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Ames致突变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遗传毒理学方面了解并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人工骨的生物相溶性,从而为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用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制备混悬液,进行Ames致突变试验,以检测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实验组回变菌落数/阴性对照组因变菌落数)。结果此人工骨材料的各浓度组混悬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均小于2。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不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的回复突变数增加,说明此纳米人工骨无致基因突变性。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5,(12)
生物材料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脊椎动物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无机组分,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骨传导性,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药物缓释载体和骨组织工程学的修复材料。但其单独使用时,存在脆性大、抗疲劳强度不高、易团聚等缺点,因此多与其他材料联用,以形成性质更加优良的复合材料。另外,在羟基磷灰石中,纳米羟基磷灰石(n HA)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高载药量、肿瘤抑制性等常规HA所不具有的性质,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本文查阅近1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各自优势进行综述,以展示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制剂应用中的进展,对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含有钆元素的化合物及羟基磷灰石(HA)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一种新型纳米含钆化合物的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为组织工程中软骨损伤修复提供新型工程支架。方法 采用均相沉淀法进行制备含钆化合物的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并自备成圆柱形立体结构,对含钆化合物的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进行外观大体形态及空隙率观察评估,进一步在电镜下观察孔隙率、形态结构是否满足实验要求。结果 制备的含钆化合物的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外观形态良好,空隙率较大,大孔结构有利于骨组织生长;电镜下扫描支架内可见孔隙为蜂窝状结构,相互连通性良好,行表面观察见羟基磷灰石颗粒呈不规则多边形,相互紧密排列,但个别颗粒之间有微孔形成。如此大孔隙与微孔隙共存的三维立体结构,为种子细胞的增殖、分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架条件。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含钆化合物的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其外观及电镜下已经具有很好的孔隙率及大孔径的三维立体微孔结构,但是其支架的细胞毒性及共培养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氧化锆梯度复合羟基磷灰石内固定材料的应力遮挡率的变化。方法:将Beagle犬制成双侧股骨中段横断骨折模型后,分别以氧化锆梯度复合羟基磷灰石内固定材料和有限接触不锈钢接骨板固定,观察其应力遮挡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材料内固定的应力遮挡率分别随着固定时间6、8、12周而逐渐降低,且前者要低于后者,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说明内固定应力遮挡率的下降与固定时间具有相关性,氧化锆梯度复合羟基磷灰石内固定材料是一种可靠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5.
氧氟沙星人工骨缓释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用蜂蜡包裹的氧氟沙星人工骨(OFLX-PHA-wax)植入山羊体内前后不同时间的理化特性及释药量。方法:用扫描电镜观察PHA-wax的超微结构;用IR和XRD测定PHA-wax植入前后的结构变化及相组成;用UV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体外及植入体内OFLX-PHA-wax中氧氟沙星的浓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OFLX-PHA-wax植入体内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蜡类高分子材料能形成疏水性微脂粒,阻塞和占据PHA的深部孔道;OFLX-PHA-wax植入体内后结构与物相和PHA相符;OFLX-PHA体外释药17 d,包裹200 mg·ml-1和熔融蜂蜡OFLX-PHA-wax体外释药分别为81和90 d。OFLX-PHA植入体内,持续释药4个月,而用200 mg·ml-1蜂蜡包裹的OFLX-PHA-wax可持续释药8个月;OFLX-PHA-wax植入体内与骨直接结合紧密。结论:OFLX-PHA-wax即有利于骨修补,又有利于控制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人工骨异烟肼体外及家兔体内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蜂蜡为阻滞剂包裹的异烟肼-人工骨(INH-PHA-wax)与未包裹蜂蜡的异烟肼-人工骨(INH-PHA)体外及家兔体内的释放度。方法:用RP-HPLC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体外及植入家兔体内的包裹或未包裹蜂蜡的异烟肼-人工骨中异烟肼的浓度。结果:包裹15%蜂蜡INH-PHA-wax,体外20 d释药66%;包裹25%蜂蜡INH-PHA-wax,20 d释药22%;未包裹蜂蜡INH-PHA,6 d释药97%。包裹25%蜂蜡INH-PHA-wax植入家兔体内,可持续释药达240 d,而未包裹蜂蜡INH-PHA持续释药仅60 d。结论:INH-PHA-wax可有效地控制药物的释放,对治疗骨结核可能是一有效植入式缓释剂。  相似文献   

7.
