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前应用间苯三酚对患者宫颈软化程度、术中疼痛评分、手术时间等的影响,探讨间苯三酚对输卵管通畅率的影响,旨在减少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假阳性、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10月行输卵管造影检查的不孕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间苯三酚组(J组)和阿托品组(A组),每组45例,分别于术前30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40mg和阿托品0.5mg。观察宫颈软化程度、疼痛评分、输卵管通畅情况、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有无淋巴、静脉逆入、造影剂用量。结果间苯三酚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高、疼痛评分低(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淋巴、静脉逆入、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G前应用间苯三酚,可以软化宫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输卵管痉挛的发生,减少假阳性诊断,且临床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治疗潜伏期宫颈性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治疗。结果观察组宫颈水肿消退总有效率为96.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50%(P〈0.05);产程进展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程处于潜伏期的宫颈性水肿的初产妇采用问苯三酚治疗,能够有效消除宫颈水肿,加速宫口扩张,缩短产程和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早孕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3例早孕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3例于术前30~60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40mg,对照组80例术前1—2hN道后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1mg。两组术中皆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患者宫颈扩张、术中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术中软化扩张宫颈程度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腹痛、阴道出血、腹泻、呕吐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人工流产术前肌内注射间苯三酚,对术中宫颈软化扩张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手术更安全、顺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血清催乳激素(PRL)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化脓性输卵管炎或输卵管积水行附件切除或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两组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检测外周血PRL、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观察两组血清PRL水平情况、观察组手术前后PRL水平变化及与术中子宫静脉血PRL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血中PRL为(1.17±0.65)nmol/L,对照组为(0.79±0.37)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外周静脉血PRL为(2.82±1.65)nmol/L,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静脉血PRL为(3.25±2.04)nmol/L、E,为(458.92±433.94)pmol/L,较外周静脉血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外周静脉血中PRL、E2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RL是子宫肌瘤自分泌或旁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玉英  马刚  杨柳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820-1821,i000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在女性子宫腔内不孕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HSG显示宫腔内充盈缺损的52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观察组),与22例HSG显示正常子宫内膜腔并自愿接受宫腔镜检查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HSG显示宫腔内充盈缺损,经宫腔镜确诊占78.8%,对照组占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大于HSG,但不能取代,应互相补充应用。  相似文献   

6.
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应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第一产程活跃期中使用间苯三酚促进宫颈扩张及加速产程进展的作用。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于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扩张3~4cm,伴宫颈水肿、坚韧、宫口扩张延缓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单盲法:间苯三酚组,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mg,地西泮组静脉缓慢推注地西泮10mg,观察两组宫颈扩张速度、产程进展、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①间苯三酚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平均时间为(3.41±0.49)h,地西泮组平均时间为(4.20±0.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第一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可加速宫颈扩张、加速产程进展,而且对母儿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蓝碧龙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12-161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48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术前15min及关闭胸腔前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实施超前镇痛,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术毕均采用芬太尼PCIA,术后2、8、16、24h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期间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镇痛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24h芬太尼用量(49.5±2.6)ml明显少于对照组(66.2±3.3)ml(P〈0.05);观察组患者PCIA有效按压次数(0.6±0.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2.1±1.3)次(P〈0.05);观察组术后1、2、4、8、24hVAS分别为(2.7±0.3)、(2.2±1.1)、(1.8±0.4)、(1.3±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1.5)、(3.1±0.9)、(2.8±0.5)、(2.4±0.7)分(均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提高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能明显减少PCIA的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在外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布托啡诺术后自控镇痛,对照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68±0.67)、(2.46±0.45)、(2.10±0.71)分,对照组分别为(2.09±0.64)、(1.88±0.42)、(1.81±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4、12、24 h的镇静评分分别为(2.86±0.91)、(2.67±0.94)、(2.58±0.87)分,对照组分别为(2.23±0.56)、(2.00±0.52)、(1.96±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外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来曲唑和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周期,两组均采用达英-5和二甲双胍治疗好转后,观察组患者用来曲唑(LE),对照组患者用克罗米芬(cc),促排卵.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排卵率、优势卵泡率、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为(7.5±0.8)mm,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为(8.7±1_3)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率及优势排卵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来曲唑在治疗PCOS不孕患者过程中,对成熟卵泡增长活性较高,对子宫内膜影响较轻,临床促排卵优于克罗米芬。  相似文献   

10.
