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寻找高效低毒的辅助化疗方案.方法 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辅助化疗方案治疗4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另选择同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不进行化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组的腹壁切口平均拆线时间为(9.9±2.8)d,对照组为(10.4±3.1)d;化疗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60.3±9.3)h,对照组为(56.6±8.7)h;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41.2±4.6)个月,化疗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72.7% (32/44),其中,Ⅱ期患者为85.0% (17/20),Ⅲ期患者为62.5% (15/24).对照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48.0%(12/25),其中,Ⅱ期患者为63.6%(7/11),Ⅲ期患者为35.7%(5/14).化疗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组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厌食、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腹泻.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结直肠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的一种癌症, 化疗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但不同患者对同样的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敏感性相差很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这种个体差异与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目前, 基因多态性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 在化疗中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联合化疗在结直肠癌临床治疗中效果更显著, 明确这些基因多态性位点对于结直肠癌的精准化疗及联合化疗等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临床上结直肠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及其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 RegⅣ、EGFR 与 survivin 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黏膜内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结合组织芯片法,检测15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内 RegⅣ、EGFR 与 survivin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 RegⅣ和 EGFR 与 survivin 的蛋白表达均高于与正常黏膜(P ﹤0.05)。RegⅣ和 EGFR 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sur-vivin 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P ﹤0.01)。结直肠癌组织内 RegⅣ与 EGFR、RegⅣ与 survivin、EGFR 与 survivin 表达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 RegⅣ、EGFR 与 survivin 在结直肠癌组织内的表达均增高,提示三者共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结直肠癌的病理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对结直肠癌的预后进行评估,并为研发靶向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易发生局部复发或转移,因此术后化疗是综合治疗结直肠癌的必要手段。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一种单药或联合用药能对所有结直肠癌病人有效。因此采用体外肿瘤细胞药敏试验来筛选敏感化疗药物,是提高化疗效果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四氮唑盐(MTT)法是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测定肿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已有文献报道用此法检测大肠癌细胞的体外药物敏感性,但考察的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各不相同。本研究用MTT法对25例病人的结直肠癌细胞进行单药和联合用药的体外敏感性测定,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以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1,GSTP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FOLFOX)化疗方案疗效的相关性。方法:15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抽取静脉血并提取DNA,用荧光定量PCR和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型技术(HRM-SNP)等方法检测患者MTHFR、GSTP1、ERCC1基因型。所有患者均经FOLFOX方案治疗,以实体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疗效。运用SPSS 19.0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⑴患者性别,年龄,结直肠癌分期(TNM),肿块部位等和FOLFOX化疗疗效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⑵GSTP1Ile105Val Ile/Ile和Ile/Val+Val/Val有效率分别为19.7%、20.5%,两组基因型之间的OR值为2.876,95%CI(1.288,6.424),P<0.05;MTHFR Ala222 Val Ala/Ala和Ala/Val+Val/Val有效率分别为11.8%、28.3%,OR值为2.236,95%CI(1.020,5.017),P<0.05。结论:GSTP1Ile105Val、MTHFR Ala222Val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对FOLFOX方案化疗疗效相关,检测GSTP1 Ile105Val、MTHFR Ala222Val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接受FOLFOX方案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继平 《天津医药》2012,40(8):787-789
目的:探讨WWOX和p53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对照组正常结直肠组织25例、结直肠癌组织45例中WWOX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癌组织的病理参数包括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WWOX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突变型)蛋白在癌组织中较正常结直肠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WWOX,还是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生存期分类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类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WOX与p53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r=-0.388,P=0.008).结论:WWOX和p53(野生型)同为抑癌基因,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于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国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患者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等方法对202例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所有患者均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观察并记录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使用伊立替康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02例患者中UGT1A1野生型TA6/TA6 156例(77.2%);杂合突变型TA6/TA744例(21.8%),纯合突变型TA7/TA7 2例(1.0%).3~4度不良反应的情况:腹泻27例(13.4%)、白细胞减少19例(9.4%),TA6/TA6与TA6/TA7基因型患者出现3级以上腹泻、白细胞减少与1~2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7/TA7基因型患者出现3级以上腹泻100%,白细胞减少50%.结论 用伊立替康化疗前行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可以筛查高危人群,预测伊立替康的严重不良反应,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UGT1A1*28/*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毒性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共计102例,对其进行UGT1A1*28/*6基因检测,随访记录患者行伊立替康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有无差异。结果:不同UGT1A1*28/*6基因型患者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迟发性腹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联合UGT1A1*28和*6两位点分析,野生型、单点变异型和双点变异型患者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逐渐升高,三者有显著差异且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4.3%、17.4%、57.1%,P=0.005,趋势检验P=0.002)。UGT1A1*28基因型对治疗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无显著影响,但UGT1A1*6基因突变者较野生型者RR、DCR均明显降低(P=0.023,P=0.032)。联合两位点分析,野生型、单点变异型和双点变异型患者RR、DCR均有显著差异(P=0.002,P=0.008),且DCR降低趋势有统计学意义(95.7%、73.9%、42.9%,趋势检验P=0.001)。结论:在预测伊立替康毒性及疗效时,联合检测UGT1A1*28/*6两位点基因较单独检测一个位点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童华章 《江西医药》2011,46(6):538-540
