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杉醇(PTX)具有广泛的抗癌活性.临床研究表明,其对晚期胃癌等消化道肿瘤也有较好疗效[1].笔者科室于2002年1月~2005年2月对63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采用PTX联合5-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LV)(TF方案)和PTX联合顺铂(CDDP)、5-Fu/LV(TCF方案)化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姚冬梅 《中外医疗》2009,28(11):119-119
紫杉醇(PTX、泰素、紫素、安素泰)是一种新的抗微管药物,它的抗癌谱较广,是目前治疗食管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为观察紫杉醇与其它抗肿瘤药联合化疗对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我科自2004年2月至2008年1月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患者23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癌药物,在癌细胞分裂时,能与细胞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的稳定与聚合,抑制微管解聚,阻断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我们从2003年以来,使用紫杉醇(pac)联合顺铂(DDP)、四氢叶酸(LV)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28例,与同期使用顺铂、四氢叶酸和5-氟尿嘧啶治疗36例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耐紫杉醇(PTX)子宫颈癌细胞株,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子宫颈癌细胞紫杉醇耐药的影响。方法   用PTX处理并培养Hela细胞,建立耐PTX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PTX。观察和检测其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耐药指数、氧化还原状态及紫杉醇耐药基因1(Txr1)的表达。用NAC处理Hela/PTX细胞,观察NAC对其PTX耐药的影响。结果   用PTX处理Hela细胞10个月后, 可获得在500μg/L PTX中生长状态良好的Hela/PTX细胞。Hela/PTX细胞体积偏大,胞浆内颗粒较多,群体倍增时间是亲代细胞的1.32倍, 对PTX具有显著耐药性,耐药指数为122.69。与Hela细胞相比,Hela/PTX细胞有高水平的活性氧(ROS)和Txr1 mRNA,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和GSH/GSSG比值则无明显变化。NAC处理后,Hela/PTX细胞ROS和Txr1 mRNA水平下降,对PTX敏感性增加。结论   耐紫杉醇Hela/PTX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失衡,Txr1表达增加。NAC能降低ROS水平,减少Txr1表达,可逆转其对PTX的耐受。  相似文献   

5.
侯文静  刘彦 《上海医学》2008,31(4):275-27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地塞米松对紫杉醇抗肿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移植瘤裸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DEX组,1 mg/kg腹腔注射)、紫杉醇组(PTX组,20 mg/k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和紫杉醇联合组(DEX PTX组,在应用紫杉醇治疗前12 h用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每3 d给药1次,共6个疗程),每组各10只。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因子Bcl-xl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的瘤重为(1.43±0.13)g,DEX组为(1.53±0.16)g,DEX PTX组为(0.79±0.09)g,PTX组为(0.52±0.06)g,DEX PTX组、PTX组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值均<0.01)。DEX PTX组抑瘤率为44.76%,显著低于PTX组的63.64%(P<0.01)。DEX PTX组的Bcl-x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TX组(P<0.007 14),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PTX组(P<0.007 14)。结论应用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可能通过Bcl-xl凋亡通路,抑制Caspase-3活性,拮抗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作用,降低紫杉醇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姜淑娟  张嵩  牟晓燕  李洧  王艳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4):2427-2431
目的 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和紫杉醇(PTX)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微管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浆液性乳头状子宫内膜癌Ark2细胞、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KLE和AN3细胞各分为TSA、PTX单独作用组(TSA组、PTX组)和联合作用组(TSA+PTX组),并设空白对照组,以锥虫蓝拒染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膜联蛋白V、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天冬酶9(caspase-9)、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乙酰化微管蛋白的表达.结果 TSA、PTX对Ark2、KLE和AN3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二药联用后抑制作用更强.药物作用后4 d,TSA、PTX、TSA+PTX和对照组Ark2细胞凋亡率膜联蛋白V染色法检测分别为4.25%±0.25%、12.12%±0.62%、16.56%±0.74%和46.78%±2.68%,Hoechst染色法检测分别为3.39%±0.12%、6.00%±0.25%、10.05%±0.53%和22.30%±1.25%,TSA+PIX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药物作用后24 h,Ark2和KLE细胞的TSA+PTX组caspase-9、PARP的裂解明显增加;Ark7.和AN3细胞的TSA+PTX组MMP消失率(16.80%±0.92%、11.28%±0.78%)明显高于TSA组(4.96%±0.47%、6.46%±0.62%)和PTX组(5.34%±0.45%、5.61%±0.56%)(均P<0.05);Ark2和KLE细胞的TSA+FIX组乙酰化微管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TSA和PTX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中乙酰化微管蛋白表达和增强微管稳定性而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紫杉醇是从紫杉树中提取的双萜烯植物制品,属新型广谱活性抗癌药,其独特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的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主要毒性为中性白细胞减少和周围神经病变,其他毒性有过敏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肌肉关节痛、脱发等。