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俊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30-43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疗效及继发腰椎稳定性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后路开窗式(n=39)、半椎板切除(n=27)、全椎板切除(n=16)治疗,按照改良日本骨科学会的下腰痛JOA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术后腰椎稳定性。结果术后后路开窗组、半椎板切除组、全椎板切除组优良率分别为94.9%、81.5%、62.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路开窗组、半椎板切除组、全椎板切除组腰椎不稳定发生率分别为10.3%、33.3%、50.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开窗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术后腰椎稳定性良好,而半椎板切除及全椎板切除手术欠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3例行开窗术,15例行全椎板切除,24例行半椎板切除。结果症状基本消除40例,明显好转12例,随访30例,优良率9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25例,再次手术时21例采用扩大开窗或半椎板髓核摘除术(非内固定组),4例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360。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总的临床优良率为80.0%,非内固定组为80.9%,内固定组为75%,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非内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结论对于复发性椎间盘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县弹榻的青渎.  相似文献   

4.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较多,常用有椎板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还有在椎间盘镜下摘除髓核等,但椎体后部的骨性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破坏,而造成腰椎节段性不稳及硬膜外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nucleoplasty)作为一种脊柱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入路"开窗"或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06例中共随访88例,随访率83.0%。采用Macnab评估标准,优73例(83.0%),良11例(12.5%),优良率95.5%。结论准确的诊断和定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手术应在彻底减压并摘除髓核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腰椎结构的破坏,以保持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分析1 0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行开窗、半板、全椎板入路摘除椎间盘、扩大椎管、侧隐窝的治疗.结果 随访1~15年,术后症状、体症完全消失563例、基本缓解385例,优良率91.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不同病理改变采取相应不同手术方法,而大部分可经开窗或扩大开窗法达既充分减压又最大程度维持脊柱稳定性,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A组予椎板间开窗或扩大开窗。B组予半椎板切除;C组予切除棘间韧带入路。D组予全椎板切除并酌情脊柱融合及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120个月,平均54个月。优良率:A组为90.42%,B组为88.16%,C组为83.27%,D组为75.87%。结论术式与疗效密切相关,无论何种术式都应充分减压并保持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余跃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71-17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椎板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及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结果:总有效率达93.7%。其中全椎板切除治愈率占82.5%,继发率占17.5%;单侧椎板切除治愈率占91%,继发率占9%。结论:采用单侧椎板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及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术式与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随访,比较椎间盘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三种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院1978年6月至2003年10月间治疗了5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共随访434例,其中椎板间开窗294例,半椎板切除95例,全椎板切除45例,随访时间3个月~20年.结果3种术式早期均影响腰椎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远期疗效取决于腰椎的稳定性.术后腰椎稳定时间:开窗3~6个月;半椎板切除:0.5~1.5年;全椎板切除:1~2年.全椎板切除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最大,腰椎不稳发生率为44.4%;半椎板切除优于全椎板,腰椎不稳定发生率为26%;而椎板间开窗术不影响腰椎稳定性,是值得应用的术式.结论腰椎不稳与术式和小关节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朱旭 《淮海医药》2001,19(6):509-509
我科 2 0 0 0年 1月~ 10月对 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 ,男 2 5例 ,女 9例。年龄 32~ 70岁 ,平均 45 .6岁。手术方式 :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 2 0例 ,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 9例 ,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及其他 5例。住院时间 2~ 4周 ,平均 2 .4周。住院观察术后效果优良 88.2 % ,可 8.2 % ,差2 .9% [1 ] 。2 教育内容与方法2 .1 术前教育与指导2 .1.1 疾病相关知识教育 护士可运用简易模型向患者介绍人体脊柱基本结构、腰椎间盘的组织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探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加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等方法 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加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等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76例患者,据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心理变化等制定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在术前、术后、出院等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系统全面科学的专科护理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负担,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8例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内固定术,28例行单侧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术中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2例,无神经损伤加重病例。参考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3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7.3%。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应根据每一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于年轻、单节段及旁侧型的椎间盘突出症者选择单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严重椎管狭窄或合并椎间不稳的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摘除髓核三术式与近期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抽取1994-1999年间行椎间开窗术189例、半椎板切除术184例、全椎板切除术2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在年龄结构、病变范围、症状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全椎板切除并发症多且严重,开窗术并发症最少,半椎板切除术介于两者之间.结论三术式中椎间盘摘除术近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全椎板切除术并发椎间隙感染、椎管内血肿发生率高,开窗术并发症最少.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高发、常见疾病,既往治疗方式有微创射频消融、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半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但有椎间盘脱出复发、继发腰椎失稳、临近椎间盘退变及小关节增生内聚等并发症,近年来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内固定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术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华  周志群  卜海富 《安徽医药》2011,15(9):1143-1144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按突出部位:L3/L42例,L4/L510例,L5/S114例。均采用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进行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疗效按M acnab标准评定,优1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2%。结论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及传统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模拟后路腰椎间盘摘除的不同术式,依次对标本腰3-4间隙进行处理,共设计5种减压情况:MED、半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并下关节突1/2切除、半椎板切除并下关节突全部切除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在力学实验机上分别对实验标本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轴向旋转运动,测量不同运动的最大范围。结果模拟MED手术脊柱标本向各个方向的运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椎板切除术、半椎板切除并下关节突1/2切除岳,标本向各个方向的运动除半椎板切除并下天节突1/2切除后☆侧旋转外与止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椎板切除并下关节突全部切除后,标本向各个方向运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旋转P〈0.01);模拟全椎板切除标本向各个方向的运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ED手术对脊任破坏性较小,对稳定性无影响,而半椎板并小关节切除则破坏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不同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其中全椎板切除术6例,半椎板切除术9例,双侧扩大开窗30例,单侧扩大开窗11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良率92.86%。结论根据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应遵循的原则是彻底减压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腰椎稳定结构的破坏,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双侧或单侧扩大开窗法,是手术治疗该病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周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46-147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56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采用椎板开窗术、全椎板切除术、半椎板切除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回顾各组疗效及预后。结果椎板间开窗术优良率为100%,半椎板切除术优良率为98.2%,全椎板切除术优良率为90.7%,减压后固定融合术优良率为85.7%。减压后固定融合术优良率略低于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腰椎管狭窄手术疗效,以腰椎退行性变的自然发展史为基础选择术式,可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突出部位与程度 ,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37例 ,其中单开窗法 14例 ,双开窗法 7例 ,半椎板切除 10例 ,全椎板切除 6例。结果 31例患者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2 5个月 ,优良率 90 .5 %。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 ,多伴有低位突出 ,应充分重视临床查体。手术中仔细探察椎管、重视狭窄侧隐窝的减压 ,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椎板开窗(open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组、开放椎板开窗组各48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黄韧带和椎板咬除量、住院时间、VAS评分;术后随访按Nakai评分统计术后优良率。结果椎间盘镜组和开放椎板开窗组术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出血量、黄韧带和椎板咬除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间盘镜组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椎间盘镜与开放椎板开窗术均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但椎间盘镜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恢复较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