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索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留观集中管理的防控措施.方法 本次防控工作结束后,回顾性总结对1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留观处置过程、医务人员自身防护及存在缺陷.结果 通过这次应急实施甲型H1N1流感医学留观人员防控措施,使防控工作符合程序,防护操作规范、标准.结论 正确规范地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和医疗安全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季文翔 《中外医疗》2010,29(36):21-22
目的探索H1N1甲型流感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对5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医院防控措施。结果通过这次应急实施甲型H1N1流感患者防控措施,使防控工作符合程序,防护操作规范、标准。结论在H1N1甲型流感医院感染的防控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有针对性地采取院内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医科大学生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的应有作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科大学生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要发挥自己的应有作为.一要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为思想前提,理性看待甲型H1N1流感的客观性和严重性,探寻其发生、蔓延的原因与规律.二要做好自身和校内防控,依法规范个人防控行为,积极践行校园防控举措.三要在服务社会时,进一步扩充防控甲流的宣传内容和范围;参与社会事务,协助政府"多管齐下"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2009~2010年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对策与措施及其效果,以完善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对海南省不同阶段采取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对策与措施及其监测、血清学调查及暴发疫情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6月11日报告首例以来,至2010年10月31日海南省累计报告甲型H1N1确诊病例1 006例,其中危重症病例13例,是全国唯一未报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省市。2009年6~8月份均为输入性病例为主,9月份以后发生本土感染,并进入暴发流行阶段,11月为疫情高峰,共报告30起甲流暴发疫情,其中28起发生在学校。结论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早期以"外堵输入,内防扩散"为主,使全省疫情高峰明显晚于外省。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是防止疫情暴发的关键,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减少了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不同流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甲型H1N1流感暴发以来,安县本地区内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点,为明年可能出现的"第三波"甲流疫情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县地区甲型H1N1核糖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患者进行分析,对安县地区处理甲流疫情的调查处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目前,安县共计发生6起甲流疫情,6起甲流疫情都于学校发生.经咽拭子采样,送实验室检测示:甲型H1N1核糖核酸检测阳性者共计12例.结论 学校是安县地区发生甲型H1N1疫情的主要场所,学生成为感染甲流的主要人群.在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甲流再一波高峰中要做好"两个确保":确保少在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暴发疫情,使疫情减少扩散;确保少发生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6.
在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知晓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他们对目前学校防控措施的意见和建议。方法对位于杭州下沙高教园东区的杭州师范大学和位于下沙高教园西区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240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两校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预防措施全部知晓的程度为50.83%;大学生们普遍关注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三个问题是疫苗、流行情况和预防措施;针对学校当前的防控措施,同学们普遍要求将防控信息公开和加强隔离观察制度。结论在校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完全知晓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注意防控信息的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快速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方法制订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方案并实施,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接受过2种以上健康教育方式的学生,其甲型H1N1流感知识优秀率(78.8%)明显高于只接受一种教育方式的学生(50.0%)(P〈0.01)。甲流知识合格、优秀的学生,其行为变化(94.5%、96.3%)远远大于成绩不合格的学生(62.5%)(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使其能够积极、科学地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系统监测调查,掌握清新县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完善清新县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清新县6个镇作为监测点,分6个年龄组,抽取人群静脉血,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甲型H1N1流感IgG抗体。结果:清新县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14.34%;不同性别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县城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7~15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25.00%)。结论:清新县人群甲型H1N1流感IgG抗体阳性率较低,人群普遍易感,应加强幼托机构、学校等聚集性场所甲流的防控,加强甲流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甲流防控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获得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为大学校园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按年级、学科进行分层整群抽样。结果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信息的关注率达97%。防控知识知晓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房间多通风换气(92.56%)、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90.41%)和勤洗手(85.29%),防控行为执行率位于前3位的是:勤洗手(81.98%)、"房间通风换气(80.25%)、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74.54%),而"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掩口鼻"的知晓率只有73.97%,其执行率仅有54.79%。77.27%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甲型H1N1流感相关信息。结论大学生普遍关注甲型H1N1流感,但对其防控措施的知晓率及执行率还有待提高。充分发挥医学生的行为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建立健康教育小组,将有助于增强校园甲型H1N1流感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谢根坦 《中外医疗》2010,29(20):160-161
目的分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及注意事项,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高校采取措施后,对每日学校及各系新增发热学生病例数做了汇总和比较。结果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并紧急采取防治措施后,全院新增发热病例数逐日下降,达到复课标准。结论采取科学、积极、有效地防治措施能够迅速降低发病人数,有效防控疫情扩散,保证高校正常教学。  相似文献   

11.
