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帆  姜习新 《现代医药卫生》2014,(20):3110-311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诊断早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11月在该院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81例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且结果正常者80例设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进行缺血修饰清蛋白检测,同时检测常规心肌功能的相关指标——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缺血修饰清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期患者(发病6 h内,45例)缺血修饰清蛋白检测阳性率为84.44%(38/45),与同组心肌功能相关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组患者(发病6 h后,36例)各指标检测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修饰清蛋白对早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CH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T2DM患者68例(并发CHD36例,设为A组;未并发CHD32例。设为B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C组)。检测并对比3组的hsCRP、LP(a)和HbAlc水平。结果A、B组的血清hsCRP、LP(a)和HbAlc均显著高于C组(P〈O.05);A组的hsCRP、LP(a)高于B组(P〈0.05);A、B组的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hsCRP、LP(a)和HbAl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单项hsCRP检测阳性率均低于hsCRP+LP(a)+HbAlc,B组的hsCRP+LP(a)+HbAlc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hsCRP~LP(a)(P〈0.05)。结论血清hsCRP+LP(a)+HbAlc联合检测对,T2DM并发CHD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淼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136-13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联合血脂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6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6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用不同方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系列等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CRP、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H 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及D-二聚体(D-D)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35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临床病理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上述各组血浆hs-CRP、Lp(a)、D-D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SAP组血清hs-CRP、Lp(a)、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UAP组及SAP组各组间hs-CRP、Lp(a)、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联合检测冠心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Lp(a)、D-D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联合检测hs-CRP、Lp(a)、D-D对冠心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运动平板试验诱发心肌缺血,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运动平板(TET)对隐匿型冠心病(S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名[其中男5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4±8)岁]疑似SMI患者,一周内先后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TET前及TET后2h分别检测IMA,结合CAG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冠心病(NCHD)组,观察TET前后IMA浓度的变化并比较CHD组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IMA的水平,分析IMA及其与TET联合诊断S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80名入选对象中,诊断为CHD33例,NCHD47例。NCHD组TET前后IM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HD组TET前后IM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HD和CHD组间比较,TET前IM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后IMA水平CHD组显著高于NCHD组[(13.3±3.5)vs(4.7±1.8)ng/mL,P〈0.01]。TET后IMA对SMI诊断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76.6%,阳性预测值为71.1%,阴性预测值为85.7%,TET后IMA联合TET对SMI诊断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95.5%。结论:IMA是心肌缺血的早期生化标志物,TET后2h测定IMA对诊断SMI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与TET联合诊断SMI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吴莉春 《北方药学》2013,(12):84-85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冠心病患者113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进行CRP、LP(a)的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冠心病组CRP、LP(a)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CRP、LP(a)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冠心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脂蛋白a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脑卒中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脑卒中患者86例,其中脑出血40例,脑梗死患者46例,另选择院内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比较各组脂蛋白a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予以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组脂蛋白a以及同型半胱氨酸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脂蛋白a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组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卒中组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单一指标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脂蛋白a与同型半胱氨酸是脑卒中的有效预测因子,可以作为脑卒中的诊断、预后指标,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单一检测高,检测效果优于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ELISA一步法和两步法检测HBsAg的差异.方法 经HBsAg中和试验确证的115份阳性样本和30份阴性样本,采用ELISA一步法试剂和两步法试剂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评价两种试剂的检测能力.结果 115份阳性样本,一步法阳性检出率68.7%,两步法阳性检出率76.5%;30份阴性样本,一步法阴性检出率93.3%,两步法阴性检出率96.7%;对等评估指标比较结果,两步法均优于一步法,其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样本检测值S/CO,两步法高于一步法(P〈0.001);阴性样本检测值(S/CO),两试剂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ELISA两步法检测HBsAg的能力高于ELISA一步法,且能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脂蛋白a[Lp(a)]在高血压临床应用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0例健康体检组和261例高血压患者血清中Hcy和Lp(a)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Hcy、Lp(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y和Lp(a)不存在相关性(P〈0.05)。Hcy和Lp(a)分别检测的阳性率为48.9%和51.4%,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0.8%,显著高于单个指标的阳性率(P〈0.05)。结论HCY和Lpa异常代谢均与高血压有关,两者联合测定,可提高对高血压诊断的阳性率,有助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判断预后,但两种指标对疾病的诊断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水平,分析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设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按要求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检测,同时检测心脏功能常规检测指标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浓度水平都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的阳性检出率均在70%以上,且对应阶段患者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别与同型半胱氨酸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具有较高阳性检出率的有效指标,其阳性检出率和其他两项常规心脏功能评价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梁文伦 《中国当代医药》2013,(3):96+98-96,98
