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静脉应用于顽固性心绞痛急性心功能失代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顽固性心绞痛所致心功能失代偿的患者68例,随机分成硝酸甘油组(34例)和新活素组(34例)。比较两组间症状改善、利尿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注射用硝酸甘油和新活素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缓解呼吸困难和恢复完全平卧休息的症状方面,新活素组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组心力衰竭发作次数减少(P0.05);为缓解症状应用静脉内推注呋塞米的剂量,新活素组也显著少于硝酸甘油组;新活素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在引起低血压和由此而使用多巴胺的患者比例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心绞痛急性心功能失代偿患者,静脉应用新活素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利尿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AD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rhBNP组(48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rhBNP),治疗72h后,检测心功能各项指标和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72h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24h尿量明显增加(P均=0.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rhBNP组治疗后LVEF[(45.9±7.8)%比(57.4±7.9)%]明显提高,24h尿量[(1637.5±103.2)ml比(1836.4±118.4)ml]明显增加(P均=0.001)。治疗7d后,rhBNP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3.75%比82.00%,P=0.0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8)。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显著改善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重组人脑钠肽(rh BNP)与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CCU的AAMI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18~75岁。随机分为两组:脑钠肽组(20例)和硝酸甘油组(22例)。脑钠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泵入rh BNP;硝酸甘油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均连续治疗72 h。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定心功能分级,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72 h尿量等,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与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峰的比值(E/A),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随访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脑钠肽组总有效率高于硝酸甘油组(95.0%vs.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钠肽组治疗开始后各时间点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肺动脉压(PAP)均低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72 h后,与硝酸甘油组比较,脑钠肽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减少,血氧饱和度、72 h尿量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收缩压和呋塞米用量降低(P均0.05)。治疗72 h后,与硝酸甘油组比较,脑钠肽组患者的LVEF[(33.52±10.47)%vs.(46.86±11.32)%]、FS[(18.86±6.39)%vs.(22.40±6.55)%]、CI[(2.24±0.48)L/(min?m2)vs.(2.87±0.33)L/(min?m2)]、CO[(4.87±0.37)L/min vs.(5.16±0.42)L/min]、E/A[(0.85±0.17)vs.(0.93±0.19)]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钠肽组发生症状性低血压1例,硝酸甘油组发生头部胀痛7例,低血压1例。随访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脑钠肽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5%vs.45.5%,P0.05)。结论rh BNP能够降低PCWP、PAP,排钠利尿,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不良反应较少,疗效与安全性优于硝酸甘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伴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伴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强心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利尿效果和心、肾功能及电解质指标变化;随访3个月,比较2组心力衰竭再入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4h尿量明显增加,体质量达稳时间明显提前,呋塞米日均剂量明显减少,出院前男性和女性体质量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在托伐普坦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血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39.1±5.3)mmol/L vs (136.4±5.1)mmol/L,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13.0±2.5)d vs (17.3±3.7)d,P0.01]。结论托伐普坦能快速降低老年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伴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液体负荷,改善心功能状态,缩短住院天数,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普钠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6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SNP)组和rhBNP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用药24 h后液体的出入量变化,给药后48 h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给药前及用药72 h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变化。结果用药24 h后rhBNP组的尿量(1503.6±194.3mL)明显多于硝普钠组(1319.4±195.9mL)(P=0.001);静脉给药48 h后,rhBNP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效率分别为93.3%和96.7%(P值分别为0.010和0.012),均显著优于硝普钠组,用药72 h时rhBNP组患者射血分数的增加以及中心静脉压的降低均明显多于硝普钠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00),用药72 h后rhBNP组血清B型脑钠肽下降水平较硝普钠组相比明显降低(P=0.000)。结论 rhBNP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92例,被分为rhBNP组(46例,给予rhBNP治疗),联合治疗组(46例,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rhBNP治疗),均治疗两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肾功能、血气分析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心功能、肾功能、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与rhBNP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51.21±4.23)%比(56.02±5.02)%]、左室短轴缩短率[(28.02±4.78)%比(32.78±4.02)%]、动脉血氧分压[(62.45±6.02)mmHg比(75.56±5.78)mmHg]均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9.56±5.02)mm比(45.12±6.02)mm]明显减小,二氧化碳分压[(41.78±5.89)mmHg比(35.78±6.02)mmHg]、血肌酐[(92.02±5.78)μmol/L比(86.45±8.12)μmol/L]和尿素氮[(5.99±1.12)mmol/L比(4.56±1.02)mmol/L]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rhBNP组(95.56%比76.08%,P=0.007)。