马焰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5):570-571
目的探讨江阴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江阴市2009年甲型H1Nl流感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累计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人22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危重2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1.25/10万。发生2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检测流感样病人咽拭子标本124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率为11.29%。结论江阴市采取的一系列甲型H1Nl流感防控措施整体上显著有效,2009年江阴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09年9月上旬以来,我国内地多所学校出现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疫情,学校成为防控甲流的主战场.我校自2009年9月13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后,大一新生中相继确诊14例,经采取有效措施后未发现新发病例,取得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3.
2009年3月墨西哥与美国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并在很短时间内席卷全球,引起了全球性的大流行,给全球的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在2009年5月,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我国成都地区出现后,我国政府迅速实施流感应急、治疗、控制方案。同时,在2009年4月30日,我国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了第8号公告,在现有的乙类传染病中纳入了甲型H1N1流感,同时该流感预防、控制提出新的要求。甲型H1N1流感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等特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且在人群密集地传播很快,以秋冬季节发病多而严重。主要从甲型H1N1流感势态背景、流行特点及其社区的防控等方面阐述,便于防治和控制甲流。现将一些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原学变迁与变异特征,分析重症病例危险因素,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体系,定期收集生物学标本实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与测序分析;利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重症病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2013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13.83%(481/3 479)、4.46%(136/3 047)、9.13%(233/2 550)、0(0/2 643)和4.68%(159/3 400)。共完成18株毒株测序,2009-2010年的9株毒株位于第一主干枝,2011年的4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聚集成第二主干枝,2013年的5株毒株中有4株位于第三主干枝。从2011年起,甲型H1N1流感毒株与疫苗株相距较远;共报告重症病例77例,其中40例(57.14%)有基础疾患,死亡16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慢性肺部疾病进入回归方程,OR=7.72(95%CI:1.97~30.23)。结论甲型H1N1流感监测系统在广州运行良好。甲型H1N1流感已经取代了A(H1N1)流感呈现季节性流行,慢性肺部基础疾患是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2011年起,甲流疫苗与广州人群的流行毒株匹配较差,应持续开展甲流监测,密切关注毒株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清远市中小学生、孕妇等部分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中小学生、孕妇等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点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67.71%的学生家长认为普通市民有可能患甲流,82.47%的孕妇担心自己及家人患甲流;22.90%的被调查学生和2.06%的被调查孕妇在过去1年里接种过普通流感疫苗;付费情况下,85.45%的学生家长和65.98%的孕妇愿意接种;免费情况下,93.23%的家长和77.32%的孕妇愿意接种.结论 被调查居民对甲流关注程度较高,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总体上较强;解决费用问题和消除居民的误解是提高甲流疫苗接种覆盖面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和防控措施。方法运用疾病监测信息系统资料对甘肃省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及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于2009年8月中旬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病具有一定周期性,流行高峰出现在11月,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年,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几乎发生在学校和学生中。其中重症病例占4.41%,病死率达0.61%。结论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2009年12月甘肃省的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不足10%。甘肃省积极、主动地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应对疫情,当前应继续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做好应对2010年秋冬季流感流行的防控准备。  相似文献   

17.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3月墨西哥与美国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并在很短时间内席卷全球,引起了全球性的大流行,给全球的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作者从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综述了目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态势,并阐述了其防控策略和措施,提出了下一步防控的关注点,以便更好地防控未来的甲型H1N1流感的大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廊坊市2009-2016年间本地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研判其在廊坊市的流行规律,提出相应防控策略。方法采集临床诊断病例3 d以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廊坊市2009-2016年8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6年廊坊市流感实验室共检测并报告365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中学生188例(占51. 51%),发病年龄以0~20岁为主(246例,占67. 40%)。全市共10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11月最多。结论学校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多发场所,应坚持"四早"原则。社会各界要加强宣传,督促学校落实防控措施,建议尽早接种疫苗,积极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着重加强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避免各种护理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在短期内出院。结果:70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症状、体征在短期内消失,胸部X线检查结果提示肺部渗出灶明显吸收,无一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及流感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在合理的临床治疗基础上,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甲流合并肺炎患者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学生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及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学院一年级和高年级(三、四年级)4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年级学生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途径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以电视和网络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学校教育和电视为主。②高年级学生对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91%、83.4%,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的71%、70.5%(x2=27.704,P=0.000;x2=10.021,P=0.002)。③女生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男生(P〈0.05)。结论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提高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