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和布克赛尔县碘缺乏病消除工作,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情况,为深入持续地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统一的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抽样,开展居民碘盐食用率、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8~10岁儿童日间随机一次尿碘水平的调查和监测、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7.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2.7%,不合格碘盐16户,不合格碘盐食用率为5.6%,非碘盐5户,非碘盐食用率为1.7%;8~10岁儿童日间随机尿样,尿碘中位数是153.53μg/L;3年级、5年级各调查75名学生,及格率为100%。结论2006年和布克赛尔县已实现国家基本碘缺乏病的标准,但如何持续进行下去,真正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全民食盐加碘10年后山西省高碘地区碘缺乏病病情变化。方法在山西省应县高碘地区进行饮水含碘量调查,选出水碘>150μg/L的乡(镇),在这些乡(镇)进行高碘病情调查。儿童甲状腺检查采用触诊法,尿碘测定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智力测验采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农村版(CRT-C_2),盐碘测定采用直接滴定法。结果共采集水样568份,发现水碘中位数>150μg/L乡(镇)6个。在6个高碘乡(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7.19%)、隶碘中位数(528.3μg/L)均明显高于加碘曲(5.14%、490.0μg/L);儿童智商水平为107.7±13.2;高碘乡(镇)碘盐覆盖率>90.00%。结论食盐加碘10年后,高碘地区儿童尿碘增高、甲状腺肿大率明显上升,建议在高碘地区应尽快停止碘盐供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科学评价碘缺乏病及高碘乡停供碘盐、防治高碘危害的效果和对重点人群的碘营养影响状况,为今后高碘危害和碘缺乏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了碘缺乏病和高碘防治项目工作。结果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共监测8~10岁儿童尿碘12份,中位数为420.3μg/L,育龄妇女尿碘30份,尿碘中位数为325.7μg/L;对于未开展"碘缺乏病病情监测"项目的 10个县(市、区)开展8~10岁儿童尿碘水平监测,在10个县(市、区)共采集8~10岁儿童尿样940份,尿碘浓度中位数为223.3μg/L,其中低于50μg/L的儿童数量为50人,占监测总数的5.32%。高碘地区尿碘监测,在水源性高碘地区和病区,3个县(市、区)共采集8~10岁儿童尿样260份,尿碘中位数为470.2μg/L。结论碘缺乏地区儿童尿碘监测:根据消除碘缺乏病技术指标,8~10岁儿童尿碘含量中位数大于或等于100μg/L,且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比例不超过20%;我市10个县(市、区)的尿碘水平均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技术要求,应该继续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高碘地区儿童尿碘监测:根据有关标准,3个县(市、区)的高碘地区的尿碘中位数均大于400μg/L,说明我市高碘地区儿童受高碘影响非常严重,因此我市高碘乡应严格执行停供碘盐政策,加强宣传,使广大群众自觉食用非碘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查明三类碘盐供应薄弱地区人群碘盐和碘营养水平现状。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实验室检查和结果判断全部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统一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 三类地区中碘盐合格率、人群尿碘明显低于1999年全省的碘盐合格率和人群碘营养水平。结论 三类地区是我省今后碘缺乏病防治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全国居民户层次盐碘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全民食盐加碘10年后全国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进展情况,评估全国居民户层次盐碘水平,方法以省为单位,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进行抽样,对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报的盐碘定量测定结果,使用Epi Info 2002软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各省人口数据加权后,全国碘盐覆盖率为94.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2%,盐碘中位数为30.8mg/kg、结论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碘缺乏病综合措施成效显著。适当降低盐碘质量浓度,提高盐碘均匀度,加强碘盐监测工作,才能确保居民食用合格碘盐,科学防治碘缺乏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及时了解日照市碘缺乏病病情和居民碘营养状况,评价碘缺乏病干预措施与效果,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8~10岁儿童尿碘及居民户碘盐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39%,尿碘中位数为279.08μg/L,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6%,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状况不甚理想。结论日照市消除碘缺乏病已步入持续稳定发展阶段,居民碘营养状况处于基本适宜水平。碘盐的加碘量还可以进一步下调。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需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适于居民生活水平低,自采自食土盐方便,推广碘盐困难地区推广的补碘技术.方法调查影响农牧民碘盐食用率的因素,建立适用补碘技术,常规法监测尿碘和碘缺乏病病情,观察补碘作用及防治碘缺乏病效果.结果①入户调查了6地州20个县市52个村庄1 292个农牧区居民食用碘盐状况,维吾尔族占95%以上,80.9%的农牧民食用土盐水,食用碘盐的不到20%.②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高达48.6%,智力低下率高达18.8%.③土盐水加碘器日释碘量(2.33±0.27)mg.④土盐水加碘试推广农村补碘率由4%提高到80%,尿碘由41μg/L提高到172.5μg/L,甲肿率由49.8%降低到6.6%.结论实施土盐水加碘过程中始终坚持宣传碘盐是最佳补碘措施,碘盐食用率的提高幅度明显,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1995-2003年山西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山西省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以来的防治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方法1995-2003年的9年时间里,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对省辖的119个县(市、区)全部进行了碘缺乏病(IDD)监测。有4年是按照国家统一指导方案监测,其余间隙年山西省自行按PPS法抽样,产生30个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尿碘、盐碘及健康教育得分。结果(1)9年间,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10.9%下降到2003年的3.9%;(2)执行新的食盐加碘标准后,盐碘中位数从1999年的峰值49.7mg/kg逐年下降到2003年的31.7mg/kg,儿童尿碘中位数也由峰值407.5μg/L逐年下降到2003年的263.6μg/L,尿碘值在100~300μg/L的比率由低谷值24.6%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51.1%;(3)9年间,合格碘盐食用率为48.3%~93.1%,碘盐覆盖率为90.5%~99.6%;(4)5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的IDD健康教育问卷知晓率均有逐年下降趋势。结论(1)自2000年山西省阶段性IDD消除目标实现以后,各项指标得到明显的提高,一直处于可持续消除IDD状态;(2)建议将食盐加碘执行标准改为(30±10)mg/kg,即能保证且适合各类人群的碘营养需求;(3)非碘盐冲击市场的现象始终存在,IDD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9.