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及血气指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1月我国10个研究中心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心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及乌拉地尔组,其中硝酸甘油组125例,男性64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70.75±11.31)岁;乌拉地尔组123例,男性61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69.33±12.76)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d、2d、3d、7d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d、7d后乌拉地尔组较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容积[(71.36±40.72)ml、(67.69±39.11)ml vs(75.23±42.69)ml,P=0.035]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139.61±52.08)ml、(140.93±53.10)ml vs(150.27±54.89)ml,P=0.027]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52.09±11.41)%、(56.74±11.48)%vs(50.94±8.90)%,P=0.042],乌拉地尔组胆固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2组患者7d及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0d再住院或心功能恶化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4.8%vs11.2%,P=0.000)。结论乌拉地尔为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血管扩张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高龄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的高龄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196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呼吸机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无创呼吸机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0.82%比73.47%),P=0.007。治疗前两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RR、HR和MAP均显著下降,PaO2和LVEF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创呼吸机组治疗后RR[(27±6)次/min比(19±3)次/min],HR[(109±10)次/min比(73±8)次/min]和MAP[(110.5±9.0)mmHg比(81.6±8.0)mmHg]下降更显著,PaO2[(77±8)mmHg比(98±9)mmHg]和LVEF[(41.9±5.4)%比(52.7±5.5)%]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高龄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心功能衰竭的症状,改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伴收缩性心力衰竭(SHF)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住院的发病72h内AAMI-SHF老年患者(60岁)87例,随机分为rhBNP组和硝酸甘油(NTG)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持续静脉滴注rhBNP或NTG24h。记录呼吸困难改善情况、测定BNP、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观察治疗后心脏功能改变和30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rhBNP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显著短于NTG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以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在rhBNP组显著优于NTG组(P0.01)。两组GFR均下降,第3天GFR回升,第7天时,GFR水平已经显著高于基线水平,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7d内rhBNP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少于NTG组(P0.05)。14和30dMACE事件发生率rhBNP组均显著少于NTG组(P0.05)。结论rhBNP可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SHF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30dMACE事件发生率,对患者肾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不同时间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38例STEMI患者被随机分为直接PCI组(69例,确诊后立即进行PCI治疗)和择期PCI组(69例,给予急性溶栓治疗后择期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CPK高峰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CK-MB高峰时间、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率、梗死复发率、30d和1年内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与择期PCI组比较,直接PCI组LVEF[(49.3±6.8)%比(58.2±7.7)%]、CPK峰值[(74.9±49.3)IU/L比(113.0±59.3)]IU/L、CK-MB峰值[(1983.1±1251.2)IU/L比(2588.6±1592.3)IU/L]均显著升高,CPK高峰时间[(19.4±6.5)h比(13.9±4.5)h]、CK-MB高峰时间[(19.7±7.7)h比(12.7±7.2)h]显著缩短,P均0.01;直接PCI组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率(5.8%比0)、梗死复发率(17.5%比6.3%)、30d(11.0%比2.2%)和1年内死亡率(22.2%比8.2%)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优且安全性更佳,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左心衰患者心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11年4月我院急性左心衰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8)。对照组予吗啡、速尿、西地兰静脉注射,维持硝普钠静脉微量泵注射至症状缓解后持续12小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脑钠肽3~5天治疗,观察两组间住院期间症状缓解时间、血压、肺动脉楔压(PCWP)、心功能、住院期间和出院6个月后肾功能的变化和6个月内再次入院率。结果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3h和4.0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2.1%vs.26.8%,P〈0.05),且治疗组肺动脉楔压(PCWP)早期下降幅度较大[(8.7±2.5)mmHgvs.(3.5±1.5)mmHg,P〈0.05]。但两组心功能指标和住院期间以及治疗后6个月的肾功能指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6个月内再入院率亦无差异(60.4%vs.73.2%,P〉0.05)。结论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并不增加心力衰竭患者获益,且较常规治疗更易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天津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年龄>65岁的NSTE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23例,以常规疗法+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对照组23例,以常规疗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Killip分级、心率、收缩压、血清脑利钠肽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24 h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9%(21/23)vs.65.2%(13/23),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均有提高,且试验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9±0.53)L·min-1 ·m-2 vs.(2.69±0.33)L·min-1 ·m-2,P<0.05;(54.94 ±5.58)mLvs.(52.10±5.20)mL,P<0.05];治疗7d后试验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63.59±366.87)pg· mL-1 vs.(2 336.64±518.44) pg· mL-1,P<0.05;45.28%±5.49% vs.40.62%±6.16%,P<0.05].