【摘要】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率(FERnDL)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0例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n=60)和非冠心病组(n=60),进行临床数据收集。对FER吼进行测定,分析FER HDL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FERHDL[(21.70±8.73)%/h]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18.65±6.26)%/h、(P〈0.05),且FER-随病变支数增加而逐渐增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FERHD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并且冠心病越严重FER眦越高,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检测对冠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意义。方法对60例冠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冠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狭窄〈50%)23例、中度组(狭窄50%~75%)26例及重度组(狭窄>75%)11例。对比三组PCSK9含量差异,同时对所有患者PCSK9含量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分析PCSK9对诊断冠脉粥样硬化的意义。结果重度组PCSK9含量明显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同时PCSK9含量与TG、LDL-C及冠脉狭窄程度存在显著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与HDL-C存在负向相关性(P〈0.05), PCSK9对冠脉粥样硬化存在诊断意义(P〈0.05)。结论PCSK9检测对冠脉粥样硬化有着明确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结合临床检查,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152例胸痛患者分为AMI胸痛患者组(A组,85例)、非AMI胸痛患者组(B组,67例),并选取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游离钴比色法测定所有样本的IMA、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水平,比较A、B、C组入院时5项指标阳性率;A、B组胸痛发作后3、6 h H-FABP、IMA指标阳性率;A组以上5项指标在胸痛发作后3、6、12、24 h对AMI诊断的阳性率以及A组患者胸痛发作3 h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H-FABP、IMA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A组胸痛发作后6 h时IMA对AMI诊断的阳性率最高,为97.6%(83/85),同时在胸痛发作后3 h和6 h时,H-FABP和IMA指标中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胸痛发作后3 h单独检测5项指标,发现IMA的灵敏度最高(94.1%),H-FABP的特异度最高(96.0%),H-FABP、IMA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99.5%.结论 H-FABP、IMA均为AMI检测的敏感性指标,H-FABP、IMA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心-踝血管指数(CAVI)检测联合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价。方法对150例患者,包括36例非冠心病患者、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TnT、CAVI检测,并对60例UAP患者进行2年随访,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组中UAP组血清cTnT、CAVI结果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和SAP组(P〈0.05);在UAP组中, cTnT与CAVI均阳性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也比单一阳性患者及均阴性患者高(P〈0.05)。结论 cTnT和CAVI检测联合预测UAP的预后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定量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尿酸(UA)、胆红素(TBIL)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85名对照者和721例CHD患者,将721例CHD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Q波心肌梗死(QMI)和非Q波心梗(NQMI)4组,测定285名对照者和721例CHD患者的UA、TBIL及Hcy,应用方差分析和受试者特性(ROC)曲线对不同类型CHD组内、CHD组与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①不同类型CHD与对照组相比:各组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SAP外,TBI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QMI和NQMI组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D组Hcy、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D组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类型CHD组内比较:TBIL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AP组比较:UAP组、QMI和NQMI组,Hcy显著高于SAP组(P<0.01)。与NQMI组相比:QMI组UA和UAP组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冠心病各组TBIL、UA、Hcy各指标诊断灵敏度偏低,特异性相对较高。TBIL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31.2%,特异性80%,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56、0.86。Hcy对SAP的诊断灵敏度50%,特异性82%,阳性似然比2.78,阴性似然比0.61。UA对CHD的诊断评价指标都较低。③不同类型CHD及CHD组的TBIL面积均大于0.5;Hcy面积除SAP组为0.641外,其他组均小于0.5;UA面积均小于0.5。结论TBIL、UA、Hcy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CHD的临床诊断价值均较低,可能会成为实验室诊断CHD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7-1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92例青年患者(≤40岁)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冠心病组(217例)和非冠心病组(75例)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被调查的292例青年患者中体重指数>24 kg/m^2者占78.8%(230/292),吸烟者71.6%(209/292);饮食习惯中喜油腻饮食者55.5%(162/292)。冠心病组严重吸烟者(吸烟史超过10年,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比例高[207.%(45/217)比9.2%(7/75),P=0.015]。与代谢和炎症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表明,冠心病组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尿酸、红细胞沉降率以及大内皮素1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血浆总胆固醇:(4.6±1.5)mmol/L比(4.1±1.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1.1)mmol/L比(2.1±0.6)mmol/L,脂蛋白a:(135±110)mg/L比(102±58)mg/L,尿酸:(360±100)μmol/L比(337±94)μmol/L,5(2,13)mm/1 h比2(36,)mm/1 h;0.450(0.290,2.510)pmol/L比0.320(0.208,04.75)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敏C 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50(0.738,3.755) mg/L比12.80(0.550,2.71)mg/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比值比(OR)=1.89,95%置信区间(CI):17.4~2.05],高血压(O R=1.56,95% CI:1.48~1.65),2型糖尿病(O R=1.37,95%CI:1.25~15.0),高脂饮食(OR=1.35,95%CI:1.28~1.43)和体重指数>24 kg/m^2(OR=1.09,95% CI:1.03~1.17)和有饮酒史(OR=1.37,95% CI:1.30~1.46)的年轻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在被调查的年龄≤40岁的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张若青  杨春燕  李洁冰  胡静  张莉 《河北医药》2009,31(13):1556-1558
目的分析餐后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8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后者又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同时测定患者空腹及餐后4h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I)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空腹血清TC浓度显著增高(P〈0.05),冠心病组餐后4h血清TG、L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HDL-C浓度显著降低(P〈0.05)。餐后4h血清中TC、TG、LDL-C含量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增加,HDL-C、ApoAI含量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减少,TC、TG、L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H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8、0.061、0.025和-0.145,P〈0.05)。结论餐后血脂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有内在的联系,对于预测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其进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蒋德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81-1482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 IMA)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97例疑似ACS 患者(观察组)3 h内血清标本,间接测定白蛋白与钴离子的结合能力( ACB)来测定IMA,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化学发光法检测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观察它们的变化水平,同时对5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IMA水平。结果观察组ACB (53.55±8.23)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00±6.35) U/mL( t=34.51,P<0.01);观察组IMA 阳性率84.8%,均明显高于其他四种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χ^2=17.34、15.21、13.34、13.38,均P<0.01)。结论对ACS患者进行IMA检测,可做到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