现行碘盐浓度与高碘甲状腺肿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碘缺乏病6年监测结果的分析以及与山西省高 地区甲状腺肿对比研究,探讨全民食盐加碘后尿碘浓度的变化是否会引起高碘甲状腺肿。方法:运用山西省6年病情监测结果及高碘地区调查资料。结果:(1)碘盐中位数逐年上升并趋于稳定,基本上控制在20-60mg/kg;(2)儿童尿碘中位数逐年上升,并稳定在300-400ug/L左右;(3)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提年下降,从1995年10.9%下降至2000年的3.7%;(4)高碘地区甲肿率为11.1%,尿碘中位数为1111.2ug/L。结论:现行碘盐浓度以及儿童尿碘中位数在400ug/L左右不会引起高碘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国家数据库描述人群碘营养与常见甲状腺疾病的变化趋势,分析全民食盐加碘与疾病的关联,探讨补碘的时间滞后效应,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和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出院人数来自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的《统计年鉴》;人群补碘水平根据全国碘盐监测和碘缺乏病监测提供的数据计算;儿童尿碘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敬珍 《地方病通报》2021,36(1):27-29,69
目的强化监测与防治干预措施的有机结合,掌握碘缺乏病病情变化趋势,为科学精准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20年山西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2020年5—8月在晋中市11个县(区、市)开展碘缺乏病监测,采集8~10岁儿童和孕妇家中食用盐样、即时尿样检测盐碘和尿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儿童甲状腺容积。结果检测8~10岁儿童家中食用盐样2200份,碘盐覆盖率98.18%、碘盐合格率94.63%、合格碘盐食用率92.91%、盐碘中位数24.05 mg/kg;检测孕妇家中食用盐样1106份,碘盐覆盖率97.92%、碘盐合格率93.91%、合格碘盐食用率91.95%、盐碘中位数24.41 mg/kg;检测儿童尿样2200份,尿碘中位数为236.0μg/L,不同年龄组儿童尿碘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342,P>0.05),检测孕妇尿样1106份,尿碘中位数为178.8μg/L;检查儿童甲状腺2200人、肿大率为1.09%,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0,P>0.05)。结论2020年山西省晋中市儿童碘营养处于超适宜水平,但未过量,全市孕妇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个别县孕妇碘营养存在不足的风险,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洛阳各县(市、区)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情况。方法系统了解各县近三年的防治工作情况,包括组织领导、碘盐管理、监测与防治、健康教育宣传4方面管理指标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和8~10岁儿童尿碘水平两项技术指标。现场考评72个乡(镇、办事处),72所小学,调查学生2 160人,监测居民户盐样1 441份,监测儿童尿碘1 456份。结果各县(区)管理指标的考评总分81~94分,学生健康教育问卷平均得分4.2分,合格碘盐1 362份,不合格碘盐66份,非碘盐13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5%,尿碘中位数262.98μg/L,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比例为2.61%。结论经过评估,洛阳市15个县(市、区)均达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南郑县1998年以来碘缺乏病控制情况的监测,评价防治效果,为未来南郑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和"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对居民食盐含碘量、8-10岁儿童尿碘值、甲状腺肿大率进行了调查。结果监测数据表明,南郑县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由1998年的87.5%上升到2008年的97.9%,2006-2008年全县碘盐覆盖率达到100%;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在178.26-377.14μg/L;儿童检出甲状腺肿大率由1998年的10.8%下降到2008年的4.2%。结论南郑县的碘盐质量得到了保证,碘缺乏病防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省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新发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现况、人群碘营养状况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查找影响我省高危地区碘盐覆盖率的原因,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 2008、2010年在碘盐覆盖率<80%的彝良县抽取3个乡实施高危地区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搜索疑似地克病病例,检测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检测8~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的尿碘浓度,入户调查和采集家中盐样进行半定量检测,调查被监测乡、村实施碘盐供应、碘油投服等防治措施情况。结果 2008、2010年两次监测都未发现疑似地克病;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4.14μg/L、247.12μg/L,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4.72μg/L、282.96μg/L;2008与2010年结果比较,碘盐覆盖率由84.17%上升至99.17%,儿童和育龄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均有明显升高,8~10岁儿童甲肿率(触诊法)由19.34%下降至6.25%。结论我省高危地区碘缺乏病监测、防治措施及时有效,今后应不断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该地区居民碘营养已处于超适宜状态,应适当下调盐碘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临夏州8~10岁儿童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方法干预前后,分别于2006年、2010年在每个县按东、南、西、北、中抽取5个乡,每个乡抽取1个村,每个村8~10岁儿童80名(2010年40名),进行甲状腺触诊和B超检查,2010年还抽取其中20名学生采集尿样进行尿碘检测,同时每个村随机采集20户盐样进行检测。