柴乐  全仁夫  黄小龙 《中医正骨》2018,(1):44-46,50
组织工程骨支架作为组织工程骨研究的关键点之一,是目前骨科及创伤外科研究的热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骨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性。单纯的HA存在机械强度和韧性差等问题,不能满足人体承重部分骨代替的要求,因此人们开始转向HA复合材料支架的研究。目前已研制出了HA复合金属镁、HA复合胶原蛋白、HA复合丝素蛋白、HA复合乳酸、HA复合二氧化锆、HA复合聚己内酯等多种具有良好生物特性的HA复合材料组织工程骨支架,同时已开始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更加复杂、具有更优异生物特性的HA组织工程骨支架。虽然HA复合材料组织工程骨支架在实验研究中已获得了成功,但要将其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菟丝子多糖复合羟基磷灰石在促进兔骨缺损修复中的价值。方法:日本大耳白兔7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模型组。行桡骨缺损造模后,实验组Ⅰ在缺损处植入菟丝子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实验组Ⅱ在缺损处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模型组只造模不植入,分别在术后2、4、8周对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模型组行抗折力学测试及骨痂重量检测。结果:术后4、8周,实验组Ⅰ与实验组Ⅱ之间的抗折力学测试结果无差异(P〉0.05);术后2、4、8周,实验组Ⅰ与实验组Ⅱ之间的骨痂重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8周,实验组Ⅰ、实验组Ⅱ的骨痂重量均大于同期实验组Ⅱ(P〉0.01,P〉0.05)。结论:菟丝子多糖复合羟基磷灰石局部植入能促进兔桡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苦参素(KU)纳米球,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苦参素-PLGA-纳米球(KU-PLGA-NS),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流动相选择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三乙胺(20:80:0.009),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两大组,每大组再分3小组,每小组6只,两大组分别经腹腔给药苦参素原料药和制备得到的苦参素纳米球.通过检测大鼠心、肝、脾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评价其肝主动靶向作用.结果 制得苦参素-PLGA-NS平均粒径 190.5 nm,平均包封率为 79.7%,平均载药量为20.5%.与苦参素原料药对照,苦参素纳米球在肝组织中的药物峰浓度明显增加,20 min后达9.65 μg/ml.结论 KU-PLGA-NS具有缓释和肝主动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牙本质非胶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矿化作用 方法 在体外矿化系统中利用人牙本质非胶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结合进行诱导矿化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生成物的形貌变化,X线衍射及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生成物的组分和结构。结果 结合有人牙本质非胶原蛋白的羟基磷灰石表面有矿化物形成,该矿化物钙磷比约为1.33,其X线衍射结果与钙磷灰石更为相似。结论 人牙本质非胶原蛋白与一定的支持物紧密结合后具有诱导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海螵蛸(CB)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结合制成一种CB/BMP复合材料,并分别进行肌肉内和骨组织内诱导成骨试验,将CB/BMP复合材料植入NIH小鼠肌肉后,8天的在材料孔内和表现诱导出软骨,14天形成交织骨21天出现板层和骨髓,将CB/BMP材料植入兔股骨髁间凹腔洞性缺损,经组织学和新骨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植入后2、4、8、12周时CB/BMP材料内新骨量明显多于单纯CB对照侧,表明CB/BMP复合材料能加速新骨的形成和促进骨缺损修复在CB/BMP复合材料中,BMP赋于CB骨诱导活性,而CB则充当BMP的载体和释放系统,使CB/BMP复合物成为一种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双重作用的理想骨移植替代材料,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刺五加注射液小分子人工抗原,并对不同方法得到的人工抗原进行鉴定,为进一步探讨刺五加注射液的过敏反应物质基础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 BSA )为载体蛋白,分别选择曼尼希法和物理孵育法制备刺五加注射液人工抗原,并采用紫外扫描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鉴定。结果:经紫外扫描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曼尼希法与物理孵育法均可成功制备刺五加注射液人工抗原。结论:成功制备了刺五加注射液人工抗原,为课题组后续探讨刺五加注射液的过敏反应物质基础及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表面脱钙骨与全脱钙骨基质明胶成骨过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将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SDBMG)和全脱钙骨基质明胶(WDBMG)植入家兔桡骨骨缺损,采用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方法对两者的成骨过程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WDBMG的表面和中央呈“同步”诱导成骨过程,而SDBMG呈由表及里的“渐进”成骨过程,两者的成骨作用无明显差异。作者认为,WDBMG主要适用于非负重区骨缺损的充填和修复,而SDBMG在大块骨缺损,尤其在负重区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海螵蛸与玻璃酸钠联合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纳美芬乳酸-羟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提高可预测性。