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钺  李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788-179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对临床、检验和影像确诊的18例肝脓肿患者均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肝脓肿置管并给予冲洗,同时给予静脉抗炎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1次穿刺引流成功,放置引流管并冲洗,平均引流置管时间为18.4天.治愈率100%,无明显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微创、安全、有效,是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肝脓肿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术。结果 36例穿刺术均获成功,成功率100%(36/36),随访15~180 d,症状明显好转,病灶缩小或消失,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可取代外科手术治疗肝脓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在细菌性肝脓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11例患者进行肝脓肿穿刺抽脓、冲洗、注药。结果穿刺及置管引流成功率较高,经超声复查,11例患者脓肿完全吸收,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可作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肠道手术术后并发腹腔脓肿的疗效。方法13例经开腹手术后发生腹腔脓肿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生化检查和影象学检查(B超、CT)确诊为腹腔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引流。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共留置15根引流管,经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者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引流是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护理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例确诊为肝脓肿的患者,做好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引流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每日用抗生素反复冲洗,观察引流液的情况,观察用药后的效果,直至脓腔消失,无脓液引出,拔出引流管。结果8例肝脓肿患者均影象学检查,脓腔消失,脓肿明显缩小,体温正常,痊愈出院。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吸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效果,周密细致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治疗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本院11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均进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经CT复查,引流管位于脓腔内,经引流管引流出淡黄色脓液,对脓液黏稠的患者进行0.9%NaCl溶液冲洗。结果:11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每例患者均进行1年以上随访,除1例患者脓肿愈合时间超过2个月外,10例肝脓肿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15~30d,平均22d.,全组患者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CT定位后DSA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外引流术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通过PTGCD治疗的42例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 41例患者CT定位DSA引导下胆囊穿刺成功,1例因胆囊床固定较少漂浮腹腔内穿刺失败,急诊外科手术,术后DIC死亡。40例患者术后24~72h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9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1个月拔管康复;31例患者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胆囊穿刺置管成功后,引流不畅,行外科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胆囊坏疽。结论 CT定位后DSA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外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是一种操作简便、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本院11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均进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经CT复查,引流管位于脓腔内,经引流管引流出淡黄色脓液,对脓液黏稠的患者进行0.9%NaCl溶液冲洗.结果:11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每例患者均进行1年以上随访,除1例患者脓肿愈合时间超过2个月外,10例肝脓肿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15~30 d,平均22 d.全组患者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263例患者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结果 33例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囊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230例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210例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9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腹腔脓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置管引流术治疗,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9%,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2%,低于对照组的2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脓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置管引流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对72例肝脓肿病人施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其疗效。结果全组病例均一次置管成功均治愈,无并发症或死亡,复发6例,经再次穿刺置管治疗而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31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通过临床治疗,3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均成功,然后症状明显改善。1例因对比剂过敏终止手术。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微创、靶向精确,并可有效缓解症状,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肝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术,其中76例肝弥漫性病变和肝占位行活检术,28例行介入治疗术。穿刺部位:肝右叶48例,肝左叶56例。结果 104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76例患者予以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4.74%(72/76);28例患者穿刺后予以相应的介入术治疗,穿刺操作成功率为100%。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基础上实施的抽吸活检、介入术对肝脏疾病的诊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0例肝脓肿患者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根据脓液细菌培养采取敏感抗生素加支持治疗,术前、术后按疾病常规及医嘱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术中、术后均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住院日<15d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肝脓肿患者的治疗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及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在治疗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胰腺炎合并腹盆腔积液、坏死物积聚、胰周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病人进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观察其疗效.结果 15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其中9例行B超引导下穿刺、3例行CT定位下穿刺、3例先后行B超及CT定位下穿刺.所有病人均穿刺成功,无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1例主动出院,1例并发胰周假性囊肿形成,13例治愈.结论 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对部分SAP病人局部并发症的疗效较好,可减少开放手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正>肝脏脓腔形成后,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实施开腹手术脓肿切开引流术,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缺点也比较显著,手术创口大、费用高、恢复时间长且预后较差等。随着超声介入术的发展与应用,微创技术的普及,临床治疗肝脓肿的方式也随之改变,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已成为当前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式,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因此,本研究选取42例肝脓肿患者,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  相似文献   

17.
肝脓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外科手术切开引流。近年来,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已成为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我院肝胆外科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采用CT引导经皮肝穿刺猪尾巴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20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CT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造影、引流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5例胆道梗阻的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结果 35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患者黄疸症状均明显减轻。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技术成熟,操作精确、简单,患者痛苦小,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孤立性肺部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1例孤立性肺部肿块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分析其病理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1例患者中有67例做出病理诊断,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4.4%;18例术后出现气胸、咯血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4%,其中大多数未需特殊处理。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对孤立性肺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共73处病灶,肿瘤大小1.4~7.0 cm,平均4.2 cm,术后1个月行增强CT、甲胎蛋白(AFP)检测,以评价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45例病灶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50例术前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9例AFP下降.并发症中2例顽固性呃逆,1例肝脓肿,3例出现表皮烫伤,2例肝内出血.结论 CT导引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可达到类似外科手术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