结果临夏州合格碘盐食用率从83.2%(1056/1269)升高到94.6%(756/799),8~10岁儿童甲肿率从10.3%(364/3518)下降到4.2%(72/1722),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09.76ug/L,<50 ug/L比例占6.73%。结论临夏州实施碘缺乏病综合防治措施后,效果明显,儿童尿碘处于适宜水平,合格碘盐食用率、8~10岁儿童甲肿率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部分县防治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河北省居民户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2008年河北省非高碘县碘盐和高碘县非碘盐的居民食用情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在河北省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系统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原则抽取乡(镇)和行政村,在行政村按照简单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居民户,取家中食用盐检测盐碘.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非高碘县居民户盐碘,半定量检测高碘县居民户盐碘.结果 在167个非高碘县(市、区)共抽取48 448份居民户食用盐,经过县级人口数加权后非碘盐率为4.73%,碘盐覆盖率为95.27%,碘盐合格率为96.13%,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1.96%.碘盐覆盖率≥195%的县(市、区)占80.83%(135/167),碘盐合格率>90%的县(市、区)占92.81%(155/167),合格碘盐食用率>90%的县(市、区)占82.04%(137/167).在5个高碘县共抽取食用盐1466份,非碘盐1367份,非碘盐率为93.25%(1367/1466).结论 河北省非高碘地区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基本达到国家要求,但部分非高碘县(市、区)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较低,应加大防治工作力度,而高碘地区应尽快落实停供碘盐政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调查,对安徽省碘缺乏痫(IDD)防治现状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第4次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对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居民户盐碘合格率、居民饮用水水碘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盐碘合格率3项主要指标已达到国家消除IDD标准。结论 安徽省IDD防治工作已达到实现消除IDD阶段目标,但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PS法抽取30个县、区开展病情监测;在未开展病情监测的79个县、区进行人群碘营养监测;在全区109个县、区开展系统地饮用水水碘监测。结果病情监测,碘盐覆盖率为99.43%,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54%,8~10岁儿童甲肿率为0.33%,尿碘中位数236.60μg/L,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均为131.00μg/L;人群碘营养监测,8~10岁儿童尿样7 838份,尿碘中位数241.77μg/L,〈50μg/L的比例为2.76%,〉300μg/L比例33.50%;饮用水水碘监测,全区4 968份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检测,〈10μg/L占84.74%,10~150μg/L占14.94%,〉150μg/L占0.32%。结论广西属于缺碘地区,普及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夯实,人群碘营养总体上在适宜范畴,但处于一种大于需要量的状态,需要对我区食盐加碘含量进行科学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碘缺乏病防治难点地区家庭诸多因素对育龄妇女碘营养水平的影响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依据《我国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方案》要求,在和田地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主妇文化程度、碘营养水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食盐种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子女数量等。结果(1)碘盐覆盖率与尿碘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0.142,P〈0.05),碘盐覆盖率越高,尿碘水平也越高(χ^2134.58,P〈0.05);(2)家庭主妇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对碘盐覆盖率(χ^263.069,P〈0.05)和尿碘水平(χ^27.081,P〈0.05)有显著影响;(3)家庭主妇生育子女数量越多,尿碘水平越低(χ^217.43,P〈0.05);(4)尿碘与文化程度及人均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091,P〈0.05;r=0.078,P〈0.05);(5)不同生理状况的育龄妇女碘营养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诸多单因素对尿碘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碘盐覆盖率、生育子女数、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而家庭人均收入、文化程度、生理状况等因素没有明显影响。在多个因素对尿碘影响的分析中,只有人均平均收入与盐的种类因素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福建省龙岩市碘缺乏病病情现状,评价防治措施效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6和2007年期间,在福建省龙岩市7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确定30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学生,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同时抽取7名学生采集尿样和家中盐样,进行尿碘及盐碘测定,计算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和非碘盐率.结果龙岩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0.94%(79/8438),尿碘中位数为259.12μg/L,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86%(1462/1494),碘盐覆盖率为99.46%(1486/1494),碘盐合格率为98.38%(1462/1486),非碘盐率为0.54%(8/1494).结论 龙岩市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