目的 探讨洛铂与奥铂治疗复发转移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60例放疗和化疗后复发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洛铂和奥铂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评定、中位生存时间、CBR评价、毒性反应.结果 完成两个周期化疗时,两组患者毒性反应中血小板下降发生率、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1);而其两组间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CBR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铂和奥铂对复发转移结直肠癌有一定疗效,两者近期疗效相当;但两者毒性反应不同:洛铂主要为血小板下降,奥铂主要是神经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马德寿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16-3717
目的观察放疗、化疗粒子联合植入法治疗复发性甲状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6例经过放疗治疗和手术后均再次复发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放疗、化疗粒子联合植入法进行治疗,在B超引导下将氟尿嘧啶缓释化疗粒子和^125I粒子以交替的方式植入;对照组单纯进行放化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状及神经损伤或气管损伤。治疗后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所植入的放射粒子的位置均未发生任何变化。治疗后6个月对肿瘤进行CT检查,两组肿瘤体积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观察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无明显变化1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无明显变化2例;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无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死亡1例。结论采用放疗、化疗粒子联合植入法治疗复发性甲状腺癌,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方案(紫杉醇加顺铂)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局部复发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患者意愿分为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40例,观察组)和直接手术治疗(40例,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分析近期疗效以及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7,P〈0.05);观察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5.0%,对照组为2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讨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NP方案)治疗蒽环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例蒽环类和紫杉类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或25mg/m2,静脉滴注,第l一3天;每3周重复。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个周期,每2个疗程评价1次。结果总有效率(CR+PR)50%,其中CR2例(10%),PR8例(40%),SD4例(20%),PD6例(30%)。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4-18个月),16例存活,4例死亡。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个月(3~1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8个月(4-18个月),1年生存率为6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Ⅲ-Ⅳ度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25%、65%和10%。结论NP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可靠且可耐受,可以考虑作为难治性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中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106例中期宫颈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在手术前采用紫杉醇与顺铂( TP)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化疗总有效率和化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并测定观察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化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4%;化疗前后观察组肿瘤平均直径分别为(5.24±1.35) cm、(2.64±0.67)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47,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转移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t=3.725、5.392,χ2=4.28, 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和MMP-9均比化疗前有明显降低( t=3.130、4.724,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中期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肺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 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紫杉醇+顺铂(TP)化疗联合自拟健脾补肺汤,对照组单纯应用TP方案化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及肝肾功能损害.结果 两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18,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0%,高于对照组的40%(x2=6.545,P <0.05);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受损程度均小于对照组(Z=-2.516、-2.184、-2.059、-2.097,均P<0.05).结论 健脾补肺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能提高疗效,但能减轻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一线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失败后的23例晚期胃癌患者,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为二线方案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4.3%),部分缓解(PR)6例(26.8%),病情稳定(SD)8例(34.9%),疾病进展(PD)8例(34.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5个月。18例患者产生毒副作用。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7.
苏丹  张婷婷  王李杰  白莉 《中国医药》2012,7(5):577-578
目的 观察DC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经病理和影像学确诊的6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DCF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75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4h,用化疗泵持续静脉滴注120 h(第1~5天);顺铂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所有患者至少用药3个周期.对近期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34.4%(21/61),疾病控制率为82.0%(50/61),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6.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1个月.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6.9%(53/61),其中Ⅲ~Ⅳ级为72.1% (44/61),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0.3%(49/61),Ⅲ~Ⅳ级占18.0%(11/61).结论 DCF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但骨髓抑制毒副作用较明显,可以作为一般状态较好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有效化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