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春花 《现代养生》2014,(22):287-287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对72名实习护生的洗手行为进行现场隐蔽式观察,记录洗手有关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习护生的各项洗手执行率均不足35%、洗手正确率不足25%。结论:实习护生的洗手依从性差,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其对洗手的认识,规范其洗手行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评价早产儿病房实习护生洗手知晓水平及依从性。方法采用我科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日常工作中对实习护生洗手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对早产儿病房自2011年9月—2012年7月期间接纳的三所医学院校的本、专科实习护生160人开展洗手依从性调查。结果经统计分析显示,在实习1周时,平均洗手执行率为31.79%,在实习2周时,平均洗手执行率为40.38%;在实习3周时,平均洗手执行率为52.82%;由于环境与工作流程不熟悉以及时间紧迫原因导致忘记洗手者占55.1%;对实习护生洗手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显示,实习1周时其中良好者占17.95%;一般者占25.64%;差者占56.41%;实习2周时良好者占19.23%;一般者占32.69%;差者占48.08%;实习3周时良好者占32.05%;一般者占39.10%;差者占28.85%。对洗手时间段进行调查显示,白天9:00~11:00期间严格洗手者占94%,晚上21:00~23:00期间严格洗手者占88%。结论实习护生对洗手知识的认识与掌握程度不高及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是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提高实习护生的洗手依从性,是提高护理安全、控制医源行感染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10年来院实习的临床护生进行手卫生知识及洗手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手卫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习惯意识及对交叉感染的认知程度不强、医院洗手设施配备不全、培训教育不够、缺乏管理制度等。结论实习护生是医院未来的主力军,肩负着护理事业的重任,而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认识相对不深,在临床实习阶段应规范带教老师行为,言传身教,自觉更新知识,培养护生的手卫生意识,配备完善的洗手设施,规范护生的洗手行为,从而提高实习护生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张友平  侯铁英 《现代医院》2005,5(5):104-105
目的 明确行为教育对医院实习护生洗手行为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以来自同一学校的5 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行为教育前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收集观察对象洗手行为的情况,然后针对不良项目对学生实施行为教育,1个月后采用同样的方法收集资料作比较。结果 行为教育干预后学生的平均洗手率明显高于行为教育干预前的洗手率,由33. 6 8%上升到6 0 . 2 0 %。漏洗部位、洗手次数和时间亦有明显改进。结论 行为教育干预能提高实习护生洗手的依从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实习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方法通过对本院10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绩考核进行研究。结果有一定比例的护生未在进行操作后及时洗手;医院的洗手设施不完善;洗手液和快速手消毒对皮肤有刺激,易造成皮肤过敏等原因而没有保持洗手、消毒的习惯。结论对护生进行院内手卫生培训,强化其手卫生意识,完善医院的洗手、消毒设施,促使护生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6.
实习护生手卫生知识认知及执行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本科实习护生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高护生手卫生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7名大学本科实习护生进行手卫生知识和执行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大学本科实习护生手卫生知识得分(19.01±2.16)分,护生手卫生指征、手卫生相关知识得分和手卫生总分与注册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学本科护生认为影响其执行手卫生的主要因素是清洁剂、消毒剂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干燥(98.51%)、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62.69%)、未对洗手或擦手的效果进行有效的监控(62.69%)等。结论大学本科实习护生对手卫生有普遍较高的认知,但依从性不够,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实习护生手卫生意识,完善手卫生基础设施,加强手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7.
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及手卫生执行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及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9年6-12月在医院实习的临床护生感染知识及其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率为40.81%;实习中期对医院感染概念知晓率为48.98%;医院感染易感因素中各类引流管引发感染知晓率为45.92%;接触患者前洗手率为22.45%;连续为不同患者治疗之间洗手率为35.71%;工作中手上有伤口时戴手套人数为43.88%。结论学校及教学医院应重视护生对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加强护生入院后的早期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生对手卫生认识及对洗手的依从性,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胡媛媛 《现代保健》2011,(31):125-126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操作前洗手依从性为13%,操作后洗手依从性为36.9%,洗手合格率较低,仅为33.3%。其主要原因有对洗手的认识不足,洗手设备不足,工作太忙,无干手设备等。结论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较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和防护现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所医院40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66.0%的实习护生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约半数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锐器伤发生率为66.7%,实习医院、是否了解职业暴露、是否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为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影响因素,37.0%的实习护生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结论 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认知不足,发生职业暴露比例较高,需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和意识.  相似文献   

10.