左娅 《海峡药学》2014,(10):85-86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间苯三酚合用治疗结石性肾绞痛临床疗效。方法肾绞痛患者178例,分为两纽。实验纽94例,纽肌注地佐辛5mg,静脉滴注间苯三酚120mg;对照组84例,肌注杜冷丁50mg,静滴山莨菪碱10mg;观察解痉、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89.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6h内疼痛再发率分别为13.8%、33.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3%、47.6%,组问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与间苯三酚合用治疗肾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王梦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591-3593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腹股沟嵌顿疝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 n=42例)和对照组( n=42例),分别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率、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率和术后住院时间[(45.7±10.3) min、(28.7±7.5) h、14.29%、(4.13±0.97) 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53.9±11.7)min、(41.5±10.3)h、35.71%、(6.07±1.04)d](t或χ^2=2.15、2.39、5.14、2.41,P<0.05或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出现并发症3例和10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46,P<0.05)。术后随访6~67个月,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复发,对照组术后出现复发6例,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49,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镇痛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可逐渐取代传统疝修补术成为治疗无肠管坏死腹股沟嵌顿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谢怡 《中国医药》2013,8(10):1447-1448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15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官腔镜联合腹腔镜)(50例)、宫腔镜组(50例)与腹腔镜组(50例),对比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1.9±16.8)h]、术中血量[(38.8±2.2)ml]、住院时问[(5.6±1.6)d]与腹腔镜组[(55.8±13.8)h、(35.5±15.5)ml、(5.5±1.5)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手术时间[(22.6±6.8)h]、术中出血量[(10.5±5.5)m1]与观察组、腹腔镜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通畅率(86%)、宫内妊娠率(46%)、异位妊娠率(2%)与宫腔镜组(68%、22%、6%)、腹腔镜组(70%、26%、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后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与腹腔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出血少,创伤小,恢复速度也较快,且妊娠率以及再通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13.
方莲香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56-57,6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0.21±10.05)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5.58±18.96)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氨酚羟考酮胶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前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7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LDH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患者于术前8 h、90 min口服1粒氨酚羟考酮胶囊;对照组35例,患者术前30 min注射80 mg盐酸哌替啶.术后两组均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皮时(T1)、神经根显露时(T2)、摘除突出髓核时(T3)、缝合切口时(T4)、术后2 h(T5)的VAS评分分别为(1.8±0.6)、(4.9±1.2)、(2.5±0.3)、(1.5±0.4)、(4.2±0.8),均低于对照组的(2.3±0.4)、(6.5±1.3)、(3.2±0.6)、(2.2±0.5)、(5.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盐酸哌替啶援助镇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8.57%,均低于对照组的22.86%、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酚羟考酮胶囊镇痛效果明显,用于LDH手术可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80例择期行Lc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2组手术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HR的变化并加以比较,比较2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切皮后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和H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切皮后、术毕的平均动脉压、HR高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83±10)mmHg(1mmHg=0.133kPa)比(76±8)mmHg,(89±10)mmHg比(80±8)mm Hg;HR:(78±12)次/min比(704-8)次/min,(854-8)次/minE(76±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分别为(6±2)nlin比(11±2)min,(11±2)min比(16±2)min,均P〈0.05],且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3±1.6)分比(3.0±1.3)分,尸〈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拔管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7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对其行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整形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7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两年内患者宫内妊娠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3.4±8.7)min,术后肠道排气时间为(13.7±3.5)h,术后住院时间为(3.8±1.2)d,均短于对照组的(81.2±9.2)min、(70.6±10.2)h、(9.1±1.4)d(t=11.32、15.76、9.76,均P〈0.05).观察组术后12、24个月妊娠率分别为56.7%、83.3%,均高于对照组的29.6%、51.9%(χ^2=8.76、8.98,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手术创口微小,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 LPS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 )不孕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手术的EMS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接受LPS手术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MMP-9/TIMP-1和IL-2、IL-10、IL-2/IL-10的变化及术后6个月的受孕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 MMP-9水平[(51.21±24.01)μg/L]比治疗前[(261.88±190.11)μg/L]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TIMP-1水平[(45.88±11.02)μg/L]比对照组[(25.32±6.67)μg/L]明显上升(t=4.846,P<0.05);观察组MMP-9/TIMP-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6,P<0.05);两组治疗后IL-2、IL-10、IL-2/IL-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28、4.415、3.396,均P<0.05);观察组受孕率65.0%、流产率7.7%,均优于对照组的30.0%、33.3%(χ^2=9.825、4.060,均P<0.05)。结论 LPS是一种治疗EMS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血清TIMP-1和IL-2水平,降低MMP9和IL-10水平;改善免疫指标,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8字形缝合术在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根据人院顺序单双号被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双层间断法缝合肌层和浆膜层,观察组采用改进的8字形单层间断缝合法缝合浆肌层的同时包埋肌瘤包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剔除肌瘤的数量和平均直径。结果两组患者剔除的子宫肌瘤数量对照组(3.5±1.4)、观察组(3.6±1.3);肌瘤平均直径对照组(4.6±1.9)cm、观察组(4.7±2.1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对照组(95.6±23.4)min、观察组(76.2±22.6)min;术中出血量对照组(105.6±34.8)ml、观察组(68.0±21.1)ml;术后3天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值与术前相比,对照组(10.2±3.4)g,L、观察组(7.4±2.8)g/L;住院时间对照组(9.1±2.5)d、观察组(7.9±2.3)d,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8字形缝合术通过提高缝合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高效的止血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性眩晕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次,3次/d;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定眩汤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为(1.02±0.21)分,较治疗前的(2.68±0.46)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症状评分为(2.01±0.43)分,较治疗前的(2.79±0.52)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无痛肠镜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择自愿做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异丙酚,观察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用药前、手术结束时HR、MAP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2min时HR、MAP、SpO2均明显低于用药前,且与观察组用药后2min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51.21±9.35)mg vs(105.63±21.54)mg,(1.31±0.89)min vs(3.15±0.57)minl(P〈0.05),但两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采用盐酸戊乙奎醚、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药,可以增强止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