试验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0.8)dvs.(4.5±1.6)d,P<0.05;(8.2±1.2)d vs.(10.3±2.5)d,P<0.05].结论 rhBNP能有效改善老年NSTEMI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减少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连续(cIV)或间歇(iIV)静注给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纳入2011年6月~2012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中心卫生院ADHF患者56例,其中26例采用cIV方式给药的患者纳入cIV组,30例采用iIV方式给药的患者纳入iIV组,主要终点为每日净尿量(nUOP),次要终点包括:nUOP/呋塞米、每日总尿量(tUOP)、tUOP/呋塞米、研究过程中的失重、需要的额外急性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给药的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及安全性评估(包括损失的电解质和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cIV组患者nUOP和tUOP均高于iIV组[nUOP:(2098±1132)ml vs.(1575±1100)ml,P=0.086;tUOP:(3726±1121)ml vs.(2955±1267)ml,P=0.019],同时tUOP/呋塞米比值也更高[(38.6±31.0)ml/mg vs.(22.2±12.5)ml/mg,P=0.021];其他指标,包括nUOP/呋塞米、研究过程中的失重、需要的额外急性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给药的持续时间及安全性无差异。cIV组的住院时间比iIV组更短[(6.9±3.7)d vs.(10.9±8.3)d,P=0.006)]。结论cIV方式较iIV方式更有利减轻ADHF患者水钠潴留情况,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rhBNP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rhBNP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66.7%比91.7%),每搏量[(72.35±9.85)ml比(84.97±9.31)ml;、每分输出量[(4.49±1.52)L/min比(6.78±1.66)L/mini、左室射血分数[(44.8±8.82)%比(56.8±10.2)%]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rhBNP能迅速改善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对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AHF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5例)及rhBNP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rhBNP,共3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炎症介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rhBNP组LVEF[(42.7±13.1)%比(50.9±14.5)%]显著提高,心率[(85.7±17.7)次/min比(73.5±16.1)次/min]、脑利钠肽[(1142.6±287.5)ng/L比(976.7±235.7)ng/L]、hsCRP[(8.45±2.68)mg/L比(6.82±2.57)mg/L]、IL-6[(16.07±4.75)pg/L比(13.35±4.18)pg/L]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泵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82例 AMI 合并泵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 IABP 辅助治疗分为两组:IABP 组(42例,在 IABP 辅助下行 PCI 治疗)和常规 PCI 组(40例,仅采用常规 PCI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死亡率,血流动力学(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稳定至 PCI 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常规 PCI 组比较,IABP 组治疗后血压显著升高[收缩压:(80.3±16.2)mmHg比(88.4±12.5)mmHg,舒张压:(55.4±10.2)mmHg 比(60.0±10.5)mmHg],心率显著降低[(92.4±26.1)次/min 比(80.5±18.5)次/min],P 均<0.05;尿量显著增多[(30.2±8.3)ml/h 比(40.3±9.4)ml/h](P =0.001);IABP 组治疗成功率显著升高(72.5%比83.3%),死亡率显著降低(27.5%比16.7%),血流动力学稳定至 PCI 时间[(10.1±8.1)h 比(5.0±2.5)h]及住院时间[(18.4±6.2)d 比(13.5±4.2)d]均显著缩短(P均<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 AMI 合并泵衰竭有助于提高 PCI 治疗的成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增加尿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及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N端C型利钠尿肽前体(NT-proCNP)水平的差异。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连续入选心力衰竭的患者117例,其中AMI组、DCM组患者分别为89例及28例,同期健康体检对照组76例,分别检测及比较三组人群血浆NT-proBNP和NT-proCNP的水平及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NT-proBNP水平[(5.8±1.2)pmol/L]明显低于AMI组[(57.6±21.3)pmol/L](P0.05)和DCM组[(51.7±19.8)pmol/L](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AMI组和DCM组NT-pro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对照组NT-proCNP水平[(4.1±1.2)pmol/L]低于AMI组[(21.2±4.8)pmol/L](P0.05)和DCM组[(6.9±1.5)pmol/L](P0.05),AMI组NT-proCNP水平明显高于DCM组(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及DCM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无明显差异,而NT-proCNP水平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级的DHF患者41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和对照组硝酸甘油(NIT),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d生命体征,心功能分级,相关心功能指标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1.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无明显变化(P>0·05)。2.患者心率(HR)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3d,rhBNP组HR仍维持较低(P<0·05)。3.治疗后3d内,rhBNP组尿量较NIT组明显增多(P<0·05)。4.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提高(P<0·05),且rhBNP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3d,rhBNP组仍有改善(P<0·05)。5.患者NYHA分级均降低(P<0·05);治疗后3d,2组NYHA分级仍较低(P<0·05)。6.治疗后3d,患者血浆BNP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rhBNP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rhBNP可明显改善DHF患者的心功能,其近期效果优于常规NIT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影响及重组人脑钠肽(rh BNP)治疗ADHF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7例ADHF患者分为常规组(n=37)和rh BNP组(n=30)。rh BNP组在常规组治疗药物上加用新活素(0.0075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24 h,每周1次,连续4周。动态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 BNP,并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得到提高,以rh BNP组改善为明显,心功能评级由(3.67±0.48)降至(1.9±0.48),LVEF由治疗前(43.5±3.37)%升至(49.0±2.74)%,同时NT-pro BNP由(3634.5±541.48)ng/L降至(1306.5±19.80)ng/L,6个月内再住院率10.81%,病死率6.67%,均低于常规组。NT-pro BNP值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rh BNP治疗能明显改善AD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再住院率且安全有效。NT-pro BNP水平可以反映患者心衰的严重程度、评价治疗ADHF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