2004年1月~2005年4月,我科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5-Fu、艾恒进行化疗,取得了一定疗效,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食管癌化疗中最有活性的药物之一,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耐受性,被广泛与顺铂(cisplatin,DDP)、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等联合应用。PTX还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作为放射增敏剂之一常被用于同期放化疗。在临床上,PTX类药物有不同的制剂类型和用药方案,本文就其在食管癌放化疗中的研究进展,在不同方案中的作用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紫杉醇(PTX)联合醛氢叶酸(CF)、氟尿嘧啶(5-Fu)、顺铂(DDP)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组36例病人均使用紫杉醇(PTX)120mg第1、8天静滴3h,CF 200mg静点2h,第1~5天,5-FU 750mg接CF后静点4h,第1~5天,顺铂(DDP)30mg静滴,第1~4天。两个周期以上,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7例,SD12例,PD5例,总有效率52.8%;不良反应主要为I~Ⅱ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结论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获得较高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较好的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林秀欣  李春鸣  饶建  吕华珠 《海南医学》2016,(16):2693-2695
目的:比较顺铂与紫杉醇同期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肿瘤科治疗的8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Ⅲ-Ⅳ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顺铂组(DDP组)和紫杉醇组(PTX组)各40例。PTX组按紫杉醇60 mg/m2药量用药,DDP组按顺铂每次40 mg/m2药量用药,两组患者均在用药结束1h内进行放射治疗,每周一次。放疗采用6MVX线照射,全程应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 DT66-70.4 Gy/30~32次,6~7周完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DDP组和PTX组患者鼻咽部肿瘤原发灶完全缓解率[85.00%(34/40) vs 82.50%(33/40)]、部分缓解率[10.00%(4/40) vs 7.50%(3/40)]和有效率[95.00%(38/40) vs 90.00%(36/4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P组和PTX组患者颈部淋巴治完全缓解率[92.50%(37/40) vs 87.50%(35/40)]、部分缓解率[2.50%(1/40) vs 5.00%(2/40)]和有效率[95.00%(38/40) vs 92.50%(37/4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P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2.50%(9/40),明显低于PTX组的72.50%(29/40),贫血发生率为12.50%(5/40),明显低于PTX组的55.00%(22/40),血小板发生率为10.00%(4/40),明显低于PTX组的70.00%(28/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的消化道症状,以及神经毒性、放射性皮炎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或紫杉醇联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在提高疗效、放射增敏方面效果相近,对肿瘤控制安全有效,但顺铂联合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紫杉醇(泰素,安素泰,紫素,特素,Taxol,PTX)是从短叶紫杉皮中提取的具有抗癌活性物质,是一种新型的抗微管药物[1],主要用于肺癌及晚期乳腺癌多处转移的辅助治疗.我科从2002年应用至今,出现过敏反应2例,1例突发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脑组织中CD28、CTLA-4表达及脾组织上清液中B细胞刺激因子(BAFF)含量及其意义。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50只Wistar大鼠分为5组:紫杉醇(PTX)小、中、大3个剂量组(PTX剂量分别为1 mg/kg,2 mg/kg,4 mg/kg)、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每组10只。用豚鼠脊髓制成GPSCH并与CFA等体积混合制成免疫抗原,注入大鼠双足侧足垫(2 m L/kg)进行EAE造模,自造模后,PTX各剂量组腹腔注射紫杉醇,连续10 d。正常对照组及EAE对照组均给予腹腔注射0.9%NaCl 2 m L。采用脑组织学评分评估实验大鼠脑组织炎症浸润情况,取大鼠脑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脑组织CD28、CTLA-4含量,取脾组织并制成上清液,采用ELISA测定脾组织中BAFF含量。结果 PTX各剂量组脑组织评分均低于EAE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TX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CD28表达均低于EAE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TLA-4表达均高于EAE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脾组织上清液中BAFF含量均低于EAE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TX可降低EAE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其机制可能涉及调节大鼠脑组织中CD28、CTLA-4的表达及脾组织上清液中BAFF含量,从而发挥对EAE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紫杉醇(Paclitaxel,PTX,Taxol)是从美国紫杉中分离出来的新双萜烯成份,代表新一类广谱抗肿瘤药物。临床观察显示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较好。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月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2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紫杉醇的不良反应较严重,因此护理人员应熟悉紫杉醇输注时的有关知识,做好发生不良反应时的抢救工作.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们对采用紫杉醇(PTX) 治疗的卵巢癌患者进行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辅助紫杉醇逆转前列腺癌耐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筛选超声辐照紫杉醇耐药前列腺癌细胞株PC-3R的非毒性照射时间;将PC-3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PTX组)、低频超声组(LFUS组)、紫杉醇和低频超声组(PTX+LFUS组),以及紫杉醇和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剂组(PTX+ LFUS+ UCA组),分别进行干预.