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低,平均知晓率为34.51%.其中,洗手指征知晓率最高,为64.65%;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知晓率最低,为10.10%;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洗手范围的知晓率为别为45.45%,35.35%和22.22%.结论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严重缺乏,加强对实习护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记忆规律结合实践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带教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生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医院手术室实习的24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名,对照组护生按照常规带教模式进行手卫生知识教育,观察组护生进行基于记忆规律的PDCA循环带教模式,对所有护生洗手知识知晓情况、外科洗手知识掌握和外科洗手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在无菌操作之后、接触不同的手术患者、戴手套前、脱手套后,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后、从污染区到无菌区、侵入性操作前、后和下班前的洗手率分别为90.8%、85.0%、88.3%、85.0%、93.3%、94.2%、90.0%、85.8%和9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外科洗手法、洗手次数、洗手范围、洗手时间和洗手用具等知识的合格率分别为88.3%、93.3%、91.7%、90.0%和8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外科洗手合格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记忆规律的PDCA带教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生手卫生意识,提高其外科洗手知识的掌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分析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的洗手情况,并对医务人员的洗手时间、洗手步骤及洗手方式等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洗手依从性比较中,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后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的洗手依从性均显著优于接触病人前及执行无菌操作前的洗手依从性(P0.05);而医务人员在基础病人环境后的洗手依从行为62.04%,洗手依从性并不高。洗手正确率比较中,使用皂液洗手正确率为96.32%,六步洗手法正确率为77.21%,洗手时间不少于15秒正确率为73.36%。结论:医院应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改善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及洗手的合格率,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实习护生手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名实习护生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干预前后实习护生进行手卫生认知水平及现场执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干预后实习护生的手卫生认知水平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53.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洗手方法正确率分别为50.0%、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改善实习护生手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现状与职业防护态度,为开展系统性有针对性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医学院497名实习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4.71%,其中不同学历护生对传染性病原物质知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3,P0.01),不同学制护生对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正确的洗手方法、甲型肝炎、肺结核感染途径的知晓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护生实习中的效果。方法238名护生进行分组管理并告知健康教育的意义,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培养技巧并对护士提出要求。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采用问卷形式对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进行调查。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后,99.16%的护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责任,98.74%的护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99.58%的护生提高专业知识,98.32%的护生认为改善了医患关系,99.58%的护生认为提高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水平。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生的各种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现状,识别影响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对119名临床护士的洗手行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78名临床护士进行洗手技术考核,对调查及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护士洗手率低、洗手合格率低;操作前洗手依从性为5.9%,操作后为29.4%,考核护士正确洗手合格率为56.0%。结论管理者应从必要的教育干预、加强对洗手行为的监督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提高临床护士洗手的依从性及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ICU护生对手卫生观念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提高正确洗手的卫生意识及指导正确洗手方法和手卫生知识等教育。方法自行设计ICU护生手卫生认知情况调查表,对720名ICU护生进行相关调查。同时现场观察和考核护生的手卫生行为。结果80.4%的护生对手卫生的必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但相关知识不全面。本科护生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实际洗手操作的准确性及合格率都比大专护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迫切要求临床带教老师进行手卫生的相关知识教育及洗手方法的正确引导。结论护生对于卫生相关理论知识欠全面,手卫生执行力不强,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及洗手行为的督促,能促使护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行为,培养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基本的护理技术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洗手依从性,控制医院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62名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的洗手行为进行随机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其洗手依从性的因素,提出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手术室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的整改,操作前洗手依从率由13.53%提高到75.20%;操作后洗手依从率由33.83%提高到84.80%。结论应加强对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的洗手教育、改善手术室洗手条件,提高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实习护生离职意愿现状,分析导致其离职意愿的主要原因,为临床带教工作提供建议,制定应对措施,降低离职意愿。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生(实习期6个月)共计242名,填写实习护生离职意愿问卷调查表,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选取30名实习护生进行现场访谈调查。结果实习护生离职意愿TIS得分为(19.10±4.90)分,导致实习护生产生离职意愿的主要原因有: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及身心健康。结论实习护生离职意愿高,在今后的临床带教工作中,建议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关注,降低其实习压力,提高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满意度,从而降低其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20.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解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及与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现状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对2003年7月~11月在3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实习的护生及临床部分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在临床各种操作过程中戴手套、口罩、洗手等安全保护意识差(做得好的仅有78.3%), 本科护生与大专、中专护生相比安全保护意识更差(如手上有伤口时戴手套情况,中专69.0%,大专60.0%,本科38.3%); 在有危害性的操作中戴防护性手套和口罩方面临床护士不如护生(如在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操作时,每次都戴防护性手套的实习护生占46%,临床护士占27.8%)。提示,应加强对本科护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同时更应该改变教学实习医院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现状,达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