方法微球用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自变量为外相Span80浓度、内相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浓度和理论载药量,以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跨距和第1天微球释药百分数(F1d)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根据因变量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于较优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5个方程均采用二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选择的较佳工艺为Span80浓度1.5%、PLGA浓度175g.L-1、理论载药量6%,按优化工艺制备的微球球形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跨距和F1d分别为4.37%,72.8%,64.1μm,1.36和8.93%,微球具有显著的体外缓释特性。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的植骨治疗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方法的分析,验证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1月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29例,根据J临床资料进行Rue—di—Allgower分型,比较植骨和非植骨、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和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4~25个月(平均16.3个月),2种方案的按Ruedi—Allgower分型,各分组在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别。按照Heifer的评定标准各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随访并发症有明显差别,其中植骨优于未植骨,OCS手术优于非手术。结论:治疗效果决定于损伤程度、复位质量、处理并发症及时和固定的稳定性,治疗方案的选择在复杂性骨折的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14 d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片+骨化三醇胶丸+静脉点注唑来膦酸,观察组同时静脉点注葛根素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术后于门诊随访6个月。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2组髋关节功能,并检测假体周围骨密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 21%,对照组有效率79. 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从术后7 d至术后6个月2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观察组假体各分区骨密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R4~R7区骨密度降低,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R6、R7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治疗期间,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肌痛、流感样症状、骨关节疼痛及头痛,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葛根素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假体周围骨密度均得到有效提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Young coconut juice (Cocos nucifera Linn.) (YCJ) has traditionally been consumed to alleviate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menopause by women in Southeast Asia.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YCJ on bone metabolism in ovariectomized rats. Female 10‐week‐old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following 4 groups: Baseline, Sham, Ovx, and Ovx + YCJ (n = 10 rats per group). Rats in the Baseline group were sacrificed immediately, and those in the other groups were subjected to either sham operation (Sham) or bilateral ovariectomy (Ovx and Ovx + YCJ). The Ovx + YCJ rats were administered 5×‐concentrated YCJ at a dose of 10 mL/kg body weight per day. Six weeks after surgery,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nd indices of bone mass and bone histomorphometry were measured.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the left femu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vx + YCJ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Ovx group. In addition, the Ovx + YCJ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surements for bone formation rate compared with the Ovx group.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YCJ supplement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one metabolism and thus represents a possible intervention to slow the bone loss observed following menopause.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肾虚证患者骨矿物含量改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告了184例肾虚证与非肾虚证患者尺、桡骨骨矿物含量的检测结果。肾虚证组骨矿物含量显著低于非肾虚证组及对照组(P<0.01),非肾虚证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病种的肾虚证组与非肾虚证组之间骨矿物含量有显著差别(P<0.01)。说明肾虚证患者骨矿物含量有特征性改变,以及疾病证候存在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