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开放型放射性核素的广泛应用,但随之而来的是放射性废物的种类和数量势必日趋增多。妥善、安全、有效地处理这些废物,已成为卫生、环保工作者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已经进行并正在实施的研究、研制工作,从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法改进、安全措施及废气净化等有关放射性废物焚化处理的重要问题,综述了日本近十年来列入专利项目的放射性废物处理装置的研制概况。  相似文献   

4.
5.
6.
从事放射性物质和其它电离辐射源工作的现行卫生规章(OCⅡ-72)没有对液体废物按照放射性水平加以分类,只是给出了归属放射性废物的定义,该定义是以不超过为水体水所制订的废物的年平均容许浓度为根据的。  相似文献   

7.
8.
载人航天器废物收集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载人航天中,由于微重力的影响,使航天员的大、小便及其它废物的收集和处理成为一个难题。尽管为此作了长期研究,总还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苏联“礼炮七号”轨道站的航天员伏。列别杰夫,在其飞行日记中写道,“在宇宙中处理自己  相似文献   

9.
当人较长时间地生活在远离地球的空间时(例如空间站、月球基地、火星探险等等),必须将对从地球输送维持人的生命的必需品(水、食物和  相似文献   

10.
11.
12.
微生物处理废物实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成微生物处理废物实验装置,拟将植物不可食生物量转化为植物营养液供植物生长发育,方法 提出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进行方案论证、图纸设计、加工、调试和初步微生物废物转化试验。结果 该装置生物反应器中的温度、搅拌速度和供气流量可以实现自动控制,pH值和溶解氧浓度可以实现自动测量和手动控制,达到了预设的技术指标要求。15d的初步微生物处理废物试验表明,该装置运行平稳,参数测控精确,生菜不可食生物量的  相似文献   

13.
固体和半固体废物处理是长期载人空间活动必须技术之一,它不但使废物安全、稳定地储存,同时也有利于空间利用率的提高、水分回收和资源回收。本文介绍了美国在空间固体和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各种处理技术所涉及的原理,分析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此项研究的建议,对于我国开展有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医疗废物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垃圾,因其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如果疏于管理,对社会环境及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必须严加管理。为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法制化,我院对医疗废物处理环节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对5类医疗废物(感染性、损伤性、药物性、病理性、化学性)的分类、收集、运输、暂存、处理、监督等环节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流程模式。经实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里,随着测定仪器的普及和性能的提高,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正在迅速扩大。在这种研究中,使用3H、14C等低能β核素正在成为示踪实验的主体,而在这些微量同位素测虽中,极大多数都是使用液体闪烁计数技术。但随着液体闪烁计数技术的广泛应用,造成液体闪烁废液贮量愈来愈大,因此液闪废液的有效处理就成了紧迫之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液闪测量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而在α射线、低能β和γ射线及中子探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在医学、生物学、有机合成等领域中作为示踪剂的3H和14C 的测量。作为液闪测量重要物质基础的闪烁液,其组成有多种形式,但其中量最多的是易燃易爆的低沸点溶剂。因此,随着液闪测量技术的推广,液闪废液数量急剧增加,其处理和处置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及时解决,将会成为进一步发展液闪测量技术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大量的放射性废物是低、中水平的放射性废液,需要经过一定的浓缩处理后才能贮存或处置。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浓缩处理法仍以化学沉淀、蒸发、离子交换法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电渗析、反渗透、超滤、泡沫分离、生化处理等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地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液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制空间微生物废物处理装置地面试验样机,为今后空间环境条件下植物不可食部分等废物转化为植物栽培液、实现空间物质的循环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提出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进行方案论证和设计、各组件加工和性能检测、系统安装与调试,而后进行微生物废物处理试验。结果 该装置系统运行稳定,其能耗、体积和重量满足设计要求,出水水质和微生物处理能力好于设计要求。pH值和溶解氧浓度能自动控制,O2能实现无泡供应。生菜不可食部分等废物在该装置中能被所选用的微生物降解,总有机碳(TOC)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均显著下降。分别达92.1%和95.5%。结论 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主要工作原理满足空间微重力条件设计要求,可作为空间条件下的废物降解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