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和多耐药基因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GRP78和c-jun蛋白表达.GRP78 siRNA转染PC-3R细胞,微泡和低频超声联合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GRP78蛋白表达,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情况.结果 低频超声照射频率1 MHz,强度1.2 W/cm2,非毒性照射时间为10 s.与单纯应用紫杉醇相比低频超声辅助紫杉醇处理前列腺耐药细胞可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P<0.01),联合微泡剂照射后,凋亡率进一步提高(P<0.01),并下调Bcl-2和多耐药基因的表达.PTX+ LFUS+UCA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的表达较PTX组和PTX+LFUS组升高,c-jun的表达下降(P<0.01).应用siRNA干扰GRP78基因表达后,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结论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抑制其下游JNK/c-jun通路下调多耐药基因及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提高化疗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BP对SACC细胞抗紫杉醇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ACC2转染IBP组和空白对照组各自根据不同紫杉醇浓度分成5组,紫杉醇作用72 h后,MTT法检测在紫杉醇作用下IBP对SACC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微管蛋白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紫杉醇作用前后ACC2细胞微管的变化及IBP与微管的关系。结果 IBP使ACC2细胞对紫杉醇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在5μg/ml的紫杉醇浓度下最为明显;紫杉醇开始作用后,ACC2-C1细胞的微管点状聚集成团,而ACC2-C1/IBP细胞的微管则出现明显的紊乱、断裂,IBP能促进微管的解聚;IBP所发的绿色荧光与微管的红色荧光糅合在一起呈黄色,IBP与微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定位。结论 IBP促进SACC细胞对紫杉醇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紫杉醇(PTX)与甘氨双唑钠(CMNa)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增敏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首程治疗的8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增敏组(PTX组)和甘氨双唑钠增敏组(CMNa组),在全程放疗中PTX组给予PTX 60mg/m2静脉滴注(先给予地塞米松常规预处理),1次/10d,共5次。CMNa组于每周1、3、5放疗前静脉滴注CMNa 0.75~1.0g,连用7周。采用热塑面罩固定、低熔点挡铅的常规放疗方法放疗。结果 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个月2组患者的鼻咽部病灶及颈部转移病灶完全消退率均无明显差异。随诊5~50个月(中位20个月),PTX组的远处转移率(28.6%)低于CMNa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X组鼻咽及颈部复发率低于CMN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X组2、3级口腔黏膜炎、白细胞减少较CMN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放疗中加入低剂量PTX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增敏作用与CMNa相当。前者能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但增加了急性不良反应,特别是口腔黏膜炎和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8.
紫杉醇(Paclitaxel)是近十年来发现的化学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它在癌细胞分裂时能与细胞微管蛋白结合,促进细胞中微管聚合,抑制其解聚,使细胞有丝分裂受到阻断,从而抑制肿瘤生长。1988年美国开始Ⅱ期临床试验。1992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紫杉醇用于转移性卵巢癌的治疗,以后又批准可用于治疗转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IBP对SACC细胞抗紫杉醇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ACC2转染IBP组和空白对照组各自根据不同紫杉醇浓度分成5组,紫杉醇作用72h后,MTT法检测在紫杉醇作用下IBP对SACC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微管蛋白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紫杉醇作用前后ACC2细胞微管的变化及IBP与微管的关系.结果 IBP使ACC2细胞对紫杉醇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在5μg/ml的紫杉醇浓度下最为明显;紫杉醇开始作用后,ACC2-C1细胞的微管点状聚集成团,而ACC2-C1/IBP细胞的微管则出现明显的紊乱、断裂,IBP能促进微管的解聚;IBP所发的绿色荧光与微管的红色荧光糅合在一起呈黄色,IBP与微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定位.结论 IBP促进SACC细胞对紫杉醇耐药.  相似文献   

20.
紫杉醇奥曲肽偶合物对A549裸鼠移植瘤的靶向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与紫杉醇(FTX)的偶合物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裸鼠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 构建1分子紫杉醇-1分子奥曲肽偶合物(PTX-OCT)和2分子紫杉醇-1分子奥曲肽偶合物(2PTX-OCT),建立裸鼠腋部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8组.在l、7、21 d尾静脉分别注射150 nmol/kg PTX-OCT;2FTX-OCT;OCT、PTX混合物(OP);OCT;PTX;300 nmol/kg PTX(2PTX)和2PTX-OCT[2(2PTX-OCT)].测各组小鼠体重及肿瘤体积;计算肿瘤倍增时间;眼内眦静脉取血测每组小鼠白细胞数量;组织切片HE染色及核仁区银染(AgNOR)观察肿瘤细胞生长情况;DNA梯度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测肿瘤细胞生长抑素受体(SSTR)1至5亚型(SSTRI-SSTR5)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以及生长抑素受体2和5亚型表达情况.结果 2PTX-OCT与2(2PTX-OCT)处理组在3次给药后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显著抑制(均P<0.01);肿瘤倍增时间延长(均P<0.01).PTX与2PTX-OCT处理组相比,在每次给药后5 d裸鼠体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X与2PTX组的白细胞总数在26 d降到最低,与对照组、2PTX-OCT组及2(2VTX-OCT)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PTX.OCT组及2(2PTX-OCT)组MV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