最高。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合理,呈不断增长趋势,部分中药注射剂可能存在过度使用。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监管,确保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肿瘤专科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院3年来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用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我院HIS系统提供的2007~2009年3年间中药注射剂用药的有关数据,利用Excel对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上报例数。结果:中药注射剂3年的用药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37.10%,-2.67%,10.82%,分别占全年总药品金额的14.84%、13.24%、11.94%。其中参芪扶正注射液单品种用药金额、DDDs3年中都为最大,康莱特注射剂DDC3年中都是最高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从3例增加到22例。结论: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虽有增长,但落后于总药品金额的增长。临床使用中应严格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增加其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周朝君  LOU Ya-min  潘碧云 《中国药房》2008,19(23):1772-1774
目的:了解我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4~2005年、2005~2006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的用药频度分别增长33.94%、19.07%,销售金额分别上升50.22%、23.37%。结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的用量将不断增长,尤其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和口服孕酮拮抗药孕三烯酮胶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2005~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年均增长率达24.89%,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5年中排序均稳居首位,DDC以抗癌类中药注射剂最高。"医保"药品和"新农合"药品比例均占80%以上。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用药结构合理,应用呈增长趋势。价格适中且疗效确切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份额。应注意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